嘉定鎮江志 (宋)史彌堅修 (宋)盧憲纂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0.6第一版
序
余家久藏宋嘉定元至順寫本鎮江志二部乃乾隆六十年宣城張木青學士 【 燾】 所贈之書嘉慶間曾經進呈內府又錄兩副本一藏家中文選樓一藏焦山書藏以待有志者刊之良以二書有關於京口之掌故甚鉅也京口自東晉以來屹為重鎮流民僑郡分併改隸都督開府參佐從事寄治版授建置紛煩以及宋之差遣元之掾屬讀史者憚於鉤稽往往沿譌襲謬今詳觀宋志於六朝僑寄郡縣縷析條分於節度觀察等官罷復紀之甚詳其刺守歷任年月於紀傳所不載者皆稽考得其次序是故一人之傳必參酌羣書而後定如刺史韋損傳以唐地理志練塘碑及李華復練塘頌序招隱大律師碑參定都知兵馬使張子良等傳以新舊唐書李錡傳舊唐書憲宗紀通鑑太平廣記參定此例為前此作郡志者所未有至於元至順志本承宋志而作然絕不勦襲其書宋志於刺守宰貳等官載至嘉定九年止而元志即從嘉定十年起其例尤為可法土產門引說文廣雅字林方言等書亦地志中所僅見又二書於晉宋以來士大夫居宅墳墓皆詳其坊巷鄉都所在其作銘作記之人亦莫不羅列雖遺跡久湮而按籍考之猶可得其仿彿後人性好簡略鮮有及此之詳明者其餘精當處亦不勝僂指二書洵海內之祕笈也乃問之鎮江人無肯栞之者余於送楊忠愍公墨蹟歸焦山記中已慨乎言之去冬丹徒包景維 【 良丞】 介吳陶伯孝廉 【 文鑄】 來謁余談次及之景維因言及其考中憲知有是書欲刻未果今願刊布以成先志余因出家中選樓本並發焦山書藏本 【 校竣仍還焦山】 再加繙閱選樓本為歸安嚴久能 【 元照】 所校焦山本為烏程張秋水 【 鑑】 所校又丹徒戴桐孫 【 守梧】 亦有籤記其中精確者致多然觕引其端未竟其緒復屬門下士劉孟瞻 【 文淇】 暨其子伯山 【 毓崧】 詳考全書體例及所徵引各書正其譌誤作為校勘記四卷附刻於後二書俱不著撰人姓名書錄解題有盧憲鎮江志宋志中稱憲者四條因共定嘉定志為盧憲所作而至順志則不知出於誰手適丹徒柳賓叔孝廉 【 興恩】 以書來告謂檢鎮江府志成化舊序知至順志為俞希魯所作余按俞氏乃元末遺老為金華宋濂所推若非刊刻此書烏知俞氏之學精密若是則刻書洵有功於古人也是書初刻時不知書中載包氏名人甚多乃校勘後知包氏為丹徒舊族宋元二志人物門俱以漢大鴻臚包咸為首厥後包融包何包佶俱有名於唐代而元志俞庸修高資橋記亦言丹徒包氏不墜先業中憲名祥麟字厚村捐賑施藥頗多善舉實為鴻臚之後雖此書朽蠹而班班可考然則是書之刻於包氏固天理當而人心安也刻既成余故樂為序之以為刻古書者勸
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夏至日揚州
予告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七十九叟阮元序
嘉定鎮江志二十二卷提要
宋盧憲撰宋史藝文志有熊克鎮江志十卷而無憲此書書錄解題云鎮江志三十卷教授天台盧憲子章撰文獻通考亦著錄之此書中稱憲者四條稱盧憲者一條故知是憲之書書中所載事蹟惟史彌堅最詳趙善湘次之攷彌堅以嘉定六年九月守鎮江八年九月請祠善湘以嘉定十四年十二月守鎮江十七年召還寶慶二年再任案元至順鎮江志學校門載教官盧憲嘉定癸酉謁廟事癸酉為嘉定六年正彌堅守郡之日書當成於此時也此書不見於近代藏書家著錄所存卷數與書錄解題不同中閒脫文錯簡往往而是案其目錄似於體例閒有未協葢由原本已多譌脫經後人重為編次小有牴牾固所不免然宋人地志之存於今者十不得一而鎮江自六朝以後遞為重地南渡以前之遺文墜典如唐孫處元圖經祥符圖經潤州類集京口集之類世無傳本藉此以存厓略零圭碎璧尤可寶惜今從舊鈔本校正繕寫之
嘉定鎮江志卷首
郡縣表
郡隸浙西仍唐舊也自唐而上餘千百載境土惟舊所隸則殊或屬會稽或屬吳郡或屬晉陵或屬江都或屬江東其分其併不可無攷今推其世代質以傳記分畫為郡縣表
州郡
虞夏周
地在揚州之域
春秋
地屬吳後屬越 【 齊慶封奔吳吳與之朱方魯哀公二十二年吳為越所併屬越】
屬楚 【 楚使屈伸圍朱方[楚使屈伸圍朱方 案左氏昭四年傳伸作申今不據以改之者蓋二字皆見於說文聲同而義亦相近(說文伸字下云屈伸从人申聲申字下云神也神字下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蓋申聲之字並有引申之義)本可通用或作嘉定志者所見之本與今有異亦未可知不妨姑存之以備參考其餘所引載籍與原書字體微異而義實可通者悉仿此例若夫作志者援據宏博語多古奧有似無此書名者(卷六焦山條下引皇甫謐逸士傳或疑逸當作高今考隋書經籍志高士傳六卷逸士傳一卷並皇甫謐所撰則逸字不誤明矣全書中似此者頗多今舉此以例其餘後皆仿此)有似無此地名者(卷十八蕭思話傳云襲爵封陽縣侯其子惠開傳云襲封陽縣侯今考宋書本傳與此正同)有似無此官名者 (卷十八徐陵傳云贈鎮右將軍今考陳書本傳與此正同)有似無此役名者(卷五均役門云以本縣合千人為之今考元志卷十三俸錢門載平準庫合千人二十一貫元史刑律志諸燒鈔庫合千檢鈔則合千人乃庫役也)有似無此諡法者(卷十八蕭德言傳云諡博今考唐書本傳與此正同)有似無此名字者(卷十八徐伯陽傳云字隱忍今考南史本傳與此正同)有似無此題目者(卷五土貢門引羅隱鎮海軍所貢詩今考全唐詩與此正同)有似無此文法者(卷五土貢門引李德裕奏疏云乃諸頭收市今考全唐文與此正同)而尋檢其所引之書莫不一一符合今皆悉仍其舊而著其例於此蓋古書難曉者當參互考訂以求其通未可以其所知改其所不知也]執慶封】
秦
屬會稽郡
漢
荊國 【 高帝六年】 更名吳 【 十二年】 入江都國
後漢
屬吳郡
晉
屬晉陵郡隸揚州
東晉
僑置徐州兗州統僑郡 【 南東海南琅邪南東平南蘭陵臨淮淮陵南彭城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東莞南平昌南濟陰南濮陽南太平南泰山南濟陽南魯】
宋
南徐州 【 加州曰南徐永初二年江北為南兗州江南為南徐州元嘉八年】
統僑郡十七 【 南東海南琅邪晉陵義興南蘭陵南東莞臨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濟陰南濮陽南太山南濟陽南魯】
齊
徐州統僑郡十六【 省南蘭陵郡餘與宋同】
梁
南徐州 【 隋志舊置南徐州南東海郡梁改曰蘭陵郡】
陳
南徐州
隋
廢南徐州為延陵鎮屬蔣州 【 隋志陳有東海開皇九年州郡並廢】
潤州 【 開皇十五年】
屬江都郡 【 大業三年廢潤州為江都郡之延陵縣】
唐
潤州 【 武德三年七年】
屬江南道 【 貞觀元年】 統縣五
中都督府 【 景雲二年尋廢】
屬江南東道 【 開元二十一年】
丹陽郡 【 天寶元年】
屬浙江西道 【 乾元元年】
丹陽軍 【 乾元二年】
合浙江東西二道置鎮海軍 【 建中二年】
分浙江東西道浙西治潤 【 貞元三年】
併丹陽軍為鎮海軍 【 元和五年】
停鎮海軍額 【 元和六年爾後節度廢置不常】
移鎮海軍額於杭州 【 光化元年】
五代 【 淮南吳楊氏南唐李氏】
鎮海軍 【 後梁貞明元年】
徙鎮海軍治所於昇州 【 貞明四年】
聖朝
鎮海軍 【 開寶八年詔改鎮海軍為鎮江軍】【 聖朝鎮江軍 案宋人作志自應稱宋朝為聖朝後人刻書者仍其原文亦於體例無礙嚴氏元照因書中或稱宋朝或稱聖朝例不畫一故往往改聖朝為宋朝然書中稱聖朝者極多嚴氏所改殊未能盡今於其已改者則從改本 (鈔本元志中有稱宋為聖朝者今據以定為宋志而聖字已易為宋者亦不復追改焉)其未改者則仍從舊本以免紛更至於元人作志稱元朝為聖朝者亦用此例 (宋志內言聖宋大宋元志內言皇元大元者仿此)】
潤州升鎮江府 【 政和三年】
浙西安撫司 【 建炎三年】
安撫大使司 【 建炎四年】
公江安撫司 【 紹興五年兼十二年解罷】
縣
秦
徒 【 古谷陽】 曲阿 【 古雲陽】 【 曲阿○ (鈔本此二字在下一格)案郡縣表內第三格為縣第四格為封爵食邑徧考史傳志乘秦時未嘗以曲阿為封邑(元志卷首官制表及卷十五封君類載以鎮江地為封邑者皆自漢始)而丹陽縣之名曲阿實起於始皇(元志郡縣表縣邑格內載始皇改雲陽為曲阿事甚詳)則此二字當在第三格不當在第四格矣至於曲阿及丹徒乃秦時所改之名原書必當有注鈔本皆脫去戴氏守梧據元志郡縣表補古谷陽三字於丹徒下補古雲陽三字於曲阿下今從之(下文云吳嘉禾三年復曲阿為雲陽若此處不言古雲陽則復字為無根矣) 】
漢
曲阿屬揚州
王莽改曲阿曰風美
後漢
曲阿為揚州治所
三國吳
復曲阿為雲陽
改丹徒為武進 【 嘉禾三年】
晉
陵 【 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置】
復雲陽曰曲阿 【 太康二年】
復武進曰丹徒 【 太康三年】
晉陵郡統縣七 【 丹徒 曲阿 武進 延陵毗陵 暨陽 無錫】
東晉
南東海統縣七居曲阿京口
宋
統縣六十三 【 南東海四縣郯 丹徒胊 利城晉陵六縣晉陵 延陵 無錫 南沙 曲阿 暨陽】
齊
統縣七十三【 南東海七縣郯 祝其 襄賁 利城 西隰 丹徒 武進 晉陵七縣晉陵 無錫 延陵 曲阿 暨陽 南沙 海陽】
梁
統縣無考 【 梁無志故統縣不詳按寰宇記梁改曲阿為蘭陵縣又隋志曲阿注有武進縣梁改為蘭陵】
陳
統縣無考 【 隋志陳改蘭陵為東海】
隋
廢丹徒縣入延陵併蘭陵縣入曲阿 【 開皇九年】
金山府 【 開皇十五年即今之金壇】
金山縣 【 大業東土人保聚為之】
唐
統縣五【 丹徒 曲阿 延陵 句容 白下武德九年】
白下更曰江甯 【 貞觀九年】
統縣六 【 金壇垂拱四年置自宋齊梁陳為延陵縣之南界】
曲阿曰丹陽割江甯句容置昇州統縣四 【 至德二載】
廢昇州江甯句容二縣來屬 【 寶應元年】
再割江甯句容二縣置昇州 【 光啟三年】
聖朝
元統縣四 【 丹徒 丹陽 金壇 延陵】
後統縣三 【 熙甯五年廢延陵縣為鎮屬丹陽而析其地】
封爵 【 食邑】
三國吳
食曲阿丹徒二縣 【 孫韶】
丹徒侯 【 孫桓】 【 孫桓○(鈔本桓作亘)案宋時之書以亘易桓因避欽宗之諱若照宋槧本翻刻自應仍其原文惟此書刻本久亡祇從舊鈔本錄出既已另寫重刊則當日避寫之字必須更正(袁燮絜齋集黃度行狀有惇德允元語 武英殿校本云惇德原本避宋光宗諱作崇德今改從經文義例最為允協校書者所當遵也)今從嚴氏元照說凡桓字避寫作亘及貞字避寫作正者(書中貞觀貞元等貞字皆作正因避仁宗之諱)悉為改易以符體制(鈔本元志中有避宋諱之字者今據以移入宋志於案語中註明所避之字至正文中則仍一一更正以示畫一)若夫卷一徐兗州治京口條云後桓元鈔本桓作亘注云上犯欽廟諱下犯聖祖諱卷六焦山瘞鶴銘條云乃裹以元黃之幣鈔本無元字而注云宋缺名上一字卷十一吳孫氏墓按語云追謚策為長沙桓王鈔本桓作威注云正字犯欽廟諱卷十八申堂構傳鈔本無構字注云名犯高廟諱包佶傳鈔本佶作幼正注云名犯徽廟諱今皆從嚴氏元照說訂正其文而刪去其注以歸畫一他如卷七明應英濟公祠條引蔡邕贊云乃召乃用又云賢人遇慝元志卷十九魏焦光傳亦引蔡邕此贊而召字作徵遇字作覯蓋宋人避嫌名而改之元志則仍用本文也然所改者於文義尚無不合今並存之他皆仿此】
雲陽侯 【 朱據】
徐陵亭侯 【 華覈】
唐
使持節大都督揚州常和潤等十六州諸軍事 【 貞觀二年正月除越王泰】【 貞觀二年正月除越王泰○ 【 鈔本越作趙】 案新舊唐書濮王泰傳泰始王宜都徙封魏又徙封越改王魏後降王東萊復進王濮而未嘗封趙且據太宗本紀泰徙封越正在貞觀二年則趙為誤字無疑】
聖朝
潤王 【 太宗子商王元份自陳王改封】
鎮江軍節度使 【 太宗子越王元傑楚王元偁領】
潤州管內觀察使 【 皇兄海州防禦使仲佺見王莊定存集】
潤王 【 英宗子顏】
鎮江軍節度使 【 徽宗皇帝】
潤國公 【 徽宗子縱】
官
後漢
丹徒令
三國吳
曲阿長京下督徐陵督
晉
揚州刺史
東晉
徐州刺史
兗州刺史
徐兗二州刺史
監中軍留府事
晉陵內史
晉陵太守
長史
司馬
徐州別駕
徐州治中
宋
南徐州刺史行南徐州事
南東海太守
南彭城太守
南蘭陵太守 【 宋地理志十七郡各有太守考之列傳惟有南東海南彭城南蘭陵三郡太守】
長史
司馬
南徐州別駕
南徐州治中
東海郡丞
丹徒令
齊
南徐州刺史
行南徐州事
監南徐州
南東海太守
南彭城太守
南蘭陵太守
長史
司馬
南徐州別駕
丹徒令
曲阿令
梁
南徐州刺史
知留府事
行南徐州事
監南徐州
南蘭陵大守
長史
司馬
南徐州別駕
南徐州治中
丹徒令
曲阿令
陳
南徐州刺史
監南徐州
南徐州別駕
東海郡丞
唐
潤州刺史
兼按察使
兼採訪使
丹陽太守
兼防禦使
鎮海軍節度使
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
兼諸道鹽鐵轉運使 【 建中二年至元十年十四年十五年】
浙西觀察使
鎮海軍節度浙西觀察等使
【 元和三年】
【 太和八年九年】
【 乾符六年】
【 景福二年】
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 【 長慶二年太和九年乾符元年】
鎮海軍節度蘇杭常等州觀察使 【 咸通元年】
鎮海軍節度蘇常杭潤觀察處置江淮鹽鐵轉運江西招討等使 【 乾符四年】
諸道行營兵馬都統 【 乾符六年】
潤州制置使 【 文德元年】
潤州團練使 【 天祐二年】
潤州留後
長史
司馬
金壇令
五代 【 淮南吳楊氏南唐李氏】
浙西觀察使
潤州觀察使 【 後梁開平二年四年】
鎮海節度使 【 後梁貞明元年】
【 後晉天福八年】
【 開運三年】
兩浙都招討使 【 貞明元年】
潤州團練使 【 貞明三年】
權潤州團練事 【 貞明四年】
諸道副都統
鎮海節度使 【 後唐長興二年】
宣潤節度使 【 天福元年】
鎮海留後 【 天福三年四年】
宣潤二州大都督 【 乾祐三年】
使持節都督潤州諸軍事
宣歙常潤等道安撫使
潤州監軍使權領州事
潤州節度留後
聖朝
常潤經略巡檢使
知潤州軍州事
知鎮江軍府事
浙西安撫使
安撫大司
公江安撫使
通判
知縣事
縣令
嘉定鎮江志卷一
地理〔一〕 【 地理○ (鈔本無此二字)案志書以地理居前乃自來之通例此書首列敘郡一門所言者皆地理之沿革而其中引地理書尤多(如敘內引前漢地理志晉地理志吳地志輿地志姑孰志九域志寰宇記之類一葉之中已層見疊出)是地理為總目而敘郡乃子目也(卷十三奏請開伊婁河注云具地理類今檢之乃在山川之內是地理乃總目而山川亦子目也)下文諸子目並屬於地理然同在一卷之中故不復重標總目至下卷之城池坊巷橋梁津渡亦地理之子目則必另加二字於城池之前方為明晰後凡一卷之總目統數子目數卷之子目共一總目者並仿此例】
敘(缺) 【 敘(缺)○(鈔本無此二字)案下文云二縣始末具敘張氏鑑云原敘當詳載丹徒曲阿建置沿革今敘已佚脫據此則地理之後必有敘矣蓋此志之例子目間有無敘者(如文事武事等類皆為雜錄之子目而皆無敘是其例也)而總目則無不有敘(子目之所統者少而其大指又見於總目敘中故其敘可無若總目則所包者廣必有敘然後義例乃明故其敘萬不可廢)故今就總目之無敘者補敘缺二字於其目之後一行而子目之當有敘而缺者亦仿此例至子目之本無敘者則不贅焉(凡一總目統數子目者其子目俱無敘則已若或有或無則無敘者必本有佚脫也今悉補之)】
敘郡 【 敘郡○(鈔本低二字今從之)案元史地理志序原注凡路低於省一字各路錄事司與府州之隸路者低於路一字府與州所領之縣低於府與州一字蓋欲行款分明以便觀覽也宋元鎮江志鈔本行款格式不一今悉細為釐定此敘郡既為地理之子目凡子目勢不容與總目相並敘郡既低二字則地理必當低一字矣故今於子目之低二字者悉仍其舊而總目之誤低二字皆改為低一字(如風俗攻守形勢學校兵防雜錄人物之類)與此卷地理之式相同若子目之不復有小子目(如地理為總目山川為子目而河湖溪蕩陂塘井泉之類屬於山川之下者皆小子目也)又不容與子目相並則悉低三字以示區別至總目之敘當低於總目一字子目之敘當低於子目一字而鈔本亦多舛誤(如潤為丹陽郡以下乃子目敘郡之敘當低三字而原本僅低二字此類甚多且有子目下空一字即寫敘者)今並逐條改正 (小子目無敘者多其有敘者亦較小子目再低一字)】
潤為丹楊郡自唐天寶元年始郡名一也新唐書從木作楊舊唐書通典從阜作陽聖朝樂史太平寰宇記云今字從木為稱 【 按唐永泰二年潤州練塘石刻江淮轉運使劉晏奏狀備潤州刺史韋損及耆舊等狀內丹楊縣字並從木】 按前漢地理志丹楊郡武帝元封二年改秦鄣郡曰丹楊領縣十七九域志引江南地志云漢丹楊郡北有赭山丹赤故名至晉地理志丹楊郡領縣十一注云丹楊內多赤柳在西故名漢丹楊郡治宛陵晉丹楊郡治建鄴其治所雖各不同按吳地志自句容以西屬鄣郡以東屬會稽郡則漢晉所治皆故鄣境今之潤境疑非赭土赤柳之舊然自唐天寶元年改潤曰丹楊郡何也葢武德九年以後至德二載以前江甯句容並屬潤州二縣即丹楊故地天寶因為郡名逮至德間割出潤之江甯句容增以宣之溧水溧陽建為昇州自是丹楊之名雖存於潤要非昔之丹楊矣 【 指掌圖曰潤州鳩茲按左氏春秋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杜預注在蕪湖縣東今臯夷也又前漢書志蕪湖屬丹陽郡又按姑孰志鳩茲在蕪湖縣東四十里春秋時吳邑杜預注為臯夷輿地志為臯茲皆古鳩茲地攷此則指掌圖以鳩茲隸潤特據丹楊故地以書耳】
鎮江府在禹貢周職方氏 【 鎮江府在禹貢周職方氏○(鈔本鎮字上空一字不提行) 案鎮江府以下乃敘郡之正文正文與敘萬無同在一行之理後凡有似此者悉改為提行頂格俾正文與敘不致相混至子目後之正文大抵不止一條鈔本每於上一條之後空一字即寫下一條 (如敘郡之正文鎮江府以下為第一條秦置以下為第二條漢初以下為第三條鈔本皆止空一字)遂至累牘連篇皆用此式(如卷十四唐潤州刺史門之類是也)甚且有此條直接彼條並一字亦不空者(如卷四職田門之類是也)蓋由傳鈔者但知惜紙以致眉目不清今悉改為提行頂格其鈔本已提行而未頂格者亦改為頂格以歸畫一(原本除每卷首行頂格寫書名外其餘皆低二字無一行頂格者體例殊不允協必非原書之舊今特改正)惟本當空一字不必提行者則悉仍其舊而不改焉(如卷十六通判壁記卷十七縣令壁記之類不必人人提行卷十八人物門內子弟之附於父兄傳後者皆止空一字是其例也)】 為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謂其地為朱方吳滅屬越越滅屬楚 【 詳見郡縣表】
秦置會稽郡丹徒曲阿二縣屬焉 【 二縣始末具敘】
漢初為荊國荊王賈都於此後更為吳會稽郡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本紀六年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立劉賈為荊王文穎注曰東陽今下邳也鄣郡今丹楊也吳郡本會稽也十二年詔以荊王地立吳王寰宇記今郡城中賈墓尚存景帝四年屬江都 【 景帝四年屬江都○ (鈔本此句上有景帝時屬江都六字) 案上文云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鎮江之屬荊國屬吳國必述其始於何年則其改屬江都亦必述其始於何年自當云景帝四年不得但云景帝時也既云景帝四年屬江都不應又云景帝時屬江都矣則此六字為衍文無疑其他一二字之重複顯然知為衍文者(如卷三風俗門按本府普照寺鈔本普字上多並字卷七神廟門云衡門之下鈔本門字上多山字此類甚多)皆從嚴氏所校刪去不復一一列於此記以免繁冗惟所刪較多者始特載之(卷十七金壇縣令壁記自林極以上皆云某年到周元亨以下皆云某年到任然多一任字亦屬可通則當悉仍其舊不必刪去其他字數微有參差而於文義無礙者俱仿此例)(此參考元和郡縣圖志及寰宇記姑孰志以書○鈔本大字)(北府事互見郄超王恭劉牢之等傳○鈔本大字) 案以上兩條張氏鑑云當是子注羼入正文也其說最確今據以改正 (卷三攻守形勢門申浦以下張氏云此係子注今亦從其說改為雙行)由此例推之凡注明出處者皆當為小字(如卷十四卷十五之參佐門將佐門內各人傳下必注明見於何書其中寫小字者原本也寫大字者傳寫之誤也)其注明互見他處者亦當為小字(如此卷之詳見郡縣表卷三之詳見雜錄若列於大郡之中未免橫隔語氣) 今皆一律改正】 屬揚州寰宇記云吳王濞誅以其地併入江都國
後漢屬吳郡順帝分會稽置吳郡統丹徒曲阿吳孫權徙丹徒謂之京城亦曰京口亦曰徐陵元和郡縣圖志後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孫權自吳理丹徒號曰京城今州是也按州理古名京城說者以為荊王劉賈嘗都之或言孫權居之故名京城今按荊字既不同又孫權未稱尊號已名為京則兩說皆非也按京者人力所為絕高邱也亦云非人力所為者人力所為者若公孫瓚所築易京是也非人力所為者滎陽京索是也今地名徐陵即此京非人力所為也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吳志曰漢獻帝興平二年孫策創業江東使將軍孫河領兵屯京地是也吳志又云魏將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徐陵攻燒城墅即吳時或稱京城或稱徐陵或稱丹徒其實一也寰宇記按南徐州記云京口先為徐陵其地葢丹徒縣之西鄉京口里也權都秣陵置京都督以鎮建安十六年遷都秣陵復於京口置京督以鎮焉吳志京都所統蕃衞尤要天紀三年陶濬為徐陵督 【 孫皓傳】 孫楷以武衞大將軍臨成侯代弟孫越為京下督 【 孫韶傳】 顧承領京下督 【 本傳】
晉平吳屬毗陵郡晉志毗陵郡統丹徒曲阿武進延陵毗陵暨陽無錫七縣元帝渡江都建鄴乃於京口僑置徐兗州永嘉之亂兗州淪沒徐州所得惟半流人相率渡江淮者帝並立僑郡縣司牧之徐兗二州或居江南或居江北後雖徐州或鎮下邳或鎮盱眙姑孰然皆置留局於京口 【 此參攷元和郡縣圖志及寰宇記姑孰志以書】 時號為北府 【 北府事互見郗超王恭劉牢之等傳】
京口在建鄴東北名為北府亦猶姑孰在國南名為南州 【 國南本晉陽秋以書】 桓溫移鎮姑孰上疏北伐百官皆於南州祖道是也他如西州本府之稱皆北府類
宋元嘉中以南徐州治京口南兗州治廣陵志元嘉八年以江北為南兗州江南為南徐州治京口文帝紀元嘉八年割江南及揚州晉陵郡屬南徐州元嘉三十年春正月戊寅以南兗州併南徐州孝武紀元嘉三十年六月庚午還分南徐立南兗州大明七年正月癸巳割吳郡屬南徐州明帝紀泰始四年冬十月甲戌割揚州之義興郡屬南徐州自吳至陳皆為重鎮
隋平陳廢南徐州為延陵鎮屬蔣州既又改為潤州尋廢六朝事迹編類隋廢丹楊郡乃於石城置蔣州寰宇記隋廢南徐州為延陵鎮移名於京口為延陵縣屬蔣州開皇十五年罷延陵鎮以蔣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三縣置潤州於鎮城葢取州東潤浦以立名大業三年廢江都郡之延陵縣為丹徒徙延陵還治故縣屬茅州 【 廢江都郡之延陵縣為丹徒徙延陵還治故縣屬茅州(鈔本廢字下有為字而無為丹徒以下十三字) 案此條上文自開皇十五年以下數行皆採諸寰宇記惟此處衍一字少十三字遂至語氣不完而事情亦復不合今特據寰宇記以正之(上文云隋廢南徐州為延陵鎮移名於京口考寰宇記本文移名作移居而元志郡縣表亦作移名二字均屬可通不妨仍存其舊後凡所引之書與原書微異而於文義無礙者俱仿此例)外此之字句脫落而有原書可檢者悉為補之仍著於記以備參考惟所脫者止一二字為人所共知者(如卷三營田門小麥田六百三十三畝鈔本脫畝字卷六山川門靜惠王宏子正義傳鈔本無傳字此類甚多)則但補之而此記不復贅焉(卷二十一雜錄天文類注云同上而上文不注所出張氏鑑以為上有脫文然考全書內似此者不少且有前數條注出處而後數條不注前數卷注出處而後數卷不注者勢難一一查補今皆仍其原文)】
唐武德初復曰潤州隋氏喪亂杜伏威竊據其地武德三年伏威歸國置潤州於丹徒縣改隋延陵縣為丹徒移延陵還治故縣屬茅州六年輔公祏反復據其地七年賊平又置潤州領丹徒縣太宗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潤隸江南景雲二年為中都督府尋罷始置二十四都督府察諸州刺史善惡揚益并荊四州為大都督府潤汴兗魏冀蒲綿秦洪越十州為中都督府皆正三品時以為權重難制尋罷之惟四大都督府如故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中嘗治潤潤州刺史韋銑李濬兼按察使開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為十五道江南東道潤為會府東道十五州丹陽晉陵吳郡餘杭會稽餘姚東陽新定新安長樂清源建安臨汀漳陽潮陽 【 陽字依通典 潤州類集補遺云東道潤為會府葢至德以前未有浙東西路其制如此故時人多以京口為江東】 每道置採訪使治所無常刺潤者嘗領其職採訪使或治蘇或治杭或治常或治潤潤州刺史齊澣劉日正徐嶠兼領天寶元年改潤為丹楊郡 【 楊字依新唐書 潤州類集天寶之後謂丹陽者潤州或曲阿非二漢六朝之丹陽也】 兼防禦使舊唐書德宗紀丹陽太守劉彙兼乾元元年又為潤州時始隸浙江西道新唐書方鎮表乾元元年置浙江西道節度兼江甯軍使領昇潤宣歙饒江蘇常杭湖十州治昇州建中二年以鎮海軍節度使治潤其後兼江淮轉運使及度支諸道鹽鐵轉運等使以重其權新唐書方鎮表大歷十四年合浙江東西道置都團練觀察使建中元年分浙江東西道都團練觀察使為二道二年合浙江東西二道觀察置節度治潤州尋賜號鎮海軍節度資治通鑑載建中二年六月庚寅以浙江東西觀察使蘇州刺史韓滉為潤州刺史浙江東西節度使名其軍曰鎮海興元元年十二月庚辰加滉平章事江淮轉運使貞元二年十二月丁巳以滉兼度支諸道鹽鐵轉運等使貞元三年更為浙西觀察使理所新唐書方鎮表貞元三年分浙江東西為二道復置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領潤江常蘇杭湖睦七州治蘇州
今按資治通鑑 【 今按資治通鑑○(原本不提行) 案書之案語短者與正文同在一行尚屬無妨然亦必雙行夾注始與正文有別(如卷十四宋太守門及參佐門各人傳內之案語是也)若案語長者與正文同在一行則界限既覺不清而作志者折衷審定之苦心亦無由以見故凡言案者言今案者 (卷五土貢門及寬賦門皆言憲謹釋日亦係案語張氏鑑嚴氏杰謂當作雙行小字今定為提行低一字)與本文無案字而實係案語者皆當提行低一字(如此卷京口在建鄴東北以下十四卷竊詳上下文意以下是其例也)以免與正文相混】 貞元三年二月戊寅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充江淮轉運使韓滉薨分浙江東西道為三浙西治潤州浙東治越州宣歙池治宣州各置觀察使以領之又按舊唐紀貞元三年二月以白志貞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皇甫政為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八月以劉贊為宣州刺史宣歙池觀察使與通鑑合而方鎮表云分二道治蘇州恐是誤書葢自白志貞理潤王緯李若初諸公相繼皆在潤州元不曾徙治蘇州也時所統僅六州貞元三年浙江東西既分為三四年又割江州隸江西觀察使故統六州非韓滉時事權比矣元和郡縣圖志潤州今為浙西觀察理所管州六潤州常州蘇州杭州湖州睦州節度觀察迭有廢置鹽鐵轉運間亦帶領王緯李若初李錡高駢領鹽鐵轉運使後升為望州會昌四年五月潤州宣州越州常州並升為望州唐季常為重鎮又有制置團練招討等使自唐文德至於五代有制置使團練使招討使諸道都統權團練事大都督安撫使權領州事節度觀察留後官稱不一 【 並具刺守類】 光化初鎮海軍額始移於杭新唐書方鎮表景福二年徙鎮海軍節度使治杭州按通鑑考異於景福二年九月錢鏐為鎮海節度使之下引實錄云仍徙鎮海軍額為杭州按吳越備史是歲錢鏐初除鎮海節度使猶領潤州刺史至光化元年始移鎮海軍於杭州實錄誤也五代史錢鏐世家所載與通鑑同今依考異以書
南唐有潤仍領鎮海通鑑天成四年長興二年並載徐知詢領鎮海節度使南唐書亦云知詢復起為潤州節度故杭潤二州皆有鎮海軍額
宋改鎮海軍為鎮江軍長編開寶八年九月戊寅唐將劉澄守潤請降會要十月二十日詔曰鎮海之號丹徒舊軍自浙西之未平命餘杭而移置爰茲剋復方被化條宜別賜於軍名用永光於戎閫其潤州舊號鎮海軍宜改為鎮江軍大觀改元為浙西望郡大觀元年尚書省因臣僚上言裁定浙西以杭州為帥府潤州為望郡浙東以越州為帥府明州為望郡政和中以徽宗潛邸陞府紹聖三年拜平江鎮江軍節度使政和三年知潤州林虡奏陛下以平江鎮江兩鎮節度使出閣望依平江府例改為府額是時乞陞府表其略曰鐵甕名城朱方要地疆連江左吳王之封略猶存壤接淮南藝祖之蹕聲猶在山川氣旺人物英多發為濬哲之祥基作肇興之迹又曰皇帝陛下欽明堯德文命禹功方遵養於潛宮嘗啟封於巨鎮發揮德意宣布訓辭念阻見於吏民特申揚於忠孝龍蟠鳳翥判然妙筆之華玉振金聲顜若仁言之厚穉艾歡呼者千里都邑歌頌者十年皆言正始於舊都由此入膺於大統苴茅胙土伏惟明詔俯頒嘉音肇錫以上崇於國體以下慰於民心八月丁丑詔曰朕承祖宗令德休緒坐明堂而朝萬禹尺地一民悉有悉臣眷惟丹陽在國南服粵自紹聖初建我家若稽累朝以潛邸之舊藩建大府之美號凡所以侈受命之丕基為邦人之顯慶也肆朕御極以來所宜諮故實以孚明命者或未遑焉斯豈朕志哉聿新府名用詔萬世可陞潤州為鎮江府建炎南渡為浙西安撫司建炎三年八月詔浙西安撫司移於鎮江仍改杭州為臨安府帶管內安撫使紹興乙卯兼沿江安撫壬戌始解兼職紹興五年閏三月詔臨安府依舊帶浙西安撫鎮江府帶沿江安撫既而守臣劉甯止請撥常州江陰軍及崑山常熟二縣屬沿江安撫司從之十二年冬十月詔鎮江府依沿海制置使例罷帶沿江安撫使
潤在唐初凡統縣六至德以後割出江甯句容兩縣為昇州而所統纔四縣 【 寶應初廢昇州縣再來屬光啟中復置昇州縣再割出】
宋熙甯又廢延陵一縣為鎮今統縣三
【 此上缺】 梁改屬蘭陵郡
陳復屬東海
隋廢郡縣為延陵屬江都 【 此下缺】 【(以上缺) ○ (以下缺)○(鈔本無此六字) 案此條述丹徒等縣所屬之郡 (據隋廢郡縣為延陵之語則此所述者丹徒縣也)始於梁終於隋上不及齊以前下不及唐以後則必有缺文無疑蓋此書刻本久亡傳鈔者多所遺落茲就本文考之其上下文詞意未完者(如卷六京口當南北之要衝以下乃修漕河之記文當有撰人姓氏今本無之必是佚脫)及但有開端數字而無申釋之語者(如卷六丹陽縣治內金鸎池之類)缺處均屬顯然自當注明其缺以便尋檢至於鎮江之人物古迹必當一一紀載而此志竟多缺略(如人物內之唐蕭穎士宋宗澤古迹內之漢荊王墓宋高祖宅皆見於史傳及唐以前地志信而有徵其他類此者不可枚舉)今皆無迹可尋未便臆為補入則悉仍其舊焉(卷十一知院蔡卞宅條下云與莊定公王存宅相近則上文本有王存宅矣今鈔本脫去考元志卷十二亦有王存宅似當補王莊定存宅缺六字於知院蔡卞宅前然全書中似此者難以枚舉今亦仍存其舊以免繁冗)】
子目(缺) 【 子目 (缺○鈔本無此三字) 案此行以前所述者皆係實土以後所述者皆係僑土不應同屬於一子目且下文自今之郡境至備載焉玩其文義確係子目之敘據敘中所云寄治郡邑及寄治丹徒之語則子目當為寄治二字或是僑寄二字今姑列此三字以備考焉】
今之郡境當參考前代寄治郡邑以書葢自漢晉以來壤界名稱雖有殊異而治所互有關屬謂如揚州治曲阿徐兗州治京口晉陵郡徙治丹徒南東海郡屬南徐治下南泰山之廣平寄治丹徒他如南蘭陵等郡縣間有可考盍以前史之互見者備載焉
揚州治曲阿
漢末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時壽春已為袁術所據繇乃渡江治曲阿孫策東渡繇奔丹徒 【 孫策劉繇傳參定】 唐元和郡縣圖志劉繇城在丹陽縣西南二百四十步繇來建城號令江南眾數萬人孫策東略繇奔豫章六朝事迹編類序初漢置揚州本理曲阿晉永嘉中移州城在江甯縣城東偏西州橋渡水西北
徐兗州治京口
晉惠帝之末兗州闔境淪沒遺黎南渡元帝僑置兗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鑒為刺史寄居廣陵後改為南兗州或還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陽後始割地為境常居廣陵南與京口對岸 【 晉志兗州】 晉元帝渡江之後徐州所得惟半琅琊國人隨帝過江者置懷德縣及琅琊郡以統之是時幽冀青并兗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率過江淮帝並立僑郡縣司牧之明帝又立南沛等郡屬徐兗二州或居江南或居江北或以兗州領州郗鑒都督青兗二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加領徐州刺史鎮廣陵蘇峻平後自廣陵還鎮京口 【 晉志徐州】 自中原亂離並僑置牧司在廣陵丹徒南城非舊土也 【 晉志揚州】
宋志中原亂北州流民多南渡晉成帝立南兗州寄治京口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間為境治廣陵十八年以後省併南兗州七郡二十三縣屬南徐州三十年省南兗州併南徐其後復立還治廣陵 【 宋志南兗州】 永嘉大亂幽冀青并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過淮亦有過江在晉陵郡界者晉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鑒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於晉陵諸縣其徙過江南及留在江北者並立僑郡縣以司牧之徐兗二州或治江北又僑立幽冀青并四州晉安帝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淮南猶為徐州後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兗宋武帝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文帝元嘉八年更以江北為南兗州江南為南徐州治京口割揚州之晉陵兗州之九郡僑在江南者屬焉故南徐州備有徐兗幽冀青并揚七州郡邑 【 宋志南徐州】
齊志晉元帝渡江建興四年揚聲北討遣宣城公褚裒督徐兗二州鎮廣陵其後或還江南然立鎮自此始明帝太甯三年郗鑒為兗州鎮廣陵後還京口後桓元以桓宏為青州鎮廣陵義熙二年諸葛長民為青州徙山陽時鮮卑接境長民表云犬羊侵暴鈔掠滋甚乃還京口晉末以廣陵控接三齊故青兗同鎮宋永初罷青并兗三年檀道濟始為南兗州廣陵因此為州鎮 【 齊志南兗州】
以晉宋齊三志參考京口自晉元南渡為僑徐州所理 【 僑徐州依寰宇記立文】 兗州亦僑置於此晉武帝兗加南字嘗治京口晉末諸葛長民又自山陽來鎮其南兗還鎮廣陵則自宋檀道濟始
晉陵郡徙治丹徒
晉志揚州立毗陵郡統縣七 丹徒 曲阿 武進 延陵 毗陵 暨陽 無錫
宋志晉陵太守吳時分吳郡無錫以西為毗陵典農校尉晉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為毗陵郡治丹徒後復還毗陵東海王越世子名毗而東海國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帝改為晉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太興初郡及丹徒縣悉治京口郗鑒復徙還丹徒安帝義熙九年復還晉陵本屬揚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度屬南徐領縣六 晉陵令 延陵令 【 晉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立】 無錫令 南沙令 曲阿令 【 晉武帝太康二年復雲陽曰曲阿】 暨陽令
齊志南徐州領郡十六晉陵郡領縣七 晉陵 無錫 延陵 曲阿 暨陽 南沙 海陽 【 以宋志參校添置海陽一縣】
自晉武帝太康二年晉陵郡治丹徒中雖還治毗陵而懷帝永嘉五年以後迄安帝義熙九年以前皆治京口丹徒至宋齊間延陵曲阿二縣猶隸晉陵郡
南東海郡屬南徐治下
晉志徐州云元帝割吳郡之海虞北境僑立郯胊利城况其 【 宋志作祝其】 原邱西隰襄賁七縣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東海等郡屬南徐州穆帝時移南東海七縣出居京口
按宋志晉安帝義熙七年分淮北為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時未嘗有南徐州之號自宋武帝永初二年始加徐州曰南徐淮北曰徐州宋志甚明白今考晉志云元帝以江乘置南東海等郡屬南徐州考之晉史帝紀列傳載記並無南徐州文惟譙敬王恬傳有都督徐州南北郡軍事及參以武帝本紀太元十三年止云譙王恬為鎮北將軍青兗二州刺史不言徐州本紀固為疏略恬傳亦止云徐州之南北郡未嘗明言南徐州也意筆晉史者但見京口為南徐州遂誤加南字於徐州之上所以樂史寰宇記亦云元帝渡江為南徐州葢仍晉志以書
宋志南東海太守晉元帝初割吳郡海虞縣之北境為東海郡立郯胊利城三縣而祝其襄賁等縣寄治曲阿穆帝永和中郡移出京口郯等三縣亦寄治於京宋文帝元嘉八年立南徐以東海為治下郡以丹徒屬焉元嘉後省併領縣四 郯令漢舊名元嘉八年分丹徒之峴山為境 丹徒令晉屬毗陵宋孝武大明末度屬此 胊令漢舊名晉江左僑立宋孝武分郯西界為之
利城令漢舊名晉江左僑立宋文帝世與郡俱為實土齊志南徐州鎮京口領郡十六內南東海郡領縣七 郯 祝其 襄賁 利城 西隰 丹徒 武進
宋以丹徒一縣析為南東海四縣至齊省胊縣添置祝其襄賁西隰武進四縣
南泰山南蘭陵等郡
晉志明帝立南泰山等郡屬徐兗二州
宋志南泰山太守宋永初郡國有廣平寄治丹徒領廣平易陽曲周三縣文帝八年省廣平郡為廣平縣屬南泰山
按宋志南徐州刺史領郡十七南東海南琅琊晉陵義興南蘭陵南東莞臨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濟陰南濮陽南泰山濟陽南魯郡皆晉南渡後僑置並隸徐州宋因之除晉陵南東海二郡可以詳考治所實在丹徒如南泰山郡雖曰寄治丹徒境界亦不明白餘郡惟南琅琊明在古之江乘義興郡明在古吳興之陽羨丹陽之永世臨淮郡明在古之廣陵外餘皆不可詳其治所惟南蘭陵郡考之寰宇記則於潤州丹陽縣云梁改為蘭陵縣於常之武進則云晉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二邑地立武進縣梁武帝改為蘭陵縣唐元和郡縣圖志於常之武進縣則曰晉武別置武進縣於丹陽縣東五十里梁武改武進為蘭陵入晉陵 【 梁武改武進為蘭陵入晉陵○ (鈔本無入晉陵三字) 案上文自晉武以下數行皆本於元和郡縣志此句較元和志少三字語意未完茲特補入 (下文方析晉陵西界立武進縣鈔本陵誤作武又脫去進字今亦據元和志改正)】 至唐垂拱二年方析晉陵西界立武進縣於州治南蘭陵治所以元和志里數計之在丹陽縣東呂城鎮上下分明宋南蘭陵郡領蘭陵令至梁廢南東海郡為南蘭陵郡其治所亦移置京口陳復置南東海郡而南蘭陵郡治所又歸元置處此其始末也餘郡縣雖不可詳考然今丹徒縣有高平鄉平昌鄉安知非晉宋間僑立南高平郡南平昌郡至今猶為鄉名乎六朝事迹編類於琅琊郡城之下引南徐州記云江乘南岸蒲洲津有琅邪城今句容縣有琅琊鄉亦其地也按此則高平鄉平昌鄉與琅邪鄉實相類矣
子目(缺) 【 子目(缺)○(原本無此三字) 案自史記以下皆述天文與上文述寄治者不同自當另有子目據正文內引漢志斗分野後漢志今吳越分野之語其子目當是分野】
敘(缺)
史記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漢志吳地斗分野後漢志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今吳越分野晉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自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屬揚州丹楊八斗十六度會稽八牛一度又地理志引春秋元命包云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 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鈔本牛作女) 案此二句為春秋元命包之文緯書久亡此志引之者實據晉書地理志所載今晉書既作牽牛而爾雅釋天釋文及御覽州部十七所引亦無作牽女者其為傳寫之誤無疑】 唐志潤昇常蘇湖杭睦等郡為星紀分
按宋書周朗字義利世祖即位普責百官讜言朗上書內一項言寄土州郡宜通廢罷舊地名戶應更置立豈吳邦而有徐邑揚境而宅兗民上淆辰紀下亂畿甸其地如朱方者不宜置州土如江都者應更建邑書奏忤旨自解去職葢自晉惠之末古徐兗淪沒遺黎南渡江左僑置徐兗至宋加南字於上徐治京口兗治廣陵要之古兗州壽星之次於辰在辰古徐州降婁之次於辰在戌其與古揚州吳越分野實為不同周朗上淆辰紀之言固不為過然一時僑置州名雖少更易而辰紀在天初不因是而淆紊朗亦未為通論也以天文考之郡璄在斗牛之間晉隆安五年正月書太白晝見在斗三月書流星西經牽牛至六月書海寇孫恩至京口宋大明六年八月書月入南斗魁中占曰吳越有憂至明年揚南徐州大旱田穀不收審此則天道雖遠其應亦不虛夫
子目(缺) 【 子目(缺)○(鈔本無此三字) 案自宋志南徐州以下皆述郡境與上文之述分野者不同亦當另有子目歷考古今志書紀四至八到者多在疆域門內此下所引諸書皆述鎮江府之四至八到其子目當是疆域】
敘(缺)
宋志南徐州去京都水二百四十陸二百 【 京都建鄴也】
隋志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亦一都會 唐元和郡縣圖志 西北至上都二千六百七十里 西北至東都一千八百一十里 東南至常州一百七十里 北渡江至揚州七十里 正北微西至宣州四百里
杜佑通典 東至晉陵郡一百七十五里 南至宣城郡四百五十里 西至廣陵郡六合縣四百五十三里 北至廣陵郡六十三里 東南到晉陵郡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到宣城郡界四百五十里 西北到廣陵郡六十三里 東北到廣陵郡界四十五里 去西京二千六百四十二里去東京一千七百九十八里
宋祥符圖經 東西一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一十七里
九域志 去京一千七百五十里 東至江十里 西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江甯府一百四十里 南至本州界二百十七里自界首至江甯府二百里 北至江二里 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常州五十一里 西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江甯府一百里 東北至江八里 西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江甯府一百五十里
樂史太平寰宇記 西北至東京一千四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二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六百七十里 東至常州一百七十里 南至宣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揚州六合縣四百五十三里 北渡江至揚州六十三里 東南至常州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昇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隔江至揚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揚州四十三里
今之郡境宜並依寰宇記書東至行在所七百二十里
丹徒縣 東西五十里 南北七十里
丹陽縣 東西五十三里 南北六十五里
金壇縣 東西一百里 南北九十里
嘉定鎮江志卷二
地理〔二〕
城池
唐太和中王璠為浙西觀察使鑿潤州外隍事見本傳又稽神錄云璠廉問丹陽因溝其城鑿深數尺得石有銘 【 事見刺守類】 【 事見刺守類○(鈔本作事見官類刺守) 案此書之例有一字之子目(如公廨門內倉庫之類)而無一字之總目(自卷一地理至卷二十二拾遺皆兩字以上)若刺守之上更有總目當是兩字不得僅一字也且刺守二字互見他卷者數處皆但言刺守而不更言官類(卷十五督護徐龕注云詳見刺守褚裒之下判官王澹注云事見刺守卷十六押衙趙翼注衙將劉浩注並云詳見刺守)至卷一敘郡注則云並具刺守類尤刺守為總目之明證疑此句本無官字傳寫者誤衍之而又倒類字於刺守之上耳】 又通鑑乾符中周寶為鎮海節度築羅城二十餘里然則繕城浚隍其來久矣
丹徒縣
羅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五寸今頹圯舊有一十門東二門北曰新開南曰青陽南三門東曰德化正南曰仁和西曰鶴林西二門南曰奉天北曰朝京北三門西曰來遠東曰利涉次東曰定波 【 按太平廣記周寶治城隍至鶴林門內得古冢又本傳寶至青陽門出奔則唐乾符間已有鶴林青陽二門】 新開來遠久廢今僅存八門東曰青陽西曰登雲還京 【 淳熙戊申守臣顯學張子顏改朝京曰還京】 南曰鶴林仁和通吳 【 奉天號通吳】 北曰利涉定波
按王莊定存還鎮江詩倦客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豪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又登北固詩晚登北固頂俛視南徐城廢壘何茫茫山川迥縱橫葢當時所覩如此積廢弗治因仍逮今輔以諸軍私開土門出入自便啟閉非時所謂限中外戢奸暴謹譏征者寖弛亡禁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彌堅乃創修羅城諸門廢土門之可廢者固圍周密邦人賴之記曰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著於易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詠於詩城郭關扃之設所以嚴邦守杜姦萌也南徐會府內拱行闕北門筦鑰委重在茲軍民廬井星列棊布子城僅周府寺而外無羅郭舊嘗築垣設門薄示禁防自御前分屯七軍十有七寨其倚郭者各為門以便出入而居民參錯亦闌出自如千徑萬隧散無有紀郡之西北直際大江無復橫草之限剽劫闤闠往歲薦有鼠聚鳥散蹤跡易失為守者葢通病之將大築其城則役鉅費廣熟眡而莫敢議將補其疏缺而羅絡之則東罅西隙漫不得其要領因循廢弛以至於今余來守是邦深惟重閉之義目營心度念之不忘會有旨開濬漕渠及歸水澳乃以餘力疏甘露港鑿轉般護倉壕引水環於西北屆水之所止而立之門曰通津循水而東作門於北固亭之北曰甘露亭之南曰跨鼇於是向之際江而往來者始有限制遂周眡其餘而經理之凡舊城之圯者牆而塞之因軍民之便相地勢之宜作新門於所必由之涂其傍軼捷出不可牆者西南則廢薛家池門溝斷之而門其兩端曰東山曰虎蹲稍南則撤鶴林東籬門垣屋之而更其名曰放鶴東南則廢妙喜寺土門保伍之而移其門於馬巷因之為名曰馬巷門前軍夾刺門及搭材隊門幽僻特甚姦宄所囊橐也則又溝之以絕其所趨後軍北草門與東土門相比則塞之以歸於一葢新作之門七廢者五諸軍穿垣而出因之以為城門者十有一前軍曰山門曰東寨門後軍曰馬軍東土門曰范山門曰東寨門曰南寨門中軍曰南土門左軍曰西水門曰南寨門右軍曰高山門遊奕軍曰西山門地之舊門見於圖經者八東曰青陽南曰通吳曰仁和西南曰鶴林西曰登雲曰還京北曰利涉曰定波凡門有二十六悉置州兵司啟閉以誰何之然後異戶殊轍渙焉四出者莫不會歸於經涂雖未能增高浚深壯金湯之勢然昭明限閾使民有所底止視昔固有間矣夫申關譏謹封守郡之常職也而廢置之自則不可以不嚴既以其事聞之於朝茲庸詳書俾來者有考
子城缺 【 子城缺○(鈔本無此三字) 案戴氏守梧謂當補此三字今考子城為內城羅城為外城上文既載羅城則此處當述子城矣況他卷每言子城(卷六放生池下云在子城西南卷十二戶部大軍三倉條下云北倉在子城西)而元志卷二城池門亦詳載子城皆可為戴說之證】
丹陽縣
縣城(缺)
雲陽東西城輿地志云在故延陵縣今延陵鎮西三十五里與句容分界之處東西城相去七里並在瀆南二城即吳楚之境也又唐圖經 【 孫處元所撰】 云西城有水道至東城而止並陳勳所立
按建康實錄吳大帝赤烏八年使校尉陳勳作屯田發屯兵三萬鑿句容中道至雲陽西城以通吳會船艦號破崗瀆上下一十四埭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甯界於是東郡船艦不復行京江矣晉宋齊因之梁以太子名綱乃廢破崗瀆而開上容瀆在句容縣東南五里頂上分流一源東南流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六里五埭注句容界西流入秦淮至陳霸先又堙上容瀆而更修破崗瀆隋既平陳詔並廢之則知六朝都建康吳會漕輸皆自雲陽西城水道徑至都下故梁朝四時遣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至雲陽見唐圖經葢隋大業中煬帝幸江都欲遂東遊會稽始自京口開河至餘杭
金壇縣
縣故城周七百步高一丈五尺唐長壽改元新築至萬歲通天中甃以甎甓後廢
坊巷
敘(缺)
丹徒縣
城內有七坊曰崇德曰踐教曰靜甯曰化隆曰還仁曰臨津曰太平皆仍故號其巷名則有吳司馬巷有顧著作巷有車尚書宅巷劉太尉宅巷與所謂刁家豐家焦家葛家洪家嚴家車家步家皆隨姓氏稱之其餘則有隆巷長巷夾道巷遞鋪巷上河下河巷大井小井巷南瓦子巷北瓦子巷石石達橋巷以至城隍火袄則因祠廟清風東海則因城門榷務稅務則因務教場船場則因場燕醑則因樓蕭閒則因堂或因僧寺或因軍營又有因居人所鬻之物猥以為名凡八十餘處自頃罹兵亂坊額不存乾道庚寅守臣秘閣蔡洸嘗植表諸坊巷大書高揭之其後廢壞漫無存者 【 其後廢壞漫無存者○(鈔本此下有嘉定以下一段) 案鈔本下文云嘉定癸未守臣龍圖大卿趙善湘云云考元志卷十五宋太守門趙善湘注云嘉定十四年十二月至十七年召癸未為嘉定十六年正善湘守郡之日然史彌堅令盧憲修志在嘉定九年以前至十六年則彌堅與憲皆已去任所著府志無由載善湘之事此必嘉定續志之文也今移入附錄之內】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 丹陽縣缺金壇縣缺○ (鈔本無此八字) 案宋嘉定時鎮江府所屬三縣丹徒丹陽金壇是也(元至順時亦然)各子目下自當分述三縣之事(如此卷城池門之類)今坊巷門內止載丹徒縣而丹陽金壇二縣俱無下文之橋梁津渡亦然此三門者皆各縣之所必有而此志竟無之必本有而佚脫也(元志此三門內丹陽金壇俱有)今特各補八字於後以存原書之梗概他卷之一縣有而二縣無二縣有而一縣無者並仿此例即或其縣內本缺此門非志書之缺亦必注明其缺以歸畫一(如卷十一陵墓門內分陵墓二小子目金壇縣本有墓無陵而陵內亦必補金壇縣缺是其例也)】
橋梁
敘(缺)
丹徒縣
千秋橋
在府治之西晉王恭作萬歲樓於城上其下有橋故以千秋名隱士胡世隆詩曰萬歲樓邊誰唱月千秋橋上自吹簫元建是橋貫橫木於底以捍橋址嘉定甲戌待制史彌堅既濬漕渠橫木阻舟抉之則圯夏五月重建
嘉定橋
在千秋橋之南舊名利民橋 【 以其當八達之衢最為民便故名】 宋淳熙間郡守錢良臣重建名錢公橋 【 文惠錢公良臣守是邦甃為甎橋架亭其上邦人名之曰錢公橋其後亭圯】 嘉定初郡守趙師(睪廾)復甃以石乃易今名俗呼為禁方橋
清風橋
在嘉定橋之南宋景祐間郡守文正范公希文重建俗呼為范公橋 【 民懷范公之德故名蘇子瞻懷刁景純詩有傷心范橋水之句】 嘉泰開禧間郡守辛棄疾復甃以石
長橋
在清風橋之南宋嘉定乙亥秋重建
折橋
在府治之南舊嘗受漕渠水折旋而入于石(石達)自(石達)廢漕水不復入矣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津渡
敘(缺)
丹徒縣
西津渡去府治九里北與瓜洲渡對岸杜牧詩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秪自愁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 詩人指京口曰金陵按張氏行役記甘露寺在金陵山上李約初至金陵於李錡坐屢讚招隱寺標致是也】
按李德裕為浙江觀察使於蒜山渡嚴勒津邏捕絕請亳州浮屠聖水者蒜山渡今西津渡也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嘉定鎮江志卷三
風俗
晉殷仲堪作季子廟記云英風澡俗令德在民唐劉禹錫和李衞公北固詩云風俗太伯餘衣冠永嘉後李宗諤引舊經亦云本太伯之化有謙遜之風至今士大夫崇靖退貴風氣下逮民庶亦循理樂業而不好競封內如中古焉世迺以京口為用武之國而論風俗者率援隋志鬬力之戲為證夫擊楫椎鋒執戈衞社固忠臣志士所期自奮者而概指鬬力之戲為風俗若將陋之則不可今師帥之居曰靜治曰坐嘯曰道院嘉與邦人相安於簡靖而有能崇教化以護養之顧不休哉
齊志京口自宋氏以來桑梓帝宅江左流寓多出膏腴隋志京口一都會其人並習戰號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為鬬力之戲各料彊弱相敵事類講武
唐韓滉鎮浙西以賊非牛酒不嘯結 【 以賊非牛酒不嘯結○
【 鈔本酒作馬】
案下文但言禁屠牛而不言禁乘馬則此句不當作牛馬矣新唐書作牛酒今據以改正】 乃禁屠牛以絕其謀毀佛寺道觀四十餘所以其材繕置館第又以佛寺銅鐘鑄弩牙兵器
李德裕觀察浙西銳於布政凡舊俗之害民者悉革其弊南方信禨巫惑鬼怪父母厲疾子棄不敢養德裕欲變其風擇鄉人有識者諭以孝慈大倫患難相收不可棄之義使歸相曉敕違者顯寘以法數年惡俗大變除淫祠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無所廋蔽天子下詔褒揚
徐州節度使王智興聚貨無厭以天子誕月請以泗州置僧尼戒壇以邀厚利江淮間民皆曹輩奔走德裕劾奏云戶有三丁必令一丁落髮意在規避王徭影庇資產臣於蒜山渡點其過者自正月以來一日百餘人比到誕節計江淮以南失六十萬丁壯不為細變有詔禁止
按本府普照寺乃自泗州移供白衣善友者紛然意皆源流此時然李衞公能俾所部之民不渡蒜山而北數十年來江淮之民乃渡蒜山而南趨於本府假白衣善友以自名豈惟規避王徭又誑誘眾人之衣食外以資給浮屠中又自為姦利衞公有鬼能無遺恨乎
會要長慶三年德裕奏應百姓厚葬及於道途盛陳祭奠兼設音樂等閭里編甿罕知教義生無孝養可紀歿以厚葬相矜器備僭差祭奠奢靡仍以音樂榮其送終或結社相資或利息自辦生業儲蓄以之皆空習以為常不敢自廢人戶貧破抑此之由今百姓等喪葬祭奠並不許以金銀錦繡為飾及陳設音樂其葬物涉於僭越者並勒毀除結社之類任充死亡喪服糧食等用伏以風俗之弊誠宜改張緣人心同莫有循守纔知變革尋則隳違臣今已施行人稍知勸若後人不改風化必清
寶歷二年亳州浮屠詭言水可愈疾號曰聖水轉相流聞南方之人率十戶僦一人使往汲擬取之時病者斷葷血危老之人率多死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轉鬻於道互相欺訹百姓渡江者日數十百人德裕嚴勒津邏捕絕者具奏言昔吳有聖水宋齊有聖火事皆妖妄臣於蒜山渡已加捉搦若不絕其根本終恐無益黎甿通典揚州人性輕揚而尚鬼好祀長淮大江皆可拒守永嘉之後帝室東遷衣冠違離多所萃止藝文儒術斯為之盛今雖閭閻賤品處力役之際吟詠不輟葢因顏謝之風扇焉
寰宇記於潤州云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人好用劍自永嘉南遷斯為帝鄉人性禮遜謙謹婚嫁喪葬雜用周漢之禮
攻守形勢
敘(缺)
齊志南徐州鎮京口吳置幽州牧屯兵在焉丹徒水道入通吳會孫權初鎮之爾雅曰絕高為京京城因山為壘望海臨江緣江為境似河內郡內鎮優重
吳孫權赤烏八年遣校尉陳勳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至雲陽西城 【 鑿句容中道至雲陽西城○(鈔本道字下有自小其三字) 案景定建康志卷十九破岡瀆注引建康實錄與此志所言正同而無自小其三字鈔本有此三字則上下文義不貫元志卷七所引亦無此三字今刪】 通會巿作邸閣
獻帝春秋云劉備至京謂孫權曰吳此去數百里即有驚急赴救為難將軍無意屯京乎權曰秣陵有小江百餘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軍當移據 【 吳先都京後都建鄴京口亦謂之京】
黃初中魏人來寇曹丕出廣陵臨大江兵十餘萬旌旗數百里帝使諸將謀以拒守將軍徐盛設計自武昌至京口烽烟相望 【 廣陵京口對岸吳時疆界殊狹長江之外非其所有故沿江守備特嚴考吳志載庾闡楊都賦注曰烽火以炬置孤山頭皆相望或百里或五十三十里寇至則舉以相告一夕可行萬里孫權時合暮舉火於西陵皷三竟達吳郡南沙按宋志南沙吳名沙中晉以為縣宋南沙曲阿等縣皆隸晉陵】 吳使孫河屯京城河因赴宛陵為媯覽所殺其子韶年十七收河餘眾繕京城起樓櫓以禦敵孫權聞亂引兵歸吳夜至京城下營試攻驚之兵皆乘城傳檄備警讙聲動地權使人喻止明日見韶甚器之拜為校尉食丹徒曲阿二縣自置長吏一如河舊韶為邊將數十年得士卒死力常以警疆場遠斥候為務先知動靜而為之備故鮮有敗焉魏人撤兵遠徙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數百里權稱尊號自武昌還建鄴韶乃朝見權問青徐諸屯要害遠近人馬眾寡魏將帥姓名韶盡識之乃加領幽州牧
晉郗鑒咸和元年刺徐州蘇峻反鑒將赴國難遣夏候長等間行謂溫嶠曰今賊謀欲挾天子東入會稽宜先立營壘屯據要害防其越逸斷賊糧運然後靜鎮京口清壁以待賊攻城不拔野無所掠不百日必自潰矣嶠深以為然及陶侃為盟主鑒率眾渡江與侃會於茄子浦會王舒虞潭戰不利鑒與後將軍郭默還丹徒立大業曲阿庱亭三壘以拒賊賊將張健來攻大業城中乏水默窘迫突圍而出三軍失色參軍曹納以為大業京口之捍一旦不守賊方軌而前勸鑒退還廣陵以候後舉鑒責納不忠將殺之會峻死大業圍解及蘇逸等走吳興鑒遣李閎追斬之降男女萬餘口時賊帥聚眾數千浮海鈔東南諸縣鑒遂城京口率眾討平之 【 庱亭在丹陽縣東與常州武進分界昔孫權射虎傷馬之地韻書庱音丑拯反吳中亭名大業在丹陽縣界漕渠東】
蔡謨領徐州刺史聞石季龍於青州造船數百掠緣海諸縣朝廷以為憂謨遣徐元等守中州募得賊大白船者賞布千疋小船百匹是時謨統七千餘人所戍東至土山西至江乘鎮守八所城壘凡十一處烽火樓望三十餘處隨宜防備甚有算略 【 土山與蒜山相屬江乘實南琅邪郡寄治自東至西防守如此嚴密則蔡謨鎮京口之規模可想】
劉牢之代王恭鎮京口時楊佺期桓元將兵逼京師牢之率北府之眾馳赴京師次於新亭元等受詔退兵牢之還鎮京口
隆安中孫恩浮海奄至丹徒戰士十萬樓船千艘建康震駭牢之東討自山陰使劉裕由海鹽來援裕兵不滿千人涉遠疲勞而丹徒守軍莫有鬬志恩率眾皷譟登蒜山居民皆荷檐而立裕率所領奔擊大破之投崖赴水死者甚眾恩狼狽僅得還船浮海北走郁洲裕略戰大破之
元興初劉裕破盧循何無忌潛勸裕於山陰起兵討桓元土豪孔靖曰不如待其已篡於京口圖之裕從之劉邁弟毅家於京口亦與無忌謀討元無忌告裕遂與毅定謀裕託以遊獵與無忌收合徒眾得百餘人詰旦京口城開無忌著傳詔服稱敕使徒眾隨之即斬桓修以徇眾推劉裕為盟主總督徐州事以孟昶為長史守京口義軍斬元驍將吳甫之進至羅落橋又斬皇甫敷元大懼使桓謙屯東陵裕與毅等進突謙陣軍大潰元走裕入建康屯石頭城
何無忌為盧循敗於尋陽劉裕方北伐至下邳聞之慮京邑失守卷甲兼行過江至京口眾乃大安裕至建康募人為兵治石頭城盧循至淮口中外戒嚴裕屯石頭諸將各有屯守裕子義隆始四歲裕使諮議參軍劉粹輔之鎮京口
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幸丹徒謁京陵大赦三月乙丑詔曰京口肇祥自古著符近代襟帶江山表裏華甸經塗四達利盡淮海城邑高明土風淳壹苞總形勝實唯名都故能光宅靈心克昌帝業頃年岳牧遷回軍民徙散廛里廬宇不逮往日皇基舊鄉地兼蕃重宜令殷阜式崇形望可募諸州樂移者數千家給以田宅并蠲復高祖遺詔京口要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劉延孫與帝室本非同宗不應有此授時司空竟陵王誕為徐州上深相畏忌不欲使居京口遷之於廣陵廣陵與京口對岸欲使腹心為徐州據京口以防誕故以南徐授延孫
齊永泰元年王敬則反邱仲孚為曲阿令敬則前鋒奄至仲孚謂吏民賊乘勝雖銳而烏合易離今若收船艦鑿長崗埭瀉瀆水以阻其路得留數日臺軍必至如此則大事濟矣敬則軍至值瀆涸果頓兵不得進五月詔左興盛劉山陽胡松築壘於曲阿長岡沈文季為持節都督屯湖頭備京口路敬則急攻興盛山陽二壘臺軍不能敵欲退而圍不開各死戰胡松引騎兵突其後白丁無器仗皆驚散敬則軍大敗
隋軍濟江陳護軍將軍樊毅謂僕射袁憲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領銳卒數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諸將咸從其議會施文慶等寢隋兵消息毅遂不行 【 詳見雜錄】
唐劉展之叛江淮都統李峘與副使潤州刺史韋儇浙西節度使侯令儀屯京口展素有威名馭軍嚴整淮東節度使鄧景山為展軍所擊眾潰展引兵入廣陵峘闢北固為兵場插木以塞江口展軍於白沙設疑兵於瓜洲多張火鼓若將趨北固者如是累日峘悉銳兵守京口以待之展乃自上流濟襲下蜀犯潤昇上元二年正月田神功使范知新等將四千人自白沙濟西趨下蜀自將三千人軍於瓜洲濟江展將步騎萬餘陳於蒜山神功以舟載兵趨金山會大風不得渡還軍瓜洲而知新等兵已至下蜀展遂敗
李希烈之亂韓滉為鎮海軍節度使乃閉關梁禁牛馬出境毀道佛祠修隖壁起建鄴抵京峴樓雉相望以為朝廷有永嘉南狩事造樓船三千柁以舟師由海門大閱至申浦乃還時陳少游在揚州以甲士三千臨江大閱滉亦總兵臨金山與少游會焉 【 申浦在常州江陰界通江以春申所封之地得名】
南唐盧絳畫策詣後主上疏陳京口至澗壁數要衝之地宜立柵屯戍廣設備禦利害數十事陳喬因表為本院承旨使督百卒任所陳利便經營制置頗見幹績俄轉沿江諸營兵馬監押兼巡檢絳於是召募士卒少年便於舟楫狎習水道者得馬雄等數十人立為偏裨校使督卒伍日習水戰節以金鼓麾以旗幟部分次序進槳退棹旋運如飛皆如節制時有一舟應節稍遲即斬其長復試之可使泝逆流蹈巨浪累於海門遮獲越人船舫百餘艘鹽數萬石獻於金陵後主賞其功拜上柱國後授凌波軍都虞候及王師攻秦淮口水柵絳數引戰棹破之江南諸將忌絳功名出已右說後主遣絳出援丹陽絳自金陵率所部舟師八千計百艘為八字列陣而行突圍曹彬等識絳所部開圍出之既至京口舍舟登岸麾兵三戰越人三北其圍遂解乃以為潤州節度使
開寶八年九月王師初起江南以京口要害當得良將侍衞都虞候劉澄舊事藩邸國主尤親任之擢為潤州留後及吳越兵至國主尋命盧絳自金陵來救吳越兵少卻絳方入城圍復合平潤州李煜欲出降陳喬張洎以為金湯之固未易取潤平始謀遣使入貢求緩兵九年正月曹彬遣郭守文以煜來歸
建炎三年二月癸丑金兵至瓜州詔以呂頤浩為資政殿學士充江浙制置使又命奉國軍節度劉光世守鎮江府丁巳頤浩除簽書以精兵二千回鎮江節制劉光世以下捍瓜州渡九月江淛制置使韓世忠駐軍江陰宰執請以鎮江隸世忠而常蘇圖山諸處控扼官軍並隸御營使司上曰善
四年四月兀朮入寇回至鎮江韓世忠已提兵駐揚子江焦山以邀之時敵眾數萬世忠戰士才八千敵遣使與世忠約日會戰世忠募海船百餘艘進泊金山下仍植一旗書姓名表其上預命工煆鐵相聯為長綆貫一大鉤徧授諸軍之強健者平旦敵擁千舟譟而前比合戰世忠分海船為兩道出其背每縋一綆則曳一舟而入敵不得渡復遣使願還所掠及獻馬五千世忠不聽時撻辣所遣之兵在儀真江之南北兩岸皆敵眾而世忠據中流與之相持敵以輕舸絕江而遁世忠曰窮寇勿追先是世忠視鎮江形勢無如龍王廟者敵來必登此望我虛實因遣將蘇德以二百卒伏廟中又遣三百卒伏江岸遣人於中望之戒曰聞江中鼓聲岸下人先入廟中人繼出數日敵至果有五騎趨龍王廟廟中之伏聞鼓聲而出五騎者振策以馳僅得其二有人紅袍白馬既墜而跳馳得脫詰二人者云即兀朮也是舉也俘獲殺傷甚眾敵所遺輜重山積又獲龍虎大王舟千餘艘
紹興八年五月樞密副使王庶措置江淮遂移張俊下張宗顏將七千人軍淮西巨帥古將三千人屯太平州分韓世忠二軍屯天長泗州使緩急互為聲援以劉錡軍鎮江為江左根本
三十一年金兵號百萬犯瓜洲淮南制置劉錡退屯鎮江而錡病已劇李橫劉汜等不利上以御營宿衞使楊存中措置守江中書舍人虞允文亦自建康馳至鎮江時江岸有車船二十四艘敵巳瞰江恐臨期不堪駕用存中允文同淮東總領朱夏卿鎮江守臣趙公稱相與臨江按試命戰士踏車船徑趨瓜洲將迫岸復回敵兵皆持滿以待其船中流上下回轉如飛敵眾相顧駭愕曰南軍有備如此遂殺亮而退師
嘉定鎮江志卷四
田賦 【 田賦○(鈔本此後有明朝以下一葉餘) 案明時事不但嘉定志不應載即至順志亦不應載而鈔本二志內均有明時之事(至順志卷十五有明時本府一段)故嚴氏元照以為當刪今考乾隆鎮江府志載丁元吉成化志序云永樂中先伯考蘭室先生續修之又卷三十七儒林門云丁禮字思敬丹徒人以耆年辟知南陽府所著有郡志三餘集蘭室吟稿據此則永樂鎮江志乃丁禮之所撰也(嘉慶丹徒縣志卷三十二書目類有明丁禮鎮江府志卷五戶口類云右永樂成化二志皆與元志不合則永樂志為丁禮所撰審矣)鈔本此段述明朝事一葉中四言永樂三年分(下文課程門內有明朝事一段亦四言永樂三年分)則丁氏之撰志必在永樂三年矣據十駕齋養新錄永樂大典成於永樂五年疑嘉定至順永樂三志皆在大典之中後人鈔嘉定至順志者誤收入永樂志數條耳(張氏鑑云京口耆舊傳王萬全子遇見科舉類而耆舊傳內無科舉類此必元志原文永樂大典混收入耆舊傳也然則永樂志混入嘉定志至順志其致誤之由亦若是耳)惟永樂志亦久失傳棄之究屬可惜故今於二志內言明事者歸於附錄之內俾時代不致混淆而明志之僅存者亦不致於湮沒焉】
敘(缺)
屯田
三朝史志云江淮兩浙承偽制皆有屯田免役後多賦與民輸租第存其名則其來久矣
紹興元年二月己巳詔遣吏部郎官益都仇悆往鎮江府究乏糧之實上謂宰執曰劉光世一軍月費廩給萬數如此宜速為屯田之計
祥符圖經載丹徒丹陽金壇延陵四縣屯田凡大麥一千一百二十七石 【 丹徒縣五百五十九石丹陽縣三百八十三石金壇縣九十八石延陵縣八十七石】 小麥六百三十九石 【 丹徒縣二百五十六石丹陽縣二百七十四石金壇縣五十五石延陵縣五十四石】 絲八千九百二十兩 【 丹徒縣二千九十八兩丹陽縣二千八百一十二兩金壇縣三千二百九十一兩延陵縣七百一十九兩】 綿一百一十八兩絹五疋綢三疋羅一疋麻皮一十四觔又租麻皮七千五百二十觔大麥五百四十九石小麥二百八十八石 【 以上八色皆出丹徒縣外三縣無】 又粳米一萬四千二百一十三石 【 丹徒縣二千六百二十八石丹陽縣二千八百二十一石金壇縣二千四百八十九石延陵縣六千六百七十三石合四縣以較總數尚餘三百九十八石】 錢二十六貫 【 丹徒縣六百丹陽縣一十七貫七百金壇縣七貫七百】
今丹徒丹陽金壇三縣元管屯田一十六萬一千六百五十畝 【 畸數不書】 計租米二萬三千二百一十二石除已佃外尚有未佃之數 【 丹徒縣元管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五畝租米二千八百一石今已佃田一萬二千二百八十九畝租米二千七百三十石餘未佃丹陽縣元管三萬八千四百八十五畝租米七千四百九十四石今已佃田三萬一千五百五十六畝租米六千一百五十石餘未佃金壇縣元管一十一萬四百八十八畝租米一萬二千九百一十七石今已佃田一十萬三千一百九十一畝租米一萬一千三百三十六石餘未佃】
官莊營田乾道庚寅三縣營田稻子共一千八百四石今丹徒縣營田夏料 【 今丹徒縣營田夏料○ 【 鈔本此段後有今丹徒縣營田夏料一段】 案此一段三行有餘共一百二十餘字鈔本下文又有一段與此全同必係傳寫重複今刪】 【 錢八百四貫大麥二百五十一石】 秋料 【 錢一千二百三十貫稻子五百八十六石】 丹陽縣營田夏料 【 錢二千一百九十六貫大麥二百九十三石】 秋料 【 錢四千四百三十八貫稻子二千九百四十六石】 金壇縣營田夏料 【 錢六百二十九貫大麥一百三十六石】 秋料 【 錢一千五百二十二貫稻子一千一百四十二石】
軍田 【 軍田○(鈔本作軍營) 案卷十兵防詳言軍營之制不應複見於此且此處敘及正文但言田不言營又總目為田賦則此當作軍田審矣】
建炎間洞庭楊太最為劇盜太年幼為么故曰楊么其後張浚岳飛平之收伏楊么等敗殘之軍無所歸著遂以逃荒之田令其力農時號楊么子軍因名軍莊後軍兵撥附大軍其田召農民為之耕種今東西兩莊共田七千六百一十四畝置監莊一員專委縣尉提督莊課每歲夏秋二料檢收檢放不定
東莊夏料 【 大麥田六百五十畝小麥田六百三十三畝】 秋料 【 稻田二千七十六畝大豆田五百三畝蕎麥田一百六十二畝】
西莊夏料 【 大麥田一百八十八畝小麥田四百一十一畝】 秋料 【 稻田二千八百四十七畝大豆田七十三畝蕎麥田六十五畝】
職田
敘(缺)
丹徒縣夏料 【 租絲一百七十三兩大麥一十石小麥八十一石】 秋料 【 租米一千八石】
丹陽縣夏料 【 租絲一百八十二兩租錢五貫大麥一石小麥五十九石】 秋料 【 租米八百四十一石】
金壇縣夏料 【 租絲一十三兩小麥八十三石】 秋料 【 租米一千一百一十三石】
知軍府事丹徒縣 【 租絲三十四兩小麥三石租米一百五十八石】 丹陽縣 【 租絲五十四兩租米一百四十六石】
通判南廳丹徒縣 【 租米七石】 金壇縣 【 租米一百一十二石】
通判北廳丹徒縣 【 租絲二十一兩小麥一石租米一百石】 丹陽縣 【 租米八十八石】
鈐轄丹徒縣 【 租米三十八石】 丹陽縣 【 租米一十七石】 金壇縣 【 租米五十一石】
簽判丹徒縣 【 大麥三石租米五十五石】 丹陽縣 【 小麥一石租米一十九石】 金壇縣 【 小麥三石租米三十四石】
教授丹陽縣 【 小麥三石絲七兩租米八石】 金壇縣 【 小麥三石租米一十八石】
節推丹徒縣 【 絲四兩租米八石】 丹陽縣 【 小麥八石絲四兩租錢五貫租米九十九石】
金壇縣 【 小麥三石租米一十一石】
察推丹徒縣 【 絲二十九兩租米八十一石】 金壇縣 【 租米六石】
知錄兼羅務丹徒縣 【 絲二十二兩小麥二石租米七十三石】
司理丹徒縣 【 租米六十一石】
司法丹徒縣 【 小麥三石租米五十九石】 金壇縣 【 租米一十四石】
監倉丹徒縣 【 租米一十石】 金壇縣 【 租米八石】
監稅東廳丹徒縣 【 絲三兩大麥一石小麥六石租米一十六石】
監稅西廳丹徒縣 【 絲八兩大麥二石小麥一十一石租米五石】
監酒東廳丹徒縣 【 租米三十二石】
監酒西廳丹徒縣 【 大麥一石租米二十三石】 金壇縣 【 租米三十石】
江口監稅金壇縣 【 租米五十六石】
都監丹陽縣 【 小麥八石租米九十一石】
監押丹徒縣 【 絲七兩小麥七石租米三十石】
丹徒知縣 【 小麥一十四石大麥一石租米九十一石】
縣丞 【 小麥三石絲一十二兩租米五十二石】
簿尉 【 絲三十三兩小麥四石租米二十三石】 丹陽縣 【 大麥一石小麥一石租米三十七石】
監務 【 小麥八石租米三十三石】
西津巡檢 【 租米二十二石】 丹陽縣 【 租米一十七石】 金壇縣 【 租米三十石】
圌山巡檢 【 絲一十兩小麥一十六石租米二十二石】
大港監鎮 【 租米一石】 金壇縣 【 租米一百四石】
丁角監鎮 【 租米七石】 金壇縣 【 租米五十二石】
丹陽知縣 【 絲二十六兩小麥七石租米九十七石】
縣丞 【 絲二十八兩小麥一十五石租米六十八石】
主簿 【 絲二十八兩租米五十二石】
縣尉 【 絲二十四兩小麥九石租米二十九石】
監務 【 租米二十石】
經山巡檢 【 租米七石】
延陵監鎮 【 租米四十四石】
延陵巡檢 【 絲八兩小麥三石】 金壇縣 【 絲一十三兩租米九石】
金壇知縣 【 小麥二十一石租米一百五十四石】
縣丞 【 小麥二十二石租米一百二十七石】
主簿 【 小麥九石租米八十石】
縣尉 【 小麥八石租米四十七石】
監務 【 小麥一十石租米四十五石】
嘉定鎮江志卷五
賦稅
總目缺【 田賦○(鈔本無此二字) 案卷四卷五俱以田賦為總目卷四之子目凡三(屯田軍田職田)皆言田者也卷五之子目凡十(土貢錢監寬賦常賦和買經總制錢免役錢均役課程坊場河渡)皆言賦者也則卷五之首必當有田賦二字】
土貢
敘(缺)
唐地理志潤州土貢衫羅水絞魚口繡葉花紋等綾火麻布竹根黃栗伏牛山銅器鱘鮓
元和郡縣圖志開元貢雜藥紋綾賦絲紵布
通鑑興元元年鎮海節度使韓滉遣使獻綾羅四十擔詣行在
元和郡縣圖志貞元以後觀察使王緯李錡相繼兼領鹽鐵使務其進奉與楊益相比元和以後稍革之
潤州類集有羅隱鎮海軍所貢詩
敬宗時詔浙西上造銀盝粧具二十事時李德裕刺潤州兼觀察浙西奏綾紗等物猶是本州所出金銀不出當州皆須外處迴巿昨奉宣令進盝子計用銀九千四百餘兩其時貯備無二三百兩乃諸頭收巿方獲制造上供昨又奉宣旨令進粧具二十件計用銀二萬三千兩金一百三十兩尋令併合四節進奉金銀造成兩具進納訖今差人於淮南收買旋到旋造深憂不迨時准赦不許進獻踰月求貢使者相繼德裕訴而諷之時又詔浙西令織定羅紗袍段及可幅盤絛繚綾千疋德裕復奏言太宗時使至涼州見名鷹諷李大亮獻之大亮諫止賜詔嘉歎元宗時使者於江南捕鵁鶄翠鳥倪若水言之即見褒納二祖有臣如此今獨無之且元鵝天馬盤絛掬豹文彩怪麗惟乘輿當御今廣用千疋臣所未諭昔漢文身衣弋綈元帝罷輕纖服故仁德慈儉至今稱之願陛下近師二祖容納遠思漢家恭約裁賜節減則海隅蒼生畢受賜矣
寰宇記潤州貢方紋綾水波綾羅綿絹
神宗朝王巖叟奏臣伏以陛下即政之初宜示儉薄為天下先臣竊知四方貢獻甚有非國朝舊例出於繼增而創起者所在不能無擾如定州之花綾祁州之花絁臣所見而知之者婺州之細花羅潤州之大花羅臣所聞而知之者臣見聞之所不及若此類必多伏望詔皆停貢庶成儉朴之風以隆盛德
紹興四年十一月辛卯上謂宰執曰韓世忠近得鱘魚鮓朕戒之曰艱難之際朕不厭菲食當立功報朕而貢口味非愛君之實也已卻之沈與求曰陛下示以好惡如此諸將敢不用命三十一年十二月壬戌上謂宰執曰前日過平江府守臣進洞庭柑卻之今過常潤兩郡俱無所獻必是聞風而罷也朕意無他正恐受之則後來所歷之郡必競為奢侈有過於柑子者矣陳康伯等因贊此非獨仰識陛下盛德又以見聖慮之深遠也 【 時上親征回自鎮江】
憲謹釋曰蠙珠暨於橘柚錫貢載於夏書君上之奉未為過也帝以慈儉為寶物雖至微猶且卻之邊將守臣疇敢不承休命視前代詔索脂盝繚綾於潤至守者奏疏千百言而後詔停奚啻穹壤之異帝業中興卓冠前古信夫
今歲貢綾十疋羅十疋大禮銀五百兩聖節銀三百兩羅三百疋絹三百疋
錢監 【 銀冶附】
敘(缺)
唐食貨志銀銅鐵錫之冶一百六十八陝宣潤饒衢信五州銀冶五十八銅冶九十六鐵山五錫山二鉛山四開元二十六年宣潤等州初置錢監天寶十一載揚潤宣鄂蔚鑄鑪皆十
宋(缺)
寬賦
敘(缺)
晉武帝紀甯康二年詔晉陵遭水之縣尤甚者全除一年租布其次聽除半年受振貸者即以賜之 【 時晉陵郡正治丹徒】 宋文帝紀元嘉四年詔蠲丹徒今年租布元嘉十七年詔前所給揚南徐二州百姓田糧種子應督入者悉除半今半有不收處都原之凡諸逋債優量申減元嘉二十一年詔比年穀稼傷損淫亢成災亦由播殖之宜尚有未盡南徐兗豫及揚州浙江西屬郡自今悉督種麥以助闕乏元嘉二十六年詔復丹徒縣僑舊今歲租布之半詔曰京口肇祥自古可募諸州樂移者數千家給以田宅并蠲復
孝武帝紀孝建元年始課南徐州僑民租大明五年夏四月戊戌詔南徐兗二州去歲水潦傷年民多困窶逋租未入者可申至秋登
前廢帝紀大明八年冬十月庚辰原除揚南徐州大明七年逋租
齊高帝紀建元元年詔長蠲南蘭陵租布
武帝紀永明四年五月癸巳詔揚南徐二州今年戶租三分二取見布一分取錢來歲以後遠近諸州翰錢處並減布直疋准四百依舊折半以為永制
明帝紀建武二年三月戊申詔南徐州僑舊民丁多充戎旅蠲今年三課
梁武帝紀大同十年三月甲午輿駕幸蘭陵謁建陵辛丑至脩陵壬寅詔曰朕自違桑梓五十餘載今國務小間始獲展敬園陵故鄉老少接踵遠至可加頒賚所經縣邑無出今年租賦監所責民蠲復二年因作還舊鄉詩庚戌幸回賓亭宴帝鄉故老及所經近縣奉迎候者少長數千人各賚錢二千
按天監元年改南東海為蘭陵郡則駕幸蘭陵正是京口
陳宣帝紀大建十二年詔亢旱傷農畿內為甚其東海等十郡積年田稅祿秩並各原半其丁租半申至來歲秋登
按陳永定二年廢南蘭陵郡復為東海郡
唐會要貞元八年八月詔令京兆少尹韋武往楊楚廬壽滁潤蘇常湖等州宣撫應百姓因水不能自存者委宣撫使賑給死者各加賜物在官為收斂埋瘞其田苗所損委宣撫使與所在長吏速具聞奏災傷之後切在撫綏
食貨志朱泚既平府藏盡虛諸道常賦之外進奉不息鎮海節度使王緯李錡皆徼射恩澤以常賦入貢名為羡餘至代易又有進奉
憲宗紀元和二年十月己卯免潤州今歲稅通鑑元和二年十一月李錡誅有司籍錡家財輸京師裴垍李絳上言以為李錡僭侈刻剝六州之人以富其家陛下閔百姓無告討而誅之今輦其金帛以輸上京恐遠近失望願以逆人資財賜浙西百姓代今年租賦上嘉歎久之即從其言本紀元和四年十一月癸卯朔浙西蘇潤常州旱儉賑米二萬石
會要元和六年十月詔諸道都團練使足修武備以靜一方而別置軍額因加吏祿亦既虛設頗為浮費潤州鎮海軍使額宜停所收使以下俸料一事以上各委本道充代百姓缺額兩稅
崔郾本傳為浙西都團練觀察使料民等第籍地沃瘠均其征賦一其徭役民有宿逋不可減於上供者必代輸之
宋淳化五年兩浙轉運使曾致堯言去年湖州督稅及程蘇常潤皆有逋負請行賞罰以勸懲之太宗以刻薄之政皆俗吏所為又江浙頻年水災蘇常潤尤甚七月丁卯詔致堯倍加安撫不可搔擾民或失所罪有歸焉
憲謹釋曰財賦出於民者也監司督郡郡督之縣縣督之民民力其困矣致堯以督賦稽期請罰及官吏太宗不特不允其請且戒之曰民或失所罪有歸焉戒敕之辭不費寬恤之意無窮於乎仁哉
會要咸平元年十一月兩浙轉運司請出常潤州廩米十萬石振糶從之
長編咸平五年十一月左藏庫監官郭守素言淮南昇潤州綢絹價高望不給冬服留充郊祀賞給可獲數倍之利上曰朝廷方覃大慶豈復規小利也罷之
實錄政和三年三月甲戌詔潤州丹徒丹陽兩縣災傷放稅及七分以上常平賑貸在法至三月終罷緣今歲有閏田事必晚飢民可閔與展至四月
紹興戊寅守臣秘閣鄭作肅以丹陽縣濬練湖占民田數十頃未嘗豁除二稅奏蠲之三縣合納布豆舊每歲折估增多民以為病紹興間湯鵬舉為兩浙運使奏請一依戶部經界所定豆每斗折錢二百三十布每疋折錢二貫三縣合催畸零稅總為錢三千餘貫被擾者數萬家淳熙中守臣秘撰耿秉下令蠲之而代以公帑之贏民至今思之三縣合納大小麥每開場時折估歲增一歲嘉定改元守臣趙師睪廾約以中制每小麥一斗折錢四百大麥一斗折錢二百具申朝省刊石府治永為定制邦人德之三縣各有碑記其事
常賦 【 常賦○(鈔本此行後有夏稅以下數葉) 案鈔本自夏稅以下二葉餘乃元志之文(大字內所言鎮南王及大司徒阿你哥皆元時之人而子注內所言至順三年尤其確證)自至元十三年以下一葉餘亦元志之文(所言至元大德至大延祐至治泰定天歷皆元之年號)今皆移入元志(嚴氏元照云恐是元志張氏鑑云至順志轉不載其詳疑亦有佚脫非完書矣)又自嘉熙二年以下一葉其中所載年號如嘉熙寶祐景定皆在嘉定以後張氏據此謂是咸淳志今從其說移入附錄內至德祐元年以下數行張氏謂德祐又在咸淳以後詳其義例又不似元志未能詳也今考元志卷六公田租米條後載皇慶二年金壇縣申文內引德祐元年謝太后詔與此段約同惟少先帝幼沖居簡軍國惟所專制及使吾與嗣君坐受其禍數語蓋元時以宋為勝國故先帝嗣君等字不便列入公牘而此段全錄其詔而不刪故張氏以為不似元志惟是既非宋志又非元志此數行幾於無處安放以意揣之疑永樂志之文也今移入附錄之內】
敘(缺)
夏稅 【 夏稅○(鈔本此行前有均役以下十數行) 案宋志元志俱有常賦門宋志之常賦為田賦之子目元志之常賦為賦稅之子目二者大略相同元志既以夏稅秋稅為常賦之小子目則宋志夏稅秋稅亦為常賦之小子目不應以均役一門橫隔之也今將均役以下十數行移至免役錢之後俾各從其類焉】
太常博士許載吳唐拾遺錄云 【 大常博士許載吳唐拾遺錄云○(鈔本太常博士作絹紬綿按) 案戴氏守梧云下文述夏稅之目絹紬綿之外尚有絲羅及大小麥鹽錢等物不應獨舉此三者且絹紬綿三字之後忽接以按許載句未免不辭當據容齋隨筆所引改作太常博士四字今從之】 吳順義年中差官興版簿定租稅厥田上上者每一頃稅錢二貫一百中田一頃稅錢一貫八百下田一頃一貫五百皆足陌見錢如見錢不足許依巿價折以金銀并計丁口課調亦科錢宋齊邱時為員外郎上言江淮之地唐季以來戰爭之所今兵革乍息而必率以見錢折以金銀此非民耕鑿可得也若興販以求之是為教民棄本逐末耳是時絹每疋巿賣五百綢六百綿每兩十五齊邱請絹每疋擡為一貫七百綢為二貫四百綿為四十皆足陌丁口課調亦請蠲除朝議喧然沮之謂虧損官錢萬數不少齊邱致書於徐知誥知誥行之至是不十年閒野無閒田桑無隙地通鑑載於天祐十五年
祥符圖經載四縣夏稅絹二千六百四十二疋 【 丹徒縣八百五十九疋 丹陽縣四百九十三疋 金壇縣七百八十五疋 延陵縣五百五疋】 羅一千疋 【 丹徒縣三百八十七疋 丹陽縣三百三十五疋 延陵縣二百七十八疋 金壇縣無】 絲二千七十九兩 【 金壇縣九百八十二兩 延陵縣一千九十七兩 丹徒丹陽兩縣無】 綢一千四百三十九疋 【 丹徒縣二百一十四疋 丹陽縣一百六十四疋 金壇縣九百六疋 延陵縣一百六十五疋】 綿六萬三千三百五十六兩 【 丹徒縣一萬八千二百一十七兩 丹陽縣二萬四百七十二兩 金壇縣一萬六千五百六兩 延陵縣八千一百六十一兩】 錢一千六百一十貫 【 丹徒縣五百三貫 丹陽縣一百八十貫 金壇縣五百二十三貫 延陵縣四百四貫】 大小麥各七千一百二十二石 【 丹徒縣各一千七百七十九石 丹陽縣各二千二百五十九石 金壇縣各二千二百六十二石 延陵縣各八百二十二石】 鹽錢八千一百一貫 【 丹徒縣一千五百八十九貫 丹陽縣二千四百八十六貫 金壇縣二千九百二貫 延陵縣一千一百二十四貫】 鹽絹三千五百五十四疋 【 丹徒縣九百五十一疋 丹陽縣一千五十六疋 金壇縣一千八十七疋 延陵縣四百六十疋】 鹽腳錢一十七貫七百 【 丹徒縣四貫七百 丹陽縣五貫三百 金壇縣三貫九百 延陵縣三貫三百】
今丹徒縣夏稅 【 絹二千一百八十疋內丁絹八百三十疋於開禧三年內奉旨蠲放住催外實合催絹一千三百五十疋羅四百三十六疋綿二萬二千六百五十三兩絲五千二百四十九兩鹽見腳錢二千五百九十八貫大麥三千四百三十四石小麥三千二百四十三石麻皮二千九十二觔租錢一十三貫】 丹陽縣 【 絹二千一百九十九疋羅五百六疋綿二萬三千四百三十九兩絲四千二十三兩鹽見腳錢三千五百九十八貫大麥三千二百一石小麥三千三十四石租錢一十貫】 金壇縣 【 絹四千五百九十五疋羅一百一疋綿二萬二千六十三兩絲六千八十九兩鹽見腳錢七千七百六貫大麥三千一百一十七石小麥三十七石】
秋稅
敘(缺)
祥符圖經載四縣秋稅粳米五萬二千二百七十三石 【 丹徒縣二萬一千六十八石 丹陽縣一萬六千六百十四石 金壇縣一萬一千一百四十八石 延陵縣四千三百四十二石 合四縣以較總數尚餘八百九十九石未詳】 糯米五千九百九十二石 【 丹陽縣二千一百九十九石 金壇縣二千八百一十九石 延陵縣九百七十四石 丹徒縣無】 大豆五千八百五十三石 【 丹陽縣二千二百五十五石 金壇縣二千六百八十石 延陵縣九百一十八石 丹徒縣無】 鹽米二萬四百九十六石 【 丹徒縣六千五百六十七石 丹陽縣六千六百四十二石 金壇縣五千三百二石 延陵縣一千九百七十四石 合四縣以較總數尚少一十一石】 蘆廢五萬一千六百六十領 【 丹徒縣一萬七千四百四十領 丹陽縣一萬八千三百一十一領 金壇縣一萬三千一百六十領 延陵縣四千七百三十領 合四縣以較總數尚餘一千九百八十領】 稅布六千三十八疋 【 丹徒縣一千三百七十四疋 丹陽縣一千六百九十四疋 金壇縣一千八十三疋 延陵縣一千八十七疋】 折科布一千一百一十三疋 【 皆出丹徒縣外三縣無】
今三縣秋稅除經界逃閣等外粳米一十萬九千六十七石糯米六千五百七十七石 【 糯米六千五百七十七石○ 【 鈔本七十七作七十八】 案張氏鑑云至順志引作七十七石以注中所載合計作七為是今從之此外總數散數之不合者亦復不少以其無他書可證難於改訂今姑仍其舊焉 【 祥符圖經所載之總數散數往往不合宋志亦云未詳蓋數目本易誤也】 】 豆六千二百七十石布六千八百五十三疋 【 元額有丁布二千六十一疋於開禧三年蠲放】 廢七萬五千六十領白水灘租錢一百一十六貫 【 廢七萬五千六十領白水灘租錢一百一十六貫○ 【 鈔本是小字】 案張氏鑑云至順志引作大字此誤併入注今從其說改為大字 【 張氏又云餘亦多誤併當依至順志分析為是蓋下文丹徒縣三字鈔本復誤為小字也今亦從其說改為大字】 】 丹徒縣 【 粳米三萬七百九十七石糯米三百八十石豆三百五十九石布一千二百六十四疋廢二萬二千六百三十八領白水灘租錢一百八貫】 丹陽縣 【 粳米四萬四千二十一石糯米二千五百九十七石豆二千五百二十七石布一千一百四十二疋廢三萬四千四百八十領白水灘租錢七貫】 金壇縣 【 粳米三萬四千二百四十七石糯米三千六百石豆三千三百八十三石布四千四百四十六疋廢一萬七千九百四十一領】
和買
咸平二年戶部判官馬元方建言方春民間乏絕請預給庫錢約至夏秋令輸絹於官詔下其法於諸路率一縑給錢一千時人便之其後或不以錢而以鹽後又給錢三分而以七分折鹽又其後則鹽與錢不復給而與兩稅均輸矣
今三縣和買絹九千九百三十八疋丹徒縣 【 三千五百疋】 丹陽縣 【 三千九百三十八疋】 金壇縣 【 二千五百疋】
經總制錢
宣和初盜起睦州兩浙用兵陳亨伯為經制使乃以公家出納錢若賣酒鬻糟商稅牙稅樓店等錢量取其贏別歷收附以供移用謂之經制錢及翁彥國為總計使後倣其法謂之總制錢經總制錢之有額此其始也
今本府每歲經總制錢一十一萬七千七十五貫盡數截撥赴淮東總領所
免役錢
熙甯以後有免役錢乾道庚寅三縣夏秋兩料四萬三千二百四十六貫 【 丹徒縣一萬四千二百八貫 丹陽縣一萬二千一百八十二貫 金壇縣一萬六千八百五十六貫】
今三縣每歲夏秋兩料免役錢四萬四千三百四十五貫 【 丹徒縣一萬四千四百八貫 丹陽縣一萬三千八十一貫 金壇縣一萬六千八百五十六貫】 官戶不減半役錢二千七百八十六貫丹徒縣丞廳分兩料催
均役
敘(缺)
郡當衝要土瘠民貧信使往來差調繁重所貴役簡勞均遞年應辦國信往來合用般擔禮物人夫不踰二千人係丹徒縣官差撥坊郭人戶充應然坊正縣吏不問實用人數多寡徧於諸坊排門差撥閭巷騷然守臣待制史彌堅籍定在城七坊及江口鎮戶口姓名圖寫住止內從例合充般擔人計七千九百三十八戶以嘉定八年北使回程為始照合差實數每遇應辦止於一坊差撥或一坊人數不足然後差及兩坊若一坊人數尚多差使未徧直候再有應辦以本坊差盡為度然後及以次坊分上輪下次周而復始居民始獲安跡舊例保頭管夫十名隊頭管五十名以本坊之殷實者為之坊正一名以本縣合千人為之凡保頭隊頭皆隸焉上下相維此固無害然隊頭初無輪定資次一番差使則坊正借公行私指射惟意乞取滿其所欲然後別行指差夫坊既有正熟知保伍隊頭職事可身兼之奚苦別立隊頭重為民擾自今永免差撥在官既有責辦於民實為利益焉
課程 【 課程○ (鈔本此行前有上供以下二行此行後有明朝以下十數行) 案自明朝以下十數行屢言永樂三年固是永樂志之文即上供以下二行亦與前後文不相聯屬嚴氏元照以為當刪今從其說移入附錄之內惟是下文宋元嘉以下十數行嚴氏謂另有一目而不知課程二字即其子目(永樂志之有課程門蓋沿宋志之舊不得因永樂志之當刪遂並此二字亦刪之也)故仍留二字於此】
敘(缺)
宋元嘉十七年詔揚南徐二州估稅所在市調多有煩刻山澤之利猶或禁斷役召之品遂及稚弱如此比傷治害民自今咸依法令務盡優允如有不便即依事別言不得苟趣一時以乖隱卹之旨
唐會要貞元九年戶部侍郎張滂奏立稅茶法自後裴延齡專判度支與鹽鐵益殊塗而理矣十年潤州刺史王緯代之理於朱方數年而李錡代之鹽院津堰改張侵剝不知紀極私路小堰厚斂行人多自錡始大中六年正月鹽鐵轉運使裴休奏諸道節使觀察使收茶商搨地錢并稅經過商人頗乖法理請釐革橫稅商旅既安課利自厚其年四月浙西觀察使奏軍用困竭乞且依舊稅茶敕旨裴休條疏茶法事極精詳制置之初理須畫一並宜準今年正月敕旨處分
宋朝乾道六年五月庚午戶部狀已降指揮自行在至建康府沿路征稅頗繁可省之今措置臨安府自北郭稅務至鎮江府沿路一帶稅場內地里接近收稅繁併去處合行省罷庶幾少寬商價詔從之
坊場河渡 【 坊場河渡○ (鈔本接上寫不提行) 案下文分列三縣數目與上文總言鎮江府者不同自當另為一目】
敘(缺)
丹徒縣見管三十四坊每年管催六千五百七十五貫
丹陽縣見管五十五坊每年管催七千二百七十八貫
金壇縣見管二十坊河渡二處每年管催三千九百八貫
嘉定鎮江志卷六
地理〔三〕
山川
敘(缺)
山 【 山○(鈔本無此一字) 案此卷以地理為總目山川為子目(說見卷一地理條下)山水河湖至井泉為小子目卷八廣福院條下云餘見井泉此井泉為小子目之證(井泉既共為一目則丹徒縣之中泠泉與丹陽縣之葛洪煉丹井當在一處至於塘之一類當與溪港為伍乃鈔本列中泠泉於港之後溪之前而列塘於井後皆屬傳寫之誤今悉改正)井泉既為小子目則山水以下亦必為小子目可知今皆一一補入以清眉目】
丹徒縣
京峴山
在府治東五里
潤州類集云州謂之京鎮京口者因此山
寰宇記梁武帝望京峴山盤紆似龍掘其左右為龍目二湖
按類集龍目湖秦時所掘與寰宇記小異蠹齋周孚詩平湖認龍目斷嶺記蜂腰注南徐州記有龍目湖今失其所鶴林寺前山有名胡蜂腰者
唐顧雲為隋司徒廟碑地控金甌城臨鐵甕山分荊峴水接蓬瀛曾旼於鮑照陽春登京山行注京一作荊非
李德裕創甘露寺於北固山而祭言禪師文以為北固乃京峴之一枝
王莊定公存與刁經臣詩有二載京峴居過從不獲屢之句注云京峴潤之二山世但以京峴為一山
北固山
即今府治與甘露寺是
世說荀令則嘗登北固望海云雖未覩三山便使人有淩雲之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
唐元和郡縣圖志山在縣北一里下臨長江其勢險固因以為名蔡謨謝安作鎮並於山上作府庫儲軍實
劉楨京口記 【 劉楨京口記○(鈔本劉楨作劉損之) 案戴氏守梧云之字衍損字當作楨記憶太平御覽所引如此今考御覽四十六卷北固山內引京口記正作劉楨戴氏之說是也(隋書經籍志云京口記二卷宋太常卿劉損撰輿地紀勝亦作劉損之然太平寰宇記等書所引皆作劉楨則損字必楨字之誤也)宋元二志引京口記亦多作劉楨此處作劉損之者蓋傳寫之訛耳】 迴嶺入江垂水崚壁
輿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望見廣陵如在青雲中相去鳥道五十餘里
文選謝靈運有從遊京口北固應詔詩
寰宇記舊北顧作固字梁高祖云作鎮作固誠有其語然北望海口實為壯觀以理而推宜改為顧望之顧
梁紀大同十年春三月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樓改名北顧
靜惠王宏子正義傳字公威初以王子封平樂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屬武帝幸朱方正義修廨宇以待輿駕初京城之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號曰北固蔡謨起樓其上置軍實是後頹壞山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及上升之下輦步進正義乃廣其路傍施欄楯翼日上幸遂通小輿上悅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須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乃改曰北顧賜正義束帛
壽邱山
在城中宋武帝潛龍舊宅基也後封今名
唐頹山
在城中今號塘塠山
東山
在城東二里亦號花山
唐皇甫冉同樊潤州遊東山詩北固多陳迹東山復舊遊
蘇子美花山詩寺裏山因花得名花今不見草縱橫
蒜山
在西北三里
寰宇記晉安帝時海賊孫恩戰士十萬至蒜山宋武帝眾無一旅橫擊大破之山生澤蒜因以為名
京口記蒜山無峰嶺北臨江
潤州類集一說蒜當為籌算之算周瑜諸葛亮嘗會此山議拒曹操後有赤壁之勝時人謂其多算以為山名故龜蒙算山詩周郎計策清宵定曹氏樓船白晝灰
顏延年謝莊鮑照許渾詩皆曰蒜山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蘇軾詩蒜山幸有閒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松林今不存矣
二翁亭即蒜山亭無為集云浮玉僧建亭蒜山之頂丹陽新舊太守林子中希楊次公傑首登之因名二翁亭詩云來陪杖履躡孤峰故老旁觀歎二翁海上波平千里白江東兵壯萬旗紅雲開雲合山頭月潮落潮生渡口風須約蒙莊老仙客凭闌直下看龍宮
黃鶴山
在城西南三里
建康實錄宋高祖微時嘗遊京口竹林寺獨臥講堂中上有五色龍章眾僧見之
按黃鶴山本名黃鵠山宋衡陽王義季刺南徐長史張邵與隱士戴顒姻通迎顒來止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澗甚美顒嘗憩於此澗太祖每欲見之謂黃門侍郎張敷曰吾東巡之日當讌戴公山也按竹林精舍即宋武帝微時所遊京口竹林寺今鶴林寺是元豐間曾旼辨圖經之非語見類集而舊志猶兼引寰宇記以為宋高祖潛龍時遊息竹林寺黃鶴飛舞其上因名黃鶴山卻不考宋戴顒傳衡陽王刺京口時在宋文帝元嘉九年去宋武遊息之時已久猶謂之黃鵠山是舊志因圖經寰宇記而差矣
鶴林寺杜鵑花續仙傳云貞元中外國僧自天台鉢盂中以藥養其根來植此寺周寶鎮浙西一日謂殷七七曰鶴林之花天下奇絕嘗聞能開頃刻花能副重九乎曰可也乃前二日往鶴林寺宿中夜有女子來謂七七曰妾為上蒼所命下司此花 【 俗傳花神】 非久即歸閬苑今為道者開之來日寺僧訝花漸拆至九日爛熳如春後經兵火其花遂亡信歸閬苑矣蘇軾觀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云南漪杜鵑天下無披香殿上紅氍毹鶴林兵火真一夢不歸閬苑歸西湖又和陳述古冬日牡丹云當時只道鶴林仙能遣秋花發杜鵑誰信詩能回造化直教霜枿放春妍又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又鶴林神女無消息為問何由返帝鄉
招隱山
在城西南七里元和郡縣圖志獸窟山一名招隱山即隱士戴顒所居也
寰宇記梁昭明曾遊此山讀書因名招隱山今石案古蹟猶存
戴顒碑在招隱米芾崇甯甲申文
唐兵部員外郎李約曾佐李庶人錡浙西幕約初至金陵於錡坐上屢讚招隱寺標致一日庶人宴於寺中明日謂約曰常聞誇招隱寺昨遊宴細看何殊州中李笑曰其所賞者疏野耳若遠山將翠幕遮古松用綵物裹腥羶涴鹿跑泉音樂亂山鳥聲此則實不如在叔父大廳也庶人大笑
虎跑泉在山之東南高五丈許深廣纔數尺旱雨常二尺木相去鹿跑泉二十餘丈按趙次公注蘇軾虎跑泉詩丹徒招隱山有此泉又潤州類集鹿跑泉唐學士蔣防為之銘
真珠泉在寺之西北山下去寺一里源發於西南山圓濺若貫珠蘇軾遊鶴林招隱詩巖頭疋練兼天淨泉底真珠濺客忙
玉蘂亭唐李衞公觀玉蘂花戲書即事寄沈大夫注云此花吳人不識因予賞玩乃得此名內苑沈大夫閤前有此花每花落空中回旋久之方集庭砌大夫草詔之暇常邀予同玩故李寄沈詩曰玉蘂天中植金閨昔共窺沈酬李詩曰曾對金鑾直同依玉蘂陰京口集有宋王琪題招隱玉蘂花詩
玉蘂花前輩評之詳矣蔡寬夫詩話云李衞公玉蘂花詩此為潤州招隱山作也碑今裂為四段在通判廳中而招隱無復此花矣訪之土人皆莫知為何物或云即今揚州后土廟瓊花乃自王元之始易其名晏元獻嘗以李善文選注質之云瓊乃赤玉與花不類也周文忠公必大玉蘂辨證跋語云唐人甚重玉蘂故唐昌觀有之集賢院有之翰林院亦有之皆非凡境也予往因親舊自鎮江招隱來遠致一本條蔓如荼蘼種之軒檻冬凋春茂柘葉紫莖再歲始著花久當成木 【 今荼蘼久則根株合抱玉蘂亦然】 花苞初甚微經月漸大暮春方八出鬚如冰絲上綴金粟花心復有碧筩狀類膽瓶其中別抽一英出眾鬚上散為十餘蘂猶列玉然花名玉蘂乃在於此羣芳所未有也宋子京祁劉原父敞宋次道敏求博洽無比不知何故疑為瓊花 【 宋祁筆記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蘂王元之愛賞更稱曰瓊花按許慎說文瓊赤色也王不領其義非白花名也 劉敞移瓊花詩淮南無雙玉蘂花異時來自八仙家序云自淮南遷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土人別號八仙花或謂李衞公所賦玉蘂即此 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后土廟瓊花或云自唐所植即衞公所謂玉蘂】 王元之知揚州但言未詳何木俗呼為瓊花子京何故以誣元之蔡君又引晏同叔之言以為證甚無謂也劉夢得雪蘂瓊絲之句最為中的何必拘李善赤玉瓊之注耶 【 夢得玉蘂詩雪蘂瓊絲滿院春羽衣輕步不生塵之句】
按周益公玉蘂花辯證跋語引南史劉杳傳云 【 按周益公玉蘂花辯證跋語引南史劉杳傳云○(鈔本作(木右)音陣南史劉杳傳所謂(木右)酒者) 案至順志卷四土產門山礬注亦引周益公文當即本於此志今據以改正蓋(木右)音陣三字列於葛洪字苑作木旁右之後則上下始相聯貫若置之於前則語氣未免橫亘至於引南史劉杳傳云改作南史劉杳傳所謂(木右)酒者亦覺文義不安況脫去周益公玉蘂花辯證跋語十字則此一段竟不知為何人之語是尤不可不補者也】 杳在任昉坐有人餉昉(木右)酒而作榐字昉問杳此字是否答曰葛洪字苑作木旁右(木右)音陣予嘗得醞法芳烈異常山谷似不以杳傳為據狥俗訛(木右)作鄭而江南鄉音又呼鄭為瑒 【 杖梗切】 復疑未安於是創山礬之名然二詩并序初未嘗及玉蘂 【 山谷題高節亭詩是也】 止因好事者偽作唐人帖故曾端伯洪景盧皆信之 【 曾慥端伯高齋詩話唐人題唐昌觀玉蘂花詩云一樹瓏鬆玉刻成飄廊點地色輕輕女冠夜覓香來處唯見階前碎月明今瑒花即玉蘂花廬陵段謙叔有楊汝士與白二十二帖云唐昌玉蘂以少故見貴耳自來江南山山有之土人取以染事不甚惜也則知瑒花之為玉蘂斷無疑矣傅子容見此帖作絕句云比瑒更礬總未佳要須博物似張華因觀異代前賢帖知是唐昌玉蘂花 洪邁容齋隨筆玉蘂今瑒花又名米囊黃魯直易為山礬者江東彌山亘野殆與榛莽相似而唐昌所產至於神女下遊折花而去以踐玉峰之期是不特土俗罕見雖神仙亦不識也】 其實諸公偶未見此花所謂信耳而不信目也
金山
在江中去城七里 【 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 【 鈔本自此以下二葉餘在元志卷七內】 案張氏鑑云紫金山正當寺心一條後紫金泉條子注引作嘉定志今嘉定志無此文又此處體例頗近嘉定志疑傳寫誤混之也今考下文云高宗皇帝幸建康孝宗以元子扈從又云陳巖肖侍郎庚溪詩話贊聖製詩又云雄跨堂乾道初淮東總領洪适取聖製詩中詞揭之皆係宋人語氣元人斷不應作此言也且元志卷九龍游寺注載宋孝宗詩與此處所載前二句正同而無狂敵每臨須破膽何勞平地起戈矛二句蓋彼乃元志故刪之此則宋志故不刪也雄跨堂注載洪适事亦與此同惟易聖製詩為孝宗詩而增宋字於乾道初之上蓋彼乃元志故但稱宋此則宋志故特稱聖也且元志之例詳於寺觀與宋志之例詳於山川者不同故煉丹臺寶蓮閣及朝宗吸江等亭宋志詳於焦山條下元志則載於普濟寺條下而焦山條下則不複見是其明證若此條果是元志則妙高臺浮金堂化城閣留雲亭玉鑑堂煙雨奇觀亭吞海亭無邊閣金鼇閣等地既詳述於龍游寺條下何得重出於此乎 【 此條引周必大二老堂雜記及毛友玉清神霄萬壽宮記而元志龍游寺條下亦引之若是一人之書斷不如此重複】 況此條引頭陀巖記云貞元二十二年鈔本貞作正元人不應為宋朝避諱其為宋志無疑今從張氏說移入此卷 【 石排山條下云在金山之西故補列金山於石排山之前】 至元志內亦當有金山 【 石排山條下云在金山西水中焦山條下云見金山注是其明證】 蓋為傳寫者佚去今不可考矣】
道藏經山始名浮玉言自玉京諸峰浮而至者
九域志金山志記云唐時有頭陀掛錫於此因名頭陀巖後斷手以建伽藍忽一日於江際獲金數鎰尋以表聞因賜名金山
潤州類集南唐僧應之頭陀巖記云貞元二十一年因李錡奏易名金山
按唐史韓滉嘗出兵金山滉在錡前已名金山矣而唐以前詩記無言浮玉山者山海經有浮玉山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於具區乃在今太湖之南是可疑也元和郡縣圖志蒜山在丹徒縣西九里互父山在縣西北十里晉破符堅獲互賊置此山下因名土俗謂之金山南徐州記蒜山北江中有伏牛山唐志潤州貢伏牛山銅器今金山正在蒜山北江中山後孤峰以鶻棲其上曰鶻山米芾金山詩有揭榜訛浮玉莊嚴是化城之句又芾臨金山賦注浮玉焦山之名豈焦山謂之浮玉邪賦曰余登黃鶴之高臺臨紫金之奇岫下風輪以盤根中百川而露秀抱羣山之勝勢儼化城之寶搆二塔立而角具五洲落而珠鬬幽怪集而洪鍾舉梵侶萃而香積奏泛海濤以出像過龍宮而一嗅水府明威以護法神龍降光於秘呪航冥陽之津迷會四海之奔走其或浮玉 【 焦山之名】 掩霧石牌落潮倒洪流而夜響援淡墨其難描靈鼉屹乎波起天花雨而仙邀有時江練夜白秋清月高冰壺無底下徹秋毫吾嘗中霝弭檝寒露泫袍追夸父以逐日呼龍伯以連鼇得長鯨而可跨或拔劍以逐蛟吾方老丹徒此戲卒未艾也耆舊云紫金山正當巿心四旁民居舊來猶隱隱見山腳今不復存而紫金泉猶在即嚴氏家井形製甚古後人誤指紫金山為金山
周文忠公必大二老堂雜志金山在京口江心號龍遊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門皆歷歷此山大江環繞每風濤四起勢欲飛動故南朝謂之浮玉山別有小島相傳為郭璞墓大水不能沒下元水府亦在此承平時極盛樓觀幾萬楹兵亂後十無一二紹興末復遭回祿以金使年例登賞官亟營葺之復不逮於前惟自歙州門過經藏樓經兵火巋然獨存當時歙人造此因名
政和四年七月乙未詔天下悉立神霄玉清萬壽宮鎮江府以金山龍遊寺改建漕臣詹度總視工事徽宗親書殿閣十名賜之為天下神霄第一毛友領府事有記其略曰父老相傳先唐時嘗以為龍遊觀已而為浮屠氏所有者幾三百年故金華楊氏洞天記曰中國洞天不載於名籍者尚多有之金山其一也蓋其前臨滄海卻倚大江獨立無朋以天為際風濤朝夕赴其吞吐日月晦冥環其左右攙數州之秀於俛仰之間而下盤魚龍之宮神靈之府葢宇宙區奧古今勝處也則高真所庭逸士所廬天閟地藏千有餘年一朝巋然海內為琳宮之冠者夫豈無待
高宗皇帝幸建康孝宗以元子扈從道由京城賦二十八字萃然天立鎮中流雄跨東南二百州狂敵每臨須破膽何勞平地戰貔貅陳巖肖侍郎庚溪詩話贊聖製詩云辭壯而旨深已包不戰屈人兵之意矣 【 詩在龍遊寺之奎文閣閣記守臣方滋文又刊石於閣下守臣直龍圖閣朱夏卿跋】
妙高臺元祐初主僧了元所立翰林學士蘇軾有詩浮金堂徐元用邀軾同遊有詩
化城閣王安石有詩
留雲亭 【 浮金堂以下皆不存】
雄跨堂乾道初淮東總領洪适取聖製詩中詞揭之玉鑑堂取翰林學士蘇紳金山詩僧依玉鑑光中住人踏金鼇背上行
煙雨奇觀亭 【 郡人陳從古書】
吞海亭
無邊閣
金鼇閣
石排山
在金山之西
蔡佑竹窗雜記揚子江中流最急若無石排金山亦不能立世傳上有郭璞墓余嘗親至其上無碑碣可攷山無土言有墓非也盛夏有大蛇莫知其數盤結於木陰間其北謂之北霝江最深處問之釣者深三十餘丈
焦山
在江中去城九里旁有海門二山金焦相望凡十五里
寰宇記譙山戍即海口戍
潤州類集舊經言焦光所隱故名
按皇甫謐逸士傳曰世莫知焦光所出或言生漢末無父母兄弟見漢衰乃不言常結草為廬冬夏袒露垢污如泥後野火燒其廬光因露寢遭大雪至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陸龜蒙雪詩焦光正渥丹然舊記古詩無言光隱京口者杜佑通典言京口有譙山戍宋之問詩戍入海中山疑即此山而江淹焦山詩一本亦作譙山今京口無譙山是可疑也焦光按魏書一作焦先管甯傳後漢時隱者焦先河東人也魏略亦曰名先字孝然建安末關中亂先獨竄河渚間自作一瓜牛廬 【 瓜讀曰蝸】 處其中僉謂之隱者或問皇甫謐曰焦先何人曰吾不足以知之先曠然以天地為棟宇闇然合至道之前出羣形之表入元寂之幽犯寒暑不以傷其性居曠野不以苦其形遭驚急不以迫其慮離榮憂不以累其心損視聽不以污其耳自羲皇以來一人而已光先字畧相似
焦山普濟院碑有蔡邕贊米芾銘 【 具祠廟明應公祠】 山有朝宗亭飛仙亭寶蓮閣江山偉觀葢其勝概與金山敵故金山面東為亭曰吞海焦山面西為亭曰吸江
瘞鶴銘華陽真逸撰上皇山譙 【 闕】 鶴壽不知其紀也壬辰歲得於華 【 闕一字當為亭】 甲午歲化於朱方天其未遂吾翔 【 闕一字當為寥】 耶奚奪 【 闕四字】 遽也迺裹以元黃之幣藏乎茲山之下仙無家 【 闕四字】 我 【 此字不全】 【(此字不全○鈔本作竹) 案下文云右故資政邵亢就山下斷石考次其文而闕其不可知者是所載瘞鶴銘乃邵亢之本也汪氏士鋐瘞鶴銘考引邵氏本此處亦作注亦云此字不全則不當作竹字明矣)元志卷二十一焦山瘞鶴注竹字今亦改為)下文厂字下注云不全鈔本厂誤作入今亦據瘞鶴銘考所引改正至於害□□□□□□六字不全與瘞鶴銘考所引正同)元志卷二十一所載亦與此同)今悉仍其舊以存拓本之真焉(原書內有空處作□者有注明缺幾字者蓋疑以傳疑之意今皆存之)】 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相此胎禽浮丘 【 闕一字】 余欲無言爾 【 闕五字當有雷門二字】 去鼓 【 闕一字當為華】 表留 【 闕二字當為形義】 唯髣髴事亦微冥爾將何之解化 【 闕五字】 厂 【 不全又闕二字】 惟甯後蕩洪流前固重扃右害□□□□□□□□【 六字不全又闕八字】 華亭爰集真侶瘞爾 【 闕兩字或文但止於此未可知也】 丹陽真宰 【 此四字不知其次】
右故資政邵亢就山下斷石考次其文而闕其不可知者故此差可讀
歐陽修集古錄右瘞鶴銘題云華陽真逸撰刻於焦山之足常為江水所沒好事者伺水落時摸而傳之往往祇得其數字云鶴壽不知其幾而已世以其難得尤以為奇惟余所得六百餘字獨為多也按潤州圖經以為王羲之書字亦奇特然不類羲之筆法而類顏魯公不知何人書也華陽真逸是顧况道號今不敢遂以為况者碑無年月不知何時疑前後有人同斯號者也
東觀餘論云邵公亢考次銘文首尾似粗可讀雖文全亦止此百餘字爾而集古錄謂好事者往往只得數字惟余所得六百餘字獨為多蓋印書者傳訛誤以十為百當時所得蓋六十餘字此銘相傳為王右軍書蘇子美詩山陰不見換鵝經京口新傳瘞鶴銘文忠以為不類王法而類顏魯公又疑是顧况道號又疑王瓚僕今審定文格字法殊類陶宏景宏景自稱華陽隱居今曰真逸者豈其別號與又其著真誥但云己卯歲而不著年名其他書亦爾今此銘壬辰歲甲午歲亦不書年名此又可證云壬辰者梁天監十一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案隱居天監七年東遊海嶽權駐會稽永嘉十一年始遷茅山十四年乙未歲 【 十四年乙未歲○ 【 鈔本四作一】 案上文云壬辰者梁天監十一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則乙未歲為十四年無疑瘞鶴銘考所引之東觀餘論正作十四年今據以改正 【 元志卷二十一所引亦作十一年與宋志同誤】 下文引苕溪漁隱云得楊許顏三真真迹顏最多而學之鈔本脫二顏字今亦據瘞鶴銘考所引補入】 其弟子周子良仙去為之作傳即十一年十三年正在華陽矣此銘後有題丹陽尉山陰宰數字及唐王瓚詩字畫亦頗似瘞鶴但筆勢差弱當是效陶書故題於石側也或以銘即瓚書誤矣
苕溪漁隱曰東觀餘論黃伯思所作也其跋陶華陽書云隱居書故自入流在華陽得楊許顏三真真跡顏最多而學之故蕭遠澹雅若其為人伯思此跋稱贊宏景書如此故以瘞鶴銘為類之第余初不曾見宏景書未敢遽以為然
金石錄云集古錄華陽真逸是顧况道號余徧檢唐史及况文集皆無此號惟况撰湖州刺史廳記自稱華陽山人爾不知歐陽公何所據也
苕溪漁隱曰集古錄疑前後有人同斯號者西清詩話云余讀道藏陶隱居外傳號華陽真人晚號華陽真逸此葢同斯號矣集古錄又以字不類羲之筆法而類顏魯公不知何人書也第蘇子美黃魯直皆以此銘為右軍書得非本潤州圖經而言之故魯直云頃見京口斷崖中瘞鶴銘大字右軍書其勝處不可名貌以此觀之遺教經良非右軍筆畫也若瘞鶴銘斷為右軍書使人不疑如歐薛顏柳數公書最為端勁然纔得瘞鶴銘髣髴爾魯公宋開府碑瘦健清拔在四五間又嘗有詩云小字莫作癡凍蠅樂毅論勝遺教經大字無過瘞鶴銘東觀餘論云晉成帝咸和九年甲午歲逸少年三十二不應已自稱真逸此銘決非右軍審矣又與劉無言論書云焦山瘞鶴銘俗傳王逸少書非也一小書中載云陶隱居書此或近之然此山有唐王瓚一詩刻字畫全類此銘不知即瓚書抑瓚學銘中字而書此詩也劉曰嘗親至彼觀疑即瓚書也下有云皇山樵人逸少書非王逸少也葢唐有此人亦號逸少耳東觀餘論又有此二說姑俟識者折衷之
蔡佑雜記焦山瘞鶴銘不著姓氏但稱華陽真逸世因謂羲之書雖前輩名賢皆無異論獨章子厚丞相不以為然緣石刻在崖下水濱非窮冬水落不能至其處其側復有司兵參軍王瓚題名小字數十與瘞鶴銘字畫一同雖無歲月可攷官稱乃唐人則章丞相可謂明鑒也
曾旼以瘞鶴銘王瓚詩蔡邕焦光贊江淹焦山集詩共為山中四絕
釜鼎山
在城東南青陽門外一里
石公山
在城東北八里瀕江與焦山對
乾道己丑守臣待制陳天麟建送江亭於其上取蘇軾詩宦遊直送江入海蠹齋周孚有詩序云是山意其嘗有石姓居之
檀山
在城西南峴山之北
汝山
在城東北十里京口集有朱彥章過汝山詩 【 京口集有朱彥章過汝山詩○(鈔本此下有元一統志上出藥物薺苨十字) 案張氏鑑云子注多引元一統志並是後人羼入嚴氏亦以為當刪其說良是或謂元一統志乃岳鉉等所修成於大德七年在至順以前宋志固不當引元志未嘗不可引也然使此條果是元人所引則當云大元一統志或云皇元一統志否則但云一統志亦無不可今云元一統志則非元人語氣是不特非宋志抑且非元志疑永樂志之文也今移入附錄之內後凡引元一統志者仿此】
白兔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
唐山
在城東南二十里
刁約懷南徐所居詩注唐山莊在白兔山側又王莊定存送刁景純歸京口詩云因公東還輒悲咤重厚士風須長者少年流輩輕老人去矣唐山舊林下
長山
在城南二十里山有靈泉舊傳其流與練湖通注溉民田萬頃 【 見曹岠長山靈淵廟記文】
五州山
在城西二十里
山名不知何始前輩多以為登山之絕頂望見五州故曾文肅布詩云天際林巒壓壽邱夾江旁瞰兩三州又云海門西北起崇邱極目參差見五州蔡舍人肇亦有詩云西升崇邱望培塿見五州皆謂五州在目中然嘗登崇邱而望惟真揚昇潤四州尚可遡目又不特此山為然獨文選載顏延年車駕幸京口詩云虞風載帝狩夏諺頌王遊春方動宸駕望幸傾五州注云九州之地宋得其五五州之人傾心望帝臨幸按晉宋間淮北遺黎僑寓江左疑五州之民居此山左右故得名耳一名二義當兩存之
大瀆山
在城東三十里
雨山
在縣東三十里或名雩山 【 或謂南史雩山即是】
香山
在城西三十里
馬跡山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
潤州類集有青童君馬跡以為山名又有靈洞潛通華陽及抱朴子丹井在焉權德輿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詩自序云山有奇峰怪石且多昔賢真仙之所遊踐方外士殷煥然通易經老嚴之旨居於山下從舅原均 【 從舅原均○ (鈔本舅作舊) 案舊字義不可通今據全唐詩所載權德輿詩序改正(卷十四參軍事權少清條云以事長者鈔本長作見今亦據全唐文所載權德輿序改正)】 探異好古亦往來棲息其間
娘子山
在城東南三十七里
鐵爐山
在城西四十里山後有泉名曰翟公泉參政翟汝文銘
靈山
在城南四十里
唐顧况有詩送郭生歸靈山讀書
覆船山
亦名酒罌山在城西南五十里
據寰宇記書祥符圖經謂之(匚贛)船山
道士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
曹山
在城西五十里
崙山
在城西六十里
阿育王山
在城南六十里
丹陽縣
嘉山
在丹陽縣東北四十五里上有龍池
經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古所謂金牛之山王莊定存有經山佛殿記
沈山
在經山之東七里
因吏部沈彬為處士築居得名山有寺寺左偏抵堂百步而北其壁石其徑柏削然千仞若環翠屏即處士庵也 【 陳輔之悲昔遊自序】
陳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朱彥章過陳山詩繚繞陳山路蕭疏古岸楓山有玉龍泉彥章詩云巨靈擘兩山飛泉擬白龍
金壇縣
顧龍山
在金壇南五里俗呼土山下瞰思湖龍蕩高不能五六丈而巨石盤亙瞰平湖數千頃湖之旁山者居民占植芙蕖界以菰蒲如錯錦繡暑風至則荷香與偕若非凡境
茅山
一名句曲山
寰宇記山在縣西六十五里延陵縣西南三十里句容縣南五十里山形曲折似句字三曲故名句曲
真誥山內有靈府洞庭四開穴岫長連七塗九源四方交達真洞仙館也秦時名為句金之壇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周時名其源澤為曲水之穴
按山形曲折後人名為句曲之山漢有三茅君來治上古名此山為崗山孔子福地記云 【 孔子福地記云○(鈔本無地字) 案太平寰宇記潤州延陵縣條下所引有地字今據以補入】 崗山之間有伏龍之鄉可避水辟病長生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其第八是句曲山之洞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壇華陽之天洞宮凡五便門
摭遺茅濛字初成華陽人也隱華山修道秦始皇三十一年白日上昇是時先有民謠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昇入太清時下元州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始皇聞之問故老曰此仙謠也於是有尋仙之意濛之元孫盈得道於句曲山上昇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居赤城時來句曲邦人改句曲為茅君山【 南豐類藳載三茅者盈太元真君固定錄真君衷保命仙君皆漢景帝中元間人盈天漢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來句曲山哀帝元壽二年乘雲而去梁普通三年五百四十四年矣固至孝元時拜執金吾卿衷宣帝地節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並解任還家修學成帝永始三年固為定錄真君衷為保命仙君見梁道士張繹碑】
太平廣記陶宏景止句曲山齊高祖問曰山中何所有宏景賦詩答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得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青龍山
在縣南五十五里
真誥大茅山之西南有四平山俗中所謂方山者也其下有洞室名曰方臺洞有兩口見於山外也與華陽通號為別宇幽館矣得道者處焉其中先止者有張祖常劉平阿呂子華蔡天生龍伯高並處於方臺矣注云此山去大茅山可二十許里西南六七里有一洞口見外近時有人入見大青蛇在洞中因與呼為青龍洞山近上及北面西南亦並有洞穴不知何者是此兩口耳
大岯山
在縣南五十里又有小岯山其下石堂內有虎跡水涸即現山東南屬毗陵之宜興西南屬建康之溧陽而北至元門十里為界處長塘湖中屹然孤秀望之若浮故名 【 岯音浮】
陶隱居尋山志云石孤聳以獨絕岸垂天而似浮
水
丹徒縣
神溪水
按後漢襄楷傳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唐章懷太子注云今潤州有曲陽山有神溪水然攷方志京口境內無此山水名
京江水
在城北六里東注大海西接上流北距廣陵
祥符圖經謂之京口水寰宇記謂之京江水唐許渾思丁卯村詩于嗟樓下水幾日到京江杜牧賦杜秋娘詩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自唐以為京江矣魏文帝有渡江之志黃初五年秋嘗至廣陵時江盛漲帝臨望歎曰魏雖有武騎千羣無所用之六年冬又至廣陵臨江觀兵時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見波濤洶湧歎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文帝詩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周世宗問孫忌江南虛實忌曰長江千里險過湯池可敵十萬之眾世宗聞而忌之京口集有王岐公珪京江遇大風
丹徒水
齊志丹徒水道入通吳會
隋大業六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井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
宋會要淳化元年二月詔廢潤州之京口呂城常州之望亭奔牛四堰秀州之杉木堰杭州之捍江清河長安三堰越州之山陰縣西堰天聖七年五月兩浙轉運使言潤州新河畢工降詔獎之
四朝國史志慶歷三年潤州濬漕河成督工者賜詔嘉獎其後每年必乾淺輒阻漕舟虞部郎中胡淮與兩浙路提點刑獄元積中再經度常潤州河夾崗道置堰功費多而卒無補御史陳經言之淮及積中皆貶官 【 係熙甯二年】 初武進尉凌民瞻督役積中總其事葢積中主民瞻議故也鄭向為兩浙轉運副使疏潤州蒜山漕河抵於江人便利之皇祐二年王琪再守潤轉運使欲大興役浚常潤二州漕河琪言方蠻蜑騷五嶺又南方歲比不登民困無聊不可重興此役詔罷之而後議者卒請廢呂城堰破古函管而浚之河反狹舟不得方行公私以為不便官吏率得罪去
會要治平四年七月都水監言兩浙相度到潤州至常州界開淘運河廢置堰閘乞候今年住運開修夾岡河道從之
四朝國史志元祐四年知潤州林希復呂城堰置上下閘以時啟閉四朝史本傳曾孝蘊字處善公亮從子紹聖中管幹發運司糶糴事建言揚之瓜州潤之京口常之奔牛宜易堰為閘以便漕運商賈役成公私便之
四朝國史志元符二年九月潤州京口常州奔牛澳閘畢工先是兩浙轉運判官曾孝蘊獻澳閘利害因命孝蘊提舉興修仍相度立啟閉日限之法至是始告成也
會要崇甯元年十二月一日 【 中書省尚書省】 勘合左司員外郎曾孝蘊劄子紹聖間獻陳澳閘利害蒙朝廷令孝蘊提舉興修了當行運首尾四五年若不別令官司主管則已成東南漕運大利當遂廢革欲乞專差官一員自杭州至揚州瓜州澳閘通管常潤揚秀杭州新舊等閘依已降條貫專切提舉車水澳閘覺察應干姦弊乞差舊曾監修澳閘宣德郎新知崑山縣事鮑朝懋提舉管幹依提舉弓箭手例序官請給人從舟船等事於蘇州置廨宇以提舉淮浙澳閘司為名人吏許於常潤蘇杭秀等州選差半年一替仍令兩浙轉運司進奏官兼管發落文字從 【 兼管發落文字從 案此句詞義不明疑有脫誤或疑從當作事或疑從為衍文或疑從字下有之字然此段乃宋會要之文其書久亡無從查核未便以意增改今姑仍存其舊以俟後人之考訂焉他卷之語難強解者 【 如卷十二濟川亭條云為重客候潮匽薄之所是也】 及文似未完者 【 如卷二十二鞠獄類指揮門不令相見是也】 俱仿此例若夫稱劇寇為鼎寇 【 卷二十二武事類云鼎寇楊么】 稱棟記為脊記 【 卷八惠安院注云向氏脊記】 此則當時之常語未可概指為誤矣】 政和六年八月御筆鎮江府旁臨揚子大江舟楫往來每遇風濤無港河容泊以故三年之間溺舟船凡五百餘艘人命當十倍其數甚可傷惻訪聞西有舊河可以避急歲久湮廢宜令發運司計度深行濬治以免沈溺之患委官處畫早令告功
蔡佑雜記云京口漕河自城中至奔牛堰一百四十里皆無水源仰給練湖自郡城至丹陽中路謂之經函東西貫於河底河西有良田數十頃乃江南名將林仁肇莊地勢低於河底若不置經函泄水即瀦而為湖不可為田經函高四尺闊亦如之皆巨石磨琢而成縫甚縝密以鐵為窗櫺自運河泄水東入於江中間獻議者欲自京口濬河極深引江水灌於毗陵與太湖水相通可省呂城奔牛二閘其間別有利害亦以經函不可開其議竟不行紹興七年兩浙轉運使向子諲取唐韋損劉晏攷核狀建言欲於呂城夾岡置斗門二石(石達)一以復舊迹度費萬緡庶為永利詔從之二十九年夏四月己亥戶部侍郎趙令詪言自臨安至鎮江河水淺澀留滯綱運望令守臣修堰閘辛丑詔從之乾道六年守臣秘閣蔡洸自丹陽之南濬至夾岡郡人顧時大有詩八年守臣殿撰宋貺自利涉門之北濬至江岸郡倅陶之真有記 【 今記文不存】 淳熙二年守臣閣學張津自京口閘以北濬至江口文惠錢良臣有記 【 記文在府治】 【 以上闕】 【(以上缺) ○ (鈔本無此三字) 案下文自京口當南北之衝至是可書已濬渠記之一篇也自嘉定甲戌仲冬至於是乎書濬渠記之又一篇也二篇之記皆述史彌堅濬渠之事而非出於一手下一篇之前既云禮部侍郎李直土為之記則此篇之前亦當署撰記者之姓名矣今乃不言作者姓名則必有缺文可知】 京口當南北之要衝控長江之下流自六飛駐蹕吳會國賦所貢軍須所供聘介所往來與夫蠻商蜀賈荊湖閩廣江淮之舟湊江津入漕渠而徑至行在所甚便利也惟郡境高卭勢贔屓若鼇伏水不可以瀦北泄於江而南注於毘陵失時不疏淤澱日甚前此節麾相望豈無以漕運為急而事大役重前柅後掣量力舉事僅濟目前否則縮手卻顧而已歲移月改流斷舟膠綱餫相銜輕涉湍涌由五瀉堰以濟 【 五瀉字依毘陵志書】 風濤倏驚惴惴焉覆溺是虞其或應辦聘使屬冬涸堰渠挽水轉相添注勞費百倍嘉定癸酉十一月乙未上采廷臣之議令因漕臣至郡同守臣總領相度開濬利便以聞時寶文閣待制史彌堅領郡事奉旨與運副吳鏜總領錢仲彪沿渠按視得其源委葢渠自江口行九里而達於城之南門民居商肆夾渠而列渠岸狹不盈咫畚土以貯於岸費省易集一雨濯之旋復填淤是積土不可以濱渠江千元有五閘 【 京口閘距江里許又南為腰閘又東為下中上三閘下閘在轉般倉東中閘在大軍北倉後上閘在程公橋團樓北今腰閘已廢】
通接潮汛撙節啟閉粵從渠塞積歲不開木圯石泐渠濬而閘啟閘啟而潮通是脩閘不可以失時於是郡委壕寨官通行打量自江口至南水門共長一千八百六十九丈約總用濬渠修閘三十七萬六千五百九十二工乃先履寬僻之地計地面積土之廣狹以分濬渠節段之短長計積土背渠之遠近以約日役工數之多寡又慮農事將舉役民非宜官軍健捷器用便利宜委戎司庀其役規模先定條列上聞都統制劉元鼎具畚臿籍徒庸以俟命明年二月己亥報可截撥緡粟為庸直需辛亥決渠水立表識程功作侵渠而撤居者賑之丙辰役兵大集舉臿如雲守臣總領躬自勸勞都統制日按行伍察其惰媮越四月庚戌通渠底績闊至十餘丈深至一丈餘閘之圮蠹者選材石更葺之自是巨防屹立海潮登應則次第啟閉出納浮江之舟拍岸洪流暢無留礙揚枻維楫舟人歎呼然後濬巿河新橋梁興澳港建郵亭修縴路功緒一新是可書已
禮部侍郎李埴為之記曰嘉定甲戌仲冬有詔京口漕渠歲久堙閼爰命守臣史公彌堅總領軍賦錢公仲彪行視疏瀹二公協心奉詔惟謹程功計費列上於朝越明年春有旨賜可乃擇良日分飭王旅會於渠上畚挶雲興綆鍤麇集統師臨督罔或不虔決水縱之下見其底度地立表分曹賦役爰始爰度時惟史公要束整明勞賜周腆眾懽趨之相率勸功自城南闉以抵江口隨地勢曲折為里者九先是齊民瀕渠而居侵冒臨跨日月滋甚載舟之水劣甫倍尋舳艫經過幾同奡盪挽夫顛連進不能跬政弛吏玩濬治怠忽刮腐輦壤布於近岸一雨驟至旋復於渠乃今相攸於彼隙埜分積塗泥高埒邱阜並渠之家咸歸所侵仍加振撫毋俾失職開空沙澱呈露垠涯曾碕修聳清波演溢閘舊有五木腐石泐支拄苟存乃命更葺選堅擇良矩矱增傑跨渠而橋前後惟六造舟襞材厥制兼施新作者四其二仍故橋成煥嶷與渠俱新馮高架空虹亘霞舉澄瀾華杠相輔為美吳檣蜀艦沿泝夷懌謳謠載路駭若神設公曰欿哉吾志未畢惟城之東歸水有澳以匯積流瀦泄有制為渠之輔堙塞既久復命疏鑿廝而西行抵通津門回環軍廩捍偷止燔為備尤夙廝而東行繇甘露港以注之江復建二閘以時啟閉餫艘灌輸軍械轉致入出取道實為徑易海波不驚無有艱虞繇南城入抵朱方門悉甕其祴繇城南出達於呂城間石其途挽夫上下妥視安行甚雨淫潦免於旋淖又以餘力改營舊館敞為十楹賓客往來憇息有所以及巿溝蠲濁而清東抵黃泥浚淺而深小利微害隨力所及以興以除未易殫述惟始鳩僝眾役序舉迨及奏功不愆於素歷數其日甫一周圍民不預知官不告勞豈惟輓餉繄此之賴流惡達壅宜民孔多來者歎驚居者嗟詠交享其利莫測其由嘗稽諸古渠通江湖見於遷書其來尚矣唐漕江淮撤閘置堰國初淳化始詔廢之熙甯元祐相距兩紀由積中希持議異同曰堰與閘廢復不常至於紹聖使臣孝蘊抗議講畫僉謂詳緻易堰而閘昉定於此公私便之今弗可改興澳之利實出孝蘊置官專掌厥意甚良以時申儆南國永賴姦臣擅朝制遽隳斁邦人皆言史公之舉美軼孝蘊厥庸茂焉葢是役也縣官賜錢為緡十萬太倉發粟為斛八千羣司合助惟力是視郡撙浮用汔濟登茲公視為常弗以自汰凡古之人勤民為先圖事揆策病於弗力斷而為之鬼神避焉吏治因循人心苟翫奪於浮議憚於暫勞近世以來茲弊特甚勇於濟物公義信高在漢之世開南山渠鑿褒斜道在唐之世開三門山鑿廣運潭或利船漕或資田溉著在史冊炳炳如丹今公所為視古何恧大書詔後孰不謂然且俾來者知嗣公志克成守式有永毋壞埴以疏鹵備官史氏摭諸輿誦於是乎書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河
丹徒縣
伊婁河
唐地理志開元二十七年齊澣開
本傳云澣遷潤州刺史州北距瓜步沙尾紆匯六十里舟多敗溺澣徙漕路繇京口埭至伊婁渠以達揚子歲無覆舟減運錢數十萬唐書音訓京口在潤州城東北甘露寺側瓜步在今真州西六十里距揚州一百二十里宋文帝饋百牢於魏處也
案今揚州西南二十里有瓜洲土人云其洲為瓜步也伊婁渠今無其名疑今瓜洲北至揚子運渠是其地當時瓜洲遙隸潤州故澣得以改置漕路 【 太平寰宇記開元二十二年潤州刺史齊澣以潤州北界隔江為限每船繞瓜步江沙尾迂迴六十里多為風濤所損臣請於京口埭下直截渡江二十里開伊婁河二十五里即達揚子縣無風水之災歲收利百億並立伊婁埭自是免漂損之災】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湖
丹徒縣(缺)
丹陽縣
練湖水
經注曰晉陵郡之曲阿縣下晉陳敏引水為湖周四十里號曰曲阿後湖
元和郡縣圖志練湖在縣北百二十步 【 練湖在縣北百二十步○ 【 鈔本練作故】 案此句本於元和郡縣志而彼文實作練湖則故字必誤字也下文令弟諧遏馬林溪鈔本諧作詣今亦據元和志改正】 周迴四十里晉時陳敏為亂據有江東務修耕織令弟諧遏馬林溪以溉雲陽亦謂之練塘溉田數百頃
按新唐書地理志練塘周八十里里數與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及劉晏狀多寡不同
寰宇記引語林曰晉太傅褚裒遊於湖狂風忽起船欲傾褚公已醉乃云此舫人皆無可招天譴者唯孫興公多塵垢正當以厭天災耳
輿地志曲阿出名酒皆云後湖水所釀故醇烈也今按湖水上承丹徒高驪覆船山馬林溪水色白味甘文選宋文帝有濟曲阿後湖詩顏延年有遊後湖詩
按練湖有唐劉晏南唐呂延禎奏狀及延禎序銘古刻漫漶鮮有傳者今併備載使來者有攷
唐東都河南江淮等道轉運使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劉晏狀得刺史韋損丹陽耆壽等狀上件湖案圖經周迴四十里比被丹徒百姓築隄橫截一十四里開瀆口洩水取湖下地作田其湖未被隔斷已前每正春夏雨水漲滿側近百姓引溉田苖官河水乾淺又得湖水灌注租庸轉運及商旅往來免用牛牽若霖雨泛溢即開瀆洩水通流入江自被築隄已來湖中地窄無處貯水橫隄壅礙不得北流秋夏雨多即向南奔注丹陽延陵金壇等縣良田八九千頃常被淹沒稍遇亢陽近湖田苖無水溉灌所利一百一十五頃田損三縣百姓之地今已依舊漲水為湖官河又得通流邑人免憂旱潦奏聞中書門下牒浙西觀察使與韋損勿使更令修築致有妨奪永泰二年四月十九日 【 右劉晏狀】
南唐知丹陽縣鎮兼檢點館驛迎送官事呂延禎奏其畧曰當縣有練湖源出潤州高麗長山下注官河一百二十里當縣丹徒金壇延陵人戶並同潤臣讀石碑得聞湖利訪諸鄉老咸曰疇昔以湖有為故立碑於縣門其廢於今將百年矣當為湖日湖水放一寸河水漲一尺旱可引灌溉澇不致奔衝其膏田幾逾萬頃昔環湖而居衣食於漁者凡數百家有斗門肆所臮前唐末兵亂之後民殘湖廢安仁義取斗門餘木以修戰備自此近湖人戶耕湖為田後來弓量賦稱祖籍農商失恃漁樵失業河渠失利租庸失計民思復湖以禦災奈何無所寘力焉苟欲訪其利病則讀碑可知觀湖可見臣頻承條制葺陂塘切度其湖為利甚博遂為材役工於古斗門基上以土堰堰捺及填補破缺處初謗議震動謂臣弗良圖且廢湖豐已者不十餘家有湖無災者四縣之地臣明知利害獨如弗聞自今歲秋後不雨河道乾枯累放湖水灌注使命商旅舟船往來免役牛牽當縣及諸縣人戶請水救田臣並掘破湖岸給水如將久遠須置斗門方得通濟其斗門木植須用(木兔)楠乞給省場板木起建狀下所司處分昇元五年十月四日
不作利物不仁不翦害物不義不仁不義不足為人先王投凶於四裔盡力於溝洫葢亦除害興利以厚生民也延禎嘗思致力於人致身於君會國家乏使命為丹陽令因舊碑預聞練湖之事噫世所嫉害大利小者其以湖為田之謂歟使今之人不獲其利而罹其害旱益枯槁澇滋昏墊徒永歎其災而莫測其亂也田無十室之用湖富四縣之利智者可以從長愚者不可慮始利豈可廢害豈可留且湖之興廢有似隨國之興廢興於前唐之初廢於前唐之末今我唐開國斯湖豈得廢也具事以聞克諧天心大賚梓材以充門鍵傳命遐邇罔有不悅待事黔庶率皆相慶於是築塞環岸疏鑿斗門民若子來役俟農隙人不勞而物成財不匱而用畢大澤既陂大水既瀦物得其利民除其災波瀾瀰瀰魚龍以依菰蒲莓莓邑人所資步之終日不得其極望之若海莫知其涯雷雨時行源流歸壑穡人之功不侃言而穫乃植柳以助其防興工以陪其闕歲旱靡俟雩河源不患竭丹陽耆舊颺言曰昔之復復其侵今之復復其廢是韋公之平其初而公以成其終也事雖殊時功其一揆而今而後民其有望庶幾免於患矣愚雖不敏聊以為銘海大兮波濤溺人湖深兮潤澤生民興廢我恐有數利害孰云奪倫風動菰蒲靡靡浪搖龜魚鱗鱗遠哉韋公兮予將復新赫赫然帝命兮永敷萬春 【 右呂延禎奏狀并銘】
淳熙二年秋旱文惠錢良臣時為總領請以縣官緡錢及粟募民力浚湮湖治隄之圯而穴者以助荒政上命之詔使歸與郡太守具聞大資沈复自蜀移守相與計徒庸度疆域集三邑少壯之可任者浚治之教官陳伯廣為記其畧曰自長山合八十四流而為辰谿自辰谿而為湖湖又自別為重湖隄環湖四十里而築高於舊者六尺加厚四十尺而半殺其上舊疏為斗門者五為石石達者三為石函者十有三皆以備蓄泄也今加版於石達十有二寸加函之管數倍之而易十門之柱以石者眂函之數均用民力二十二萬六千二百九十有七總為米一萬八千八十石為錢二千一百三十一萬四千八百皆有奇而錢出於郡帑者五之三鳩工於冬十二月之戊寅粵明年三月朔而班其役
湖分上下
上湖 橫壩 東西斗門 順瀆斗門 橫壩石(石達) 涇州石(石達) 令公函 戴家函 伍伯婆函 張函 堯函
下湖 南北斗門 姚婆石(石達) 胡頭函 洪家函 新函 蔡陂函 觀松函 龍城後函 南石函 秋函
蔡佑雜記云湖之作本緣運河又有上湖在高卭處京口諸山之南水自馬林橋下皆歸練湖湖之底高運河丈餘昔年遇歲旱運河淺即開練湖斗門放水入河古有石記言放湖水一寸則運河水長一尺近歲練湖淺澱上湖皆為四近民田所侵畜水不多隄岸斗門多不修治若遇旱則練湖不足以濟運河夾岡之淺
金壇縣
思湖
在縣南六里東北受荊溪水西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高湖
在金壇縣西北十里周迴百餘頃北受五中瀆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寰宇記在縣北一十二里灌田一十二頃此二塘梁普通五年廬陵王記室參軍謝德威置隋日廢武德二年本州刺史劉元超重修復因以為名焉
長塘湖
在金壇南三十里周迴一百二里又名洮湖 【 南徐州記字書洮音姚】 即五湖之一 【 周處風土記以太湖射湖貴湖滆湖洮湖為五湖此即洮湖也其水連震澤入松江至海 韋昭酈道元皆以此為五湖之一】 舊有八十一浦口後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 【 皆淤塞不通○(鈔本此下有京口耆舊傳一段) 案 四庫全書提要云京口耆舊傳所載京口人物始於宋初迄於端平嘉熙間考端平嘉熙乃理宗年號則耆舊傳之成書當在理宗以後嘉定乃甯宗年號在理宗以前作嘉定志者斷不得見耆舊傳而引之此必咸淳志之文也今移入附錄之內後凡引京口耆舊傳者仿此】
晉王恭兵敗走至長塘湖
王舒子允之追韓晃於長塘湖
宋泰始二年庾業至長塘湖即與義興太守劉延熙合於湖口夾岸築城制遣沈懷明等東討以督護任農夫助之自延陵出長塘力戰大破業遂棄城走
唐張籍詩長塘湖一斛水中一斛魚
港
丹徒縣
澗壁港
在城東南三十里
按澗壁又作諫壁以南史攷當從諫 【 澗壁又作諫壁以南史考當從諫 案戴氏守梧云南史實作練此諫字疑練之訛傳寫者以意改據陶南村古刻叢鈔所載宋碑及沈約宋書史記吳王濞列傳正義皆作練壁諫字無所取義乃練字之訛以形聲相近也此作澗本馬令南唐書當由土俗語音借蘇東坡詩中已作諫壁則練之誤諫自宋始矣其說固核然宋志中澗壁諫壁屢見當是各據所引之書所謂今兩存之者正指全書而言南史諫壁疑是當時所見之本不與今所傳本同】 以南唐書盧絳傳攷當從澗今兩存之
丁卯港
在城南三里即晉所立丁卯埭
輿地志晉元帝子車騎將軍裒鎮廣陵運糧出京口為水涸奏請立埭丁卯制可因以為名許渾詩序言於朱方丁卯澗村舍手寫烏絲欄戲目之為丁卯集葢渾嘗居此
蕭塘港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洪信港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炭渚港
在城西南四十里
丹徒東西二港
並在城東南十八里
上朱港下朱港
皆在城東南上港四十三里下港四十五里
黃港
在城東南四十里
高義港
在城西南三十里
樂亭港
在城西北十五里
洩溝港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
戴港
在城東南四十三里
廟瀆港
在城東南三十八里
大港
在城東北四十八里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塘
丹徒縣
新豐塘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
元和郡縣圖志新豐湖晉大興四年晉陵內史張闓所立舊晉陵地廣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惡穢闓創湖成灌溉之利本傳時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每歲豐稔葛洪為其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功以擅興造免官後公卿並為之言曰張闓興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使臣下難復為善帝感悟乃下詔曰丹陽侯闓昔以勞役部人免官雖從吏議猶未掩其忠節之志也倉廩國之大寶宜得其才以闓為大司農
官塘
在城南八里
下鼻塘下鼻港
皆在城西八里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溪
丹徒縣
馬林溪
在城南三十里唐皇甫冉有舟行至馬林溪遇雨詩
辰溪
自丹徒縣境經延陵鎮北流入於金壇境本名蜃溪 【 蜃音犯孝宗廟諱故俗呼為辰溪】
丹陽縣
白鶴溪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名荊溪出於縣之古荊城故名溪流貫金壇縣北入毘陵郡境
金壇縣
大溪
在縣西二里南徐州記大溪東南一百三十七里入長塘湖
唐王溪
在縣西南三十里受茅山水東南流入大溪其側有唐王村因名
澳
丹徒縣
歸水澳
在中閘之東
元符間漕臣曾孝蘊始置澳閘崇甯初因置提舉官一員 【 詳見漕渠】 乾道以來規模浸廢守臣祕閣蔡洸欲復之未能待制史彌堅深惟昔人置澳瀦水以補漕渠之泄故閘雖日啟渠不告虧失今不圖濬渠僅濟全功猶慊迺講尋遺規程工拓址倍廣增深啟閉以時又因其餘力於轉般倉後剙開護倉壕河東北與甘露港接仍鼎造石閘木閘二所於港口以便轉輸記曰春秋大復古譏變古復之為是變之為非斯已乎曰未也必也既復之又旁通而曲暢之使無遺利焉斯足為復古也已南徐地高卬漕渠貫城中為西津斗門達於江以出納綱運昔之為渠謀者慮斗門之開而水走下也則為積水歸水之澳以輔乎渠積水在東歸水在北皆有閘焉渠滿則閉耗則啟以有餘補不足是故渠常通流而無淺淤之患歷年久澳廢弗治渠亦告病余至郡之初視渠湮塞且盡斗門不開公私之舟望吾州跬步不進率由江陰五瀉而去暇日登北固亭覽觀山川形勢閭閻井閈綿絡江滸乃無培婁之限默計起北固而城之西至於還京門亦足以障蔽一面然役大費夥談何容易會有旨開濬漕渠父老誦言二澳不可不復則按行故迹積水為居民抵冒膠固盤錯未易遽得獨歸水隄防略存私念復一澳固足為渠利然澳之西南則轉般倉其東北則甘露港引而環之倉垣因以護倉受者在渠給者在壕以便夫綱運之出納引而接諸甘露別為斗門以通於江亙三水為長壕則向者默計之城雖未能就然阻壕為固是亦城焉而已於是親履其地度工庸賦丈尺改修歸水故閘以通於渠且濬而廣之其護倉之壕則取其土以廣倉垣之北規為他敖益受灌輸其達於甘露港者則為上下二閘候潮登否以益納上流之舟且慮二閘之間不足以容多舟也視北固之址有陂澤則又通之為秋月之潭以藏舟焉其下閘之外則濬補八十丈客舟浮江乘便艤泊以避夫風濤之害役既就客有言曰歸水初意祇以灌渠今達之於江閘啟則淺無乃失其為輔者乎是名變古非復古也余曰始為歸水之澳者其積特二百丈而余之西引者亦二百丈其東引者百二十丈又益之以新潭合而計殆三歸水之積矣昔者南徐特一郡耳四方之舟至者有限則一斗門足以通之今天子駐蹕錢塘南徐實在所北門萃江淮荊廣蜀漢之漕輻輳於此過客來往日夜如織使古人復生殆不必守其故智也啟西津斗門以出納夫舟渠水耗則下澳以益之者其常也乃若舟多而一斗門不足以受則吾甘露之閘互啟更閉而分受之者其不常也黃旗紫葢運在東南萬楫千艘乘時順動吾子行見之矣是舉也延袤城壕流通漕餉固儲峙安民旅而輔渠之備且再倍之其為利不既多乎客顧謝曰民不可以慮始而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乃今知變古者徒曰變之而不得夫古人未盡之意是可譏也而復古者豈膠柱鼓瑟之謂乎願刻之石以諭來者余非復古者也而客之意有不得辭凡費緡錢四萬五千四十米石四千九百九十有奇皆出之郡所役禁卒其功力視借助於大軍者三之一水面之廣狹不等廣者十有五丈狹者不下十丈深丈有五尺云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蕩
丹徒縣(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
白龍蕩
在縣南六里龍祠在焉 【 廟前有亭湖山極可愛米友仁避地留此久之榜其亭曰明秀字極遒勁留於祠西壁】
池
丹徒縣
放生池
在子城西南
舊稱秦潭歲旱不涸陸龜蒙詩松門穿戴寺荷徑繞秦潭亦曰綠水潭李仲殊詩百丈古潭深魚蝦不計金好來秋夜聽深處有龍吟唐乾元初為放生池自洋州至昇州凡八十一處潤猶未有聖宋紹興癸亥詔天下各置放生池越四載庚寅潤始立焉守臣閣學鄭滋記謂潭通海眼理或有之其地右直運河曰千秋橋北峙月觀即萬歲樓前望則鶴林諸山拱立以朝而旁屬側出於東南者壽邱山也回環勝概與夫名物之稱是為聖天子千秋萬歲膺福介壽之符天造地設豈人力所能及哉臨流建亭榜曰南山得天保報上之義矣 【 得天保報上之義矣○ (鈔本此下有放生池創於紹興一段) 案自放生池以下二葉餘皆記嘉定十五年郡守趙善湘濬放生池之事夫嘉定志為盧憲所作憲之為鎮江教授在嘉定六年去任在嘉定九年其作嘉定志必在六年以後九年以前不應記十五年之事此必嘉定續志之文也 (說詳卷十二有謝公妓堂遺迹條下)今移入附錄】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井泉
丹徒縣
中泠泉
在江中
蘇軾遊金山詩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又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詩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蔡肇石排山渡詩中泠之西古石排狂波悍浪不能摧又煙江疊障圖詩中泠之南古浮玉鐘鼓下震蛟龍川並用此泠字潤州類集江水至金山分為三(汀去丁改靈)又唐竇庠金山詩西江中(汀去丁改靈)波四截用此(汀去丁改靈)字歐陽修云陸羽茶經論水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至張又新始云劉伯蒭謂水之宜茶者有七等以揚子江南零水第一丹陽寺井第四又載羽為李秀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以揚子江南零水第七丹陽寺井第十一皆與羽經相反疑羽不當二說以自異得非又新妄附益之邪又新煎茶水記代宗朝李秀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因赴郡抵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於茶葢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二妙千載一遇可曠之乎命軍士挈缾操舟深詣南零陸執器以俟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馳下曰賫自南零舟蕩覆半懼其(甚少)挹岸水增之處士神鑒也其敢隱焉太平廣記贊皇李德裕居廊廟日有親知奉使京口李曰還日金山下中零水與取一壺來其人舉棹日醉而忘之泛舟止石城下方憶乃汲一瓶於江中歸京獻之李公飲後歎曰江表水味有異於頃歲矣此水頗似建業石城下水其人謝過不隱也並用此零字前志昔人取中泠泉用油紙覆瓶長竿深探度至井底則別用一竿撞破油紙使水入瓶滿然後引出近歲不復如此取水寺僧乃指水陸堂下井水為中泠非也
丹陽縣
葛洪鍊丹井
在縣東
金壇縣(缺)
嘉定鎮江志卷七
宮室〔一〕
敘(缺)
祠廟 【 祠廟○(鈔本無此二字) 案卷六山川類焦山普濟院碑注云具祠廟明應公祠今考明應英濟公祠正在此卷蓋此卷以宮室為總目而祠廟則其子目也(居宅陵墓俱以時代為敘而祠廟不以時代為敘者蓋以鬼神之時代與建立祠廟之時代先後每有參差故也下卷僧寺門及道觀門俱仿此)】
丹徒縣
明應英濟公祠
在焦山即焦光祠也宋朝祥符中感真宗夢始封明應公又親製詞以告今刻石祠內號御製寶幢元祐僧了元焦山十六題中有御製寶幢詩焦山普濟院碑米芾文公名光字孝然漢高陽侯蔡邕贊曰猗歟焦君嘗此元默衡門之下棲遲偃息泌之洋洋樂以忘食鶴鳴九皋音亮君側乃召乃用將受袞職昊天不弔賢人遇慝不遺一老屏此四國如何穹蒼不詔斯惑惜哉朝廷喪斯舊德恨此學士將何法則漢維既絕焦公同德作者孔聖後生不與易也去一千三百年英靈炳然感通著於祥符聖製業履詳於魏史芾嘗銘曰水清石白焦公之宅妙道誰測能語而默俟河之清乃通帝夢殖殖瑤壇萬靈是擁眄馨遠濁以祚道宋公德不葷客必蓐素擁徒繁御必以風雨明德感神神應可呼勒銘津塗以肅薄夫敷文方滋以神有芘民之德為請於朝詔加英濟二字郡人蘇師德記文在山中
樞使宇文紹節祠
在甘露寺開禧丙寅敵騎犯儀真郭倪自焚瓜州闔郡惶懼公力鎮靜賴以按堵郡人德之為生立祠陳珙記公薨設祭貢士姜瑩中文
李衞公德裕祠
在北固山甘露寺葢寺乃德裕所建而金壇華陽觀亦有祠焉元祐中林希為守既新甘露之祠又寫德裕所著 【 文集五卷會昌一品集二十卷文武兩朝獻替記二卷】 以授緇徒俾與佛書同藏今不存矣淳熙中建閣貯公之文 【 見郡治】
故相文簡向敏中祠
在惠安寺
故相秀國公陳升之祠
在五州山寺
故相魏國公蘇頌祠
在因勝報親寺
彭山龍祠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三賢祠
堂在縣圃 【 三賢祠堂在縣圃○(鈔本此下有丹徒舊有孔子廟以下十數行) 案孔子廟當紀於學校門(宋志卷十學校門紀夫子廟元志卷十一學校門紀先聖廟)不應與他廟並列於祠廟之內且鈔本丹徒以下一段內有嘉熙年號在嘉定以後當是咸淳志之文今移入附錄】
武烈帝廟
在縣南一里始為陳府君廟唐追封忠烈公校書郎顧雲為之記曰圓葢亭亭配乎上者星辰之與日月方輿蕩蕩列於下者山嶽之與江河合生民而是謂三才資品類而均為萬象至聰曰聖不測者神既分幽顯之殊途乃假人祇而共理所以在陽則有賢有哲斡運時權處暗則為鬼為神主張陰隲其來尚矣可得言乎 【 其來尚矣可得言乎○ 【 鈔本無尚矣二字】 案此二句乃唐顧雲記文鈔本脫去兩字遂覺不辭今據全唐文所載補入下文脫誤者如橋柱留名 【 鈔本脫柱字】 柳絮輕籠於夜月 【 鈔本脫絮字】 虜騎解圍 【 鈔本脫解字】 祀寢先朝 【 鈔本寢誤作寖餘三字俱脫】 倚鷁舟於鼇海 【 鈔本鷁作蠲】 抗飛章而達聽 【 鈔本脫達聽二字】 才堪料敵 【 鈔本才誤作名又脫料敵二字】 仰惟妙算 【 鈔本脫惟妙算三字】 心花墮葉於空門忍草抽芽於覺岸 【 鈔本脫葉字岸字】 談空說偈 【 鈔本脫談空說三字】 徒懷素志 【 鈔本脫懷素志三字】 酒有餘酹 【 鈔本酹誤酻】 凡十餘處今皆據全唐文訂正】 隨 【 依石刻書】 故大將司徒陳公諱杲仁字世威漢太邱長之十七代孫也潁水聚星引蔓於盤根巨蔕長城吞月分榮於玉葉金枝風神高而鶴立松巔器局偉而鰌藏海底鄰家就學邱兒且歎於重生橋柱留名犬子終期於復出賈誼則年逾丱歲翁歸則才本兼人丹闕上書金門應詔雕弓開而鵠裂鴻筆奮而鸞驚玉片桂枝對天顏而失喜繡衣驄馬下雲路以嘶春時屬陳劍飛空隨旗誓野象泣於開皇歲末龍驕於大業年中水調聲愁柳絮輕籠於夜月迷樓香滿桃花自落於春風鳶書過而急甚飛星鴛枕穩而誰驚醉夢以至天關震動帝輦飄揚胡頭盡縮於漳河鬼目尋生於建業繇是長山盜聚大洞兵興樂伯通則狼戾秣陵婁世幹則鴟張婺水公以名光八絕 【 語在德宣法師所撰福業寺碑】 道著一正眉形高隱於石稜髭尾曾焦於電火元凶授首金鋧鈿之飛來敵騎解圍鐵連錢之入去虵窮奔穴象怒投林俄成縛虎之功遂降祝鳩之命天門公沈法興初傾欵附末恣姦欺烏頭暗寘於酒杯俄歸厚夜青骨雅當於廟食迺啟藂祠祀寢先朝神留故土像設宏開於武進威靈密護於全吳至若湘鷰羣飛商羊屢舞雲頭暗澹禾耳生獰南山垂欲爛之憂東海灧倒流之勢蘭修一奠桂醑三傾滂沱之澍雨繩垂倏忽之沈陰電掃其霽霖之神速也如此又若鸛巢沈響蟻穴停封离火燒雲薰風爨野土禺之精神愁悴泥龍之鱗甲乾枯巫覡陳辭簫笳合奏筵上未容於徹饌空中已見於翻盆其救旱之靈應也又如此變乾坤之舒慘神效已多卻封境之妖氛陰功更大皇唐乾符之二載也突陣將王郢等六十九人以唐山告捷浙水旋師未及賞功潛思怙亂劫庫兵而竊發掠民產以紛披移蟻垤於狼山倚鷁舟於鼇海鉏耰合勢舉烈火以焚燒樓櫓乘風駕驚濤而出入聚黨僅盈於萬眾連頭遽陷於三州聖主臨軒出神謀而制勝將軍推轂仗金鉞以專征尚書河東裴公讀八千卷儒書學五十家兵法名光簪紱氣慴英雄有金熨斗之殊恩負玉唾壺之妙唱入則襞香牋而搖綵筆批天子詔書出則提龍劍而臂雕弧主諸侯法令行開玉帳坐鎮金陵瀝精誠而願與冥通指廟貌而遙祈幽贊神能長駈鬼陣高輔靈旗於蒼茫恍惚之間降雲物風濤之助遂使吳戈雪閃待摏長狄之喉越箭星流乃裂蚩尤之骨洎渠魁告斃餘黨乞降聊憑元化以成功遂抗飛章而達聽優詔尋加於爵賞鴻恩別剙其祠庭地控金甌城臨鐵瓮山分荊峴水接蓬瀛冠葢雲浮西枕向吳之路松蘿帳合南連招隱之亭邃宇摩空雕牆繚野翠瓦疊而瑠璃色透彩椽排而玳瑁斑烘窗深則青鎖疏風樓迥則璇題拂漢時或居人輟棹行客停鞍倚欄當薄雨晴初寓目向丹楓落後霜馳疋練指茂苑於煙中黛染雙螺認海門於天末堂嚴塑像廊立靈官凜氣貌以如生奮威稜而若殺雷公電母目閃爍以疑瞋鬼將神兵口囁嚅而欲語一顧則精魂愕眙載瞻則毛髮寒生所以祭非嚴而自嚴神不在而如在俄屬災流濮上盜掠江東孤城懷欲陷之憂萬姓負倒垂之懼丞相司徒燕國公軍謀出眾儒術超羣有岸上虎之雄名有人中龍之美稱才堪料敵檄可痊風落塞外之雙鵰氣吞沙漠挫筵中之五鹿聲烜議圍以詩書禮樂之兼才領征伐牢籠之重寄移從荊渚代撫吳民前茅高舉於中途大敵窮奔於外境仰惟妙算未畢前功將全締創之能更益增修之美先是中開紺殿別坐金人化廟木於祇園變祠宮為淨土僧普愿教傳西國裔紹南宗心花墜葉於空門忍草抽芽於覺岸談空說偈則天龍遊阿耨之池燃指為燈則花雨落菩提之木願以斧斤罷弄丹雘停揮拂琬琰以求刊出牋毫而請染雲也運籌無補磨盾何能鐵錢將當於銅錢徒懷素志下駟用齊於上駟未吐良謀屬辭殊異於當仁承命敢陳於固遜三言獲譽何酬掾吏之恩八字留題更望中郎之筆銘曰乾儀廣大坤德幽元三光四氣五嶽百川陰陽莫測禍福難詮不有神道誰分化權倬彼陳公挺生隨國忠作臣範孝為民則力遏鯨波手扶鼇極生立洪勳歿留遺德狂童作梗上將陳師陰兵助順戰卒乘時元凶殞命殘蘖輸旗恩頒上爵詔立嚴祠紺獸拏雲飛翬礙日帳卷靈座門開廟室凜凜英氣堂堂偉質鬚磔蝟毛頭蹲虎骨歌鍾雜沓簠簋連延酒有餘酹香無斷煙惟神是享惟禱斯虔安民護境以永終天
按集古錄杲仁終始事迹不顯略見於隋書云唐初為隋太僕丞元祐將煬帝已遇殺沈法興與杲仁共殺祐起兵據江表法興自稱總管大司馬錄尚書事承制置百官以杲仁為司徒其事止見此爾開元中僧德宣為杲仁記捨宅造寺載其世家頗詳而其功閥官爵歲月多謬毗陵志杲仁晉陵人年十八舉秀才對策為監察御史隋大業五年受詔平長白山狂寇數萬授秉義尉後平江甯劇賊樂伯通東陽婁世幹等隋主嘉之拔授大司徒公先娶沈法興女大業末法興起兵吳興倚公為重後欲攘據常州頗復相忌詐稱疾亟因公省問以藥毒之卒唐乾符四年封忠烈公中和四年封感應侯淮南大和六年冊忠烈王江南保大十年因與越兵交戰獲陰兵之助援蔣子文故事冊武烈大帝徐鉉集有廟碑
徐偃王廟
在城東南三十里又有廟在下鼻塘
按韓愈作偃王廟碑云徐出柏翳為嬴姓偃王誕當國益除去刑爭末事凡所以君國子民待四方一出於仁義周穆王與楚連謀伐徐徐不忍鬬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隨而從之萬有餘家偃王死民號其山曰徐山鑿石為室以祠偃王偃王雖走死失國民戴其嗣為君如初其後公族子弟散徐揚間即所居立先王廟潤之有廟當始此
英靈普護聖惠泰江王廟
在江下即下元水府廟也嘉泰元年加封
按五代史楊氏據江左封馬當上水府甯江王采石中水府定江王金山下水府鎮江王而鎮江實為聖朝開寶所更軍額之兆范鎮東齋記事歲送金龍玉簡於名山三水府預焉祥符初賜下水府廟曰顯濟元豐中僧了元住金山之龍遊寺見廟附禪林以為非便乃白郡聞朝移於此自建炎焚毀大帥劉光世重創至紹興丁卯都統制王勝重修進士黃俞為記歲久頹圮東西廊龍王二祠尤甚嘉定甲戌夏六月不雨守臣待制史彌堅精意默禱嘉應如響乃率羣僚欵謝重議修葢不日落成崇壯軒豁見者肅然動心記曰夫天用莫如龍龍之神有君象焉麟鳳龜龍為王者嘉瑞麟以德鳳以儀皆不常見龜以前知常見而不常其靈惟龍之見在乎常不常之間其為用從雲而降雨潤五穀成豐年生民之命實司於龍龍之功不可與麟鳳龜同日語彌堅被天子命來守斯土無善政美化以惠利其人兢兢然覬得一稔則可幸逃責迺今夏六月不雨至於秋孟之十有一日苗則槁矣農以病苦齋宿而禱於王祠祀史訖事膚寸之陰起於祠旁次日亭午炎曦流鑠獨焦山外江濃雲潑墨冷風掠面如冰雪噤幸兩龍見於雲間水波逆立有聲上與龍接疾電震雷甘霔隨至霶霈越三日歲以大熟彌堅躬率寮吏展敬祠下以答神貺顧瞻殿庭庳隘傾圮甚而覆之蘧蒢疏蔓蒼苔蟠延其間升降之際心恧背汗私念神之所以庇乎人者如彼人之所以奉乎神者如此廟其不可以不新也於是改葺正殿以妥安王靈為旁小殿二仍其舊以揚子二龍王配食大門廊廡皆撤新之按舊廟始大於帥臣劉公光世又繼以王侯勝張侯詔歷歲久居民抵冒蔽遮其前氣不宣通則表而遷之築垣距江外則三門翬飛跂翼軒豁呈露驚濤捲雪廟瞰其上江行陸走得以瞻仰是役也都統劉侯元鼎實任其責既成薦饗則為迎神送神之辭遺之邦人使歌以祀以無忘王之賜辭曰中泠之泉冽且清兮維王之神仁且英兮五風十雨歲以成兮傾倒天瓢不憚勤兮崇崇之宮妥王靈兮牲酒馨香薦以誠兮王其來歸福我民兮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嘉定鎮江志卷八
僧寺 【 僧寺○(鈔本無此二字) 案元志卷九以僧寺為總目寺院庵為子目此卷亦以寺院為子目而無僧寺之總目則不獨與元志之例不符抑且與他卷之例不合必傳寫者之誤也下卷道觀二字鈔本亦脫去今皆補正(元志卷十以道觀為總目宮觀院庵為子目宋志以觀院為子目既與元志相同不應獨無總目也)】
敘(缺)
寺
丹徒縣
甘露寺
在北固山唐寶歷中李德裕建以資穆宗冥福 【 潤州類集熙甯中主僧應夫因治地獲德裕所藏舍利並手記云創甘露寶剎以資穆皇之冥福】 時甘露降此山因名乾符中寺焚裴璩重建宋朝祥符庚戌有詔再修令轉運使陳堯佐擇長老居之米芾寶晉集甘露寺悼古詩序云寺壁有張僧繇四菩薩吳道子行腳僧元符末為火所焚六朝遺物掃地李衞公祠手植檜亦焚蕩寺故重重金碧參差多景樓面山背江為天下甲觀五城十二樓不過也今惟存衞公鐵塔米老庵三間故作詩悼之有神護衞公塔天留米老庵之句多景樓記 【 附宮室類樓觀】 梁時二鑊尚存清暉凝暉二閣廢有堂曰雨花閣曰海門
永業寺
舊在金壇縣東南二十五里後請廢額建在登雲門外二里
妙喜寺
舊在金壇縣東南四十里後請廢額建在通吳門裏為都統司功德院中有紀忠堂軍師畢再遇列陣亡將士職位名祠之
紹安寺
舊在金壇縣東南一十五里後請廢額建在登雲門裏
紹安寺
舊在金壇縣東南一十五里後請廢額建在登雲門裏
崇祚寺
舊在金壇縣東三十五里後請廢額建在鐵爐招提寺舊在金壇縣西一十里後請廢額建在登雲門外楊李村
善業寺
舊在金壇縣西北七里後請廢額建在楊李村東安寺舊在金壇縣藤料沙缺
善業寺
舊在金壇縣西北七里後請廢額建在楊李村東安寺舊在金壇縣藤料沙缺
景靈寺
舊在金壇縣治東二百步後請廢額建在丁角鎮南丁村
幽棲寺
舊在金壇縣東八里後請廢額建在胡村
梁廣寺
舊在金壇縣東三十里後請廢額建在東利涉門外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院
丹徒縣
普濟禪院 【 普濟禪院○(鈔本此下數葉在卷九) 案僧家之院不應與道觀同卷今皆移入此卷列於僧寺之後經道家之院仍列於道觀之後俾門類不相雜焉】
在焦山祥符圖經不載始建歲月但云宋朝改今名僧了元自序元祐三年春普濟庵乏主者白太守楊公乞居於此院舊有海雲堂善財亭
因勝報親院
在府治之南三里唐大中六年建曰妙喜寺南唐曰慈雲宋朝改因勝元祐中蘇頌拜尚書左丞請為功德院乞以因勝報親禪院為額壁間有集賢學士黃庭堅開堂疏石刻云因勝得名舊矣報親自天錫之又云瓶水爐香終借松楸之潤曉猿夜鶴將從杖屨之遊禮部郎米芾跋
昭慶報慈院
在城西二里偽吳順義三年置曰延壽院宋朝改普慈蘇軾嘗有詩曰普慈寺後干竿竹 【 普慈寺後千竿竹○(鈔本慈作濟) 案此句乃蘇東坡題普慈長老壁詩集中正作慈字元志卷十昭慶報慈寺注引此詩亦作慈字即此段上文亦云宋朝改普慈則濟為誤字無疑】 即其地也政和間中書侍郎劉逵請為功德院賜今額
羅漢院
在府治西南一里唐天復中安王 【 亡其名】 捨果園為之建炎焚毀隆興中講僧崇習重建塑五百羅漢像京口集有蘇庠羅漢院風漪軒詩
天王感慈院
在登雲門裏梁朝建
奉聖院
在花山偽吳順義七年置因號花山院宋朝改今名
惠安院
在府治之西祥符圖經云本甘露寺下方浴院南唐保大中自維揚迎旃檀瑞像於此宋朝改今名後廢 【 向文簡公以欽聖皇后賜燕王有功德寺曰資福在開封南渡初寺僧負其像至京口再剙以廢額揭之向氏春紀并文簡像在焉】
報恩院
在城南一里本烈帝廟唐乾符中於院南別創新廟而故廟為報恩院
福因智果院
在登雲門外元符末文肅曾布初入相請建守墳院賜今額
安聖院
在登雲門裏紹興中始剙小庵後建為院取安聖廢額揭之
黃杜普濟院
在城西南二十里偽吳乾貞三年鎮海軍司馬府城都軍使徐知諫建曰資福院祥符四年改今名
海會院
在城東南一十五里舊曰尊聖院祥符圖經不載始建之時寺僧云天聖中改今名
登雲院
在城西北二里唐建宋朝改為惠安今城中亦有惠安院
顯慈院
在五州山熙甯癸丑故相陳升之再入為元樞建守墳院請於朝賜今額寺舊在山之腹升之手自裁定曾文肅布與客王律曾遊有詩並見京口集注云日觀臥雲山中絕景建炎兵火寺徙於山下非丞相自定舊基
顯慶崇福院
在三里岡
顯孝褒親院
在城東北六十里圌山之下內有駙馬錢景臻像舊名東霞寺後改今名
靈建院
舊在金壇縣東南二十五里後請廢額建在東利涉門裏
寶城院
舊在金壇縣東北一十八里後請廢額建在登雲門外二里
丹陽縣
廣福院
在縣東北五里祥符圖經不載舊曰觀音院宋朝天聖間有僧來掛搭相傳以為每出緣化則常潤真揚同日見之因號四世界後有高僧言四世界者日光菩薩也僧聞之即趺坐而逝治平末賜額為壽聖隆興中改今名院有玉乳泉三字文惠公陳堯佐書 【 餘見井泉】 故相劉正夫元祐中罷儀真教官過之留詩後人立石院內
金壇縣(缺)
嘉定鎮江志卷九
道觀
敘(缺)
觀
丹徒縣
華陽觀 【 華陽觀○(鈔本此下三行在元志卷十) 案下文云宋朝政和八年改今名鈔本宋作聖(今作宋朝乃嚴氏所改)元人作書不應稱宋為聖朝此必宋志之誤入元志者也茲特訂正下文延昌觀歸真觀俱仿此例(延昌觀條下云宋朝治平中改今名歸真觀條下云宋朝祥符中改今名鈔本宋字皆作聖)】
在城東北五十里丹徒鄉馬墅村宋元嘉初置曰仁靜觀 【 唐魏法師碑在觀內胡楚賓文】 宋朝政和八年改今名
丹陽縣
延昌觀
在縣南一里梁大同中建曰永興觀宋朝治平中改今名舊集女冠紹興庚辰郡檄改為道士觀
歸真觀
在縣東南五十里唐開元十四年置曰清虛觀宋朝祥符中改今名
金壇縣
太虛觀
舊延真庵在縣治南二里宋朝紹興十七年道士李善應造龍圖蔣璨書額淳熙十五年取廢額為今名
崇真觀
在南洲去縣十里梁大同二年置隋大業三年廢唐宏道元年復建舊名金壇觀宋祥符中改今額 【 陳德昭有宿崇真觀詩見京口集】
清真觀
去縣十五里漢元壽初建賜額望僊隋大業末年廢唐天寶間復建宋朝祥符中改賜清真其大殿寶元間建梁朝道士郗尊師養道成功從以二虎歸隱茅山良常洞今殿前雙檜乃其手植左一株四榦敷花而不實右一株二榦不花而實京口集有文惠陳堯佐詩集仙觀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金山鄉梁大同初置隋開皇末廢唐大歷三年重建廣明初里人張彥記 【 廣明初里人張彥記○(鈔本此行後有崇壽觀以下一葉餘) 案鈔本崇壽觀條載虞集碑文張氏鑑云忽又雜入元人文字不可解今考此段大字云歸附後至治二年子注云是為今泰定甲子皆是元時年號嚴氏元照以為自歸附以下當刪張氏亦同其說(張氏云此條至治二年云云當是元人續增似至順重修時羼入者)然鈔本此卷各道觀條下凡言及宋皆稱聖朝惟崇壽觀條下但稱宋而不稱朝則不獨歸附以下非宋志即歸附以上亦非宋志也今移入元志卷十道觀門內(宋志內亦當有崇壽觀今既脫去無從追補不必分元志之前半為宋志也)】
華陽觀 【 華陽觀○(鈔本無華陽二字) 案此條末云京口集有吏部洪興祖華陽撫掌泉詩則此觀名為華陽可知上文之華陽觀在丹徒縣馬墅村置於宋元嘉時本名仁靜觀魏法師之所居也此處之華陽觀在金壇縣大茅山置於唐寶歷時任真君之所居也二觀名同而地異乾隆鎮江府志卷二十寺觀門於丹徒縣金壇縣分載二華陽觀與此志同今據以補正(下文云與崇壽觀相近鈔本脫壽字嚴氏元照補以元字今考乾隆鎮江府志云華陽觀在崇壽觀西蓋崇壽觀雖本名崇元觀然宋時既改為崇壽則不應作崇元矣) 】
與崇壽觀相近梁昭明太子舊宅也任真君亦嘗居此其東有冬溫泉拍手輒涌起唐寶歷初於崇元觀南置聖祖院即其地也先是李德裕鎮西川製老子孔子及尹真人像尋移潤州因將至此奉安德裕為記見本集宋朝治平中賜號鴻禧宣和初改今名京口集有吏部洪興祖華陽撫掌泉詩
玉虛觀
在縣西四十里唐長慶中建曰靈寶觀宋朝治平初改今名
洞虛觀
在縣西五十里陶村即梁陶隱居之故廬隱居仙去遂為觀曰仙居唐長慶中石記在焉宋朝天禧中改今名皇祐初大名從事郭震記
沖寂觀
在縣西南三十里上元鄉梁朝徐道士捨宅為之初曰宗真觀唐貞觀中曰昇元宋朝祥符中改今名京口集劉圖南避寇有詩
遊仙觀
在縣西五十里慶元五年樞密張釜請廢額建元在縣西二十七里 【 廢觀凡一十四悉隸金壇曰延陵曰騰仙曰齊正曰清龍曰乘飈曰元符曰仙真女冠曰幽巖曰通真曰尋仙曰棲靈曰終靜曰迎仙曰定仙棲靈終靜宋元嘉初建餘皆梁置】
院
丹徒縣
黃堂道院
今為仙台觀在縣南二里是為諶姆飛昇之地諶姆者字曰嬰常居金陵丹陽郡之黃堂潛修至道吳帝時行丹陽巿中逢三歲孩子執姆裾曰我母何來姆哀而收育之既長明穎孝敬所居常有雲氣姆異之謂曰吾與汝暫此相因汝以何為號也子曰昔蒙天真盟授靈章約為孝道明王請以此為號可乎遂告姆修真之訣已而辭姆飛騰姆密修道法積數十年人無知者至西晉末許真君遜吳真君猛遠詣丹陽來授道法姆曰君等仙名在天昔孝悌王降兗州曲阜蘭公家謂公曰後晉代當有許遜傳吾此道是為眾真之長留下金丹寶經銅符鐵券令公授吾使掌之以俟子有年矣吾復受孝道明王之法亦以孝為本今來矣吾當授子乃登壇依科盟授出銅符鐵券金丹寶經并正一斬邪之法三五飛步之術諸階秘訣悉以傳付許君顧謂吳曰君當返師之也許君心期每歲來謁姆姆覺之曰子勿來吾即還帝鄉矣因取香茆一根南望擲之曰子歸認茆落處立吾祠歲秋一至足矣語訖忽有雲龍之駕來迎淩空而去今新城豐城二縣界 【 今新建豐城二縣界○(鈔本建作城) 案元志十九方外諶母注作新建今從之焦山本建作是亦誤】 有黃堂觀乃真君訪飛茆之跡倣丹陽黃堂壇而立祠京口集邵彪有詩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嘉定鎮江志卷十
學校
敘(缺)
子目(缺) 【 子目缺○(鈔本無此三字) 案下文臧燾臧榮緒諸葛璩三段皆言師儒教授之事自當列於學校門內惟學校二字乃是總目總目之下必當另有子目今總目之敘既缺無從考證姑著三字於此以俟後人之補正焉(下文兵防門內自水軍以下言卒伍之事自乾道六年以下言營寨之事皆當另有子目今亦各列子目缺三字於前以存梗概)】
臧燾傳高祖鎮京口與燾書曰頃學尚廢弛後進頹業衡門之內清風輟響良由戎車屢警禮樂中息浮夫近志情與事染豈可不敷崇墳籍激厲風尚此境人士子姓如林明發搜訪想聞令軌然荊玉含寶要俟開瑩幽蘭懷馨事資扇發獨習寡悟義著周典今經師不遠而赴業無聞非唯志學者鮮或是勸誘未至耶想復宏之 案高祖開創之初猶以崇學肄業為急可謂知本矣臧榮緒純篤好學括東西晉為一書紀錄志傳百一十卷隱居京口教授南徐州篤愛五經序論嘗以宣尼生庚子日陳五經拜之
諸葛璩世居京口天監中太守蕭琛刺史安成王秀鄱陽王恢甚禮異焉性勤於誨誘後生就學者日至居宅狹陋無以容之太守張友為起講舍旦夕講誦不輟時人益以此宗之
鎮江府學
【 本府○(鈔本無此二字) 案下文自御書殿以下皆言府學自縣學在成德堂之東以下皆言縣學府學以前無本府二字縣學以前無丹徒縣三字則界限不清至於丹陽金壇二縣學當列於丹徒縣學之後今鈔本既脫去若不言其缺亦不免滋閱者之疑今皆一一註明夫子廟及書院仿此(丹徒縣後言縣學在成德堂之東而本府後不言府學在何處則必有缺文明矣今注以上缺三字於御書殿之上)】 【 此上缺】 御書殿在大成殿後守臣閣學劉子羽建自紹興癸亥以後累賜宸翰有易書詩孝經論語春秋左氏傳又書之周官篇禮之中庸及孟子樂毅論羊祜傳先聖贊七十二賢贊法帖手詔損齋記總五十四軸皆墨本又有裴度傳嘗賜宰臣張浚浚董師江上立石於此
學門教官袁孚以規制未備撤而新之 【 學門教官袁孚以規制未備撤而新之○(鈔本此行前有祭器以下一葉餘) 案自祭器以下三段兩言嘉熙己亥四言教授劉卿月己亥為嘉熙三年正劉卿月為教授之時(元志卷十七學職門云劉卿月嘉熙三年七月至陳埜嘉熙四年十二月至)距嘉定九年盧憲為教授之時已二十餘年必非嘉定志之文矣末一段程待制邁云云雖未明言歲月然實嘉熙己亥劉卿月所建( 元志卷十一學校門云先賢祠宋嘉熙三年郡守吳潛給木材命教授劉卿月鼎創東室則兼祠樞密沈公复中書萬公鍾待制程公邁云云是程待制等之祠正立於嘉熙三年也)當亦咸淳志之文今移入附錄之內 (鈔本祭器前有張扶重修學記一段今移置講堂三鱣堂之後蓋修學記中無一言及御書殿而屢言二堂不應列於御書殿之後也)】
講堂在大成殿之東舊牓曰半宮今為成德
三鱣堂在成德堂後楊右史邁書扁東西廊有正錄直學學諭掌計位志道據德居仁由義四齋齋各有爐亭
張扶重修學記曰鎮江有學始於太平興國五年冬柳開自常移潤八年秋乃發舊創新告遷夫子之廟其顏子孟子以下門人大儒之像各塑繪配享於坐既成刻石紀之且言潤在江南為上郡有孔子廟當僭偽時闕法莫或崇葺之則知五代以前固有之也寶元中范文正公仲淹載新廟學置田養士迨今賴之因立祠殿庭之後左丞王存為記元祐中文節林希既建講堂乃於其後復建三鱣堂為教官退食之所舍法行士日益眾繼以增置宣和間延康毛友又一新之仍舊者廟及二堂而已建炎初學舍盡廢而為倉囷獨留廟宇以處士雖經兵火幸不及焚已而又為屯兵所據倉官又撤其餘以營廨舍紹興三年端明胡世將復取之因陋就簡稍加補葺以來學者然舊學仍為倉諸生所舍者廟廊而已又五年寶文李謨請於朝取講堂於倉兩廡之屋十亡六七其所存者又皆頹圮又二年廟厄於兵火講堂亦焚撤幾半直閣程邁即日先治堂舍以處諸生倉卒趣辨僅庇風雨次作大成殿未及成而趨朝乃度所用舉而畀之學閱二政雖各以羨餘助修費而財力弗支終不克集待制劉子羽視學之初即有意興復會南北兵寢乃興役凡廟宇學舍之未立與雖立而未及成者下至庖湢之所皆具惟是講堂之弊三鱣堂之廢未及修建越數月悉告備焉為堂皇屋架大小若干間費役一出於公而邦畛之民弗之知也 【 先是守臣閣學毛友嘗撰學記止及宣和以前扶登載雖詳然未嘗立石】
丹徒縣學
縣學在成德堂之東紹興間縣令趙學老重建教官吳武陵記文在丹徒縣治
學庾在戟門之東經史子集儲於成德堂之右分六廚取禮樂射御書數揭於上監書教官費塤印置
公廚嘉定乙亥徙於成德堂之東縣學之側
麟鳳碑在講壁間乾道壬辰春教官熊克因閱漢碑取麟鳳二瑞圖而贊曰麟胡為來有王者起曠代一獲魯狩漢畤聖賢感之經絕史止于嗟麟兮維其時矣有道則見鳳何為藏儀韶鳴岐千載相望逮時之衰歌聞楚狂德備舜文覽輝其翔 【 米芾史云又有一麟鳳圖半篆半隸以九字九行為率云惟永建元年秋十月饗時山陽太守河內孫君見碑不合禮掾重造其銘辭曰漢武德中興即政二年辛酉之節首歷四十青龍起云云又一云天有奇鳥命曰鳳皇時下有德民富國昌黃龍嘉禾皆不隱藏漢德巍巍永布宣揚天有奇獸名曰麒麟時下有德安國富民忠臣竭節義以修身聞愆來善明明我君麟狀一角直下高如足翅如惡馬鳳冠高尾長甚可怪也今以芾所載漢碑麟鳳狀似與圖合故摭其語以證之慶元四年教官陳德一易之以石】
泮泉在學之西 【 泮泉在學之西○( 鈔本此行前有龍龜麟鳳四靈圖贊一段) 案龍龜以下一段內有云教官劉卿月甲午歲得於應天之府治考甲午歲乃端平元年卿月為教官正嘉熙二年端平嘉熙皆在嘉定以後則此必咸淳志也今移入附錄之內(鈔本此段內祥風慶雲下脫龜之贊曰四字天下有道下脫神龜出焉以下二十八字今據元志卷二十一考古類郡庠四靈條注補入)】 守臣待制林希所鑿後因濬得石刻泮泉二字教官楊邁為剙井亭牓以篆額
李西臺詩禹迹圖在講堂北壁荊國文公王安石手帖并潤守許遵詩在東壁
學官元日上已郡有會諸生之禮自守臣殿撰曾逮戶侍張枃始秘撰耿秉又於元日為訓文以厲諸生至今不廢文曰習鄉上齒行於元日何也意者曰歲律又新吾儕之齒益長矣以去歲而視前歲德差進否業稍修否若猶未也甯不惜歲月之虛度入則事父兄出則事長上去歲之所已行者隱之於心如有未至則自今已往安可復以去歲之所以事之者事之乎三綱五常之訓非吾儕踐履尚誰望邪彊學將以待問幼學期於壯行一歲之間所得於經訓而有所悟入者何語所蘊於胸中而期以施設者何事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毋虛過後生之日而駸駸於不足畏之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念去歲其不省之日多矣可不戒哉 又諭學文曰學校之設非以士之貧而食之也又非欲羣其類而習為文詞也不農不商若何而可以為士非老非釋若何而可以為儒事親從兄當以何者為法希聖慕賢當自何門而入道德性命之理何如而明治亂興衰之故何由而達考之古以為得失之鑒騐之今以究因革之宜此士之所當用心也自孔堂高弟猶勤勤問仁問智問孝問政問所以為士請之於師而辯之於友後世之士不逮遠矣儻離羣索居而蔽其所習則固陋乖僻無自而進於道聖人憂之著為成書以詔萬世教養漸染以俾之講習立師儒之官以董正之此開設學校之本意也升堂而講以質諸公之所疑命題而試以察諸生之所蘊今不惟視為文具且並與文具而廢之矣教官自訓導之外無他職事勵之以修潔之行勉之以有用之學庶幾仰副聖天子作人之意 【 庶幾仰副聖天子作人之意○(鈔本此行後有正至會拜之禮以下兩葉餘) 案正至以下凡九段內有言寶慶間及寶慶三年者有言紹定庚寅紹定癸巳者有言端平間者有言嘉熙丁酉及嘉熙二年嘉熙三年者年號皆在嘉定以後張氏鑑疑為咸淳志是也惟正至會拜之禮一段及丹徒縣薛村田一段鈔本皆注云以上嘉定鎮江志張氏據此謂未注者後人所增已注者為嘉定志本文然丹徒縣薛村田一段末云係教授任褒然置考任褒然之為教授係端平二年(見元志卷十七學職門)在嘉定之後則亦咸淳志矣正至會拜之禮一段內有言嘉定癸酉教官盧憲而末言今為常比玩其語氣必盧憲以後作志者之詞也今定為嘉定續志與下文諸段俱移入附錄之內(元志卷三風俗類入學會拜條注引元日上巳一段又引正至會拜一段末云並見嘉定志蓋前一段為嘉定志後一段為嘉定續志作志者欲省文故統謂之嘉定志也)】
丹陽縣學(缺)
金壇縣學(缺)
子目(缺)
丹徒縣
祥符圖經載夫子廟在縣西二里是時尚未立學葢州縣立學自慶歷始崇觀以後附在郡學東隅今之縣學乃紹興丙寅宰趙學老創教官吳武陵記立石在縣治西廡乾道庚寅宰韓元老曾修
丹陽縣
祥符圖經載夫子廟在縣治東偏慶歷中依廟為之元豐初鼎甃縣尉王致堯刻石紀其畧建炎焚毀惟存大成殿殿額摹政元御書紹興壬戌令吳(木巳)建講堂明年劉長民又作兩廡及齋舍乾道己丑陳玠重建獨殿仍舊東西齋六曰求仁曰好義曰隆禮曰篤信曰教忠曰教和
金壇縣
祥符圖經載夫子廟在縣治東其後依廟建學陋甚紹熙初宰李枀重建堂曰明倫閣曰尊經齋舍器用俱備晦庵先生侍講朱公熹書額永嘉葉適記邑人劉宰書至嘉定壬申枀子壩來貳郡宰唐士列立石
書院
丹徒縣缺(缺)
丹陽縣缺(缺)
金壇縣
申義書院在希墟前太府寺丞張鎬參政文簡公綱之孫以其居去庠序遠因建書院招名師合族之子弟教之且撥田為經久計邑人劉宰為取孟子申之以孝悌之義名之
兵防
自吳孫權都京城理水軍起樓櫓謹斥候魏人撤兵遠徙京口之兵莫彊焉晉宋以來兵權總於刺史刺史帶持節都督者不但統京口兵或督中外軍事或督諸州軍事六朝經理中原率由京口興師不得不合兵權於此唐初潤州刺史特領一州非六朝事權比至乾元有丹陽軍建中有鎮海軍元和間始併二軍為一是時節度觀察使或統諸道或統數州然破龐勛破李希烈皆京口兵為之則晉人謂之可用宜矣宋朝懲唐末五代兵驕將專之弊選州兵壯勇者部送京師以補禁衞餘留本城雖或更戍然罕教閱熙甯七年始詔京畿諸路兵分置將副無復出戍有警而後遣謂之將兵元豐四年又詔團結東南路諸軍如京畿法凡十三將浙西路為第三將而將兵昉乎此今州兵有係將不係將係將五禁軍也不係將崇節牢城也浙西路鈐轄今駐平江秋閱則按其事事已復歸而潤有州鈐轄則自紹興二十八年守臣楊揆奏請始 【 又按祥符間京口有新水軍營以水戰南方之所長也自紹興十一年分屯禁旅水軍有御前都統制領之而當郡不復置開禧間嘗置防江一軍未幾改隸都統司嘉定乙亥待制史彌堅以防江為今重事復請於朝】
子目(缺)
水軍
吳志張紘傳注孫權對劉備曰吾方理水軍當移據秣陵時權正屯京
樓櫓
孫韶收父河餘眾繕京城起樓櫓
北府兵
晉郗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勁悍桓溫云京口酒可飲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
義軍
劉裕克京口義軍斬桓元驍將吳甫之皇甫敷元大懼使桓謙屯東陵謙等士卒多北府人素畏伏裕莫有鬬志裕與劉毅等分數隊進突謙陣將士無不一當百
萬鈞神弩
宋武帝之破盧循也軍中多萬鈞神弩所至莫不摧陷輿地志唐頹山西有宋武帝積弩堂
步騎
梁中大同初侯景渡采石邵陵王綸率步騎三萬發自京口直指鍾山出賊不意大破之
鎮海軍
唐建中二年置
宣潤弩手
韓滉為鎮海節度德宗在奉天淮汴震騷滉訓練士卒鍛礪戈甲稱為精勁分兵戍河南帝狩梁州滉請以鎮兵三萬助討賊有詔嘉勞李希烈陷汴州滉乃擇銳卒令裨將王棲曜李長榮柏良器進討次睢陽而賊已攻甯陵棲曜將彊弩數千夜入甯陵希烈不之知良器擇弩手善游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發賊乘城者皆死矢及希烈坐幄希烈驚曰宣潤弩手至矣遂大敗東解甯陵之圍復宋汴之路漕路無梗安靖東南滉功居多
樓船
韓滉造樓船戰艦三千柁由海門大閱揚威武
丹楊軍
新唐書地理志丹楊軍乾元二年置元和二年廢
按舊唐書紀元和五年十一月浙西奏當鎮舊有丹陽軍請併為鎮海軍從之與志年月小異 【 舊書楊從阜】
挽硬
鎮海軍節度李錡增廣兵眾選善射者聚之一營號挽硬
甲士 敢死士
咸通五年龐勛陷都梁城辛讜言於泗洲刺史杜慆請出求救於淮浙閏月甲辰至潤州見鎮海節度杜審權審權乃遣押牙趙翼同讜將甲士二千人救泗洲浙西軍至楚州未進讜曰我請為前鋒乃募選軍中敢死士數十人迎賊死戰揚旗鼓譟而前賊見其勢猛銳避之
後樓兵
鎮海軍節度周寶募兵號後樓都子璵統之孱不能御軍伍橫肆廩給倍於鎮海驕不可制
淩波軍
南唐竊據每歲五月許民競渡籍其姓名盡蒐以為兵號淩波軍盧絳以功授淩波軍都虞候吳越兵圍京口絳率所部舟師突長圍來救
新舊水軍營
祥符圖經載舊水軍營新水軍營並在州治西北三里舊營乃南唐故跡新營祥符六年詔立營廢久矣
都巡檢營廨
長編大觀元年十二月御筆江浙之民輕揚易搖盜竊間作承平日久兵弱勢單一有警急無以制禦阻淮帶江不可不防可相度於杭越之錢塘西興楊潤之瓜洲西津淮口之盱眙臨淮各置都巡檢一員兵給二百人刀魚船五隻各於江淮岸側置營廨屯守分部地界凡沿淮巡檢悉隸之以時巡察姦盜
汰冗兵
紹興元年夏四月浙西大帥劉光世一軍月費錢十六萬米三萬石辛卯上問宰執幾何可以贍足范宗尹以其數對且曰若汰其冗而留精兵三萬可以足用上曰待作手書與之直示朕意
募敢戰之士
四年冬十月知鎮江府沈晦過闕言大將與帥臣各有所職若全倚大將恐不能辦遞年杜充總大兵在建康而帥臣陳邦光不為措置及充迎敵而邦光被縶以至周望去而湯東野逃郭仲去而李鄴降皆坐此也望撥零兵二千付臣併令臣募敢戰之士三千參用昭義步兵之法期年後京口便成彊藩東晉嘗謂京口兵可用故北府兵號為最精唐亦用宣潤弩手平淮甸時方以韓世忠屯軍在府其言不用又乞促張浚統兵為世忠之援時宰執皆稱晦議論激昂
赤心奇兵兩軍
金左監軍撻辣居祁州而其眾尚留陳楚浙西大帥劉光世守鎮江欲携貳之乃以金銀銅為三色泉其文曰招納信寶獲金人則燕餞而遺之未幾踵至得數千眾皆給良馬利器用之如華人因創赤心奇兵兩軍頗得其用
防江軍
開禧二年冬楚州申敵犯清河宜備江面奉旨令閣門陳煥因守臣待制宇文紹節措置防江本府招募能水武藝効用并廂軍共一千六百人充本府防江水軍又關撥都統司溫州福州防秋把隘海船四十五隻及勸客船二十七隻招到梢碇水手八百餘人通二千四百八十餘人辟差統領將佐措置軍器衣甲屯駐焦金山一帶防捍江面與都統司人船編排字記於沿江上連下接各擇緊要隘口地分防守至開禧三年五月奉旨以二千人為額以鎮江府駐劄御前防江軍為名溢額人數仍舊遇闕銷豁其統領將佐官兵並泊焦山時未有營廨也守臣趙師(上睪下廾)於石公山之東起葢一千三百間置教場以練士卒軍伍既成續江面平息將海船并梢碇水手申朝廷給據放散至嘉定六年八月樞密院劄下總領錢仲彪都統劉元鼎將防江見管軍兵九百八十九人及衣甲軍器等並撥付都統司水軍及諸軍收管其統領將官照江上離軍恩例與添差在外差遣一次
防江軍衣甲器械 防江軍既隸大軍凡本府素來自備衣甲器械併行撥去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彌堅請於朝謂州兵自古有之今招填闕額禁軍方議練習而軍器闕然是州兵無用也欲乞給還器械並寨屋充本府禁軍演習居止使用二月樞密院劄下都統司盡數撥還今本府具已拘收數目申元發往都統司軍器 【 鐵甲一千一十九副麻扎刀五十柄白木鎗七百七十條手射墨漆角弓一百張手射角弓絃二百條弓箭(革胡)(革彔)一百六箇弓箭三萬一千六百隻火藥弓箭五百隻墨漆木弓一百二十張苦竹槍頭一千六百箇弩箭革胡革彔三百五十七箇火藥弩箭五百隻斧七百柄斧刃子四百八十箇鐵叉三十五柄大鼓二十面小鼓八十面銅鑼一十面腰刀四百口旗大小一千二百九十八面都管皮四百二十條箭隔九十一條蒺蔾火炮二百箇】 都統司撥還軍器 【 甲六百副槍七百七十條麻扎刀五十柄腰刀三百口腰斧三百柄箭(革胡)(革彔)一百六箇隊鼓三十面大鼓一十八面金一十面墨角弓一百張新絃二百條黑木弓一百二十張弩箭(革胡)(革彔)三百一十二箇鐵鍋一十口弓箭一萬三千八百隻旗大小一千九十六面小鼓五十面叉三十五柄手刀一百口手斧四百柄槍頭一千六百箇斧刃子一百八十箇都管皮二百八十三條箭隔二十二條餘未發到】
禁軍
元額管全糧二千一百三十人嘉定癸酉秋不足五百人率充局次諸廳雜役而老弱不啻什伍待制史彌堅按籍都閱汰其疲羸籍其子弟廂卒之彊銳者陞刺焉仍立賞格散募招補至乙亥春揀中八百十五人隊外剩員不與
禁營在府治之西 【 禁營在府治之西○ 【 鈔本在廣固指揮前一行】 案下文威捷全捷威果雄節廣固諸指揮皆禁軍之名則禁營自當在威捷之前不當在廣固之前矣】
威捷第四指揮額管全糧五百一十人見管大小五百人全糧三百二十六人 【 揀中二百九十六人隊外三十人】 剩員小分一百七十四人闕全糧一百八十四人
全捷十八指揮額管全糧四百人見管大小分二十九人全糧二十四人 【 揀中一十五人隊外九人】 剩員五人闕全糧三百七十六人
威果三十六指揮額管全糧五百一十人見管大小分一百三十人全糧一百二十二人 【 揀中一百九人隊外一十三人】 剩員八人闕全糧三百八十八人
威果六十二指揮額管全糧四百人見管大小分一百六十四人全糧一百四十四人 【 揀中一百四十人隊外四人】 剩員二人闕全糧二百五十六人
雄節第十指揮額管全糧三百一十人見管大小分三百二人全糧二百八十九人 【 揀中二百五十五人隊外三十四人】 剩員一十三人闕全糧二十一人
廣固指揮 舊有廣固營在西夾城內廢久
廂軍崇節指揮
會要熙甯元年十二月樞密院言廂軍近已團結教閱武藝欲給威邊京西路軍額請受以州軍大小定人數自三百人至百人仍改軍額內兩浙曰崇節並加教閱二字於軍額上從之四朝史志四年樞密院言諸路廂軍名額猥多自騎射至牢城凡二百二十三其間因事募人團立新額而教閱廂軍併為一額餘從省廢其移併如禁軍法奏可遂下諸路以州大小高下為序每指揮毋過五百人內兩浙曰崇節
廂軍牢城
元額管全糧三千四十六人嘉定癸酉秋止管四百餘人至乙亥春簡核陞黜之外禁軍改刺丁壯新招共得七百三十人分隸雜役
崇節十三指揮額管全糧五百四十一人見管大小分一百七十人 【 全糧一百六十五人半糧五人】 闕全糧三百七十六人
崇節十四指揮額管全糧五百四十一人見管大小分一百四十五人 【 全糧一百四十四人半糧一人】 闕全糧三百九十七人
崇節十五指揮額管全糧五百四十一人見管大小分一百七十四人 【 全糧一百六十八人半糧六人】 闕全糧三百七十三人
崇節十六指揮額管全糧五百四十一人見管大小分一百八人 【 全糧一百六人半糧六人】 闕全糧四百三十五人
牢城第四指揮額管全糧四百四十一人見管大小分七十五人 【 全糧七十人半糧五人】 闕全糧三百七十一人
牢城第五指揮額管全糧四百四十一人見管大小分八十一人 【 全糧八十人半糧一人】 闕全糧三百六十一人
威輔堂
舊教場在夾城西長巷內規橅卑狹雨則沮洳軍士不足以容守臣待制史彌堅徙於石公山即防江軍教場也去城八里與焦山相對東西闊四十九丈南北長五十六丈鼎創將臺射亭一十九楹名曰威輔取威武文德輔助之義春秋禁旅教閱於此
止戈亭
亭在郡治守臣日閱士卒之所分禁旅為六隊教以武藝每五日課射給犒而激厲之亭初成待制史彌堅記曰皇朝以禁兵分戍列郡措意深密厥後悉上之制寖隳郡各因其舊數為額闕上招募雖稍戾本指然壯侯蕃以衞王室以威不軌以定民志猶初意也京口實江表形勝余至郡席未暇煖簡核軍實視故籍不能五之一而工技擊者無百人問諸老胥舊校則曰中興以來是邦屯駐大軍不賴州兵為重故兵備寖以單弱今糧簿不五百人而疲羸且十六七率為它役庇占開禧兵釁起守臣嘗請諸朝置防江軍已而尋盟則防江軍改隸都統州兵不振有自來矣余心惕焉以為鑿城築池効死弗去誰實任責而兵顧如是可乎則按籍都閱立格去留黜侏儒者降廂卒而廂卒之彊壯者陞焉執它役者還隊伍而尫弱疲曳者退焉其存者不十之三則又散募子弟丁壯合舊兵得八百人先是閱場直子城之西列屯之後池洿下雨輒濘淖且回僻為守者不得朝夕視教習特具文耳余暇日行郡後荒圃默計可為小射亭則築垣畚礫除而抵之又上言於朝謂防江軍雖廢其器械營舍宜歸之州家朝如請下統司次第給還既又按行其營拓舊閱場立堂五間扁以威輔為春秋蒐獮之所而小射亭則以止戈名之分新軍為隊隊各百三十人置部將六員其甲冑房箙之屬則創庫以藏隊別其號以便於給納間五日角射藝教陣法决拾坐作候正金鼓頗漸諳習顧精能激惰兵不可以無賞日引月長賞不可以不繼適郡之屠務有遺利歲可得七千緡儲以給賞月費六十萬錢而鼓角旗幟皆謹亮而精明之禁旅訓齊則又練巡尉之兵創徼邏之卒使之嚴扞掫而肅警捕越明年秋大閱威輔郡之軍容稍稍改觀余退而思之佳兵者不祥之器而天生五材誰能去兵吾夫子嘗聞俎豆之事矣而又曰我戰則克葢思患豫防有備無患兵之善志也今天子以禮樂治天下何事於兵而余戇書生又非能知兵者區區志念特以謹侯度述所職耳乃若填刺未及故籍則必得尺度如格不敢便文自營於以待後之人庶幾盡復其舊故記其畧於止戈而聞其事於朝省其凡目則載諸案牘及圖經云
巡鋪
初廂無巡鋪官無軍巡待制史彌堅謂濱江為郡軍民錯處戢姦弭暴宜不若是疏乃於五廂江口鎮創置巡鋪二十八所以二十八宿為記鋪各廂軍二名專充巡徼東西廂五鋪 【 第一鋪在小巿東角字記第二鋪在後軍寨門前亢字記第三鋪在甘露寺井亭氐字記第四鋪在登仙橋房字記第五鋪在土牢巷口心字記】 左北廂五鋪 【 第一鋪在千秋橋尾字記第二鋪在張公橋箕字記第三鋪在嘉定橋斗字記第四鋪在朱方門外牛字記第五鋪在長橋女字記】 左南廂五鋪 【 第一鋪在染造橋虛字記第二鋪在遊奕軍前危字記第三鋪在中山酒庫北室字記第四鋪在屏風巷壁字記第五鋪在草巷內奎字記】 右南廂五鋪 【 第一鋪在張師娘巷婁字記第二鋪在道人橋胃字記第三鋪在西花園前昴字記第四鋪在右軍小寨前畢字記第五鋪在東嶽廟前觜字記】 右北廂五鋪 【 第一鋪在鄧家宅前參字記第二鋪在栲栳閘前井字記第三鋪在轉般倉前鬼字記第四鋪在剝馬務巷柳字記第五鋪在木場巷星字記】 江口鎮三鋪 【 第一鋪在西北較酒務前張字記第二鋪在潮閘前翼字記第三鋪在墅土山軫字記】
夾岡巡鋪夾岡俗分大小名之地勢縈廻岐分山脊相距曠迥行者惴惴熊叔茂詩僻疑昏有虎靜恠曉無雞謂此地也守臣殿撰宇文紹彭創置六鋪分撥邏兵舟行陸走藉以無恐
丹徒縣界小夾岡三鋪 【 第一鋪尉司弓手五人第二鋪西津巡檢司土軍六人第三鋪地名新豐圌山巡檢土軍四人】
丹陽縣界大夾岡三鋪 【 第四鋪經山巡檢司土軍五人第五鋪尉司弓手五人第六鋪弓手五人】
金壇縣界(缺)
閘兵 元額一百三十人存者無十之一守臣待制史彌堅奉旨濬渠堰閘落成乃募彊壯會水者三十人籍為兵閘官統之及於上閘東側剙寨屋四十楹充閘兵居止
土軍弓手
丹徒縣
西津巡檢司土軍額管一百八十人見管九十五人闕八十五人 尉司弓手額管七十五人無闕 圌山巡檢司土軍額管一百八十人見管九十五人闕八十五人內分撥茆輪江巡捕三十人先是嘉定四年守臣待制傅伯成準樞密院劄子為江淮制置使司申措置把截私販海湖舟船事劄付本府日下措置或合移防江軍於圌山石牌衝要去處屯駐專一教習水戰及與兩寨同共防警本府遂措置海船選差防江官兵關撥軍器於界內把截外條陳於上曰圌山去本府水路百里石牌又在江陰之下去本府水路三百六十餘里節制非便縱使無此利害圌山石牌正緣根盤膠固囊橐為姦今移置此軍將來恐又生一圌山石牌非能為益欲且從舊焦山置營有合更戍處具於後圌山之下約水路百三十餘里有小河寨屬常州小河至申港七十餘里有申港寨由申港至江陰三十餘里由江陰至石牌十八里有石牌寨皆屬江陰軍置寨之所皆係控扼要害各有巡船若使寨兵用命私販及盜船無有不獲相承為姦事非一日圌山小河之間又係本府及常州兩界首每遇盜發巡尉互相推託少有捕獲其地有包港一處劫盜之所出沒其外新沙居民頗眾又其下則有焦子門兩山地勢尤險今相度欲於包港置寨屋五十間防江軍更戍一百五十人將官一員三月一替仍撥船三隻分番在船泊於沙岸又於圌山撥六十人船兩隻同共防遏葢兼用兩寨則無與盜交通之弊分番更戍則無根株盤固之患實為利便其小河申港等處事屬他郡恐別有利便亦乞從朝廷行下本處相度是年六月十九日奉旨依至六年八月防江軍撥隸都統司後止差圌山寨兵三十人
丹陽縣
尉司弓手額管一百二十人見管一百三人闕一十七人 延陵巡檢司土軍額管七十七人見管二十六人闕五十一人 經山巡檢司土軍額管九十六人見管八十一人闕一十五人
金壇縣
尉司弓手額一百六十人見管九十五人闕六十五人
子目(缺)
乾道六年鎮江都統制成閔奏制軍之額貴得其當古人自五人為伍五伍為兩積而至於為師為軍有定數未嘗紊雜竊見鎮江軍馬往年係遊奕選鋒前右中左後水軍人軍後來浸廢遊奕選鋒併作六軍本路屯駐額管四萬七千人除招填外 【 闕五字】 千人其餘五軍或多至九千八或少止七千人每將或多至三千人或少止一千人非特多寡不同而亦隊伍不齊臣今欲將水軍以五千人為率分作三將餘每軍以七千人為率分作五將每將各據所隸軍分均撥隊伍將見隸諸軍親隨使臣衙兵合併作一處乞添置遊奕一軍如此則軍伍齊整親督教練第其能否以別勤怠自然上下相維小大咸勵軍政修明可責成効兼鎮江諸軍兵將所部軍伍多寡不同所定員數參差不一皆是前後帥臣一時差補即無正授付身苟且因循何以激勸臣欲乞每軍差統制官一員統領官二員每將差正將一員副將一員其各用準備將緣本司路當要衝每歲護送國信人使分遣淮東諸州防托及公淮巡檢揚州牧放差使之類皆要有心力將官部轄每將欲差準備將二員上件兵將官乞從本司銓量保明申朝廷正行給降付身日後有所補差並依此例五月二十四日奉旨鎮江府駐劄御前諸軍以前右中左後水遊奕七軍稱呼水軍以三將餘軍以五將共三十三將統制官以七員統領以一十三員水軍止差統領一員正副準備將各以三十三員為額內受朝廷付身及本軍差權二年以上並特與正差未及二年人且與權差候年限及取旨與差仍令成閔開具合差人數職位姓名申樞密院
前軍寨 【 范公橋一普照寺下一石頭巷一天慶觀巷北一】 右軍寨 【 西門裏一灣門橋一西門外牛家坡一經家灣一施水坊鋪二】 中軍寨 【 仁和門裏一門外二鶴林門一通吳門外東河村一】 左軍寨 【 鶴林門裏塘塠山下一門外二】 後軍寨 【 長橋門一東海門一】 水軍寨 【 洗馬橋一西津西倉門一金雞嶺一】 遊奕軍寨 【 光孝觀一八角樓前一鶴林門裏西花園前一鶴林門外一丹徒縣前一仁和門裏雙望子後一】 龜兒寨一百一十二間 前軍大寨三百二十二間 前軍小寨六十間 後軍寨二百二十七間 中軍寨二百一十間 都統衙中軍寨六十七間 左軍寨二百五十九間 左軍寨五百四十八間 右軍小寨九十三間 雄江右軍寨三十二間 雄江左軍寨一百一十七間 遊擊軍寨三百六十二間 總効軍寨二十四間 遊奕前軍寨百八十八間 遊奕後軍寨六十二間 背嵬軍寨五十間 廂禁軍寨三十二間 拱衞軍寨百一十三間 閘兵寨四十間 延陵巡檢寨在鎮內 經山巡檢寨元在經山側今移在練湖埂上去縣二十里 包港寨在永濟鄉潘莊之東守臣待制傅伯成奏請剙置禦江盜始以防江軍兵更守今撥寨兵守之 牧放寨基昔在尚德鄉縣東北十里今廢為民田 西津寨在縣西北五里大江岸上 圌山寨在縣東南五十里圌山下戰艦都統司戰艦數內車船在江南岸斷妖港擺泊戈馬船海船輕舠多漿在下鼻港擺泊而竄船海秋等卻在江北揚州岸擺泊設有緩急非大潮汛倉猝乘駕慮不及事嘉定甲戌奉旨令鎮江都統司開濬本府海鮮河那移江北戰船一就江南梢泊從守臣待制史彌堅之請也
按建炎二年六月言者以為東南武備利於水戰宜於江上廣造戰艦列於南岸己卯詔公江措置限一月畢審此則戰艦在江之南中興初固以為便矣
嘉定鎮江志卷十一
古蹟
敘(缺)
居宅 【 居宅○(鈔本無此二字) 案下文自晉刁勰宅以下皆言居宅者也自宋興甯陵以下皆言陵墓者也蓋此卷以古蹟為總目居宅陵墓為子目(陵墓門內又分陵與墓為小子目鈔本金壇縣後有一墓字嚴氏以為標題之僅存者今移至丹徒縣之前而別補陵字於陵墓之後)嚴氏元照謂當補此二門是也然又謂古蹟另為一門而以卷末宋志孝建以下八條當之則其說仍有未安蓋彼八條本卷二十一紀異門器物類之文而誤入此卷者也(八條內或言得古鐘或言得古銅器或言得古鐵或言得玉磬或言得石函與器物類或言得銀木簡或言得玉印者事既相似文義亦同則為錯簡無疑)否則志書紀古蹟豈有不列古人之居宅陵墓而止述古人之器物者乎今補居宅陵墓二子目而卷末八條則移入卷二十一器物門內仍順時代為敘以復其舊焉(器物門內本有齊建元時事一條永明時事一條梁末事一條今列於宋志孝建條後陳大定中條前)】
敘(缺)
丹徒縣
晉刁勰宅
在城西南四里近宅有橋勰因毀為航號長廣航
南唐林仁肇宅
在今之朱方門外一里後為故相蘇頌居第頌以仁肇忠勇乃為立廟于宅之東側 【 蘇氏譚訓】 仁肇廟今在前軍寨之山上甚小
贊善大夫陳翊宅
贊善大夫陳翊築室京口徐鉉有送翊還鄉序有云戴仲若軒垂之地不減風煙蒲真人鹿跡之鄉依然川域 【 詳見徐鉉集】
宋故相秀國陳升之宅
在朱方門外范公橋之南蘇氏譚訓載之甚詳今為後軍寨并酒海酒庫京口集有升之營所居詩及沈括陳丞相宅避暑詩括筆談云秀公治第于潤極為閎壯宅成已疾甚惟肩輿一登西樓舊總所中酒庫相對運河東岸側有秀公亭後廢
翰林學士三司使沈括宅
在朱方門外之東自誌云翁年三十許時嘗夢至一處登小山花木如覆錦山之下有水澄澈極目而喬木蘙其上夢中樂之將謀居焉自爾歲一再或三四夢至其處習之如平生之遊後十餘年翁謫守宣城有道人無外謂京口山川之勝邑之人有圃求售者及翁以錢三十萬得之然未知圃之何在又後六年翁坐邊議謫廢乃廬于潯陽之熨斗洞為廬山之遊以終身焉元祐元年道京口登道人所置之圃怳然乃夢中所遊之地翁歎曰吾緣在是矣於是棄潯陽之居築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峽中停縈杳繚環地之一偏者目之夢溪溪之上聳為邱干木之花緣焉者百花堆也腹堆而廬其閒者翁之棲也其西蔭于花竹之閒翁之所憇殼軒也 【 京口集有殼軒詩】 軒之瞰有閣俯于阡陌巨木百尋鬨其上者花堆之閣也據堆之崩集茅以舍者岸老之堂也背堂而俯于夢溪之顏者蒼峽之亭也西花堆有竹萬箇環以激波者竹塢也度竹而南介途濱河銳而垣者杏觜也竹閒之可燕者蕭蕭堂也蔭竹之南軒于水澨者深齋也封高而締可以眺者遠亭也居在城邑而荒蕪古木與豕鹿雜處客有至者皆頻額而去而翁獨樂焉漁于泉舫于淵俯仰于茂木美蔭之閒所慕于古人者陶潛白居易李約謂之三悅與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碁禪墨丹茶吟談酒謂之九客居四年而翁病涉歲而益羸濱槁木矣豈翁將蛻於此乎 【 長興集】 今半為前軍寨
故相魏國公蘇頌宅
在化龍坊 【 今曰化隆】 與陳升之宅相近即林仁肇故居也頌新居成次七弟大夫韻有版築多遺址經營信昔緣之句注舊址乃林仁肇故宅版築時猶有舊甎甓林亦溫陵人而家此今余居有之信非偶然耳頌始建第皆法故相杜衍務為儉素曾肇銘頌之墓曰築第京口僅庇風雨蘇氏譚訓曰頌以宮使居化龍之新第著百韻詩代家訓具述祖先基業平生艱勤訓飭子孫俾謹守家法無墜世緒
知院蔡卞宅
在登雲門裏與莊定公王存宅相近舊有閣曰元儒亨會之閣徽宗御書額其地今為右軍寨
中書侍郎劉逵宅
在長橋之南建炎末為宣撫司
丹陽縣
晉王珣宅 【 晉王珣宅○(鈔本無晉字珣字) 案下文云後捨為朝陽寺元志卷十二云晉王珣宅在縣市中後捨為朝陽寺則此句當作晉王珣宅明矣】
在丹陽縣南一里後捨為朝陽寺
梁武帝宅 【 梁武帝宅○ (鈔本此下一段在陸澧宅後) 案張祜陸澧皆在梁武帝後其宅不應在梁武帝宅前乾隆鎮江府志列梁武帝宅於晉王珣宅後今據以改正(戴氏守梧謂乾隆府志載丹陽縣唐人之宅凡四此志止有張祜陸澧權德輿三宅而少桓彥範宅當於梁武帝宅條後補唐桓彥範宅六字今從之惟是後出之志書所有而此志無之者難更僕數或原本未載或已載而脫去勢難一一徧補故戴氏所未述者今皆仍其舊焉)】
基在塘頭村即位幸舊宅觀舊井井上梨棗並兒時所植尚存
唐桓彥範宅(缺)
張祜宅
□在□□祜字承吉元和中作宮體小詩辭曲豔發窺建安風格以曲阿地古澹有南朝之遺風遂築室種木而家焉顏萱後經其故居已易他主詩見類集陸澧宅在丹陽嚴維有自雲陽歸晚泊陸澧宅詩見類集
權德輿宅
在練湖上德輿有送其叔赴晉陵詩序云德輿舊居丹陽去晉陵百里又有憶江南舊居詩曰結廬常占練湖春歲久莫識其處
宋樞密副使邵亢宅
在耿岡
中書舍人蔡肇宅
在竹塘村
陳輔
居縣之南郭
金壇縣
宋參知政事張綱宅
在金壇縣西之希墟村
知樞密院事湯鵬舉宅
在東之小墟村紹興丁丑二公並為執政邑人呼張為西府湯為東府云
陵墓
敘(缺)
陵
丹徒縣
宋興甯陵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武帝追尊曰孝皇帝諱翹初仕郡為功曹 【 元和郡縣圖志】 孝穆趙皇后本傳高祖之母葬丹徒縣東鄉諫壁里雩山陵曰興甯
孝懿蕭皇后陵
孝懿蕭皇后本傳孝皇帝之繼室亦葬丹徒興甯陵崩時年八十一遺令曰孝皇背世五十餘年古不祔葬且漢世帝后陵皆異處今可於營域之內別為一壙孝皇陵墳本用素門之禮與王者制度奢儉不同婦人禮有所從可一遵往式乃開別壙與興甯陵合墳初高祖微時貧約過甚孝皇之殂葬禮多闕高祖遺旨太后百歲後不須祔葬至是故稱后遺令施行
胡婕妤陵
胡婕妤本傳文帝之母葬丹徒陵曰熙甯滎陽廬陵衡陽三王墓並在域東
丹陽縣
齊宣帝休安陵
在縣北二十八里高帝父也追尊為宣皇帝
景帝道生永安陵
在縣東北二十六里明帝父也追尊為景皇帝
高帝道成泰安陵
在縣東北三十一里
武帝頤景安陵
在縣東三十二里
明帝鸞興安陵
在縣東北二十四里 【 並元和郡縣圖志】 輿地志云泰安陵景安陵興安陵在故蘭陵東北金牛山其中邱埭西為齊梁二代陵隧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夾道有亭有營戶守典之四時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由此入蘭陵升安車軺傳驛置以至陵所
梁文帝順之建陵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武帝父也后張氏諡文獻合葬輿地志云 【 輿地志云○ 【 鈔本此下一段在簡文帝綱莊陵後】 】 梁大同元年作石麒麟自京師由曲阿中邱至陵所初甚難近陵二十餘步忽如躍走時以為瑞帝不悅終有侯景之亂
按建康實錄 【 按建康實錄○ 【 鈔本此下一段亦在簡文帝綱莊陵後】 案輿地志一段內云梁大同元年作石麒麟又云終有侯景之亂建康實錄一段內云武帝父順之追尊為文皇帝又云武帝大同中作石麒麟乃置於此墓是所言者皆武帝脩建陵之事不應列於簡文帝莊陵之後也元志卷十二陵墓類列此二段於文帝建陵之後今從之】 及隋志曲阿縣建陵隧口石麒麟起舞皆在大同十二年與志異又碑曰太祖文皇帝之神道武帝父順之仕齊為領軍將軍封臨湘侯武帝即位追尊為文皇帝廟號太祖見姚思廉陳書及南史并建康實錄武帝大同中作石麒麟乃置于此墓至歐陽修集古目錄乃以此碑為宋文帝長甯陵自在蔣山見沈約宋書及建康實錄甚明此乃梁文帝建陵特其八字與文帝廟諡偶同爾
武帝衍修陵
在縣東三十一里后郗氏先葬天監七年詔修建二陵周回五里內居人賜復終身大同十年武帝駕幸蘭陵謁建陵有紫雲蔭覆陵上食頃乃散帝望陵流涕所霑草皆變色陵傍有枯泉至是流水香潔辛丑哭於修陵詔曰朕違桑梓五十餘載展敬園陵但增感慟園陵職司共事勤勞並賜位一階并加頒賚唐貞觀十一年詔令百步禁樵採
簡文帝綱莊陵
在縣東二十七里簡皇后王氏合葬詔曰簡皇后窀穸有期昔西京霸陵因山為藏東漢壽陵流水而已朕屬值時艱歲飢民弊方欲以身率下永示朴厚今所營莊陵務存約儉有港名蕭港直入陵口陵前石麒麟高丈餘寰宇記云梁簡文帝陵有麒麟碑 【 寰宇記云梁簡文帝陵有麒麟碑○(鈔本在居宅門梁武帝宅條下) 案二句皆言陵墓與居宅無涉且係簡文帝之陵與武帝無涉故置之武帝宅後則文義不貫而移至簡文帝陵後則與陵前石麒麟高丈餘之句正相聯屬也茲特改正】
金壇縣(缺)
墓
丹徒縣
吳孫氏墓
在城南
按孫氏諸陵堅曰高陵在曲阿權曰蔣陵在鍾山惟策在丹徒為許貢之客所害後權稱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陳壽嘗言割據江東策之基兆權尊崇未至故此不稱陵而稱墓類集謂孫氏陵在城南復取何遜行經孫氏陵詩附之誤矣葢遜所題乃權墓也
晉郗曇墓
陳時東征北軍于丹徒盜發曇墓見建康實錄
禇裒墓
在城南七里
宋神士墓 【 宋神士冢○(鈔本無此四字) 案此四字乃一段之標題鈔本脫去詞意不完且與上文晉郗曇墓褚裒墓之例不相符合嚴氏元照謂少帝以下二行無所附麗而刪之今仍存其舊而補四字於首(元志卷十二陵墓門內亦補此四字)】
少帝時南徐有一士子從華山往雲陽與客舍中一女子相與死因合葬呼曰神士冢出系蒙太平廣記載
南唐徐知諫妻贈東平郡君呂氏墓
在普濟院之左知諫記文尚存乾貞三年己丑沙門令威立石
宋兗王李從謙墓
在城南之望城堽俗呼為兗王墳其石翁仲一尚在適吳門內河西岸聖井子之旁
京西轉運使蘇舜元墓
在五老山端明殿學士蔡襄銘尚書左丞莊定王存墓在仙風里翰林學士曾肇銘
祠部員外郎秘閣校理贈少師王介墓
在蒜山東荊國文公王安石文忠公蘇軾皆有挽詩見集中介之子延康殿學士王漢之墓在黃杜村馬鞍山中書舍人程俱銘
光祿卿王罕及其妻昭州平樂縣主簿墓
光祿卿王罕及其妻夫人狄氏子昭州平樂縣主簿潞並葬崇德鄉永安里丞相岐國公王珪銘禮部郎中米芾墓在黃鶴山中書舍人蔡肇銘
芾之父左武衞將軍贈中散大夫□母贈丹陽縣太君閻氏皆葬於此山
同知樞密院事林希墓
在馬跡山門下侍郎許將銘
尚書左丞諡安惠鄧潤甫墓
在下鼻塘
秘書監知應天府翟思墓
在鐵鑪山
思之孫兵部侍郎翟紱墓亦葬其山之東南阜
朝散大夫知楚州陳向墓
在長山之白雲崗內翰沈括銘
丞相文肅曾布墓
在長山之相公灣
布從子左奉議郎知舒州曾纁 【 布從子左奉議郎知舒州曾纁○ (鈔本從作之) 案下文云內翰汪藻誌考汪藻浮溪集曾纁墓銘云君之祖易占有子六人曰布謚文肅曰肇謚文昭君文昭暮子也據此則纁乃肇之子布之從子也今改正】 葬丹徒鄉內翰汪藻誌
正議大夫曾□墓
在獨市村
朝散大夫提點杭州洞霄宮蔡淵墓
朝散大夫提點杭州洞霄宮蔡淵葬東霞山翰林學士毛友銘
吏部尚書蔣猷墓
前志云在五州山之西阜
今按內翰汪藻誌猷墓乃云葬明州鄞縣鳳翔鄉隱學士之東崗未知孰是故兩存之
中書侍郎劉逵墓
在汝山其子居實自為誌
資政殿學士趙野墓
在圌山之陽靖康初野過高密為賊所害紹興中招魂葬此
觀文殿學士諡忠簡宗澤墓
在京峴山顯謨閣學士曾懋銘近守臣吏部侍郎俞烈重建饗堂
承議郎知真州劉公彥墓
在金山寺地內
開府儀同三司詹文墓
敕葬白兔山榮國夫人何氏墓附
資政殿學士詹度墓
在白兔山今其族居縉雲
供備庫副使贈武顯大夫向子莘墓
在官塘橋西北長樂山朝議大夫吳說碣子莘子所生母永康縣大君夏氏妻靜安縣君曾氏及其子婺州義烏丞游沂州司刑曹涂監行在贍軍北酒庫徵建康排岸湋皆葬於此山第六子直徽猷閣荊湖北路轉運副使(□勻)之妻令人俞氏及其次子奉議郎通判常德府士裴墓在長山
龍圖鄭□墓
在謝家灣
殿丞周□墓
在繆家山南
尚書郎洪□墓
在繆家山
運使高□墓
在官塘橋東
兵部郎張頡墓
在橫山尚書凌景夏誌
通奉大夫淮南運判孫藎墓
在馬鞍山
後湖居士蘇庠墓
在馬跡山金橋村大(艼去丁改乘)
知處州柳仲永墓
在黃茂山
節度使魏勝墓
在汝山之漩水灣
都統制諡毅武王勝墓
在城西朱家灣
成肅皇后父謝冀王墓
在鶴林門之東南
太原郡侯贈節度使王剛墓
在城南七里堽
直顯謨閣呂擢墓
在汝山之漩水灣
蠹齋先生真州教授周孚墓
在檀山
朝奉郎通判范邦彥墓
在京峴山南
朝請郎西外宗正丞張大允墓
在寶葢山
鄉貢進士姜謙光墓
在繆家松塔灣
湖州教授陳珙墓
在義里鄉分流村西
朝請大夫知辰州王萬全墓
在白兔山
建康府教授田曉墓
在京峴山北馬鞍山
步帥果州團練使劉超墓
在長山
中奉大夫成都運判霍(□虎)墓
在汝山
權馬司左領衞將軍張良顯墓
在長山
殿帥節度使郭鈞墓
在長山
宣義郎將作監主簿馬元穎妻榮氏合葬墓
在汝山 【 馬元穎妻榮氏名莊墓在汝山○(鈔本穎作頻無墓在汝山四字) 案元志卷十二陵墓類榮氏墓在汝山之陽注云榮氏名莊字正容宣議郎將作監主簿馬元穎之妻也據此則名莊下當補墓在汝山四字(上文霍篪墓條下亦云墓在汝山)而元頻當改作元穎明矣(頻與穎筆畫相似古今人名頻者少名穎者多頻必穎之訛也)嚴氏元照知其有脫文而欲改名莊為合葬未為得也】
贈少師應安道墓
在長樂鄉青山
武義大夫何淮墓
在京峴山南西營村
總管佐領衞將軍李師閔墓
在長山
迪功郎常州武進縣主簿孔璿墓
在丹徒鄉圌山之陽 【 孔子四十九世孫建炎南渡後寓居因葬於此】
成忠郎孔珪墓
在丹徒鄉圌山之陽璿之弟
丹陽縣
吳孫堅墓
在吳陵港土人至今稱為孫墳以其最大異於他墳又呼曰大墳
按堅征襄陽為黃祖所殺吳志及建康實錄皆言還葬曲阿後權稱尊號諡堅武烈皇帝墓曰高陵
晉周氏墓
在延陵西六里
包氏墓
在延陵北一里
梁宏偃將軍墓
在石羊子有八冢大小相接
按蔡佑雜記云丹陽縣北瀕河十八里地名石羊子有牧童見雉雞逐之入土穴中遂告其主人夏里正即穿其穴乃一大冢繼為人所告就獄具說有碑石碎而沈於練湖中求之不獲云是宏偃將軍墓梁朝人追取到銅器制度皆不甚古或云為縣所易墓有四室在旁中閒一室二廈開是時余官京口目覩茲事乃政和丁酉歲也
宋三司鹽鐵判官邵飾墓
在彭泉村御史裏行陳洙誌龍圖直學士邵必墓在□□
必之子通判邵約史墓在□□
樞密副使邵亢墓
在耿堽村 【 樞密副使邵亢墓在耿堽村○(鈔本亢作元) 案宋元志俱無邵元傳惟元志人材門有邵亢注云累官至樞密副使考王珪華陽集有邵安簡公墓誌銘云公諱亢字興宗(亢為名興宗為字義正相應若改亢為元則與興宗不相應矣)嘗為樞密副使葬潤州丹陽縣上德鄉耿崗原(耿崗原與耿堽村蓋即一地元志陵墓門作耿岡)其官階地名皆屬相合則元為誤字審矣元志陵墓門亢誤作穴今亦改正(乾隆鎮江志陵墓門正作亢)】
將作監主簿章友直墓
在縣金牛山東園 【 將作監主簿章友直墓在金牛山東園○(鈔本無牛字) 案卷六山川門丹陽縣經山條下云古所謂金牛之山此墓既在丹陽縣境自當作金牛山若作金山則是丹徒縣境矣乾隆鎮江府志陵墓門正作金牛山今據以補入】 荊國文公王安石銘
直秘閣知盱眙軍俞長吉之墓
在經山
隱居竇從周墓在呂城之東南五里
金壇縣
漢左恢墓
在縣北一十八里毗陵先賢傳云恢字伯嚮曲阿人累拜尚書左丞京師稱其清高後遷會稽太守左忠墓在縣南一十八里先賢傳云忠字思和曲阿人凡為七邑所至有異政
吳左思墓
在縣北一十八里先賢傳云思字公行雲陽人材量雄偉孝行純篤累遷會稽餘杭長沙三郡守
晉吏部東陽太守袁宏墓
在縣西一十五里
周祗墓
在縣北七里建康實錄祗為國子博士宋武帝遣劉敬宣伐蜀祗以書諫帝不從敬宣果無功而還
宋司空錄尚書徐羡之墓
在縣西南二十里羡之東海郡人
梁中書舍人給事中王國侍郎袁興祖墓
在縣東一十三里興祖字道生捨所居宅為法中平等寺勒碑紀實散騎侍郎巴陵太守潘闡之墓在縣東二十五里闡之字文昌廣識多能為琅邪巴陵二郡太守
唐戴叔倫墓
在縣南三里翰林學士右補闕梁肅撰神道碑
姚長官墳
宋屯田郎姚闢之族弟姚存族姪純孟皆嘗知某縣時顯者稱長官二人葬金壇鄉人稱之至今曰姚長官墳
知岳州陳孝威墓
在上元鄉之西張莊
中書侍郎謚忠穆張愨墓
在上元鄉望張之原
宗正丞蘇嘉墓
在上元鄉去茅山十里郡人蔡雍誌
徽猷閣待制曾統墓
在方山之原
統之孫吏部尚書曾暎亦葬此山
直寶文閣知建康府張鎮墓
在縣西方山
右文殿修撰知桂州張君冑墓
在上元鄉之西張莊
大理少卿譚知柔墓
在縣西強塘之原
右司知常州莊必彊墓
在縣東五里橫堰
參知政事謚文簡張綱墓
在希墟
知樞密院事謚敏肅湯鵬舉墓
在小墟
大理卿吳交如墓
在上元鄉三培之原
奉直大夫知吉州王萬樞墓
在上元鄉白水塘之原
雲茅居士劉蒙慶墓
在方山之麓
稻田提舉堵閏墓
在唐安鄉南戴莊
嘉定鎮江志卷十二
宮室 【 宮室○(鈔本作公廨) 案嚴氏元照云多景樓之類非公廨也此題亦係誤列當刪其說是也然刪公廨而易以樓臺則亦未為盡善蓋下文之子目有樓有臺有亭有堂樓臺二字不足以包之也卷八僧寺類甘露寺條下云多景樓記附宮室類樓觀 (鈔本宮室作地理今特改正蓋寺觀居宅皆非地理之子目不應樓觀獨為地理之子目也)此樓觀為子目而其上更有總目之證 (樓與觀非一類而云附樓觀者亦猶庫與務非一類而卷十六織羅務敘云詳見庫務皆聯言之以足句耳此卷有樓無觀蓋本有而今佚矣)況祠廟既為宮室之子目則樓觀亭臺之類亦當為宮室之子目更可知矣】
樓
丹徒縣
多景樓
在甘露寺天下之殊景也始因焚蕩再建蠹齋周孚稱樓非舊址唯東面可眺三隅暗甚詩云往時百仞山丹陽麗朝日江天富佳致收攬不遺一匆匆熙豐事電往那可詰故基誰為徙勝概從此失如窺一面網反墮三凌室幽懷鬱塵霧老眼暗髹漆乾道庚寅守臣待制陳天麟乃重徙建為記曰多景樓不知其所始與所以名寺興於唐繇李衞公以後登北固題詠者皆不及多景則樓當建於本朝無疑獨不知其歲月初為樓者誰也今樓中石刻有米公元章詩且云禪師有建樓意故書禪師不載何名當元章時尚未樓而東坡先生熙甯甲寅歲自杭過潤與孫巨源王正仲會於此賦江天斜照傳於樂府不知與元章賦詩時歲月相去幾何豈有之而中廢耶或云熙甯中主僧應天為之是皆不可知也考丹陽類集寺凡樓觀四曰雨華清暉凝虛多景其一也劫火之餘蹤跡難辨近歲有言於太守方公滋者指優婆塞之居為舊址公因以其所名之啟窗東鄉僅得圌汝焦石數山長江一曲則景固未嘗多也謂此為是是又未可知也下臨峭壁岸稍稍壞難於立屋主僧化昭危之乃相地於寢堂之西為屋五楹牓以元章舊跡登者以為盡得江山之勝葢東瞰海門西望浮玉江流縈帶海潮騰迅而惟揚城堞浮圖陳于几席之外斷山零落出沒於煙雲杳靄之閒至天清日明一目萬里神州赤縣未歸輿地使人慨然有恢復意則是樓也安知其非故處不然亦足以實其名矣京口氣象雄偉殆甲東南北固瀕江而山聳峙斗絕在京口為最勝而今之建樓之地又為北固勝處昭蜀人也胸中不錄錄故於是舉為宜其後秘撰耿秉重修吳琚詩云幾年殊草創今日見天成牓曰天下第一江山
北固樓
或名為亭輿地志北固山有亭屋五閒蔡謨以置軍實劉牢之敗為其子敬宣所焚梁武帝改固為顧有登北顧樓詩則其名久矣乾道己丑守臣待制陳天麟建有記至嘉定甲戌待制史彌堅命郡吏搜訪得之碑裂為三而失其一然其後尚可讀也記曰北固京口 【 闕九字】 上至梁樓壞為亭武帝登望 【 闕七字】 百餘年所謂亭者邈不知何許 【 闕五字】 於圖經耆舊云甘露即其地其然 【 闕五字】 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號曰北固予觀京口諸山起伏繚繞出入城府率如蔓斿綴今甘露最近江屹立西鄉而山南北皆 【 闕一字】 田葢昔江道也與南史所云合矣予于連滄觀之西為亭面之而復其舊名則甘露之為北固其亦安之而不辭矣夫六朝之所以名山葢自固爾其君臣厭厭若九泉下人甯復有遠略茲地控楚負吳襟山帶江登高北望使人有焚龍庭空漠北之志神州陸沈殆五十年豈無忠義之士奮然自拔為朝廷快宿憤報不共戴天之讎而迺甘心恃江為固虖則予是亭之復不特為登覽也舊亭在郡圃後紹熙壬子殿撰趙彥逾徙亭于山西向規制狹小至嘉泰壬戌閣學黃由增廣之 【 閣學黃由增廣之○ 【 鈔本此下有方輿勝覽一段】 案 四庫全書提要云方輿勝覽宋祝穆撰書成於理宗嘉熙己亥據此則甯宗嘉定年間其書尚未成作嘉定志者斷不得見而引之此必咸淳志之文也今移入附錄之內 【 卷十六司馬李元紘注引方輿勝覽今亦移入附錄】 】
喜雨樓
在嘉定橋東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彌堅鼎建有記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臺
丹徒縣(缺)
丹陽縣(缺)
金壇縣
武功臺
在金壇縣宇西池中有石記後為縣尉鄭儒毀去惟龜趺存焉 【 詳見金壇縣治】
亭
丹徒縣
濟川亭
在潮閘之南守臣待制史彌堅建并書舊有安流亭圯陋弗葺嘉定甲戌渠濬閘成撤而新之凡十楹為重客候潮匽薄之所
皇華亭
在丹陽館南後通潮渠守臣顯學張子顏建
需亭
在府治西九里江津之上漢未劉備自詣京口見孫權求荊州權遙表漢以備為荊州牧權自餞備於江上觀望久之謂備曰孤與公掃清逋穢迎帝定都事甯之日願與公乘舟遊滄海耳備對曰此亦備之志也以泝江發棹處攷之正當此地舊亭絕小乾道己丑守臣陳天麟重建
送舟亭
舊名南新亭在丹陽館南
晚山亭
在連滄觀下
丹陽縣
神亭
輿地志云在延陵縣西三十里即吳長沙王策遇太史慈處也吳志孫策渡江轉鬬所向皆破進擊劉繇於曲阿繇同郡太史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於神亭策從騎十三皆堅舊將韓當宋謙黃葢輩也慈便前鬬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手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尋解散繇與策戰兵敗走丹徒策入曲阿勞賜將士後於涇縣獲慈策捉其手曰甯識神亭時耶若卿爾時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與卿共之
金壇縣(缺)
堂
丹徒縣
妓堂
在城東南唐李德裕題北固山詩云班劍出妓堂注郡城東南有謝公妓堂遺跡 【 有謝公妓堂遺跡○(鈔本此下有郡官廳以下十一條) 案自郡官廳至司戶廳八條中三言續編張氏鑑云此志所稱續編當即至順志所稱咸淳志也今按元志卷二城池門兩引嘉定續編張氏云所引皆趙善湘事益信續成於善湘時也其說最確此處司戶廳條下云嘉定癸未守臣龍圖大卿趙善湘增建與彼處正同則亦為嘉定續志無疑張氏知元志所引為嘉定續志而又謂此志所引為咸淳志蓋偶未檢耳若司法廳以下三條未注續編而就中都會廳一條注云景定間都倉朱通重建景定在嘉定以後則必咸淳志也今分別移入附錄之內】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公廨 【 公廨○(鈔本無此二字) 案此卷之首誤列公廨二字嚴氏元照謂當移至妓堂之前其說似矣然妓堂在郡城東南乃謝公遺跡仍是宮室非公廨也今移至治所類之前蓋治所倉庫以下皆公廨之子目也】
敘(缺)
治所 【 治所○(鈔本無此二字) 案元志卷十三有治所類所載之總領所及丹徒縣治與此處之小子目相同其敘內引祥符圖經云云與此處之敘亦同然則此卷必當有治所二字之子目矣】
祥符圖經載官舍除州治外凡十二處通判在州衙西偏推官在州衙南門外西偏州院司理院並在州衙南門外兵馬監押在州衙西南監清酒同監清酒監茶稅同監稅監織羅務並州衙西門外監堰在州西南二里迴車院在西北一里葢是時郡寮之數止如此其後寖多始時別乘一員今增為兩員其下又有簽判矣始時都監一員今增為五員而其上又有鈐轄矣始時推官一員監當官共七員今推官分為節察二員而監當則有監倉監庫監酒監稅監閘及排岸巡鋪作院等官矣兵官監當員眾無定居不能盡述
郡治 【 郡治○ (鈔本無此二字) 案下文之監務廳非縣令之署而統於丹徒縣治則此處之總領所雖非鎮江府署亦當統於郡治可知卷七李衞公祠條末云淳熙中建閣貯公之文注云見郡治蓋其閣本在府署今府署條已脫去無從追補而郡治為此處之小子目則固不可不補也】
總領所
在府治西南月觀之下
供軍堂
隆興二年總領洪适建
花信亭
洪适建
得江樓
洪适建記曰江出岷山行萬里至于朱方受浙引淮益大以肆衝激洄折過海門而東之潮生洲滅不見垠隒駭濤靜練瞬息異狀金焦二山屹然中立形勢雄絕于是為最昔人謂長江當百萬之師而曰天隔南北得其險也至於轉漕得之則陳陳行舳費減流馬浮家者得之則布颿千里朝發夕屆行商得之則(禾困)載奇貨什一可逐騷人得之則可以導詞源助子墨漁者得而網罟耕者得而溉灌算計見効隨其所得江固自若也予官寺占鐵甕之西登墉以望巨浸橫前境與心遠有地數畝窊(闕)高下吏卒散處猶蜂房然會羽書不馳官事少閒徙茅茨去蕪穢立屋其顛以得江扁之右為供軍之堂左為花信之亭堂言職亭言景也當沈迷錢穀之問神耗思滯攬鏡自嘆非復故吾伺隙一至如起宿疴如逃醉鄉長川遙岑寄我清嘯陰晴朝莫無時不勝豈直吞八九雲夢而已顧瞻裵回以今監古考戰爭之陳迹憤侵陵之近事飲馬之役春秋所必報予再書下考視蔭懷歸天開風競中流擊楫後之人將於此而觀之
仁亭
乾道元年總領曹逮建
愛山堂
淳熙二年總領文惠錢良臣建
紬書堂
淳熙八年總領宇文子震建
小蓬萊
宇文子震建帥幕鄧諫從上梁文
山春亭
杏亭並宇文子震建 右供軍堂花信亭得江樓愛山堂杏亭錢仲彪重修
一笑亭
嘉泰三年總領梁季珌建取黃魯直詩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丹徒縣治
向吳亭
在府治之南三里唐陸龜蒙詩秋來頻上向吳亭其更號通吳驛不知始於何時乾道庚寅守臣秘閣蔡洸給公帑緡錢命丹徒宰韓元老重建仍復唐舊名揭之
監務廳
在縣東北二里一百步今廢
丹陽縣治 【 丹陽縣治○(鈔本無此四字) 案三賢堂條下云令徐文度立今攷卷十七丹陽縣令內有徐文度而丹徒縣令內無之金鸎池條雖缺然據元志卷七丹陽縣金鸎池條注載夏竦官丹陽邑掾事則亦非在丹徒縣矣今特補此四字以清界限下文金壇縣治四字鈔本亦脫去今攷監稅廳條下云嘉定中宰黃樸監務廖昌緒創建卷十七金壇縣令內有黃朴而丹徒丹陽縣令內無之則當屬金壇明矣上文武功臺注云詳見金壇縣治茲特據以補入蓋金壇縣治內本有武功臺一條鈔本脫去耳】 (缺)
三賢堂
令徐文度立郡貳校書陳謨記國錄李琪制迎送神辭蘇庠勉陳東赴京手帖在焉
金鸎池(缺)
金壇縣治(缺)
監稅廳
舊寓慈雲寺嘉定中宰黃朴監務廖昌緒創建
倉
敘(缺)
丹徒縣
轉般倉
紹興七年每上江糧運至鎮江冬則候潮閘占舟而防摺運綱兵亦復侵耗運使向子諲乞置倉以轉殳為名諸路綱至即令卸納從之在大圍橋西北前臨潮河後枕大江湻熙戊戌守臣待制司馬伋總領葉翥運副陳峴三司同創開禧初守臣待制李大異增為五十四敖逮今約儲米六十餘萬石外續納米餫敖少不足以容司庾者擬於總所大軍倉借敖交受然以朝家樁積寄之他司出納混淆兩皆不便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彌堅念濱江積貯最為利濟要須儲蓄百萬以便轉輸倉後隙地尚可展拓新開歸水澳去倉密邇就運澳土積成敖基力省功倍乃以借敖增敖利害諗于朝奉旨起葢敖宇二十座以乙亥五月庚申鳩工八月甲午竣事
都倉
在府治之東南即學宮故址也舊敖八歲久傾摧所貯無幾守臣待制史彌堅增創倉宇併葺其舊而新之越數月始畢記曰直子城東南隅是為都倉歲久弗葺椽桷朽蠹垣壁隤缺上雨旁風儲峙弗嚴庾氏司出納無一席地以涖事執筆循除而坐俛首塵秕中尚何望會計當耶西成既秩民租麇至舊敖褊隘不足以受所委則假他司空廩而寄藏焉發歛無定所輸受者始交病矣嘉定癸酉九月余來守是邦怪而問之屬秋入方殷黽勉故態明年夏因稍給之隙始先葺新而規廣之築土增高使絕浸潤疏剔蕪壅以去流潦甃甎級石累塹層庋礱密剛壯俾利永久列為十有二敖因舊而增葺者半之官廳神祠門關之制向所闕典今悉備具肇工于次年四月二十八日斷手於十月二十二日屋以閒計合六十費羡餘之泉凡千二十萬米一百五十五石民不知役而倉已新夫積貯有邦之先務葢藏有司之常職靳小費苟歲月而恃假寓以為安是隳常職而慢先務也余為郡不能自閑補罅疏壅扶僵植壞政條稍稍舉乃以餘力而營斯倉倉成會歲大稔復斥公帑糴粟實之以備不虞於積貯先務詎能補萬分一庶其不廢有司之職云爾
戶部大軍三倉
南倉在范公橋東北倉在子城西西倉在江津歲久弗葺嘉定壬申總領錢仲彪次第修葢閱再期而三倉一新積貯充牣
丹陽縣
常平倉
在縣東北一里普甯寺北
金壇縣
常平倉
在縣治東南五十步
庫
敘(缺)
丹徒縣
戶部大軍庫
在榷貨務之北
甲仗庫
在丹徒縣東紹興十二年建以封樁御前甲仗庫名嘉定壬申總領錢仲彪重修官溝界至舊為民冒占者復歸於官矣
四酒庫
中庫在長橋之北西庫在果子巷內西上庫在淥水橋之西江口庫在京口閘之西
寄樁庫
在府治西舊為新倉
効士上酒庫
在軍資庫南
効士下酒庫
在南山亭之東守臣待制史彌堅創
公使錢庫
在架閣庫前
戶部贍軍庫
在竹竿巷西
酒庫
八仙庫在大圍橋之東八角樓在小圍橋之西眉壽中山二庫在縣橋南清和樓在刁家巷雙望庫在仁和門裏酒海在朱方門外諸樓亦各有庫
丹陽縣
常平庫
在縣衙內
金壇縣(缺)
驛傳
按唐宰相世系表 【 按唐宰相表○(鈔本此下一段在丹陽縣後) 案下文言浙西館驛又言潤州館驛則此段乃驛傳之敘不應附於丹陽縣之下今改正】 姚頲浙西館驛巡檢徐鉉集尚愨潤州館驛巡官又知丹陽縣呂延正兼檢點館驛迎送公事 【 南唐知丹陽縣鎮兼檢點館驛迎送公事○(鈔本作文粹有李華練塘頌南唐知丹陽縣鎮事) 案戴氏守梧云上文但言練湖有唐劉晏南唐呂延禎奏狀及延禎序銘而未言文粹有李華練塘頌不應於劉晏奏狀之後呂延禎奏狀之前忽以此八字橫隔之其為衍文無疑上文述劉晏之官階云唐東都河南江淮等道轉運使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其詞最為詳備而此處述呂延禎之官階但云南唐知丹陽縣鎮事未免太略據丹陽縣令內呂延禎傳當作南唐知丹陽縣鎮兼點檢館驛迎送公事方為前後一例其說最為有見今皆從之(上文云今併備載使來者有考鈔本今併下有以聖朝淳熙閒記文八字戴氏云上句言古刻漫漶鮮有傳者蓋指劉晏呂延禎之記而言至於淳熙間之記雖見於下文然此處不應牽涉當刪去八字今亦從之)】 是則前代亦嘗名官矣
丹徒縣
高資館
在義里鄉高資村離城三十里昇潤往來之衝淳熙十二年八月文惠錢良臣建
丹徒驛
在州治西與丹陽館相近舊呼為西行衙後為添差倅廳
丹陽館
在千秋樓之側 【 丹陽館在千秋橋之西○(鈔本此下一段在丹陽縣後) 案元志卷十三丹陽驛條下云舊名丹陽館在千秋橋之西輿地紀勝鎮江府景物下及此志卷二橋梁類云千秋橋在府治之西則其地屬丹徒縣不屬丹陽縣矣傳寫者不知館號丹陽由於鎮江府之本名丹陽郡非由於屬邑之丹陽縣故有此誤 (元志卷十三並同此誤今亦改正)下文秦潭驛條下云在丹陽館北亦當屬丹徒縣鈔本誤在丹陽縣後茲並改正惟使館條下云令蘇忠規建攷卷十七宰貳門丹陽縣令內有蘇忠規而丹徒縣令內無之其為丹陽之使館無疑今仍從其舊焉】 紹興甲子守臣顯學鄭滋被旨建南為中門東西列二館皆向南每北使往來朝廷遣接伴送伴使至此則主居東館客居西館時弗啟若泛命使指及監司按部亦憇於此
秦潭驛
在丹陽館北面臨漕渠即蕭閑堂之故基 【 按茅山洞中有蕭閑居堂名取此陸龜蒙京口與友生話別詩云荷徑遶秦潭注秦潭始皇所開】
丹陽縣
使館
在縣東五里面臨漕渠紹興丁卯令蘇忠規建
金壇縣
華陽館
舊有華陽館在縣南三十里唐貞觀中建
延陵館
在縣治西五十步唐聖歷中建後廢今館驛在縣治東南一百三十步
郵傳
敘(缺)
丹徒縣
縣一十四鋪三百二十四人登雲門外西接建康界首六鋪 【 施水坊鋪離城下鋪六里半鋪兵一十六人下鼻鋪離城十里半鋪兵二十六人樂亭鋪離城一十七里鋪兵二十六人洪信鋪離城三十三里半鋪兵一十六人高資鋪離城三十里鋪兵二十六人炭渚鋪係界首離城四十五里鋪兵二十六人】 江口西津東至丹陽縣界計八鋪 【 西津鋪至城下鋪六里半鋪兵二十六人城下鋪至城內千秋橋西□□□鋪兵二十六人南門鋪在南水門外六里半鋪兵二十六人張家山鋪離城六里半鋪兵一十六人丹徒鋪離城一十三里鋪兵二十六人澗壁鋪離城二十五里鋪兵二十六人陶莊鋪離城二十八里半鋪兵一十六人新豐鋪離城三十五里鋪兵二十六人】
丹陽縣
本縣額管七鋪計一百八十二人 【 壩頭鋪離城四十四里鋪兵二十六人石羊子鋪離城五十三里鋪兵二十六人斜橋鋪離城六十二里鋪兵二十六人青陽鋪離城七十五里半鋪兵二十六人凌口鋪離城八十九里鋪兵二十六人柵口鋪離城一百八里半鋪兵二十六人呂城鋪離城一百二十二里鋪兵二十六人】
金壇縣
本縣額管三鋪計一十五人 【 橫塘鋪離城九十三里鋪兵五人張莊鋪離城一百一十三里鋪兵五人城下鋪離城一百四十里鋪兵五人】
務
敘(缺)
丹徒縣
織羅務
潤州造羅務舊課十二日成一匹王子輿制置江浙匹減一日自後功課不及歲終頗以鞭箠督促真宗聞之謂左右曰如此之事朝廷何由得知葢貪功邀進之人為國生事當詔悉如舊制因察在京諸司有此類者悉革之紹興二年鎮江織造務歲貢御服花羅數千疋兵興罷貢至是內藏庫舉行守臣胡世將奏民力凋弊無所從出有司劾世將違旨府寮皆懼世將曰以身任諸無憂戊寅詔罷之上曰軍興匱乏豈可以御服之物為先且省七萬緡以助劉光世軍在塘塠山知錄兼管
都商稅務
在丹陽館南
江口稅務
在還京門外
都酒務
比較東務
在道冲觀相對
比較西務
在洗馬橋西
榷貨務都茶場
在嘉定橋之北隸總所提領開禧以來兩創外轄嘉定甲戌復歸總所今廢
丹陽縣
酒稅務
在縣東四里一百步
呂城酒務
在鎮內
金壇縣(缺)
場
敘(缺)
丹徒縣
造船場
在江下
草場
在常平倉東北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
嘉定鎮江志卷十三 【 嘉定鎮江志卷十三○(鈔本此下一卷在元志卷十四內) 案此下一卷本係宋志傳寫者混入元志以本書核之其證蓋有十焉郄鑒傳注云鑒治迹具攻守形勢蔡謨傳注云謨治迹具攻守形勢今攷宋志卷二有攻守形勢門郄鑒蔡謨二條並在其內元志則無此門其證一也晉晉陵郡太守敘云晉陵郡始末具地理類今所書太守乃晉懷帝永嘉五年以後安帝義熙九年以前攷宋志地理門寄治類詳述晉陵郡始末而元志地理門內絕不言及晉陵郡且晉懷帝以下二語與元志刺守敘中所言全同若此卷果是元志豈有不言於地理類而複言於刺守類者乎其證二也張闓傳注云詳見新豐塘今攷張闓創新豐湖塘以溉田宋元二志俱載其事但宋志載於塘類新豐塘條而湖類不載元志載於湖類新豐湖條而塘類不載若是元志則當云詳見新豐湖不當云詳見新豐塘矣其證三也王蘊傳注云以孝武王皇后傳參定蕭諶傳注云以本傳參定晉安王綱傳注云以梁武帝簡文帝紀參定沈文季傳注云以宋明帝紀休祐傳齊書本傳參定陸澄傳注云以齊書本傳梁江淹傳及潤州類集參定柳世隆傳注云以梁江淹傳參定謝朏傳注云以齊高祖紀參定王元邈傳王廣之傳注俱云以晃傳參定江謐傳注云以子良傳參定褚球傳注云以武帝紀廬陵王續傳參定今攷宋志刺守參佐將佐等門言以某書參定者難更僕數而元志諸卷則無此例其證四也桓溫桓沖桓修傳內桓字及庾希郄愔王恭劉牢之等傳內桓字鈔本皆作亘避宋欽宗諱也永嘉王彥正傳南海王虔傳皆引後主紀禎明二年鈔本兩禎字皆作祥避宋仁宗諱也元人既不應避宋諱而至順志內他卷又皆不避宋諱豈有此卷獨避之理乎其證五也地理門敘郡類云北府事詳見郄超王恭劉牢之傳參佐類督護徐龕注云詳見刺守褚裒之下今攷郄超王恭劉牢之褚裒各傳皆在此卷之中而宋志他卷內別無諸人之傳其證六也參佐門長史沈曇慶注云自曇慶至齊劉繪並詳見行事南東海太守范岫注云自岫而下至梁張纘並詳見行事南東海南蘭陵太守司馬蕭道成注云詳見行事柳世隆注云詳見南東海太守王廣之注云並詳見南東海太守今攷行事及南東海太守南蘭陵太守並見於此卷沈曇慶等人亦並在其中而宋志他卷皆無之其證七也卞耽傳後按語載庾希作亂事與雜錄人物門曲阿宏戎條同(謂元志雜錄非謂宋志雜錄後皆仿此)江夏王義恭傳載太祖誡義恭事與雜錄郡事類事繫安危條同江夏王鋒傳載王文和作詩事與雜錄文事類善變素絲條同南康王績傳載詰主者洗改解書事與雜錄郡事類蕭績詰吏條同邵陵王綸傳載破侯景事與雜錄武事類蕭綸赴難條同蕭藻傳載遣長子彧入援事與雜錄武事類蕭藻遣子條同李安民傳載斬參軍王迴素事與雜錄刑罰類流涕行法條同胡諧之傳載薦江革事與雜錄郡事類諧之舉才條同蕭惠開傳載逢蔡興宗事與雜錄拾遺類相逢曲阿條同陸澄傳載江淹焦山詩與雜錄考古類焦山瘞鶴條同今攷元志雜錄門內四字一句者其事皆他卷所未載(說詳卷二十二恤刑條下)若此卷果是元志則雜錄門內不應複見矣其證八也張氏鑑云此卷詳六朝宦蹟足補宋志之缺今攷宋志人物門內紀晉宋齊梁陳之人物最為詳悉不應獨缺其職官且參佐門內既備列南朝諸人何反略於刺守況唐五代之刺守皆博引旁徵補其缺佚豈有梁陳以前之刺守竟不載一人而待元志補之乎其證九也嚴氏元照云此卷缺唐五代刺史今攷元志之述職官皆續宋志之所未載凡宋志所已載者概不闌入(說詳元志卷十七儒學條下)故唐五代之刺守宋志既一一登紀元志自不重述未可以為缺文也夫唐五代之刺守元志尚不複見焉肯遠紀南朝刺守之名乎其證十也有此十證則非元志無疑今定為宋志卷十三以復其舊焉(鈔本卷十四述唐五代刺守今改為卷十五下卷以次遞推)】
刺守〔一〕
總目(缺)
敘(缺)
晉徐州刺史〔兗州附〕
紀瞻
本傳元帝為安東將軍引為軍諮祭酒石勒入寇加揚威將軍都督京口以南至蕪湖諸軍事
祖逖
本傳避地淮泗達泗口元帝遂用為徐州刺史
周顗
本傳元帝初鎮江左顗刺荊州召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時兗州寄居京口
蔡豹
元帝紀太興二年秋七月徐龕寇東莞羊覽行征虜將軍統徐州刺史蔡豹討之本傳豹避亂南渡元帝以為徐州刺史初祖逖為徐州豹為司馬素易豹至逖為豫州而豹為徐州俱受征討之寄逖甚愧之
王邃
明帝紀太甯二年六月召平北將軍徐州刺史王邃還衞京師 【 邃無傳】
庾亮
明帝紀太甯二年十月以徐州刺史庾亮為護軍將軍 【 本傳無刺徐州之文】
劉遐
本傳為兗州刺史以功遷散騎常侍監淮北軍事北軍中郎將徐州刺史假節成帝紀咸和元年徐州刺史劉遐卒
郗鑒
成帝紀咸和元年劉遐卒以車騎將軍郗鑒領徐州刺史 【 本傳載鑒治迹具攻守形勢】
蔡謨
通鑑咸康五年八月辛酉郗鑒薨即以蔡謨為征北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領徐州刺史假節本傳都督徐兗青三州揚州之晉陵豫州之沛郡諸軍事領徐州刺史 【 謨治迹具攻守形勢】 先是郗鑒上部下有勳勞者一百八十人當酬其功未卒而鑒薨靳不復與謨上疏以為鑒所上者皆積年勳校不可不報詔聽之
按成帝紀咸康五年止載太尉郗鑒薨不載謨為都督領徐州刺史
何充
本傳建元初自尚書令左將軍出為驃騎將軍都督徐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假節領徐州刺史鎮京口庾冰出鎮江州召充入為都督揚豫徐州之瑯邪諸軍事揚州刺史
按康帝紀建元元年冬止載充為中書監都督揚豫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不載充先領徐州攷羨傳亦云驃騎將軍何充鎮京口請羨為參軍見得紀多疏略
桓溫
康帝紀建元元年以瑯邪內史桓溫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穆帝紀永和元年八月以輔國將軍徐州刺史桓溫為荊州刺史孝武紀甯康元年秋七月大司馬揚州牧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桓溫薨褚裒本傳裒為兗州刺史拜侍中衞將軍錄尚書事裒固請歸藩改授都督徐兗青揚州之晉陵吳國諸軍事衞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鎮京口永和初復召裒將以為揚州錄尚書事又固辭歸藩進號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及石季龍死裒上表請伐之即日戒嚴直指泗口朝議以裒事任貴重不宜深入裒重陳宜速發以成聲勢于是除征討大都督徐兗青揚豫五州諸軍事裒率眾三萬徑進彭城河朔士庶歸降者以千計裒撫納之甚得其歡心魯郡有五百餘家亦見義請援裒遣督護徐龕領銳卒三千迎之龕違裒節度軍次代陂 【 軍次代陂○(鈔本代作伐) 案下文云代陂之役也鈔本亦作伐注云監書作伐陂今攷晉書及通鑑俱作伐陂此志之例多以通鑑與正史參定則正文當作代夾注始作伐耳嚴氏元照反欲改夾注為代非也至於所引監書當即宋時之監本卷十四來敬業傳注云諸本皆作潤州惟監本作虔州恐監本錯蓋監本錯處亦多(今本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來敬業下正作歷潤州刺史)卷十五到彥之傳注云宋書監本缺本傳今用李延壽史(今本宋書亦缺到彥之傳) 范雲徐崧傳注並云李延壽史本傳監本不載(張氏鑑云范雲為竟陵王主簿遷改等事南史本傳詳之此云監本不載似宋時監本與今本不同徐崧充南徐選首今本南史徐勉傳亦未載此事云據本傳未知是何本也)據此志所云則當日國學所校刊者固不甚精也】 為石遵將李菟所敗龕執節不撓被害死傷大半裒上疏自貶以征北大將軍行事求留鎮廣陵詔以方鎮任重不宜貶降使還鎮京口解征討都督裒以遠圖不就憂慨發疾及至京口聞哭聲甚眾裒問何哭之多左右曰代陂之役也裒益慚恨永和五年卒吏士哀慕之 【 監書作伐陂】 穆帝紀永和五年十二月持節都督徐兗二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褚裒卒
荀羨
穆帝紀永和五年十二月以建武將軍吳國內史荀羡為使持節監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假節殷浩以羨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時年二十八中興方伯未有如羨之少者羨至鎮發二州兵戍淮陰屯田于東陽之石鼈
郗曇
穆帝紀升平二年以散騎常侍郗曇為北中郎將持節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本傳都督徐兗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徐兗二州刺史假節
范汪
穆帝紀升平五年以鎮軍將軍范汪為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本傳徐兗青冀四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
庾希
哀帝紀隆和元年以輔國將軍吳國內史庾希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假節本傳太和中希為徐兗刺史慕容厲圍梁父斷澗水太山太守諸葛攸奔鄒山魯高平等數郡皆沒希坐免官頃之召為護軍將軍希怒固辭希初免時多盜北府軍資桓溫諷有司劾之復以罪免遂家于晉陵之暨陽
郗愔
廢帝紀太和二年以會稽內史郗愔為都督徐兗青幽四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本傳大司馬桓溫以愔與徐兗有故義乃遷愔都督徐兗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雖居藩鎮非其好也子超傳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勁悍溫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機遣牋詣溫欲共獎王室修復園陵超為溫參軍取視寸寸毀裂乃更作牋自陳老病甚不堪人閒乞閒地自養溫得牋大喜即轉愔為會稽太守
刁彝
孝武帝紀甯康元年以吳國內史刁彝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
王坦之
孝武帝紀甯康二年以丹陽王坦之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本傳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
桓沖
孝武帝紀甯康三年以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桓沖為鎮北將軍徐州刺史鎮丹徒本傳沖授都督徐豫兗青揚五州之六郡軍事車騎將軍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并中軍鎮京口假節時丹陽尹王蘊以后父之重昵于謝安安意欲出蘊為方伯乃復解沖徐州以車騎將軍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軍事自京口遷鎮姑孰
王蘊
孝武帝紀太元二年以尚書王蘊為徐州刺史督江南晉陵諸軍本傳蘊固辭賜爵乃授都督京口諸軍事左將軍徐州刺史假節復固遜謝安謂蘊曰卿居后父之重不應妄自菲薄以虧時遇宜依褚公故事暫臨此任于是受命鎮京口
謝元
本傳自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進號冠軍加領徐州刺史符堅率兵次項城詔以元為前鋒都督徐兗青三州揚州之晉陵幽州之燕國諸軍事拒之堅列陣臨淝水元以精銳八千渡淝水南決戰堅眾奔潰加元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軍事 【 加元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軍事○ (鈔本無幽字) 案無幽字則止有六州晉書謝元本傳有幽字今據以補入】 遇疾上疏解職詔使還京口療疾殷仲堪傳冠軍謝元鎮京口
謝安
孝武帝紀太元九年加太保謝安大都督揚江荊司豫徐兗青冀幽并梁益雍涼十五州諸軍事本傳時彊敵寇境安鎮以和靖加侍中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假節元既破堅安欲混一文軌上疏求自北征乃進都督揚江荊司豫徐兗青冀幽并甯益雍梁十五州軍事
按唐李德裕遊北固詩曰自有此山川于今幾太守憶昔蔡與謝茲焉屢回首注云南朝蔡司空謝太傅并鎮此
瑯邪王道子
孝武帝紀太元十年都督謝安薨以道子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本傳詔領揚州刺史錄尚書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數年領徐州刺史安帝踐阼始解徐州
譙王愔
本傳忠正有幹局孝武帝深仗之以為都督兗青冀幽并揚州之晉陵徐州之南北郡軍事
王恭
孝武帝紀太元十五年以中書令王恭為都督青兗幽并冀五州諸軍事前將軍青兗二州刺史本傳孝武帝將擢時望以為藩屏乃以恭都督兗青冀幽并徐揚州晉陵諸軍事平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鎮京口初都督以北為號者不祥故桓沖王坦之刁彝之徒不受鎮北之號恭表遜軍號以超受為辭而實惡其名于是改號為前將軍後起兵誅王國寶國寶既死又起兵討王愉司馬尚之兄弟遂敗死恭在北府雖以簡惠為政然自矜貴與下殊隔不閑用兵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興嗟
謝琰
本傳王恭舉兵假琰節都督前鋒軍事恭平遷衞將軍徐州刺史假節
劉牢之
通鑑隆安二年九月王恭敗死以牢之為都督兗青冀幽并徐揚州晉陵諸軍事以代恭本傳恭為徐州刺史使牢之討破王廞以牢之領晉陵太守恭死遂代恭為都督兗青冀幽并徐揚州晉陵諸軍事鎮京口孫恩攻陷會稽牢之遣將桓寶率師救三吳復遣子敬宣為寶後繼比至曲阿吳郡內史桓謙已棄城走牢之率眾東討拜表輒行擊賊屢勝殺傷甚眾率眾軍濟浙江恩懼逃于海恩死牢之威名轉振初王恭上表起兵恭夢牢之坐其處旦謂牢之曰事克即以卿為北府恭敗牢之果刺徐州
世子元顯
通鑑隆安四年十一月詔劉牢之都督會稽等五郡率眾擊孫恩會稽世子元顯求領徐州詔以元顯為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揚豫徐兗青幽冀并荊江司雍梁益交廣十六州諸軍事領徐州刺史
桓修
安帝紀元興三年二月建武將軍劉裕帥沛國劉毅東海何無忌等舉義兵斬桓元所除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本傳桓元執政以修都督六州右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劉裕義旗起斬之
劉裕
安帝紀元興三年三月司徒王謐推劉裕行鎮軍將軍徐州刺史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并八州諸軍事假節
劉道憐
宋高祖紀義熙八年以兗州刺史劉道憐鎮丹徒本傳義熙八年劉裕伐劉毅自彭城召道憐為都督兗青二州晉陵京口淮南諸軍郡事兗青州刺史鎮京口十二年移荊州刺史北府文武悉配之道憐素無才能言音甚楚舉止施為多諸鄙拙劉裕雖遣將軍佐輔之而貪縱過甚積聚財貨嘗若不足去鎮之日府庫為空虛劉裕平定三秦方思外略召道憐還為侍中都督徐兗青三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守尚書令徐兗二州刺史元熙元年解尚書令進位司空出鎮京口
劉義符
宋高祖紀義熙十二年以劉裕世子義符為徐兗二州刺史
晉晉陵太守
晉陵郡始末具地理類今所書太守乃晉懷帝永嘉五年以後安帝義熙九年以前晉陵治京口丹徒之時而其年月在治毗陵時者此不條出
張闓
本傳元帝為晉王以佐翼勳賜爵丹陽縣侯遷侍中帝踐阼出補晉陵內史在郡甚有威惠帝詔曰夫二千石之任當勉勵其德綏其所莅使寬而不縱嚴而不苛其于勤功督察便國利人抑彊扶弱使無雜濫真太守之任也闓遵而行之時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後詔為大司農 【 詳見新豐塘】 羊曼本傳元帝時為晉陵太守
周懋
渡江後為晉陵太守 【 見周扎傳】
劉躭
為晉陵太守知名 【 見劉琰傳】
顧和
本傳咸和中領晉陵太守
江灌
領晉陵太守 【 見江逌傳】
王茂之
官至晉陵太守 【 見王廙傳】
卞耽
簡文帝紀咸安二年前護軍將軍庾希舉兵反自海陵入京口晉陵太守卞耽奔于曲阿
按庾希本傳希免徐州刺史召為護軍將軍復以罪免與故青州刺史武沈之子遵聚眾于海濱略漁人舡夜入京口城平北司馬卞耽踰城奔曲阿與曲阿人宏戎發諸縣兵二千并力屯新城以擊希希戰敗閉城自守按帝紀稱晉陵太守卞耽希傳稱平北司馬意耽以徐州參佐行晉陵郡事也
王蘊
本傳甯康三年為晉陵太守有惠化百姓歌之 【 以晉孝武王皇后傳參定】
劉牢之
隆安中王恭起兵京口牢之為恭前軍司馬輔國將軍晉陵太守置佐領兵 【 見宋書劉敬宣傳】
殷仲堪
本傳領晉陵太守居郡禁子產不舉久喪不葬錄父母以質叛亡者所下條教甚有義理
吳隱之
本傳為桓溫所知賞累遷晉陵太守在郡清儉妻自負薪
劉敬宣
本傳元興三年拜輔國將軍晉陵太守
諸葛長民
本傳義熙初持節督揚青二州諸軍事青州刺史領晉陵太守鎮丹徒何無忌為徐道覆所害賊乘釁逼京師朝廷震駭長民率眾入衞京師
殷道叔
安帝紀義熙三年劉裕誅之
謝景仁
宋書本傳義熙初為劉裕鎮軍司馬領晉陵太守
宋南徐州刺史 【 南兗附】
彭城王義康
文帝紀元嘉元年衞將軍南徐州刺史義康進號驃騎將軍本傳永初三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元嘉三年改荊州刺史六年召為侍中都督揚南徐兗三州諸軍事司徒錄尚書事領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二府並置佐領兵太子詹事劉湛有經國才義康昔在豫州湛為長史既數經情欵至是意委特隆人物雅裕舉動事宜莫不諮訪之故前後在藩多有善政為遠近所稱
檀道濟
文帝紀元嘉元年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進號征北將軍本傳高祖受命出監南徐兗之江北淮南諸郡軍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文帝即位進號時南兗州治京口
江夏王義恭
文帝紀元嘉三年撫軍將軍南豫州刺史義恭為南徐州刺史二十九年以驃騎將軍南兗州刺史義恭為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錄尚書事如故孝武帝紀三十年以大將軍義恭為太尉錄尚書六條事南徐州刺史本傳元嘉三年監南徐兗二州揚州晉陵諸軍事南徐州刺史進監為都督未之任太祖征謝晦義恭還鎮京口義恭涉獵文義而驕奢不節既出鎮太祖與書誡之曰汝以弱冠便親方任天下艱難國家事重雖曰守成實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言集未日無由復得動相規誨宜深自砥礪思而後行親禮國士友接佳流識別賢愚鑒察邪正然後能盡君子之心收小人之力九年刺南兗州二十九年再自南兗改授大將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持節侍中錄尚書事太子太傅如故世祖即阼授使持節侍中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大尉錄尚書六條事揚徐二州刺史劉義欣元嘉三年以長沙景王道憐長子義欣以後將軍散騎常侍為南兗州刺史 【 見劉道憐傳後】 時南兗州尚治京口未治廣陵
衡陽王義季
文帝紀元嘉九年以征虜將軍義季為徐州刺史本傳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右將軍南徐州刺史
南譙王義宣
文帝紀元嘉十六年以鎮南將軍江州刺史義宣為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南徐州刺史都督南徐州諸軍征北將軍持節如故加散騎常侍
廣陵王誕
文帝紀元嘉二十一年以南兗州刺史誕為南徐州刺史時南兗州已治廣陵孝武帝紀孝建二年冬十月以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竟陵王誕為司空南徐州刺史本傳始封廣陵王二十一年為南兗州刺史尋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年改刺雍州入為侍中封晉陵王孝建二年為使持節都督南兗二州諸軍事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侍中如故上以京口去都密邇猶疑之出為兗州刺史通鑑大明元年八月徙誕為南兗州誕誅元凶劭丞相義宣有大功多聚才力之士蓄精甲利兵上由是畏忌之不欲誕居中使出鎮京口猶嫌其逼更徙廣陵
廬陵王紹
文帝紀元嘉二十六年秋七月以江州刺史紹為南徐州刺史本傳授左將軍南徐州刺史
始興王濬
文帝紀元嘉二十六年冬十月以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濬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兗二州刺史初出鎮京口聽將揚州文武二千人自隨優游外藩甚為得意
豫章王子尚
本傳孝建三年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前廢帝即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劉延孫
孝武帝紀大明元年八月甲辰以太子詹事劉延孫為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上畏忌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故以南徐授延孫據京口以防之三年誕有罪不受召延孫馳遣中兵參軍杜幼文率兵起討既至誕已閉城自守乃還誕遣使劉公泰齎書要之延孫斬公泰送首京邑復遣幼文率軍渡江受沈慶之節度討誕其年進號車騎將軍加散騎常侍
新安王子鸞
孝武帝紀大明五年冬十月以東中郎將子鸞為南徐州刺史本傳遷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領南瑯邪太守子鸞愛冠諸子凡為上所眄遇者莫不入子鸞之府國及為南徐州又割吳郡以屬之六年加都督南徐州諸軍事
王元謨
通鑑大明八年戴法興等惡王元謨剛嚴八月丁卯以元謨為南徐州刺史
永嘉王子仁
前廢帝紀永光元年九月庚子以南兗州刺史子仁為南徐州刺史
桂陽王休範
明帝紀永光元年十二月癸亥以崇憲衞尉休範為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泰始七年六月丁酉以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休範為驃騎大將軍南徐州刺史 【 為驃騎大將軍南徐州刺史○ 【 鈔本此下有同上二字】 案自上文永光元年至此句皆宋明帝紀文不應有此二字今刪】 又本傳太宗定亂以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徐南兗兗四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時薛安都據彭城叛遣從子索兒南侵休範進據廣陵督北討諸軍事加南兗州刺史進征北大將軍加散騎常侍還京口解兗州後召為揚州刺史江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未拜改授都督南徐徐南兗兗青冀六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南徐州刺史
晉平王休祐
明帝紀泰始五年閏十一月戊子驃騎大將軍荊州刺史休祐本號為南徐州刺史本傳六年召為都督南徐南兗徐兗青冀六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加侍中持節將軍如故上以休祐貪虐不可莅民留之京邑遣上佐行府州事
巴陵王休若
明帝紀泰始七年春正月戊午以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休若為征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都督南徐南兗徐兗青冀六州諸軍事征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
劉秉明
帝紀泰始七年秋七月辛未以太子詹事劉秉為南徐州刺史本傳泰始五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徐兗豫青冀六州諸軍事後將軍南徐州刺史
建平王景素
後廢帝紀泰豫元年閏七月甲辰以太常景素為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泰始六年自荊州刺史召為太常未拜授使持節都督南徐南兗徐兗青冀六州諸軍事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時太祖諸子唯景素為長好文章書籍招集才義之士傾身禮接以收名譽由是朝野翕然莫不屬意焉元徽三年景素防閤將軍王季符失景素旨怨恨因單騎奔京邑告景素欲反景素馳遣世子延齡還都具自申理季符徙梁州景素奪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景素因此稍為自防之計因羽林監垣祗祖率數百人奔景素云京邑潰亂景素信之舉兵負戈至者數千人齊王蕭道成遣臺軍薄城池景素本乏威略不知所為兵敗誅死時年二十五即葬京口齊建元初故景素秀才劉璡上書訟景素之冤云王博聞而容眾與諫而愛士徐州嘗歲飢王散秩粟俸帛以繼民之乏蠲理冤疑咸息繇務 【 咸息繇務○ (鈔本息作自) 案息字當訓止息咸息繇務謂停止繇役也鈔本誤作自字遂不可通今據宋書建平王傳改正 (下文內去聲酌之娛鈔本酌誤為作今亦據宋書改之)】 有愛于民內去聲酌之娛外無田弋之好諠譁幻惑皆出輦轂非從徐州起且臺以六月晦夜呼北兵已至而朱方七月朔猶緩帶從容王豈先造禍哉起兵之日止在扶救昏難放殛奸盜非他故也王何負于社稷何愧于天下哉
武陵王贊
後廢帝紀元徽四年為南徐州刺史本傳為使持節南徐兗青冀五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
齊王蕭道成
順帝紀昇明元年五月丙午以司空南兗州刺史蕭道成改領南徐州刺史
晉熙王燮
昇明元年召鎮西將軍郢州刺史燮為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蕭道成為南徐州燮解督南徐 【 見宋晉熙王昶傳末】
齊南徐州刺史
臨川獻王蕭映
本傳沈攸之事難齊太祖時領南徐州以映為甯朔將軍鎮京口太祖踐阼授散騎常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蕭晃
高帝紀建元元年以西中郎將蕭晃為南徐州刺史武帝紀永明元年以護軍將軍長沙王晃為南徐州刺史本傳自豫州刺史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後將軍南徐州刺史入為侍中中軍將軍永明元年遷南徐州刺史竟陵王子良為南兗州再以晃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晃愛武餙罷南徐州還私載數百人仗還都為禁司所覺投之江水世祖禁諸王藏私仗聞之大怒將糾以法豫章王嶷稽首流涕上亦意解
豫章王嶷
本傳建元元年遷侍中尚書令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後刺荊湘二州再入為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南郡王長懋
高帝紀建元四年以中軍將軍長懋為南徐州刺史本傳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聞喜公子良
武帝紀建元四年五月乙丑以丹陽尹子良為南徐州刺史本傳先封聞喜公為丹陽尹世祖即位封竟陵郡王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後刺南兗州揚州隆昌元年進督南徐州
桂陽王鑠
武帝紀永明二年冬十月為南徐州刺史
安成王嵩
武帝紀永明六年以祠部尚書暠為南徐州刺史本傳領驍騎將軍南徐州刺史
江夏王鋒
武帝紀永明九年春正月以侍中為南徐州刺史本傳為南徐州刺史善與人交行事王文和別駕江祐等皆相友善後文和被召為益州置酒告別文和流淚曰下官少來未嘗作詩今日違戀不覺文生于性王儉聞之曰江夏可謂善變素絲也
永嘉王昭粲
鬱林王紀隆昌元年春正月為南徐州刺史
海陵王昭文
隆昌元年為使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 海陵王紀】
河東王鉉
延興元年八月以驍騎將軍鉉為南徐州刺史 【 海陵王紀】
蕭鸞
明帝紀延興元年以中書監開府儀同三司鸞為使持節都督揚南徐州諸軍事
始安王遙光
本傳建武元年為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晉安王寶義為南徐州遙光求解督見許
蕭諶
明帝紀建武元年冬十月以中領軍諶為領軍將軍左將軍南徐州刺史 【 以本傳參定】
晉安王寶義
明帝紀建武二年秋七月辛未以右將軍寶義為南徐州刺史本傳建武元年為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軍事轉右將軍二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東昏即位進征北大將軍永元元年再都督揚南徐二州軍事
邵陵王寶攸
本傳永元元年為北中郎將持節都督南北徐等五州軍事
江夏王寶元
東昏侯紀永元元年八月以征北大將軍寶元為南徐兗二州刺史本傳代晉安王寶義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軍事南徐兗二州刺史
晉熙王寶嵩
東昏侯紀永元二年四月為南徐州刺史本傳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軍事南徐州刺史冠軍將軍如故
鄱陽王寶夤
本傳永元三年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軍事衞將軍南徐州刺史
蕭衍
梁武帝紀中興元年十二月授中書監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蕭秀
齊和帝紀中興二年以冠軍長史秀為南徐州刺史梁武帝紀左僧慶率眾降乃遣弟輔國將軍秀鎮京口 【 梁武帝紀左僧慶率眾降乃遣弟輔國將軍秀鎮京口○(鈔本無此二十一字) 案下文之安成王秀即上文之蕭秀下文之天監元年即上文之中興二年(齊和帝以中興二年禪位梁武帝即位後改元為天監)蓋本係一人之傳鈔本有脫文遂誤分為二人之傳也戴氏守梧謂當據梁書補此數句今從之】 安成王秀本傳為輔國將軍建康平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天監元年封安成郡王邑二千戶京口自崔慧景作亂累被兵革民戶流散秀招懷撫納惠愛盛行仍值年飢以私財贍百姓所濟活甚多
梁南徐州刺史
臨川王宏
本傳天監元年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揚南徐州諸軍事天監八年普通元年又兩為揚南徐都督
鄱陽王恢
武帝紀天監二年以前將軍恢為南徐州刺史本傳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南徐州刺史
建安王偉
武帝紀天監四年正月以鎮北將軍雍州刺史偉為南徐州刺史本傳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五年改撫軍將軍丹陽尹六年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南康王績
武帝紀天監十年正月以輕車將軍績為南徐州刺史本傳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進號仁威將軍績時年七歲主者有受貨洗改解書長史王僧孺弗之覺績見而輒詰之便即時首服眾咸歎其警
晉安王綱
普通元年以益州刺史綱改授雲麾將軍南徐州刺史 【 以梁武帝簡文帝二紀參定】
廬陵王續
武帝紀普通六年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續還朝稟承戎略本傳普通三年為使持節都督南徐等四州諸軍事西中郎將南徐州刺史
華容公歡
武帝紀中大通三年六月立昭明太子子南徐州刺史華容公歡為豫章郡王 【 歡無傳】
武陵王紀
本紀中大通大同閒自江州刺史為使持節宣惠將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
河東王譽
武帝紀大同三年以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譽為南徐州刺史
臨川王正義
武帝紀大同十年三月仁威將軍南徐州刺史正義進號安東將軍本傳為南徐州刺史屬武帝幸朱方修廨宇以待輿駕
按本傳不載正義授南徐州刺史月日
邵陵王綸
武帝紀中大同元年以東揚州刺史丹陽尹綸為鎮東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太清二年進位中衞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侯景構逆加征討大都督率眾討景將發高祖誡曰侯景頗習行陣未可一戰即殄當以歲月圖之綸次鍾離景已渡采石綸乃晝夜兼道入赴率甯遠將軍西豐公大春新塗公大成等步騎三萬發自京口將軍趙伯超曰若從黃城大道必與賊遇不如逕路直指鍾山出其不意綸從之眾軍奄至賊徒大駭分為三道攻綸綸與戰大破之斬首千餘級
蕭藻
武帝紀太清二年以中衞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蕭藻為征東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自中書令侍中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刺史侯景亂藻遣長子彧率兵入援及城開加散騎常侍大將軍景遣其儀同蕭邕代之據京口藻因感氣疾不自療或勸奔江北藻曰吾國之臺鉉位任特隆既不能誅翦逆賊正當同死朝廷安能投身異類欲保餘生因不食累日薨
新興王大莊
簡文帝紀太清三年秋七月為南徐州刺史本傳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宣毅將軍南徐州刺史
南海郡王大臨
本傳大寶元年為使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
陳霸先
大寶三年授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紹泰元年 【 紹泰元年○(鈔本此下一段在徐嗣徽傳後) 案自紹泰以下亦陳高祖紀之文理應列於陳霸先條後不應列於徐嗣徽條後也(注中陳高祖紀鈔本重見於南徐州刺史下今刪)】 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二年六月霸先表解南徐州以授侯安都 【 陳高祖紀】
徐嗣徽
通鑑承聖元年侯景敗至京口胡豆洲為羊鵾所殺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斬景偽尚書右僕射索超世以鹽內景腹中送其尸于建康
陳南徐州刺史
侯安都
世祖紀天嘉三年以征北將軍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為侍中征北大將軍本傳梁紹泰元年以功授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仁威將軍南徐州刺史世祖即位遷司空仍為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王琳下至柵口大軍出頓蕪湖時侯瑱為大都督指麾經略多出安都及琳敗走入齊安都進軍湓城討琳餘黨所向皆下進爵清遠郡公威名甚重改封桂陽郡公留異擁據東陽又奉詔東討異奔敗安都振旅而歸以功加侍中征北大將軍還本鎮吏民詣闕表請立碑頌美安都功績紹許之自王琳平後安都勳庸轉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漸用驕矜數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馭馳騁或命以詩賦第其高下以差次賞賜之齋內賓客動至千人部下將帥多不遵法度改除江州刺史
陳擬
本傳永定二年以輕車將軍兼南徐州刺史
徐度
世祖紀永定三年秋七月以左光祿大夫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徐度為侍中中撫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本傳始自信威將軍郢州刺史遷鎮右將軍領軍將軍徐州緣江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留異
世祖紀永定三年八月以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留異為安南將軍縉州刺史本傳召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異遷延不就世祖即位改刺縉州
安成王頊
宣帝紀天嘉三年授使持節都督揚南徐等五州諸軍事
周寶安
本傳天嘉四年自衞尉卿授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正毅將軍南徐州刺史
黃法氍 【 黃法氍○ (鈔本此下有為鎮北大將南徐州刺史九字) 案此九字與下文廢帝紀及本傳重複必傳寫者誤衍也今刪】
廢帝紀光大元年以開府儀同三司黃法奭毛為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天嘉二年以功多召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鎮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未拜改授鎮南大將軍江州刺史六年召為中衞大將軍光大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鄱陽王伯山
世祖紀天嘉六年以東中郎將吳郡太守伯山為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廢帝紀天康元年五月南徐州刺史伯山進號鎮北將軍宣帝紀太建六年以中衞將軍揚州刺史伯山為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天嘉六年為緣江都督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天康元年進號征北將軍高宗輔政不欲令伯山處邊光大元年徙為鎮東將軍東揚州刺史太建元年召為中衞將軍中領軍六年又為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淳于量
廢帝紀光大二年十一月以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淳于量為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太建元年進號征北大將軍
豫章王叔英
宣帝紀太建五年正月以宣惠將軍叔英為南徐州刺史進號平北將軍
新安王伯固
宣帝紀太建七年冬十月戊午以安前將軍中領軍伯固為南徐州刺史進號鎮北將軍本傳廢帝立為使持節都督南琅邪彭城東海三郡諸軍事尋遷安前將軍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伯固性嗜酒而不好積聚所得祿俸用度無節于諸王之中最為貧窶高宗每矜之特加賞賜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獵高宗知之遣使責問十年入朝十三年為使持節都督揚南徐等四州諸軍事
廬陵王伯仁
宣帝紀太建十年正月以中領軍伯仁為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河東王叔獻
宣帝紀太建十二年十二月宣毅將軍南徐州刺史叔獻卒本傳七年授宣毅將軍尋為散騎常侍軍師將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
宜都王叔明
宣帝紀太建十三年以輕車將軍衞尉卿叔明為南徐州刺史本傳為使持節雲麾將軍南徐州刺史
蕭摩訶
後主紀太建十四年以右衞將軍蕭摩訶為車騎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會隋總管賀若弼鎮廣陵後主委摩訶備禦之任授南徐州刺史
永嘉王彥正
後主紀禎明二年五月忠武將軍南徐州刺史彥正進號安北將軍本傳為忠武將軍南徐州刺史進號安南將軍
南海王虔
後主紀禎明二年十一月以軍師將軍虔為安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本傳為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黃格為南徐州刺史隋賀若弼濟江襲陳格見執 【 弼傳】
杜洪泰
為南徐州刺史 【 唐宰相世系表】
按洪泰之子名顒後周時為雍州刺史安平公而南徐州刺史疑在陳時故附見
宋齊梁行南徐州事
宋江智淵
本傳大明閒新安王子鸞刺南徐智淵自尚書郎出為子鸞北中郎長史南東海太守加拜甯朔將軍行南徐州事
顧琛
本傳大明六年為子鸞北中郎司馬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王僧虔
齊書本傳遷散騎常侍為子鸞北中郎長史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蕭道成
齊書本傳桂陽王休範刺南徐道成以鎮北司馬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 以齊高帝紀桂陽王傳參定】
李安民
齊書本傳建平王景素作難使安民防之安民至京破景素軍于葛橋景素誅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參軍王迥素為安民所親盜絹二疋安民流涕謂之曰我與卿契闊備嘗今日犯王法此乃卿負我也于軍門斬之厚為歛祭軍府皆震服
江槩
元徽末武陵王贊刺南徐槩自吏郎侍中為長史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 江智淵傳】
劉善明
齊書蕭道成以驃騎大將軍刺南徐善明以冠軍將軍驃騎諮議領南東海太守行徐州事沈攸之反善明獻計事平道成召善明還都謂之曰卿策沈攸之雖復張良陳平適如此耳
齊江斆
本傳永明六年出為輔國將軍南東海太守加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事
王文和
江夏王鋒刺南徐文和行南徐州事與鋒友善袁彖本傳監吳興郡先嘗以微言忤世祖免官付東冶世祖遊陵望東冶明日釋之尋白衣行南徐州事
張瓌
本傳永明十一年為後將軍南東海太守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府州事
蕭穎冑
本傳隆昌元年永嘉王昭粲為南徐州以穎冑為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蕭遙光
本傳隆昌元年以冠軍將軍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江祀
晉安王寶義以鎮北將軍刺南徐祀為鎮北長史領南東海太守行府州事更營立宣尼廟 【 見江祏傳】
陸慧曉
本傳為晉安王征北長史領南東海太守行府州事
劉繪
本傳為晉安王征北長史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謝朓
本傳建武四年以鎮北諮議領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啟王敬則反謀上甚善賞之遷尚書吏部郎朓上表三遜
胡諧之
行南徐州事時江革舉為南徐州秀才中書郎王融與諧之書令薦革諧之方貢琅邪王汛便以革代之 【 梁江革傳】
范岫
梁書本傳永元末為晉安王長史行南徐州事
蕭琛
梁書本傳晉熙王寶嵩刺南徐琛為長史行南徐州事
梁蕭恭
以監丹陽尹行南徐州事 【 見蕭偉傳】
謝覽
本傳以仁威長史行南徐州事
劉孝綽
本傳高祖覽其文篇篇嗟賞尋敕知青北徐南徐三州事
王泰
本傳南康王績刺南徐泰為仁威長史領南蘭陵太守行南康王府州國事
王僧孺
本傳自尚書吏部郎出為南康王長史領蘭陵太守行府國事王典籤湯道愍暱于王用事府內僧孺每裁抑之道愍遂謗訟僧孺逮詣南司奉牋辭府僧孺坐免
王份
本傳豫章王綜以北中郎將刺南徐份為北中郎長史領蘭陵太守行南徐州事
張纘
本傳華容公歡以北中郎將刺南徐纘為北中郎長史領南蘭陵太守加正威將軍行府州事
孔休源
本傳簡文帝為晉安王刺南徐休源以長史為南蘭陵太守別敕專行南徐州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譽王深相倚仗軍民機務動止諮謀常于中齋別施一榻云此是孔長史坐人莫得預其見敬如此
宋齊南東海太守
宋庾登之
本傳自司徒左長史為南東海太守府公彭城王義康專覽政事不欲自下厝懷而登之性剛每陳已意義康甚不悅
羊元保
本傳衡陽王義季刺南徐元保自尚書吏部郎御史中丞為右軍長史南東海太守
江湛
本傳遷尚書吏部郎元嘉中廣陵王誕刺南徐湛為長史南東海太守政事委之
袁淑
本傳元嘉二十六年始興王濬以征北將軍刺南徐淑自尚書吏部郎出為征北長史南東海太守始到府濬引見謂曰不意舅遂垂屈佐淑荅曰朝廷遣下官本以光公府望還為御史中丞
何偃
本傳元嘉二十九年始興王濬刺南徐偃為征北長史南東海太守
武昌王渾
本傳世祖即位授征虜將軍南彭城東海二郡太守出鎮京口
劉彧
明帝紀孝建元年為南東海太守冠軍將軍如故鎮京口
沈曇慶
本傳世祖踐阼江夏王義恭刺南徐曇慶為大司馬長史南東海太守
庾徽之
自御史中丞出為新安王子鸞北中郎長史領南東海太守 【 孔顗傳】
江智淵
王僧虔
顧琛
【 並詳見南徐州行事】
宗越
本傳景和初加冠軍將軍領南東海太守
蕭惠開
本傳思話之子桂陽王休範刺南徐惠開為征北長史南東海太守會稽太守蔡興宗之郡惠開自京口請假還都相逢于曲阿
蕭道成
【 詳見行事】
袁粲
本傳泰始元年轉冠軍將軍南東海太守
沈文季
晉平王休祐以驃騎大將軍為南徐州明帝問褚淵須幹事人為上佐淵舉文季轉甯朔將軍驃騎長史領南東海太守 【 以宋明帝紀休祐傳齊書本傳參定】
陸澄
建平王景素鎮京口澄領南東海太守丁艱景素用司馬柳世隆行郡事澄在任日郡丞江淹曾與之集焦山有詩云杳杳長役思思來使情濃常忌光氛度籍蕙望春紅青波被海月朱華冒水松輕氣瞹長岳雄虹赫遠峰日暮崦嵫谷參差綵雲重永願白沙渚遊衍遂相從丹山有琴瑟不為憂傷容題言陸東海焦山集 【 以齊書本傳梁江淹傳及潤州類集參定】
柳世隆
本傳建平王鎮京口世隆為司馬領南東海大守 【 以梁江淹傳參定】
王繢
齊書本傳元徽末除甯朔將軍建平王鎮北長史領南東海太守
江槩
【 詳見行事】
謝朏
梁書本傳蕭道成以太尉督南徐朏為長史帶南東海太守 【 以齊高祖紀參定】
劉善明
【 詳見行事】
齊王元邈
本傳長沙王晃以後將軍刺南徐元邈為後軍司馬領南東海太守 【 以晃傳參定】
蕭赤斧
本傳豫章王嶷以驃騎大將軍刺南徐赤斧為驃騎司馬領南東海太守 【 以嶷傳參定】
王廣之
本傳長沙王以鎮軍將軍刺南徐廣之為鎮軍司馬領南東海太守 【 以晃傳參定】
江謐
本傳竟陵王子良以鎮北將軍刺南徐謐為鎮北長史領南東海太守 【 以子良傳參定】
虞悰
本傳為竟陵王鎮北長史領南東海太守
江斆
張瓌
蕭穎冑
蕭遙光
江祀
謝朓
陸慧曉
劉繪
【 並詳見行事】
蕭秀梁
本傳晉熙王寶嵩以冠軍將軍刺南徐鎮京口秀為冠軍長史領南東海太守
宋齊梁陳南蘭陵太守
宋劉彧
明帝紀世祖踐阼遷冠軍將軍南蘭陵太守
齊蕭諶
本傳永明二年為南蘭陵太守
巴陵王子倫
本傳永明十年遷南彭城太守鬱林即位更為南蘭陵太守
梁王泰
王僧孺
王份
孔休源
【 並詳見行事】
謝證
本傳豫章王綜刺南徐證以長史領南蘭陵太守褚球本傳普通四年廬陵王續刺南徐球自御史中丞為北中郎長史領南蘭陵太守大同閒河東王譽刺南徐球又為河東王長史領南蘭陵太守 【 以武帝紀廬陵王續傳參定】
張纘
【 詳見行事】
張綰
本傳出為北中郎長史蘭陵太守
徐度
陳本傳霸先鎮朱方度為信武將軍蘭陵太守
侯安都
陳本傳霸先鎮京口安都徐蘭陵太守霸先謀襲王僧辯諸將莫有知者唯與安都定計使安都率水軍自京口趨石頭
程靈洗
陳本傳紹泰元年授使持節信武將軍蘭陵太守散騎常侍如故助防京口
周文育
陳本傳侯景平授通直散騎常侍累遷南蘭陵太守
蕭濟
陳本傳歷蘭陵太守著聲績
嘉定鎮江志卷十四
刺守〔二〕
總目(缺)
唐潤州刺守
按隋開皇 【 按隋開皇○(鈔本此下一段在薛寶積條後) 案此段乃唐潤州刺守之敘其中云姑次序其可攷者始薛寶積其末云條列如左則薛寶積條必在此段之後矣嚴氏元照以為二段當互易今從之】 罷鎮置州大業復廢州為縣故隋建潤州僅十餘載刺史弗詳唐初劉元進沈法興等互據其地至武德七年以後方再為州新舊唐史諸傳漫不可考以宰相世系表與本州馬跡山魏法師碑考之僅得七八人自盧承慶李思文竇孝諶方見於傳而張公休王美暢又皆脫略自畢隆擇以後韋銑李濬兼按察使傳始明載然陸象先唐若山劉日正徐嶠韋昭理董琬又逸而無傳武德至開元末計一百二十六年僅得二十三人則刺守姓名泯沒必多姑次序其可考者始薛寶積次李元義李厚德盧承慶喬師望盧明來敬業李思文張公休竇孝諶盧徽遠王美暢畢隆擇韋銑李濬陸象先唐若山王琚劉日正徐嶠韋昭理齊澣董琬條列如左
薛寶積
唐宰相世系表終潤州刺史
按寶積從祖名道衡終隋益州總管祖名道實終隋禮部侍郎父名德儒終隋濟北司馬寶積刺潤雖不詳其年月考其時當在武德七年以後或貞觀初葢祖父仕隋則去隋未遠
李元義
宰相世系表終潤州刺史
按元義父名行師行師兄名大師大師子名延壽仕貞觀中撰南北史實元義從兄元義刺潤以其時考之當在薛寶積後
李厚德
歷潤州刺史 【 本府馬跡山魏法師石碑修入】
盧承慶
歷潤州刺史 【 以新舊唐書本傳及魏法師石碑參定】
按新舊唐書本傳顯慶四年以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坐調非法免俄拜潤州刺史遷雍州長史總章二年代李乾祐為刑部尚書計其刺潤當在顯慶龍朔間
喬師望
歷潤州刺史
按魏法師石碑銘有厚德承慶師望三人惟承慶見於唐傳李喬無聞以承慶傳考之係高宗時則李喬實相為先後葢魏法師碑乃儀鳳二年立
盧明
宰相世系表歷潤青等州刺史
按明在承慶姪行姑次於承慶師望之後
來敬業
宰相世系表歷潤州刺史 【 諸本皆作潤州惟監本作虔州恐監本錯葢監本錯處亦多】
按敬業來濟之子濟以永徽二年相高宗龍朔二年卒則敬業刺潤意在高宗末年
李思文
徐勣之弟敬業之叔歷潤州刺史文明元年敬業兵起思文以使間道聞敬業攻潤固守踰月力屈城陷敬業謂曰廬陵王繼天下無罪見廢今兵以義動何過拒即若黨於武氏宜改姓武囚於獄中及敬業敗楊楚平乃獨免遂賜武姓歷春官尚書或言思文本與敬業謀者乃復徐氏 【 以新唐書本傳及通鑑參定】
按思文雖無刺潤年月然文明元年敬業兵起思文已刺潤必是高宗末年
張公休
歷潤州刺史自潤州遷豫章太守 【 獨孤及集送宇文協律赴江西序】
按序文首云復周正之年天子以潤州刺史張公休為豫章太守武后紀天授元年改元載初以十一月為正月則序文云復周正之年是載初分明但此年巳遷豫章則公休刺潤在文明之後載初之前矣
竇孝諶
舊唐書本傳昭成順聖皇后之父則天時歷潤州刺史
按長壽二年后母龐氏被酷吏陷誣與后呪詛不道孝諶左遷羅州司馬其刺潤當在載初長壽間
盧徽遠
宰相世系表歷潤州刺史
按表徽遠是承慶姪孫度刺潤在則天時
王美暢
歷潤州刺史本府漢荊王神祠記建於先天二年 【 具荊王廟】
竊詳上下文意美暢刺潤左驍衞大將軍薛訥實為本州司馬以新舊唐書訥傳參之其為左驍衞在睿宗朝與神祠記合其為藍田令乃來俊臣用事時則訥為司馬傳雖不載必在藍田令之前後美暢既與薛司馬同時其刺潤在則天時甚明
畢隆擇
神龍初為中書舍人五王之削武氏岑羲為表語甚激切隆擇次當讀表辭色明厲三思既得志出隆擇為潤州刺史政有惠愛徙衞同陜三州刺史 【 以新唐書本傳及通鑑參定】
韋銑 【 舊唐書文粹作韋銑新唐書作韋詵以漢荊王神廟碑石刻為證當作銑字新唐書誤也】
景雲中為潤州刺史兼按察使有女擇所宜歸會休日登樓見參軍裴寬不以苞苴汙家銑嗟異引為按察判官以女妻之至先天開元中銑猶為刺史 【 以新舊唐書裴寬傳及唐文粹李華鶴林寺徑山大師碑銘序漢荊王神廟碑參定】
按荊王神廟碑稱先天二年三月功畢今刺史韋銑手薦脯醢唐李華徑山大師碑銘稱開元中本寺僧法密請至京口潤州刺史韋銑灑掃鶴林茲焉供養則知韋銑自景雲至開元猶為刺史而舊唐紀載景雲二年初置十道按察使所以舊唐傳稱刺史韋銑為按察新唐傳亦載銑引寬為按察判官也 【 以新舊唐書李麟傳參定】 按通典及新唐書地理志百官志貞觀元年因山川形便分為十道其八曰江南景雲二年置十道按察使開元二年曰十道按察採訪處置使故自韋銑至李濬皆以潤州刺史兼按察是時江南道猶未分東西至開元二十一年始因十道分山南江南為東西道增置黔中道置十五採訪使而舊書于李濬傳則云開元初授濬江東按察使於李麟傳亦云父濬開元初為江南東道按察使然開元二年尚為十道安得預分江南為東道也疑舊唐書一字之誤也今只以江南道按察使書
李濬舊
唐書本傳開元初置諸道按察使盛選能吏授濬潤州刺史江南道按察使以誠信待物稱為良吏去職有遺愛州人孫處元以學行著名濬特加禮異累表薦之仍令子麟與之結交濬尋拜虢潞二州刺史 【 以新舊唐書李麟傳參定】
按通典及新唐書地理志百官志貞觀元年因山川形便分為十道其八曰江南景雲二年置十道按察使開元二年曰十道按察採訪處置使故自韋銑至李濬皆以潤州刺史兼按察是時江南道猶未分東西至開元二十一年始因十道分山南江南為東西道增置黔中道置十五採訪使而舊書于李濬傳則云開元初授濬江東按察使於李麟傳亦云父濬開元初為江南東道按察使然開元二年尚為十道安得預分江南為東道也疑舊唐書一字之誤也今只以江南道按察使書
陸象先
本傳所至民吏懷之曾日類集引李德裕晚下北固山喜徑松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詩云近世二千石畢公宣化厚 【 畢公宣化厚○(鈔本化作公) 案公字義不可通今據全唐詩改正】 丞相量納川平陽氣衝斗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注云丞相謂陸兗公畢公謂畢公隆擇平陽謂齊詹事澣三賢皆歷此郡
今考新舊唐書陸象先傳並不言守潤然李衞公詩意慨慕皆屬為守者故未章言志凜凜君子風余將千載友則象先刺潤前志云史略之信然
唐若山
先天中歷官尚書郎連典劇郡開元中出為潤州頗有惠政遠近稱之 【 太平廣記神仙門】
按太平廣記載若山刺潤好方術鑪鼎侵用府庫官錢巿藥遂有所遇與賓僚同遊金山自中流隱去有遺表留郡中几案間元宗省表異之命優卹其家又召其弟若水與內臣賫詔江表海濱尋訪杳無音塵其後二十年有若山舊吏自浙西奉使淮南於魚巿中見若山鬻于魚肆睨其吏而延之入陋巷中華第哀其久貧化鐵為金盡以遺之末又厚誣李紳遇若山於華山其誕幻不經直可以欺愚者然竊歎開元盛時刺史中有贓吏如此不惟佚罰遁逃苟免而天子亦受其欺則開元之盛不待至天寶而已衰矣夫使贓吏假神仙之名以遁逃當時僚吏揖別于中流二十年後舊吏遇之于魚巿其存其歿固不可得而考然朝廷無政賞罰無章識者觀之可為浩歎欲欺後世難矣哉
王琚
新舊唐書本傳開元中歷澤衡郴滑虢沔夔許八州刺史遷潤州刺史開元二十年丁母憂琚性豪侈著勳中朝其處方面去故就新受饋運至數百萬每移一州車馬填路數里不絕
劉日正
潤州刺史領江東採訪使
徐嶠
潤州刺史領採訪使
韋昭理
潤州刺史
按三人並見文粹李華徑山大師碑銘序考通典唐志置江東採訪使之年月則劉日正徐嶠之刺潤當在開元二十一二年間韋昭理雖不帶採訪使然李華列於徐嶠之次必是隨其年月先後今因之
齊澣
新舊唐書本傳開元二十五年自常州刺史遷潤州刺史充江東採訪處置使奏請穿伊婁河 【 具地理類】
董琬
為江東採訪使嘗居此州 【 太平廣記】
按新舊唐書地理志載開元置採訪使於江東道則云理蘇州本朝輿地廣記亦祖之云治蘇州然考齊澣傳及李華徑山大師碑銘劉日正徐嶠皆以潤州刺史領採訪使又載劉同昇以常州刺史領採訪使舊唐紀至德二載又載以黃門侍郎崔渙為餘杭太守江東採訪防禦使則是江東採訪使不獨理蘇州或治常或治潤或治杭本無定所太平廣記載潤州萬歲樓事謂開元以前以潤州為凶闕董琬為江東採訪使嘗居此州故以董琬次齊澣
按新唐書百官志 【 按新唐書百官志○ (鈔本按字上空一字不提行) 案他卷一子目內止有一敘惟此卷唐潤州刺守一子目內凡有數敘蓋唐時潤州刺守官名屢變故子目後之敘所述者自薛寶積至董琬其末云條列如左此段所述自王景略至季廣琛其末亦云條列如左則俱為敘文可知下文各段言條列如左者四言條列辨證如左者一言除罷年月如左者一皆仿此例至於按新唐書方鎮表一段及按舊唐紀元和五年一段雖無如左字樣然一則述李元素韓皐二人一則述薛苹至王璠七人與前後諸敘事同一例則亦為敘文無疑】 上州刺史注天寶元年改刺史曰太守今考韓文獨孤及集新舊唐書得六人曰王景肅嚴損之林洋閻敬之劉彙季廣琛惟王景肅嚴損之未詳其先後林洋閻敬之在天寶末劉彙季廣琛在至德間內劉彙實兼江東防禦使條列如左
王景肅
仲舒之祖歷丹陽太守 【 韓文公集王仲舒墓志銘】
嚴損之
中書侍郎挺之弟歷太原上谷弋陽餘杭四郡太守遷丹陽太守雖風俗殊異治効如一 【 唐獨孤及文集嚴損之墓志銘】
林洋濟
南人歷丹陽太守 【 舊唐書薛播傳】
按天寶間敕丹陽郡太守林洋及道俗父老百姓等朕遠遵元妙載想靈仙眷茲茅山是謂天洞瑤壇舊觀餘趾尚存云云時練師李含光將赴金壇故有是敕石刻猶存含光上表年月係天寶七載則林洋守丹陽正其時也 【 石刻內楊字從木】
閻敬之
為丹徒郡太守永王璘反進至當塗吳郡太守兼江東採訪使李希言遣其將元景曜及敬之將兵拒之景曜以其眾迎降于璘敬之及璘戰於伊婁埭璘擊斬敬之以徇江淮大震 【 以新舊唐書永王璘傳及新唐書肅宗至德元載帝紀通鑑參定】
按唐不曾有丹徒郡而丹陽實治丹徒舊唐書永王璘傳先云採訪使李希言在丹陽後云丹徒太守閻敬之則丹徒太守即丹陽郡太守也
劉彙
新唐書肅宗紀至德二載正月甲寅自山南東道節度使永王傅為丹陽太守兼防禦使舊紀至德二載八月甲申江東採訪防禦使移治杭州別徐崔渙與新書方鎮表合葢劉彙之除在其年正月
季廣琛
永王璘之敗江東節度使韋陟以廣琛從永王下江非其本意懼罪出奔未有所適乃表請拜廣琛為丹陽太守兼御史中丞沿江防禦使以安反側無何有詔令陟赴行在陟以廣琛雖承恩命猶且遲迴恐後變生禍移於陟欲往招慰然後赴召乃發使上表懇言其急陟馳至歷陽見廣琛且宣恩旨勞徠行賞陟自以私馬數匹賜之安其疑懼 【 舊唐書韋陟傳】
按新唐書韋陟傳載陟表季廣琛為歷陽太守與舊唐書異然竊詳韋陟係江東節度使丹陽郡乃其所部歷陽郡係和州屬淮南路陟職在江東安得表請廣琛為歷陽太守恐當從舊唐書度此時廣琛雖已拜丹陽太守之命猶遲迴在淮南之歷陽陟恐為己累故馳至歷陽宣恩旨招慰廣琛使廣琛亟趨丹陽治所爾舊唐書載陟辭情明白恐新唐書以陟馳至歷陽之故卻以前文拜丹陽太守為疑故載廣琛為歷陽太守也通鑑至德二載二月戊戌季廣琛方貳於璘則陟表奏廣琛為丹陽必在劉彙之後
按舊唐書職官志上州刺史注乾元元年改郡為州州置刺史續以舊唐書肅宗紀參考自乾元元年八月始命季廣琛等為刺史與職官志合今考潤州刺史自韋儇而下得韋元甫韓賁韋損樊晃蕭定馬炫等共七人而建中二年韓滉則兼鎮海節度浙江東西道觀察事權始重與前日不侔條列如左
韋儇
上元元年十一月新除江淮都統劉展反舊持節都統江淮節度宣慰觀察使李峘引兵渡江拒展儇以節度觀察副使領潤州刺史與李及浙西節度使侯令儀屯京口 【 語見攻守形勢】 展自上流濟襲下蜀李軍聞之自潰奔宣城甲午展陷潤州丙寅展以降將宗犀為潤州司馬丹陽軍使始李之去潤州也副使李藏用謂李曰處人尊位食人重祿臨難而逃之非忠也以數十州之兵食三江五湖之險固不發一矢而棄之非勇也無忠無勇何以事君藏用請收餘兵竭力以拒之李乃悉以後事授藏用收散卒募壯士與展將張景超孫待封戰於郁墅兵敗奔杭州展以其將許嶧為潤州刺史二年展敗嶧死 【 以通鑑及李本傳唐招隱寺大律師石碑參定】
李之都統江淮本傳稱係乾元元年則儇以副使刺潤當是李都統江淮之後至上元元年遇展之叛爾
韋元甫
歷潤州刺史 【 新舊唐書杜佑傳李華復練塘頌序文載永泰元年十一月韋損刺潤州元甫為本道觀察使】
參之舊唐書代宗帝紀大歷三年元甫以浙西團練觀察使蘇州刺史為尚書右丞則是元甫自永泰元年至大歷三年皆以蘇州刺史為觀察使又以舊唐書元甫本傳考雖不載刺潤卻云累遷蘇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大歷初授淮南節度觀察使在揚州三年至大歷六年卒則其刺潤當在刺蘇州前上元二年劉展已平之後或寶應廣德間
韓賁
歷潤州刺史 【 唐招隱寺大律師碑銘其石碑見存于本府壽邱山普照寺下前軍寨碑銘係唐屯田郎中柳識撰識之文載於唐文粹者三】
攷新舊唐傳並不見韓賁姓名出處僅登載於此碑風雨剝蝕巋然獨存此碑載潤州刺史姓名凡四人曰韋儇韓賁韋損樊晃以唐書參考韋儇之後韋損之前合有韋元甫而此碑獨不登載意元甫非佞佛者但元甫與賁未知孰為先後然以紀傳文集參考元甫歷任恐在賁前
韋損
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銀青光祿大夫領潤州刺史聲如飈馳先詔而至吏人畏伏男女相賀即日上無貪剋下無冤憤丹陽縣練塘被百姓築堤橫截以利害白本道觀察使韋元甫率徒闢之民刻石頌德 【 以唐地里志練塘碑及李華復練塘頌序招隱大律師碑參定】
樊晃
銀青光祿大夫潤州刺史曾集杜甫集六十卷小集六卷皇甫冉嘗與之登潤州城樓及同遊潤州郡東山有和樊潤州詩兩篇 【 以唐藝文志招隱大律師碑及潤州類集參定】
按獨孤及集有皇甫冉文集序文載冉大歷二年以右補闕奉使江表因省家至丹陽而沒潤州類集亦載皇甫冉省家至丹陽卒盧綸有哭冉詩則冉與樊潤州登城樓遊東山當是奉使江表省家之時又按唐文粹有琴會記載大歷六年浙西觀察使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贊皇公祗命朝於京闕春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以琴相和贊皇公係李棲筠以舊唐紀考之棲筠除在八月今琴會記載次朱方月日恐是七年春正月爾晃刺潤合在蕭定之前然招隱寺大律師碑銘係建中三年撰文貞元五年十一月七日立碑以唐紀傳考之撰文乃韓滉刺潤之時立碑乃王緯刺潤之時而碑辭所及前止韋儇後止樊晃中間不及韋元甫向後不及蕭定馬炫韓滉白志貞王緯則前後刺潤者其佞佛不佞佛可以概見
蕭定
新舊唐書本傳歷袁信湖宋睦五州刺史遷潤州刺史所涖有政聲大歷中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定與常州刺史蕭復濠州刺史張鎰為理行第一而劭農桑均賦稅逋亡歸復戶口增加定又冠焉尋遷戶部侍郎舊唐書張鎰蕭復傳鎰係大歷五年除濠州刺史復係大歷十四年自常州刺史為潭州刺史
又按延陵季子廟記蕭定撰書行云時大歷十四年歲次己未八月戊戌朔二十七日甲子正議大夫使持節潤州諸軍事守潤州刺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新拜尚書戶部侍郎蘭陵蕭定字梅臣記定之刺潤歷年必多葢戶口增加等事非歲月可辦
馬炫
新舊唐書本傳燧之仲兄建中初為潤州刺史黜陟使柳載以清白聞召拜太子右庶子
按乾元元年復為潤州始隸浙西道其節度團練觀察使治所遷徙不常然未嘗治潤也乾元元年則韋黃裳以節度治蘇乾元二年至上元元年則顏真卿侯令儀二人以節度治昇上元二年則季廣琛李琬以節度治宣自大歷三年至大歷十四年則韋元甫李棲筠李涵李道昌韓滉並以團練觀察治蘇建中二年韓滉始自蘇徙潤浙江東西道合而為一又加鎮海之號以重其軍增置節度使以重其權除罷年月如左
韓滉
舊唐書德宗紀建中二年夏五月庚寅自浙江西道為鎮海軍加蘇州刺史授檢校禮部尚書潤州刺史充鎮海軍節度使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通鑑六月庚寅以浙江東西觀察使蘇州刺史韓滉為潤州刺史浙江東西節度使名其軍曰鎮海興元元年五月加檢校右僕射貞元元年秋七月丙午授檢校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江淮轉運使通鑑係興元元年十二月庚辰加滉平章事江淮轉運使貞元元年十一月乙未兩浙節度使韓滉來朝十二月丁巳以滉兼度支諸道鹽鐵轉運使貞元三年二月戊寅度支鹽鐵轉運使鎮海軍節度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國公韓滉卒贈太傅新舊唐書本傳拜蘇州刺史浙江東西都團練觀察使尋加檢校禮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滉既移鎮安輯百姓均其租調不踰月境內稱治帝在奉天淮汴震騷滉訓練士卒鍛礪戈甲稱為精勁分兵戍河南又獻縑十萬疋請以鎮兵三萬助討賊有詔嘉勞尋檢校尚書右僕射封南陽郡公李希烈陷汴州滉擇銳卒令禆將李長榮王棲曜柏良器破之漕路無梗安靖東南滉功居多時里胥有罪輒殺無貸人怪之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史禽賊有負聚其類以反此輩皆鄉縣豪黠不如殺之用少年者惜身保家不為惡又聞京都未平恐有渡江之事築石頭五城造樓船戰艦毀寺觀修塢壁置館第穿深井俾偏將邱涔督役朝令夕辦又與揚州陳少游臨江大閱以金繒相餉酬自德宗出幸及歸京師軍用既繁道路又阻關中饑饉加以災蝗滉調發糧帛以濟朝廷府無虛月當時實賴焉李晟方屯渭北滉運米饋之船置十弩以為防援有寇則叩舷相警賊不能剽始漕船臨江滉顧僚吏曰天子蒙塵臣下之恥也乃自舉一囊置舟中將佐爭負之須臾而畢會有毀滉者上疑之李泌數為滉辨明其無他上曰善即下泌章令滉子考功員外郎皐謁告歸覲諭以卿父比有謗言朕今釋然不復信矣因言關中乏糧令語其父速致之皐至潤州滉感悅流涕即日自臨水濱發米百萬斛聽皐留五日即還朝自送至江上冒風濤而遣之陳少游聞滉貢米亦貢二十萬斛上謂李泌曰韓滉乃能化陳少游亦貢米矣泌對曰豈惟少游諸道將爭入貢矣時關中兵荒米斗直錢五百及滉米至減五之四二年春特封晉國公其年十一月來朝加滉江淮轉運使十二月加度支諸道轉運鹽鐵等使 【 以通鑑參定】
按通鑑貞元三年二月韓滉薨分浙江東西道為三浙西至潤州又按舊唐紀貞元三年二月以白志貞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與通鑑合 【 具敘郡】 而新書方鎮表於貞元三年云分浙江東西為二道觀察使治蘇州恐是傳寫之誤葢德宗始欲其聚江淮財賦故特創鎮海節度合東西二浙之權以畀之中間奉天之難雖滉之力居多緣任重權專謗讟亦不少故滉死始懲其專而分其權然浙西觀察治所實在潤元不曾徙治蘇州自貞元三年二月以後自永貞元年三月丙戌以前觀察使凡四人曰白志貞王緯李若初李錡而錡於永貞初復為鎮海節度使條列如左
白志貞
舊唐書德宗紀貞元三年二月戊寅以果州白志貞為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觀察使貞元三年六月乙巳浙西觀察使白志貞卒通鑑貞元三年二月戊寅韓滉薨上以果州刺史白志貞為浙西觀察使柳渾曰志貞憸人不可復用會渾疾不視事辛巳詔下用之渾疾間遂乞骸骨不許
王緯
舊唐書德宗紀貞元三年八月壬辰以給事中王緯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貞元十年十一月乙酉以浙西觀察使王緯為諸道鹽鐵轉運使貞元十四年八月甲午浙西觀察使潤州刺史王緯卒新舊唐書本傳進給事中會浙西觀察使闕執政李泌曰浙西賦入尤劇緯清而忠能惠養民請遣之制可初州縣有韓滉時罰錢未入者十八萬緡府史請裒為進奉緯上疏願蠲以紓民詔聽之貞元十年加御史大夫兼諸道鹽鐵轉運使裴延齡以諸道負錢四百萬緡獻為羨餘以圖寵緯奏此諸州經費大忤延齡意三歲加檢校工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緯性勤儉居官以清白稱然好用刻深吏督察巡屬人不聊生
李若初
舊唐書德宗紀貞元十四年九月乙卯以浙東觀察使李若初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及諸道鹽鐵轉運使貞元十五年春正月甲戌浙西觀察使李若初卒新舊唐書本傳累遷越州刺史浙江東道都團練觀察使十四年秋代王緯為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都團練觀察諸道鹽鐵轉運使時天下錢少貨輕州縣禁錢不出境商賈不通若初始奏縱錢以起萬貨詔可若初善於吏道性嚴彊持剛檢下吏民畏服方整理鹽法頗有次敘貞元十五年遇疾卒贈禮部尚書
李錡
舊唐書德宗紀貞元十五年二月乙酉以常州刺史李錡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及諸道鹽鐵轉運使通鑑永貞元年三月丙戌以浙西觀察使李錡為鎮海節度使解其鹽鐵轉運使舊唐書憲宗紀元和二年十月己酉以浙西節度使李錡為左僕射新舊唐書本傳方閑廄宮苑使李齊運用事錡以賂數十萬結其歡薦之於上自杭湖二州刺史遷潤州刺史浙西觀察諸道鹽鐵轉運使錡刻剝多積奇寶歲時奉獻德宗昵之因恃恩驕恣天下榷酒漕運錡得專之故朝廷用事臣錡以利交餘皆乾沒於私國計日耗浙西布衣崔善貞上書闕下暴其罪帝械以賜錡錡聞其將至預浚大坎於道傍至則并鎖械納坎中生瘞之聞者切齒錡復欲為自全計增廣兵眾隨身以胡奚雜類虬鬚為一將號番落健兒皆錡腹心廩給十倍使號錡為假父故樂為其用永貞元年復鎮海軍以錡為節度使罷領鹽鐵轉運錡雖失利權而喜得節旄暴倨日甚屬吏死不以過甚眾寮佐力諫不能得遽遁去憲宗即位錡不自安三請覲有詔拜尚書左僕射錡屢遷行期上表稱疾上以問宰相武元衡曰陛下初即政錡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在錡將何以令四海上以為然下詔召之錡計窮遂謀反制以淮南節度使王鍔統諸道兵討之其將張子良執錡械送京師初戶部侍郎張滂領諸道鹽鐵轉運使後潤州刺史王緯代之理於朱方數年錡又代之鹽院津堰改張侵剝不知紀極私路小堰厚歛行人多自錡始 【 以唐食貨志通鑑參定】
王澹
新唐書憲宗紀元和二年十月鎮海軍節度使李錡反殺留後王澹新舊唐書本傳憲宗即位二年錡求入朝上遣中使至京口慰撫且勞其將士錡雖立判官王澹為留後實無行意屢遷行期澹與敕使數勸諭之錡不悅而反王澹既掌留務於軍府頗有制置錡益不平密諭親兵使殺之會頒冬服錡嚴兵坐幄中澹與敕使入謁有軍士數百譟於庭曰王澹何人擅主軍務曳下臠食之 【 以通鑑參定】
按新唐書方鎮表載元和二年升浙西觀察為鎮海軍節度通鑑考異辨之已詳然李錡既誅節度使又除李元素韓皐二人而後復罷為觀察使
李元素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二年十月己酉以御史大夫李元素為潤州刺史鎮海軍浙西節度使新舊唐書本傳元和初拜御史大夫李錡為亂江南遂授元素浙西道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數月受代入拜國子祭酒
韓皐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三年二月己丑以武昌軍節度使韓皐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浙西觀察使元和五年正月己巳浙西觀察使韓皐封杖決安吉令孫澥致死有乖典法罰一月俸料新舊唐書本傳拜尚書右丞嫉王叔文用事叔文怒出皐為鄂岳蘄沔觀察使叔文敗即拜節度徙鎮海四年七月封杖決湖州安吉縣令孫澥四日致死時元稹以監察御史分務東臺劾奏皐云孫澥官忝字人一邑父母白狀追攝過犯絕輕觀察使職在六條訪察事有不法即合具狀奏聞封杖決巡內官吏與法無文數日致死有傷和氣請明典憲嚴加禁斷五年春正月己巳敕皐備歷中外合遵典憲有此乖越良所憮然罰一月俸料然皐大抵以簡儉治所至有績後入為戶部尚書 【 以舊唐書德宗紀元稹長慶集參定】
按舊唐紀元和五年十一月浙西奏當鎮舊有丹陽軍今請併為鎮海軍係薛苹到後奏請故元和六年十月有潤州鎮海軍使額宜停之文與新書方鎮表載元和六年浙西觀察罷領鎮海軍使合則是韓皐之後罷節度為觀察分明然元和五年正月韓皐罰俸時已係觀察使若閻濟美係浙西觀察亦合在韓皐之後今姑以濟美列於薛苹之前又自元和五年八月至大和八年十一月得六人曰薛苹李翛竇易直李德裕李蟾丁公著王璠 【 得七人曰薛苹李翛竇易直李德裕李蟾丁公著王璠○(鈔本七作六無李蟾二字) 案此敘後列八人之傳除閻濟美不計外(上文云今姑以濟美列於薛苹之前)自薛苹至王璠正合七人之數則六人必七人之訛也以李德裕李蟾丁公著三傳攷之蟾為浙西觀察留後正在德裕之後公著之前嚴氏元照謂當補李蟾二字其說是也】 內李德裕以大和九年及開成間又再守潤故合其三到履歷聚為一傳以見其始末
閻濟美
新舊唐書本傳貞元末自婺州刺史福建觀察使徙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所至以簡易為理兩地之人常賦之外不知其他初諸道長吏罷還者取本道錢為進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節度使柳晟與濟美皆格詔輸獻御史中丞盧坦劾奏帝諭坦曰二人所獻皆家財朕已許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違詔陛下奈何以小信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歸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納之葢濟美之罷浙西也方在道見詔而貢獻無所還故帝為言之 【 以新舊唐書盧坦傳參定】
按通鑑元和三年二月辛亥御史中丞盧坦奏彈前山南西通節度使柳晟前浙東觀察使閻濟美違赦進奉而考異又特辨此事以為新舊唐書閻濟美傳皆誤合從實錄云離越州後方見赦文則是浙東分明若從唐傳則新舊唐書帝紀皆無濟美刺潤州觀察浙西除罷年月況舊紀自建中至元和潤州刺史除罷甚明通鑑斷然從實錄係之於元和三年二月則與舊紀除韓皐年月同濟美不當作浙西矣溫公必有所見葢溫公修通鑑亦不專從實錄如昭宗景福二年九月錢鏐為鎮海節度使實錄云仍徙鎮海軍額於杭州溫公則按吳越備史以辨實錄之誤今於濟美乃以為浙東而專主實錄其考訂必詳是非必公難以臆見附入浙西但前志已據祥符圖經編載今不敢刪去姑核唐傳綴之於此
薛苹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五年八月乙亥以浙東觀察使薛苹為潤州刺史新舊唐書本傳憲宗時自湖南觀察使徙浙東以治行遷浙江西道觀察使加御史大夫累封河東郡公廉風俗守法度人甚安之理身儉薄嘗衣一綠袍十餘年不易因加賜朱紱然後易去歷三鎮凡十餘年家無聲樂所得俸祿悉以分散親屬故人而無餘藏除左散騎常侍年七十致仕是時有年過垂車而不知止者唯苹年至而無疾請告角巾東洛時甚高之
李翛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一年冬十月庚午以京兆尹李翛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以翛嘗歷計司能聚歛方藉供軍故有斯授元和十四年三月庚寅浙西觀察使李翛卒新舊唐書本傳翛不知何許人進京兆尹專聚歛以固恩寵帝以浙西重鎮號為殷阜欲掊捃遺利乃以翛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令設法鳩聚財貨淮西用兵頗賴其賦元和十四年以病求還京師未朝謁而卒士有相賀者
竇易直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四年五月己亥以宣歙觀察使竇易直為潤州刺史充浙西觀察使新舊唐書本傳自宣歙觀察使遷浙西觀察使長慶二年七月汴州將李介逐其帥李愿易直聞汴州亂而懼欲散金帛以賞軍或曰賞給無名卻恐生患乃止而外巳有知之者時江淮旱水淺轉運使錢帛委積不能漕大將王國清指漕貨激眾謀亂先事有告者乃械國清下獄其黨數千羣讙入獄篡取之因欲大剽易直登樓令曰能誅為亂者一級賞千萬眾喜反縛為亂者三百餘人并擒國清斬之九月以李德裕代還為吏部侍郎 【 以通鑑參定】
李德裕
舊唐書穆宗紀長慶二年九月癸卯以御史中丞李德裕為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以代竇易直衞公年譜寶歷二年有造三聖像記其銜乃正議大夫持節潤州諸軍事守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浙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贊皇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舊唐書文宗紀大和元年九月丁丑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就加檢校禮部尚書大和三年秋七月乙巳以浙西觀察使檢校禮部尚書李德裕為兵部侍郎大和八年十一月乙亥以兵部尚書李德裕檢校右僕射充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等使舊唐書本傳係檢校尚書左僕射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蘇常杭潤觀察等使大和九年夏四月丙戌以鎮海軍節度使浙西觀察等使李德裕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開成元年十一月庚辰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李德裕檢校戶部尚書充浙西觀察使開成二年五月丙寅以浙西觀察使李德裕檢校戶部尚書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使新舊唐書本傳德裕吉甫之子長慶二年為御史中丞李逢吉欲引僧孺同相懼德裕禁中沮之九月出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潤州承王國清亂前使竇易直傾府庫賚軍資用空殫而下益驕德裕自檢約以留州財贍兵雖儉而均故士無怨二年之後賦輿復集南方信禨巫雖父母癘疾子棄不敢養德裕諭以孝慈大倫弊風頓革按祠廟非經祠者毀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六十寇無所廋蔽人樂其政天子下詔褒揚敬宗立詔浙西上脂盝粧具又索盤絛繚綾千疋德裕論奏優詔為停 【 語見土貢】 徐州王智興于泗州築壇度僧德裕劾奏禁齊民蒜山渡江者有詔禁止寶歷元年上丹扆六箴曰宵衣正服罷獻納誨辨邪防微辭皆明直婉切帝雖不能用命學士韋處厚殷勤答詔謝竟為逢吉排笮訖不內徙是年德裕有遊北固山詩元稹和之云自公鎮南徐三換營門柳寶歷三年亳州浮屠詭言水可愈疾號曰聖水南方往汲者互相欺訹德裕于蒜山渡嚴勒津邏捕絕狂人杜景先上言其友周息元壽數百歲帝遣宦者往潤州迎之至京師館之禁中山亭德裕又論奏後息元誕譎不情文宗即位逐之大和三年召拜兵部侍郎裴度薦材堪宰相而李宗閔以中人助先秉政且德君出德裕鄭滑踰年徙劍南西川大和六年召為兵部尚書七年以本官平章事八年罷相尹興元復為兵部尚書十一月乙亥授檢校右僕射充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等使劉夢得有送德裕赴鎮詩二首中有聯云鳳從池上遊滄海鶴到遼東識舊巢又云建節東行是舊遊歡聲喜氣滿吳州郡人重得黃丞相童子爭迎郭細侯詩引亦云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後歷滑臺劍門兩鎮遂入相今復領舊地新加旌旄九年四月丙戌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貶素州長史開成元年刺滁州十一月庚辰授檢校戶部尚書復充浙西觀察使德裕三在浙西出入十年五月丙寅授檢校戶部尚書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使據德裕獻替記云自唐有國二百餘年未嘗有自潤遷揚州者況兩地皆是舊封倍懷榮感葢德裕祖文獻公棲筠大歷二年曾以蘇州刺史兼浙西團練觀察使而忠懿公吉甫嘗為淮南節度使二鎮皆父祖舊治故云 【 以李衞公年譜參定】
李蟾
大和三年七月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召為兵部侍郎以李蟾為留後 【 李德裕獻替記】 新舊唐書本傳初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漳王傅母杜仲陽坐宋申錫事放歸金陵詔德裕存處之會德裕已離浙西在道奉詔書至宿州聞仲陽已過遂牒留後李蟾令依詔旨處分後至大和九年三月王璠與李漢鄭注誣奏德裕德裕得罪分司東都至開成元年冬德裕再授觀察浙西因供奉官梁承敏送官誥至德裕具錄得令安存仲陽詔白及至宿州牒留後李蟾并奏狀附承敏封進上覽狀歎息 【 以德裕獻替記及通鑑參定】
丁公著
舊唐書文宗紀大和三年秋七月乙巳以禮部尚書翰林侍講學士丁公著檢校戶部尚書兼潤州刺史充浙西道觀察使大和六年八月壬申以浙西觀察使丁公著為太常卿舊唐書本傳穆宗即位以青宮之舊自給事中遷工部侍郎知吏部選事公著知將大用以疾辭求外官遂觀察浙東徙河南尹遷尚書右丞轉兵部吏部遷禮部尚書上以浙西災寇求良帥命檢校戶部尚書領之詔賜米七萬石以賑給浙民賴之改授太常卿
按新唐書本傳自浙西徙河南四遷禮部尚書長慶中浙東災癘拜觀察使詔賜米七萬斛使賑濟與舊唐書傳先後不同然考舊唐書帝紀長慶元年為給事中是年十月出觀察浙東寶歷二年自右丞為兵部侍郎大和二年自吏部侍郎為禮部尚書三年為潤州刺史六年五月浙西丁公著奏杭州八縣災疫賑米七萬石是年八月除太常卿九月丁未卒歷歷可考與傳無少差非自浙西徙河南賜米七萬賑饑亦非在浙東也
王璠
舊唐書文宗紀大和六年八月乙丑以尚書左丞判太常卿王璠檢校禮部尚書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新舊唐書太傅自左丞判太常卿事出為浙西觀察鄭注李訓薦之八年自浙西觀察使召還復拜尚書左丞訓敗與子遐休俱死方璠在浙西因溝其城既鑿深數尺役人得一方石銘十二字云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璠命寮佐辨之莫析其旨京口老人講之曰此石非尚書吉兆也且公之先曰崟崟生礎以文而觀是山有石也礎生璠是石有玉也璠之子曰遐休是玉有瑕瑕即休休者絕之兆其絕緒乎 【 以通鑑太平廣記參定】
按王璠之後李德裕再以兵部尚書鎮潤朝廷欲重其權故復加鎮海節度使寵之綠王璠李漢等誣奏遂得罪至賈餗之除遂廢節度為觀察路隋以宰相出典故復帶節度使參之新書方鎮表云大和九年復置鎮海軍節度使者正以八年冬李德裕再鎮潤也又云數日廢者賈餗之除觀察使僅得七日也又云既而復置者再除路隋為節度使也又云踰月又廢者路隋至是年七月卒又除崔郾為觀察使也德裕再除已條列在前自賈餗而後條列如左
賈餗
舊唐書文宗紀大和九年四月辛卯以京兆尹賈餗為浙西觀察使四月戊戌以新浙西觀察賈餗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新唐書宰相表同帝紀作浙江東道觀察使恐是傳寫之誤】 新舊唐書本傳遷京兆尹坐奪俸餗不勝恚恥之求出詔以為檢校禮部尚書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制出未行戊戌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 以通鑑參定】
路隋
舊唐書文宗紀大和九年夏四月丙申以太子太師門下侍郎平章事路隋為鎮海軍節度浙西觀察等使新書宰相表係除檢校尚書右僕射平章事鎮海軍節度使大和九年秋七月壬戌鎮海軍節度使路隋卒新舊唐書本傳初王璠李漢誣奏李德裕厚賂杜仲陽陰結漳王圖為不軌上怒甚召宰相路隋王涯李固言及璠漢鄭注等面證其事璠漢等極口誣之隋曰德裕實不至此誠如璠漢之言微臣亦合得罪羣論稍息李德裕連貶至袁州長史隋不簽奏狀始為鄭注所忌九年四月拜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等使大和九年七月遇疾於路薨於楊子江之中流 【 以通鑑參定】
崔郾
舊唐書文宗紀大和九年秋七月辛酉以鄂岳觀察使崔郾充浙西觀察使樊川集崔郾行狀列銜云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禮部尚書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開成元年十一月庚辰浙西觀察使崔郾卒新舊唐書本傳自鄂岳安黃蘄申等州觀察使移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加禮部尚書郾曰三吳者國用半在焉因高為旱因下為水者六歲矣輕賦兵役不減於民上田沃土多歸豪強荀悅所謂公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酷甚於亡秦今其是也于是料民等第籍地沃瘠均其徵賦一其徭役經費宴賞約事裁節民有宿逋不可減於上供者必代而輸之誠禱山川歲獲大稔復曰衣冠者民之主也自艱難以來軍士得以氣加之商賈得以財侮之不能自奮者多棲於吳土遂立延賓館以待之苟有一善必接盡禮因訪里閭益知民之疾苦隨以治之才逾期歲而吳民復振開成元年十月二十日薨於治所多士相弔曰使郾相天子貞觀開元之俗可期而見也豈郾不幸實生民之不幸也贈吏部尚書 【 以樊川集郾行狀參定】
盧商
舊唐書文宗紀開成二年五月辛未以蘇州刺史盧商為浙西觀察使新舊唐書本傳開成初自蘇州刺史鹽課增倍宰相上其勞績遷潤州刺史浙西團練觀察使召為刑部侍郎
按崔郾之後係李德裕再以觀察使鎮潤已併列於前德裕之後係盧商舊唐紀與唐傳已明載之但盧商之罷潤州無年月自開成二年以後至咸通三四年以前漫不可考今於新唐書列傳資治通鑑太平廣記得七人用舊唐書紀傳新書方鎮表旁考互證粗有次序前五人係觀察使曰盧簡辭鄭明李景遜崔瑤敬晦至李琢則復為鎮海節度使蕭寘又復為觀察使條列辨證如左
盧簡辭
新唐書本傳李程鎮太原表為節度判官入授考功員外郎累擢湖南浙西觀察使
按新舊唐書紀及新唐書宰相表李程罷相出鎮之時實寶歷二年九月簡辭出為程判官入授考功員外又累擢而後觀察湖南自湖南而後觀察浙西經歷如此決非歲月間事當是盧商刺潤之後葢舊唐紀無盧商罷潤州年月至會昌六年始載兵部侍郎判度支盧商奏諸道兵討伐党項繼考盧商傳自觀察浙西入為刑侍轉京兆尹遷戶侍判度支又出鎮東川方為兵侍再判度支經歷亦八九年以盧商之經歷度簡辭之出入其觀察浙西疑是開成之末會昌之初
鄭明
新唐書本傳由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為鄂岳浙西觀察使
按明觀察浙西年月新舊帝紀皆不載及考其拜相年月舊帝紀則大中七年四月新唐紀及表則大中十年正月考新書鄭明傳自觀察浙西之後歷義武宣武二節度工部尚書判度支御史大夫方拜相未觀察浙西以前嘗為諫議大夫舊唐書鄭明傳載明遷諫議在開成四年而新傳載明自諫議為侍講亦四五遷方至浙西度必在會昌或大中初與李景遜相先後今姑列於李景遜之前
李景遜
通鑑會昌六年九月以右散騎常侍為浙西觀察使新舊唐書本傳母鄭氏性嚴明景遜宦達髮已斑白小有過不免捶楚及觀察浙西母問行日景遜率然對有日鄭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葢怒其不嘗告也且曰已貴何用母行景遜重請罪乃赦有左都押牙迕景遜意景遜杖之而斃軍中忿怒將為變母聞之景遜方視事母出坐廳事立景遜于庭而責之曰天子付汝以方面國家刑罰豈得以為汝喜怒之資妄殺無罪之人乎萬一致一方不甯豈惟上負朝廷亦使百歲母銜羞入地何以見汝之先人乎命左右扯其衣坐之將撻其背將佐皆為之再拜請不許皆泣謝久迺釋之軍中由是遂安 【 以通鑑參定】
崔瑤
新舊唐書本傳郾之子大中六年知貢舉旋拜禮部侍郎出為浙西觀察使 【 以崔郾傳參定】
敬晦
新唐書本傳大中中歷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浙西觀察使時南方連饉有詔弛榷酒茗官用告乏晦處身儉勤貲力遂充徙兗海節度使
按崔瑤敬晦二人觀察浙西雖皆在大中年未知孰為先後但崔瑤自知貢舉再遷而觀察浙西敬晦自御史中丞三轉而為浙西觀察姑以此次序然未敢臆斷也
李琢
新唐書本傳琢以家閥擢鎮海節度使無顯功不為士大夫稱道
按李琢節度鎮海未詳何時然按襄邑王神符孫李從晦傳甘露之禍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誅 【 甘露之禍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誅○ 【 鈔本無孝字】 案甘露之變官御史中丞與李訓鄭注同謀而為仇士良所殺者新舊唐書及通鑑皆作李孝本未有作李本者此必傳寫者脫孝字也】 從晦以族昆弟貶閬州司戶累遷常州刺史鎮海軍節度李琢表其政又按李景遜傳李琢罷浙西以同里訪之避不見景遜以會昌六年觀察浙西中間又有崔瑤敬晦則琢之為鎮海節度當是大中之末又按新書方鎮表大中十二年復置鎮海軍節度使疑琢節度鎮海必是此時葢以李從晦李景遜參考又方鎮表適相合姑列於敬晦之次
蕭寘
歷浙西觀察使
按太平廣記云寘揚歷清途自浙西觀察使入判戶部非久遂居廊廟如開成中喜聽聲揣骨龍復本之言唐宰相表咸通五年四月兵部侍郎判戶部蕭寘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太平廣記參之自開成間寘揚歷清途然後觀察浙西入判戶部卻不言為兵部新書蕭復傳後載寘咸通中位宰相無顯功史逸其傳則其觀察浙西年月不可詳然考唐方鎮表大中十三年廢鎮海節度使置都團練觀察使疑寘之觀察浙西當在此時葢前有李琢為節度合方鎮表大中十二年復置鎮海節度之文後有杜審權為節度合方鎮表咸通三年置鎮海節度之文中間為觀察疑為蕭寘立文
按舊唐紀自開成二年五月授盧商浙西觀察使之後至咸通五年二月方有除杜審權之文然審權復為節度使矣八年三月楊收又復為觀察使然新舊唐傳與通鑑卻以楊收為宣歙觀察已逐段辨證在後自咸通十一年至光啟三年雖皆為節度使而中間裴璩僅見於新唐紀通鑑及本府武烈帝廟碑自文德以後至景福二年新舊唐紀傳皆無可考如李順節亦見於別傳今用通鑑考出數人景福二年李鋋錢鏐雖見於舊唐紀鎮海軍額移於杭州通鑑五代史又自以為光化元年方徙葢唐僖昭間潤自周寶被逐之後已為羣盜所據朝廷除命不行錢鏐自以阮結為制置使至天祐二年以後楊行密始明據之自以王茂章為團練使四十二三年間刺守不能盡考自杜審權楊收而下得十三人曰曹確趙隱裴璩高駢周寶阮結成及李順節安仁義李鋋錢鏐王茂章李德誠條列如左
杜審權
舊唐書懿宗紀咸通五年二月以門下侍郎兵部尚書平章事杜審權為潤州刺史浙江西道節度使按新唐書宰相表係咸通四年五月戊子為檢校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鎮海軍節度使與通鑑年月同而新書方鎮表於咸通三年云置鎮海軍節度使八年三月以浙西觀察使杜審權守尚書左僕射又新舊唐書本傳九年罷宰相檢校司空兼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蘇杭常等州觀察使時徐州戍將龐勛據徐泗大擾淮南審權與淮南節度令狐綯荊南節度崔鉉奉詔出師掎角討賊審權遣都頭翟行約將四千人救泗州賊逆擊于淮南行約及士卒盡死又遣押牙趙翼同辛讜將甲士與淮南共輸米鹽救泗州至楚州徐賊水陸布兵鎖斷淮流浙西軍憚其強不敢進讜乃募選軍中敢死士牒補職名先以米舟三艘鹽舟一艘乘風逆流直進賊夾攻之矢著舟板如急雨及所讜帥眾死戰斧斷其鎖乃得過城上人望舟師張帆自東來識其旗浙西軍也饋運不絕遂破龐勛進檢校司空入為尚書左僕射制曰審權頃罷機務鎮於金陵值淮夷猖狂干戈悖起累發猛士挫彼賊鋒廣備糗糧助茲軍食深惟將相之大體頗覩文武之全才王導以瀟灑之名不忘戎事謝安以恬澹之德亦在兵間 【 以通鑑參定】
按舊唐紀載審權鎮潤係咸通五年二月而舊唐書本傳卻云九年是紀傳自為牴牾新唐傳載審權進檢校司空入為尚書左僕射無年月而新書宰相表闕九年事亦不可考故書以存疑
楊收
舊唐書懿宗紀咸通八年三月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揚收檢校兵部尚書充浙江西道觀察使九年十月貶浙西觀察使楊收為端州司馬
按新舊唐書本傳及通鑑並載收係宣歙觀察使則舊唐書紀傳自為異同然舊紀兩處該載明白兼新書方鎮表咸通八年廢鎮海軍節度使與舊紀楊收為浙西觀察使相合姑存之
曹確
舊唐書懿宗紀咸通十一年三月左僕射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曹確以病求免授檢校司空平章事兼潤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觀察等使新書宰相表確係檢校司徒同平章事鎮海軍節度使新舊唐書本傳在相位六年罷相檢校司徒平章事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觀察等使以出師扞龐勛功就加太子太師後徙河中
按新書方鎮表咸通十一年置鎮海軍節度使正合除確之年
趙隱
舊唐書僖宗紀乾符元年三月以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同平章事趙隱檢校吏部尚書潤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等使新書宰相表係二月癸丑授檢校兵部尚書鎮海軍節度使新舊唐書本傳僖宗初罷相檢校兵部尚書潤州刺史浙西觀察等使 【 新傳作鎮海軍節度】 狼山鎮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有戰功隱賞以職名而不給衣糧郢等論訴不獲遂劫庫兵作亂行收黨眾近萬人攻陷蘇常乘舟往來泛江入海轉掠二浙南及福建大為人患隱坐撫御失宜下除太常卿 【 以通鑑參定】
裴璩
新唐書僖宗紀乾符三年七月辛巳鎮海軍節度使裴璩及王郢戰敗之通鑑四年二月王郢橫行浙西鎮海節度裴璩嚴兵設備不與之戰密召其黨朱實降之散其徒六七千人輸器械二十餘萬舟航粟帛稱是敕以實為金吾將軍於是郢黨離散餘眾皆平
按本府武烈帝廟碑乾符二年突陣將王郢等潛思怙亂尚書河東裴公坐鎮金陵云云又廟碑後奉敕係四年正月十日中書門下牒浙西觀察使按此則王郢之亂始於乾符二年趙隱撫御失宜故以璩代之璩以尚書鎮潤正二三年間璩未成功嘗禱於廟王郢既平璩乞廟諡故四年有此牒與新紀及通鑑年月皆合但牒云浙西觀察使而新紀通鑑稱節度使當是如韓滉李德裕諸公併帶浙西觀察鎮海節度之銜
高駢
舊唐書僖宗紀乾符四年六月以宣歙觀察使高駢檢校司空兼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蘇常杭潤觀察處置江淮鹽鐵轉運江西招討等使 【 按通鑑五年四月曹師雄寇湖州裴璩遣兵擊破之是年六月方以駢為鎮海節度舊紀云四年六月除駢不同又新舊唐書本傳并通鑑云自荊南徙鎮海舊紀云自宣歙不同】 新唐書紀六年正月鎮海軍節度使高駢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舊唐書紀六年十月以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處置等使高駢檢校司徒同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江淮鹽鐵轉運江南行營招討等使進封燕國公食邑三千戶新舊唐書本傳時草賊王仙芝陷荊襄仙芝徒黨皆鄆人天子以駢前鎮鄆軍民畏服故授駢京口節鉞以招懷之駢遣將張潾梁纘分兵窮討降其驍帥畢師鐸秦彥李罕之許勍等數十人賊走嶺表帝美其功加諸道行營兵馬都統江淮鹽鐵轉運等使又詔駢料官軍義營鄉團歸其老弱傷夷裁制軍食刺史以下小罪輒罰大罪以聞進位檢校司徒徙淮南節度 【 以通鑑參定】
按本府武烈帝廟碑云屬災流濮上盜掠江東丞相司徒燕國公移從荊渚代撫吳民此段所指雖無姓名然其銜丞相司徒燕國公以其時考之所謂盜掠江東正係駢遣將張潾梁纘分兵窮討降其驍帥畢師鐸等之時也廟之復興始於裴璩成於高駢故載二公為詳碑見存於城南報恩寺東
周寶
舊唐書僖宗紀乾符六年十一月以神策大將軍周寶檢校尚書左僕射兼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等使光啟三年二月乙巳朔潤州牙將劉浩度支使薛明同謀逐其帥周寶自稱留後 【 按新唐書紀三年五月癸巳鎮海軍劉浩逐其節度使周寶度支催勘使薛明自稱知府事與舊紀劉浩自稱留後不同】 新唐書本傳黃巢據宣歙寶自涇原節度徙鎮海節度兼南面招討使加檢校司空時羣盜所在盤結寶練卒自守發杭州兵戍縣鎮中和二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天下租庸副使寶和裕喜接士以京師陷賊將赴難益募兵號後樓都寶子璵統之孱不能馭軍部伍橫肆寶亦稍惑聲色不卹事初寶與淮南節度高駢俱出神策軍駢以兄事寶及駢先貴有功浸輕之既而封壤相鄰數爭細故遂有隙帝在蜀淮南絕貢賦謾言道浙西為寶剽阻帝知其誣不直駢駢檄寶入援京師寶喜治舟師將赴之或曰高公幸朝廷多故有併吞江東之志聲云入援其實未必非圖我也宜為備寶未信使人覘駢殊無北上意會駢使人約會金山面議軍事謀執寶寶辭疾不往謂使者曰平時且不聞境上會況上蒙塵宗廟焚辱甯高會時耶由是遂為深仇會後樓兵浸驕不可制廩給倍於鎮海軍軍皆怨寶築羅城二十餘里建東第人苦其役寶與僚屬宴後樓有言鎮海軍怨望者寶曰亂則殺之度支催勘使薛明以其言告所善鎮海軍將劉浩戒之使戢士卒浩曰惟反可以免死耳是夕寶醉方寢浩帥其黨作亂攻府舍而焚之外兵格鬬火照城中寶驚起徒跣叩芙蓉門呼後樓兵後樓兵亦反矣寶帥家人步走出青陽門遂奔常州士大掠官屬崔綰陸鍔田倍皆死浩奉薛明入府推為留後領府事寶先兼租庸副使城中貨財山積是日盡於亂兵之手高駢聞寶敗列牙受賀遣使饋以齏粉寶怒擲之地 【 以通鑑參定】 阮結通鑑文德元年正月丙寅錢鏐斬薛明剖心以祭周寶以阮結為潤州刺置使
按新唐書本傳及通鑑寶以光啟三年十二月乙未卒於杭州錢鏐以杜稜守常州命阮結等進攻潤州丙申克之劉浩亡不知所在擒薛明以歸文德元年正月錢鏐斬明以祭寶使阮結守潤州則結為制置出於錢鏐之命故新唐書僖宗紀文德元年正月丙寅書薛明伏誅錢鏐陷潤州
成及
通鑑龍紀元年五月甲辰潤州制置使阮結卒錢鏐以靜江都將成及代之
李順節
大順初天武都頭李順節恃恩頗橫不期年領浙西節度使俄加平章事謝日臺吏申中書稱天武相公衙謝準例班見百寮孔緯時為宰相判止之順節心怏怏他日見孔緯言之緯曰必知公慊也若須此儀俟去都頭二字乃可順節慚縮不敢言 【 以新舊唐書孔緯傳參定】
按順節節度浙西當是遙領未必之鎮然命出於朝廷不可不登載
安仁義
通鑑景福元年秋七月楊行密表安仁義守潤州八月以仁義為潤州刺史仁義以沙陀叛將奔淮南楊行密大喜屬以騎兵使在田頵右兩人名冠軍中共攻常州殺刺史杜稜錢鏐方屯潤州一夕潰會孫儒南略詒書仁義通好以疑行密行密待益厚除行軍副使乃表仁義為潤州刺史會田頵詒書行密願上天子常賦行密不從頵絕行密仁義與頵連和攻昇州刺史李神福大破頵將王壇仁義焚東塘戰艦夜攻常州不克轉戰至夾岡立二幟解甲而息追兵莫敢嚮行密遣將王茂章攻潤州仁義以善射冠軍中又治軍嚴善得士心戰卒數百濠梁不毀開門鬬先告所當中然後射之茂章等不敢與角行密遣使謂曰吾不忘公功能自歸當復為行軍副使仁義欲降其子固諫乃止茂章為地道入城遂克之仁義以家屬保城樓眾不敢逼先是攻城諸將見仁義輒罵之惟李德誠不然至是仁義召德誠登樓謂曰汝有禮吾今以為汝功且以愛妾贈之乃擲弓於地德誠掖之而下 【 以新唐書田頵傳及通鑑參定】
按仁義與頵為刺史皆出於行密表奏頵能責行密上常賦于天子與仁義叛之二人名義甚正故史臣傳頵于新史以仁義附見則仁義刺潤終始為唐臣
李鋋
舊唐書昭宗紀景福二年三月庚子制以耀德都頭李鋋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加特進同平章事令赴鎮落軍權
按通鑑係景福二年閏五月攷異則云是時安仁義已據潤州鋋安得赴鎮葢當時朝議以李茂貞傲侮王命武臣難制故但欲罷其軍權其實不至鎮而返
錢鏐
舊唐書昭宗紀景福二年九月丙寅以武威軍防禦使錢鏐為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處置等使仍移鎮海軍額於杭州
按通鑑攷異時安仁義在潤州鏐安得赴鎮又引吳越備史駮實錄誤 【 語見敘郡】 今按五代史舊唐書止據實錄也歐陽公修方鎮表卻係景福二年徙鎮海節度治杭得非仍舊唐紀與實錄之誤乎
王茂章
新唐書楊行密傳天祐二年行密遣將攻拔潤州殺安仁義以王茂章為潤州團練使
按通鑑天復三年八月行密以仁義舉兵叛已用茂章為潤州行營招討使擊仁義仁義勇決得士心踰年不克至天祐二年正月茂章乘其怠穴地道而入方克潤州是時朱全忠雖強唐猶未亡茂章為潤州出於行密之命已不知有唐矣仁義與田頵舉兵逆順甚明但唐之威令不振仁義勢孤為茂章所破通鑑天祐二年九月行密以潤州團練使王茂章為宣州觀察使茂章既為潤州行密登城見茂章營第曰天下未定而茂章居寢鬱然渠肯為我忘身乎茂章遽毀損行密病篤召將吏付家事長子宣州觀察使渥因以王茂章代之使渥急還 【 以新唐書楊行密傳及通鑑參定】
李德誠
南唐書本傳德誠擒安仁義於潤州以功拜潤州留後李建勳傳初德誠守潤州秉燭夜出候者以聞而徐溫疑其有變徙鎮江州德誠猶不自安乃遣子建勳入謁溫溫見之歎曰有子如是非惡人也
按仁義初敗以德誠有禮委首于德誠使為功則是王茂章雖能穴城而入擒仁義者實德誠之功也然自天祐二年茂章自潤易宣之後至梁開平四年五月徐溫始領潤州觀察使乾化二年溫又領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按開平四年楊行密次子隆演猶用唐正朔即天祐七年去天祐二年首尾六載徐溫未領潤州以前唐傳與五代史皆不載何人守潤則南唐書載德誠拜潤州留後必是茂章為宣州觀察時況李建勳傳明載德誠守潤秉燭夜出徐溫疑其有變則是徐溫秉吳政時分明德誠既徙鎮江州故溫領潤州觀察使也 【 天祐二年吳猶用唐正朔合附之唐末】
五代潤州刺守
五代合五十餘年有梁唐晉漢周之異而潤州實為吳與南唐所有南唐至太祖開寶八年方歸版圖則其有潤計七十年然紀年以五代為正自後梁開平二年以後得十八人曰徐溫徐知誥徐知諫徐知詢徐知諤盧文進王輿馬仁裕宋齊邱徐運李金全燕王李宏冀 【 燕王李宏冀○(鈔本無宏字) 案宏冀乃南唐元宗之長子通鑑及南唐書載其名皆有宏字惟此志獨無蓋宋人避諱刪去下文宏冀傳內諸宏字鈔本亦刪去今並補入】 林仁肇趙宣輔嚴續尚全恭盧絳劉澄雖節度觀察團練使權團練事大都督安撫使權潤州事名稱間有不同其實皆在潤州條列如左
徐溫
通鑑後梁開平二年五月為浙西觀察使鎮潤州開平二年五月溫起復為內外馬步都軍使領潤州觀察使貞明元年八月庚戌吳以鎮海節度使溫為管內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節都招討使守侍中齊國公鎮潤州以昇潤常宣歙池六州為巡屬軍國庶務參決如故本傳初溫與張顥皆行密舊將有立渥之功渥死溫顥約分其地以臣於梁顥欲背約自立溫患之用其客嚴可求計立行密次子隆演顥由此與溫有隙諷隆演出溫潤州可求謂溫曰今捨牙兵而出外郡禍行至矣溫驚曰奈何可求曰請為公圖之因往見顥曰公出徐公於外人皆言公欲奪其兵權而殺之多言亦可畏也顥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事已行矣安可止乎可求曰甚易也明日邀顥與諸將詣溫可求陽責溫曰公楊氏宿將今幼嗣新立多事之時乃求居外以苟安乎溫亦陽謝曰公等見留不願去由是不行顥使客夜刺可求不能中明日可求詣溫謀先殺顥因以弒惡之罪歸之溫由是顓政時梁開平二年也至開平四年五月溫母周氏卒未幾起復為內外馬步都軍使領潤州觀察使乾化二年遷行軍司馬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貞明元年封溫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始鎮潤州留其子知訓為行軍副使秉吳政大事溫遙決之以昇潤宣常池黃六州為齊國溫城昇州建大都督府貞明三年自潤徙治之時吳王隆演猶用唐正朔為天祐十四年 【 以五代史吳世家參定】
徐知誥
通鑑貞明三年五月吳徐溫徙知誥為潤州團練使貞明四年六月吳朱瑾殺徐知訓知誥在潤州聞難引兵濟江撫定軍府時徐溫諸子皆弱溫乃以知誥代知訓執吳政知誥即李昇字正倫為徐溫養子以功拜昇州刺史治城巿府舍甚盛溫行部至昇州愛其繁富徙鎮海軍治所於昇自鎮金陵以知誥守潤州知誥不樂宋齊邱密言曰三郎驕縱敗在朝夕潤州去廣陵隔一水耳此天授也知誥悅即之官三郎謂溫長子知訓也知訓為朱瑾所殺溫居金陵未及聞知誥自潤州用宋齊邱策即日以舟兵渡江定亂遂得吳政 【 以南唐世家參定】
徐知諫
通鑑貞明四年秋七月戊戌吳徐溫以知諫權潤州團練事
按通鑑有知諫權潤州年月而無解潤州年月後唐長興二年九月己亥有吳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諫卒之文然未詳何時節度鎮南
徐知詢
通鑑後唐天成四年十一月吳諸道副都統鎮海甯國節度使兼侍中徐知詢入朝於吳徐知誥留知詢為統軍領鎮海節度使長興二年秋九月己亥吳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諫卒以諸道副都統鎮海節度使守中書令徐知詢代之知詢徐溫次子知誥之弟知諫之兄知誥秉吳政威權寖盛徐溫欲以親子知詢代之而溫暴卒知詢奔還自以握兵據上流意輕知誥數爭權知誥患之諭使入朝因疏其罪責授左統軍領鎮海節度使召金陵兵還江都斬知詢典客周廷望知詢被譴金陵為之一空後數歲知詢復起為潤州節度使往時幕府皆亡獨李建勳隨之知詢至鎮常會寮佐譚宴終日遂絕顧望移鎮江西卒于任 【 以通鑑及南唐書本傳參定】
按通鑑於天成四年長興二年並載知詢為鎮海節度參以南唐書本傳則長興二年為潤州節度葢鎮海軍額自徐溫徙于昇州溫死知詢入朝未以軍額還潤自南唐昇元二年四月遷楊溥於潤州丹陽宮以馬思遜為丹陽宮使王輿為浙西節度使通鑑始載輿為鎮海留後是鎮海軍額此時方歸潤屬後晉天福三年今考長興二年至晉天福三年尚有七年之遠本難附入潤州今據南唐書知詢為潤州節度之文卻甚明白是知誥既誅周廷望之後再以知詢典州矣
徐知諤
通鑑清泰二年八月吳潤州團練使知諤狎昵小人遊燕廢務作列肆於牙城西躬自貿易徐知誥聞之怒召知諤左右詰責知諤懼或謂知誥曰忠武王最愛知諤而以後事傳於公借使知諤治有能名訓兵養民於公何利知誥感悟待之加厚
按皇朝類苑載知諤在潤州喜奇玩得鳳頭一事則是守潤分明但通鑑作潤州團練使類苑作潤州節度使差有異同然考南唐書載知諤得鳳頭之後嘗遊蒜山除地為廣場編虎皮為大幄率寮屬會於下號曰虎帳忽遇暴風飄虎帳碎如飛蝶知諤驚遽棄鳳頭歸數日病卒而類苑載知諤以鳳頭并畫牛一軸獻後主煜煜持貢闕下則類苑恐傳之失實葢知諤既病卒初不及事後主
盧文進
南唐書本傳後晉天福元年冬晉安遠節度使盧文進奔吳吳以文進為天雄統軍宣潤節度使文進背契丹歸唐明宗以為善成軍節度徙安遠晉高祖立與契丹約為子文進懼天福元年送欵於吳元帥徐知誥知誥以文進為天雄統軍宣潤節度使文進南奔屈身晦迹禮接文士其所談論儀制故事而已未嘗言兵入為武衞上將軍病卒 【 以五代史參定】
王輿
通鑑天福三年夏四月南唐先主李昪以左宣威副統軍王輿為鎮海留後南唐先主書四年秋八月鄂州張宣卒以潤州留後王輿代之本傳自控鶴都虞候遷左金吾大將軍除浙西節度使
按南唐世家昇元二年楊溥遷丹陽宮以王輿為浙西節度使則輿為節度正為楊溥設但南唐先主書以為潤州留後通鑑以為鎮海留後必皆有所據徐溫自潤徙鎮海軍於昇昪既都昇復以鎮海歸潤是則錢鏐雖移鎮海於杭而國初潤州尚存軍額者葢吳與南唐存之也
馬仁裕
南唐先主書天福四年八月以金吾衞大將軍馬仁裕出為鎮海軍節度使留後本傳烈祖受禪遷潤州節度使明年移鎮廬州徐騎省集有仁裕碑其中云左輔之地王業所基藩屏京師惟公攸賴乃移使節往鎮京口慈惠著於郡國威德洽於士心由是齊人向風其月年報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廬州節度觀察等使虜不敢犯邊是以甯而察俗之方如南徐之理
按晉天福四年乃南唐昇元三年仁裕正係昇元三年事故係于晉
宋齊邱
通鑑天福八年十二月南唐嗣主李景以中書令宋齊邱出為鎮海節度使
按通鑑唐侍中周宗年老恭謹中書令宋齊邱立朋黨傾之宗訴於唐主唐主由是薄齊邱出為鎮海節度使齊邱忿懟表乞歸九華舊隱賜號九華先生五代史李景世家係保大元年齊邱罷相為浙西節度使保大元年即晉天福八年與通鑑同今考江南野史嗣主及齊邱傳則云齊邱上疏諫嗣主不從未幾出為潤州節度使既行韓熙載之徒肆排毀言與親信陳覺等立朋黨齊邱知之乃歎曰鳥盡兔死則弓藏犬烹矣因表乞歸九華舊隱嗣主與左右皆以為訴要君上乃賜號九華先生與通鑑載因齊邱立朋黨然後出之差不同
徐運
南唐嗣主書開運三年李景以吏部尚書徐運為鎮海軍節度使
按南唐書止有徐運除鎮海年月係保大四年即晉開運三年而無罷鎮海年月為徐騎省集有授運太子太保制詞中云爰自京口臨藩克正師律詳其詞意乃是舊鎮江口旋有此授
李金全
南唐世家後漢乾祐元年李景以潤州節度使李金全為北面行營招撫使本傳金全為晉安遠節度於天福五年叛晉送欵于李昪昪以金全為天威統軍時昇元四年也後遷潤州節度至李景保大六年即漢乾祐元年守貞反河中遣其客將朱元求援景以金全為北面行營招撫使 【 以五代史參定】
李宏冀
南唐嗣主書乾祐三年李景以東都留守燕王宏冀為宣潤二州大都督鎮京口宏冀即李景之長子保大八年鎮潤州即漢乾祐三年也至後周顯德三年實保大十四年周師至廣陵越兵在常州景恐其逼潤以宏冀年少不習軍事召還金陵宏冀會將吏問之部將趙鐸曰大王退歸所部必乞以死報國景許之宏冀部分諸將為戰守之備景乃命龍武都虞候柴克宏將兵救常州克宏未至樞密副使李證古遣使追代之宏冀謂克宏君但前戰吾當論奏乃表克宏才略可以成功克宏大破吳越兵斬首萬級吳越人不敢西嚮者二十年顯德五年還為皇太子乃李景交泰元年也顯德六年卒有司引浙西靖難之功諡曰武宣句容尉張洎宏冀所薦進士上書更諡文獻 【 以通鑑及南唐書本傳參定】
按徐騎省集有宣州開元觀記云主上嗣位之七年皇室再造之一紀今儲后首台司而握師律鎮京口而領宣城其為政也質以先正諮於耇老義以果斷仁以發生民力不偷闕政咸舉集中又有使浙西寄燕王侍中詩云京江風靜喜乘流極目遙瞻萬歲樓
林仁肇
南唐嗣主書後周顯德五年李景以營屯應援使林仁肇為浙西潤州節度使宋朝建隆三年李景以潤州節度林仁肇為神武統軍秋七月以神武統軍仁肇為甯國軍節度使□□二年夏鄂州節度使黃延謙卒以宣州林仁肇代之 【 並南唐後主書】 仁肇建陽人周師攻淮甸仁肇出援壽春有功授淮南營屯應援使及割地以前官鎮潤州徐騎省集有仁肇制詞末云依前檢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使持節都督潤州諸軍事潤州刺史充鎮海軍節度使浙江西道管內營田觀察處置等使仁肇刺潤頗有功能善撫養士卒後移鎮武昌 【 以南唐書江南野史仁肇傳參定】
按本傳不載仁肇建隆中移宣州止載移鎮武昌度是時仁肇仍踵燕王宏冀故事鎮潤而領宣非移鎮甯國也參考其歲月仁肇在潤整六年
趙宣輔
字仲甫南唐後主李煜時充宣歙常潤等道安撫使以刺舉無避為權臣所排 【 徐騎省集宣輔墓志銘】
嚴續
乾德三年夏五月李煜以司空平章事嚴續為潤州節度 【 以九朝通略南唐後主書參定】 乾德四年十二月南唐潤州節度嚴續卒 【 南唐後主書】 嚴續可求之子後主即位自左僕射改司空平章事其後唐國幾務多歸樞密院續議論不與之同乃求罷出為潤州節度鎮浙西逾年卒於私第 【 以九朝通略南唐書本傳參定】
尚全恭
字子初李煜即位自龍安軍使以潤州監軍使權領州事善于為政大洽民謠逾歲召還 【 徐騎省集全恭墓銘】 墓銘云在潤州逾歲召還遙領饒州觀察使兼左龍衞神武護軍固辭兵柄遂知建州涖政三年會都下受兵羽檄相望全恭憂憤成疾以甲戌歲冬十一月卒
按甲戌歲乃宋朝開寶七年自甲戌逆數即全恭在潤為開寶分明
盧絳
江南野史本傳開寶八年李煜以凌波軍都虞候盧絳為潤州節度使守太師 【 事迹具攻守形勢】
劉澄
長編開寶八年李煜以侍衞都虞候劉澄為潤州節度使留後澄宣城人後主擢為潤州節度使留後及吳越兵至澄通降欵九月戊寅澄帥將吏開門請降潤州平 【 餘見攻守形勢】
按南唐後主書以劉澄盧絳事具載之開寶七年通略長編皆載之八年九月乃据潤州平之歲月書然考尚全恭自潤移建之後至盧絳劉澄以前五六年間潤守姓名尚有遺失更俟來者多聞有考
嘉定镇江志 (宋)史弥坚修 (宋)卢宪纂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北京:中华书局 1990.6第一版
序
余家久藏宋嘉定元至顺写本镇江志二部乃乾隆六十年宣城张木青学士 【 焘】 所赠之书嘉庆间曾经进呈内府又录两副本一藏家中文选楼一藏焦山书藏以待有志者刊之良以二书有关于京口之掌故甚巨也京口自东晋以来屹为重镇流民侨郡分并改隶都督开府参佐从事寄治版授建置纷烦以及宋之差遣元之掾属读史者惮于钩稽往往沿讹袭谬今详观宋志于六朝侨寄郡县缕析条分于节度观察等官罢复纪之甚详其刺守历任年月于纪传所不载者皆稽考得其次序是故一人之传必参酌羣书而后定如刺史韦损传以唐地理志练塘碑及李华复练塘颂序招隐大律师碑参定都知兵马使张子良等传以新旧唐书李锜传旧唐书宪宗纪通鉴太平广记参定此例为前此作郡志者所未有至于元至顺志本承宋志而作然绝不剿袭其书宋志于刺守宰贰等官载至嘉定九年止而元志即从嘉定十年起其例尤为可法土产门引说文广雅字林方言等书亦地志中所仅见又二书于晋宋以来士大夫居宅坟墓皆详其坊巷乡都所在其作铭作记之人亦莫不罗列虽遗迹久湮而按籍考之犹可得其仿佛后人性好简略鲜有及此之详明者其余精当处亦不胜偻指二书洵海内之秘笈也乃问之镇江人无肯栞之者余于送杨忠愍公墨迹归焦山记中已慨乎言之去冬丹徒包景维 【 良丞】 介吴陶伯孝廉 【 文铸】 来谒余谈次及之景维因言及其考中宪知有是书欲刻未果今愿刊布以成先志余因出家中选楼本并发焦山书藏本 【 校竣仍还焦山】 再加翻阅选楼本为归安严久能 【 元照】 所校焦山本为乌程张秋水 【 鉴】 所校又丹徒戴桐孙 【 守梧】 亦有签记其中精确者致多然觕引其端未竟其绪复属门下士刘孟瞻 【 文淇】 暨其子伯山 【 毓崧】 详考全书体例及所征引各书正其讹误作为校勘记四卷附刻于后二书俱不着撰人姓名书录解题有卢宪镇江志宋志中称宪者四条因共定嘉定志为卢宪所作而至顺志则不知出于谁手适丹徒柳宾叔孝廉 【 兴恩】 以书来告谓检镇江府志成化旧序知至顺志为俞希鲁所作余按俞氏乃元末遗老为金华宋濂所推若非刊刻此书乌知俞氏之学精密若是则刻书洵有功于古人也是书初刻时不知书中载包氏名人甚多乃校勘后知包氏为丹徒旧族宋元二志人物门俱以汉大鸿胪包咸为首厥后包融包何包佶俱有名于唐代而元志俞庸修高资桥记亦言丹徒包氏不坠先业中宪名祥麟字厚村捐赈施药颇多善举实为鸿胪之后虽此书朽蠹而班班可考然则是书之刻于包氏固天理当而人心安也刻既成余故乐为序之以为刻古书者劝
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夏至日扬州
予告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七十九叟阮元序
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提要
宋卢宪撰宋史艺文志有熊克镇江志十卷而无宪此书书录解题云镇江志三十卷教授天台卢宪子章撰文献通考亦著录之此书中称宪者四条称卢宪者一条故知是宪之书书中所载事迹惟史弥坚最详赵善湘次之考弥坚以嘉定六年九月守镇江八年九月请祠善湘以嘉定十四年十二月守镇江十七年召还宝庆二年再任案元至顺镇江志学校门载教官卢宪嘉定癸酉谒庙事癸酉为嘉定六年正弥坚守郡之日书当成于此时也此书不见于近代藏书家著录所存卷数与书录解题不同中闲脱文错简往往而是案其目录似于体例闲有未协葢由原本已多讹脱经后人重为编次小有抵牾固所不免然宋人地志之存于今者十不得一而镇江自六朝以后递为重地南渡以前之遗文坠典如唐孙处元图经祥符图经润州类集京口集之类世无传本藉此以存厓略零圭碎璧尤可宝惜今从旧钞本校正缮写之
嘉定镇江志卷首
郡县表
郡隶浙西仍唐旧也自唐而上余千百载境土惟旧所隶则殊或属会稽或属吴郡或属晋陵或属江都或属江东其分其并不可无考今推其世代质以传记分画为郡县表
州郡
虞夏周
地在扬州之域
春秋
地属吴后属越 【 齐庆封奔吴吴与之朱方鲁哀公二十二年吴为越所并属越】
属楚 【 楚使屈伸围朱方[楚使屈伸围朱方 案左氏昭四年传伸作申今不据以改之者盖二字皆见于说文声同而义亦相近(说文伸字下云屈伸从人申声申字下云神也神字下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盖申声之字并有引申之义)本可通用或作嘉定志者所见之本与今有异亦未可知不妨姑存之以备参考其余所引载籍与原书字体微异而义实可通者悉仿此例若夫作志者援据宏博语多古奥有似无此书名者(卷六焦山条下引皇甫谧逸士传或疑逸当作高今考隋书经籍志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并皇甫谧所撰则逸字不误明矣全书中似此者颇多今举此以例其余后皆仿此)有似无此地名者(卷十八萧思话传云袭爵封阳县侯其子惠开传云袭封阳县侯今考宋书本传与此正同)有似无此官名者 (卷十八徐陵传云赠镇右将军今考陈书本传与此正同)有似无此役名者(卷五均役门云以本县合千人为之今考元志卷十三俸钱门载平准库合千人二十一贯元史刑律志诸烧钞库合千检钞则合千人乃库役也)有似无此谥法者(卷十八萧德言传云谥博今考唐书本传与此正同)有似无此名字者(卷十八徐伯阳传云字隐忍今考南史本传与此正同)有似无此题目者(卷五土贡门引罗隐镇海军所贡诗今考全唐诗与此正同)有似无此文法者(卷五土贡门引李德裕奏疏云乃诸头收市今考全唐文与此正同)而寻检其所引之书莫不一一符合今皆悉仍其旧而着其例于此盖古书难晓者当参互考订以求其通未可以其所知改其所不知也]执庆封】
秦
属会稽郡
汉
荆国 【 高帝六年】 更名吴 【 十二年】 入江都国
后汉
属吴郡
晋
属晋陵郡隶扬州
东晋
侨置徐州兖州统侨郡 【 南东海南琅邪南东平南兰陵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东莞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平南泰山南济阳南鲁】
宋
南徐州 【 加州曰南徐永初二年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元嘉八年】
统侨郡十七 【 南东海南琅邪晋陵义兴南兰陵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山南济阳南鲁】
齐
徐州统侨郡十六【 省南兰陵郡余与宋同】
梁
南徐州 【 隋志旧置南徐州南东海郡梁改曰兰陵郡】
陈
南徐州
隋
废南徐州为延陵镇属蒋州 【 隋志陈有东海开皇九年州郡并废】
润州 【 开皇十五年】
属江都郡 【 大业三年废润州为江都郡之延陵县】
唐
润州 【 武德三年七年】
属江南道 【 贞观元年】 统县五
中都督府 【 景云二年寻废】
属江南东道 【 开元二十一年】
丹阳郡 【 天宝元年】
属浙江西道 【 干元元年】
丹阳军 【 干元二年】
合浙江东西二道置镇海军 【 建中二年】
分浙江东西道浙西治润 【 贞元三年】
并丹阳军为镇海军 【 元和五年】
停镇海军额 【 元和六年尔后节度废置不常】
移镇海军额于杭州 【 光化元年】
五代 【 淮南吴杨氏南唐李氏】
镇海军 【 后梁贞明元年】
徙镇海军治所于升州 【 贞明四年】
圣朝
镇海军 【 开宝八年诏改镇海军为镇江军】【 圣朝镇江军 案宋人作志自应称宋朝为圣朝后人刻书者仍其原文亦于体例无碍严氏元照因书中或称宋朝或称圣朝例不画一故往往改圣朝为宋朝然书中称圣朝者极多严氏所改殊未能尽今于其已改者则从改本 (钞本元志中有称宋为圣朝者今据以定为宋志而圣字已易为宋者亦不复追改焉)其未改者则仍从旧本以免纷更至于元人作志称元朝为圣朝者亦用此例 (宋志内言圣宋大宋元志内言皇元大元者仿此)】
润州升镇江府 【 政和三年】
浙西安抚司 【 建炎三年】
安抚大使司 【 建炎四年】
公江安抚司 【 绍兴五年兼十二年解罢】
县
秦
徒 【 古谷阳】 曲阿 【 古云阳】 【 曲阿○ (钞本此二字在下一格)案郡县表内第三格为县第四格为封爵食邑徧考史传志乘秦时未尝以曲阿为封邑(元志卷首官制表及卷十五封君类载以镇江地为封邑者皆自汉始)而丹阳县之名曲阿实起于始皇(元志郡县表县邑格内载始皇改云阳为曲阿事甚详)则此二字当在第三格不当在第四格矣至于曲阿及丹徒乃秦时所改之名原书必当有注钞本皆脱去戴氏守梧据元志郡县表补古谷阳三字于丹徒下补古云阳三字于曲阿下今从之(下文云吴嘉禾三年复曲阿为云阳若此处不言古云阳则复字为无根矣) 】
汉
曲阿属扬州
王莽改曲阿曰风美
后汉
曲阿为扬州治所
三国吴
复曲阿为云阳
改丹徒为武进 【 嘉禾三年】
晋
陵 【 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置】
复云阳曰曲阿 【 太康二年】
复武进曰丹徒 【 太康三年】
晋陵郡统县七 【 丹徒 曲阿 武进 延陵毗陵 暨阳 无锡】
东晋
南东海统县七居曲阿京口
宋
统县六十三 【 南东海四县郯 丹徒胊 利城晋陵六县晋陵 延陵 无锡 南沙 曲阿 暨阳】
齐
统县七十三【 南东海七县郯 祝其 襄贲 利城 西隰 丹徒 武进 晋陵七县晋陵 无锡 延陵 曲阿 暨阳 南沙 海阳】
梁
统县无考 【 梁无志故统县不详按寰宇记梁改曲阿为兰陵县又隋志曲阿注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
陈
统县无考 【 隋志陈改兰陵为东海】
隋
废丹徒县入延陵并兰陵县入曲阿 【 开皇九年】
金山府 【 开皇十五年即今之金坛】
金山县 【 大业东土人保聚为之】
唐
统县五【 丹徒 曲阿 延陵 句容 白下武德九年】
白下更曰江宁 【 贞观九年】
统县六 【 金坛垂拱四年置自宋齐梁陈为延陵县之南界】
曲阿曰丹阳割江宁句容置升州统县四 【 至德二载】
废升州江宁句容二县来属 【 宝应元年】
再割江宁句容二县置升州 【 光启三年】
圣朝
元统县四 【 丹徒 丹阳 金坛 延陵】
后统县三 【 熙宁五年废延陵县为镇属丹阳而析其地】
封爵 【 食邑】
三国吴
食曲阿丹徒二县 【 孙韶】
丹徒侯 【 孙桓】 【 孙桓○(钞本桓作亘)案宋时之书以亘易桓因避钦宗之讳若照宋椠本翻刻自应仍其原文惟此书刻本久亡祇从旧钞本录出既已另写重刊则当日避写之字必须更正(袁燮絜斋集黄度行状有惇德允元语 武英殿校本云惇德原本避宋光宗讳作崇德今改从经文义例最为允协校书者所当遵也)今从严氏元照说凡桓字避写作亘及贞字避写作正者(书中贞观贞元等贞字皆作正因避仁宗之讳)悉为改易以符体制(钞本元志中有避宋讳之字者今据以移入宋志于案语中注明所避之字至正文中则仍一一更正以示画一)若夫卷一徐兖州治京口条云后桓元钞本桓作亘注云上犯钦庙讳下犯圣祖讳卷六焦山瘗鹤铭条云乃裹以元黄之币钞本无元字而注云宋缺名上一字卷十一吴孙氏墓按语云追谥策为长沙桓王钞本桓作威注云正字犯钦庙讳卷十八申堂构传钞本无构字注云名犯高庙讳包佶传钞本佶作幼正注云名犯徽庙讳今皆从严氏元照说订正其文而删去其注以归画一他如卷七明应英济公祠条引蔡邕赞云乃召乃用又云贤人遇慝元志卷十九魏焦光传亦引蔡邕此赞而召字作征遇字作觏盖宋人避嫌名而改之元志则仍用本文也然所改者于文义尚无不合今并存之他皆仿此】
云阳侯 【 朱据】
徐陵亭侯 【 华核】
唐
使持节大都督扬州常和润等十六州诸军事 【 贞观二年正月除越王泰】【 贞观二年正月除越王泰○ 【 钞本越作赵】 案新旧唐书濮王泰传泰始王宜都徙封魏又徙封越改王魏后降王东莱复进王濮而未尝封赵且据太宗本纪泰徙封越正在贞观二年则赵为误字无疑】
圣朝
润王 【 太宗子商王元份自陈王改封】
镇江军节度使 【 太宗子越王元杰楚王元偁领】
润州管内观察使 【 皇兄海州防御使仲佺见王庄定存集】
润王 【 英宗子颜】
镇江军节度使 【 徽宗皇帝】
润国公 【 徽宗子纵】
官
后汉
丹徒令
三国吴
曲阿长京下督徐陵督
晋
扬州刺史
东晋
徐州刺史
兖州刺史
徐兖二州刺史
监中军留府事
晋陵内史
晋陵太守
长史
司马
徐州别驾
徐州治中
宋
南徐州刺史行南徐州事
南东海太守
南彭城太守
南兰陵太守 【 宋地理志十七郡各有太守考之列传惟有南东海南彭城南兰陵三郡太守】
长史
司马
南徐州别驾
南徐州治中
东海郡丞
丹徒令
齐
南徐州刺史
行南徐州事
监南徐州
南东海太守
南彭城太守
南兰陵太守
长史
司马
南徐州别驾
丹徒令
曲阿令
梁
南徐州刺史
知留府事
行南徐州事
监南徐州
南兰陵大守
长史
司马
南徐州别驾
南徐州治中
丹徒令
曲阿令
陈
南徐州刺史
监南徐州
南徐州别驾
东海郡丞
唐
润州刺史
兼按察使
兼采访使
丹阳太守
兼防御使
镇海军节度使
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
兼诸道盐铁转运使 【 建中二年至元十年十四年十五年】
浙西观察使
镇海军节度浙西观察等使
【 元和三年】
【 太和八年九年】
【 干符六年】
【 景福二年】
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 长庆二年太和九年干符元年】
镇海军节度苏杭常等州观察使 【 咸通元年】
镇海军节度苏常杭润观察处置江淮盐铁转运江西招讨等使 【 干符四年】
诸道行营兵马都统 【 干符六年】
润州制置使 【 文德元年】
润州团练使 【 天佑二年】
润州留后
长史
司马
金坛令
五代 【 淮南吴杨氏南唐李氏】
浙西观察使
润州观察使 【 后梁开平二年四年】
镇海节度使 【 后梁贞明元年】
【 后晋天福八年】
【 开运三年】
两浙都招讨使 【 贞明元年】
润州团练使 【 贞明三年】
权润州团练事 【 贞明四年】
诸道副都统
镇海节度使 【 后唐长兴二年】
宣润节度使 【 天福元年】
镇海留后 【 天福三年四年】
宣润二州大都督 【 干佑三年】
使持节都督润州诸军事
宣歙常润等道安抚使
润州监军使权领州事
润州节度留后
圣朝
常润经略巡检使
知润州军州事
知镇江军府事
浙西安抚使
安抚大司
公江安抚使
通判
知县事
县令
嘉定镇江志卷一
地理〔一〕 【 地理○ (钞本无此二字)案志书以地理居前乃自来之通例此书首列叙郡一门所言者皆地理之沿革而其中引地理书尤多(如叙内引前汉地理志晋地理志吴地志舆地志姑孰志九域志寰宇记之类一叶之中已层见迭出)是地理为总目而叙郡乃子目也(卷十三奏请开伊娄河注云具地理类今检之乃在山川之内是地理乃总目而山川亦子目也)下文诸子目并属于地理然同在一卷之中故不复重标总目至下卷之城池坊巷桥梁津渡亦地理之子目则必另加二字于城池之前方为明晰后凡一卷之总目统数子目数卷之子目共一总目者并仿此例】
叙(缺) 【 叙(缺)○(钞本无此二字)案下文云二县始末具叙张氏鉴云原叙当详载丹徒曲阿建置沿革今叙已佚脱据此则地理之后必有叙矣盖此志之例子目间有无叙者(如文事武事等类皆为杂录之子目而皆无叙是其例也)而总目则无不有叙(子目之所统者少而其大指又见于总目叙中故其叙可无若总目则所包者广必有叙然后义例乃明故其叙万不可废)故今就总目之无叙者补叙缺二字于其目之后一行而子目之当有叙而缺者亦仿此例至子目之本无叙者则不赘焉(凡一总目统数子目者其子目俱无叙则已若或有或无则无叙者必本有佚脱也今悉补之)】
叙郡 【 叙郡○(钞本低二字今从之)案元史地理志序原注凡路低于省一字各路录事司与府州之隶路者低于路一字府与州所领之县低于府与州一字盖欲行款分明以便观览也宋元镇江志钞本行款格式不一今悉细为厘定此叙郡既为地理之子目凡子目势不容与总目相并叙郡既低二字则地理必当低一字矣故今于子目之低二字者悉仍其旧而总目之误低二字皆改为低一字(如风俗攻守形势学校兵防杂录人物之类)与此卷地理之式相同若子目之不复有小子目(如地理为总目山川为子目而河湖溪荡陂塘井泉之类属于山川之下者皆小子目也)又不容与子目相并则悉低三字以示区别至总目之叙当低于总目一字子目之叙当低于子目一字而钞本亦多舛误(如润为丹阳郡以下乃子目叙郡之叙当低三字而原本仅低二字此类甚多且有子目下空一字即写叙者)今并逐条改正 (小子目无叙者多其有叙者亦较小子目再低一字)】
润为丹杨郡自唐天宝元年始郡名一也新唐书从木作杨旧唐书通典从阜作阳圣朝乐史太平寰宇记云今字从木为称 【 按唐永泰二年润州练塘石刻江淮转运使刘晏奏状备润州刺史韦损及耆旧等状内丹杨县字并从木】 按前汉地理志丹杨郡武帝元封二年改秦鄣郡曰丹杨领县十七九域志引江南地志云汉丹杨郡北有赭山丹赤故名至晋地理志丹杨郡领县十一注云丹杨内多赤柳在西故名汉丹杨郡治宛陵晋丹杨郡治建邺其治所虽各不同按吴地志自句容以西属鄣郡以东属会稽郡则汉晋所治皆故鄣境今之润境疑非赭土赤柳之旧然自唐天宝元年改润曰丹杨郡何也葢武德九年以后至德二载以前江宁句容并属润州二县即丹杨故地天宝因为郡名逮至德间割出润之江宁句容增以宣之溧水溧阳建为升州自是丹杨之名虽存于润要非昔之丹杨矣 【 指掌图曰润州鸠兹按左氏春秋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杜预注在芜湖县东今皋夷也又前汉书志芜湖属丹阳郡又按姑孰志鸠兹在芜湖县东四十里春秋时吴邑杜预注为皋夷舆地志为皋兹皆古鸠兹地考此则指掌图以鸠兹隶润特据丹杨故地以书耳】
镇江府在禹贡周职方氏 【 镇江府在禹贡周职方氏○(钞本镇字上空一字不提行) 案镇江府以下乃叙郡之正文正文与叙万无同在一行之理后凡有似此者悉改为提行顶格俾正文与叙不致相混至子目后之正文大抵不止一条钞本每于上一条之后空一字即写下一条 (如叙郡之正文镇江府以下为第一条秦置以下为第二条汉初以下为第三条钞本皆止空一字)遂至累牍连篇皆用此式(如卷十四唐润州刺史门之类是也)甚且有此条直接彼条并一字亦不空者(如卷四职田门之类是也)盖由传钞者但知惜纸以致眉目不清今悉改为提行顶格其钞本已提行而未顶格者亦改为顶格以归画一(原本除每卷首行顶格写书名外其余皆低二字无一行顶格者体例殊不允协必非原书之旧今特改正)惟本当空一字不必提行者则悉仍其旧而不改焉(如卷十六通判壁记卷十七县令壁记之类不必人人提行卷十八人物门内子弟之附于父兄传后者皆止空一字是其例也)】 为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谓其地为朱方吴灭属越越灭属楚 【 详见郡县表】
秦置会稽郡丹徒曲阿二县属焉 【 二县始末具叙】
汉初为荆国荆王贾都于此后更为吴会稽郡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本纪六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立刘贾为荆王文颖注曰东阳今下邳也鄣郡今丹杨也吴郡本会稽也十二年诏以荆王地立吴王寰宇记今郡城中贾墓尚存景帝四年属江都 【 景帝四年属江都○ (钞本此句上有景帝时属江都六字) 案上文云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镇江之属荆国属吴国必述其始于何年则其改属江都亦必述其始于何年自当云景帝四年不得但云景帝时也既云景帝四年属江都不应又云景帝时属江都矣则此六字为衍文无疑其它一二字之重复显然知为衍文者(如卷三风俗门按本府普照寺钞本普字上多并字卷七神庙门云衡门之下钞本门字上多山字此类甚多)皆从严氏所校删去不复一一列于此记以免繁冗惟所删较多者始特载之(卷十七金坛县令壁记自林极以上皆云某年到周元亨以下皆云某年到任然多一任字亦属可通则当悉仍其旧不必删去其它字数微有参差而于文义无碍者俱仿此例)(此参考元和郡县图志及寰宇记姑孰志以书○钞本大字)(北府事互见郄超王恭刘牢之等传○钞本大字) 案以上两条张氏鉴云当是子注羼入正文也其说最确今据以改正 (卷三攻守形势门申浦以下张氏云此系子注今亦从其说改为双行)由此例推之凡注明出处者皆当为小字(如卷十四卷十五之参佐门将佐门内各人传下必注明见于何书其中写小字者原本也写大字者传写之误也)其注明互见他处者亦当为小字(如此卷之详见郡县表卷三之详见杂录若列于大郡之中未免横隔语气) 今皆一律改正】 属扬州寰宇记云吴王濞诛以其地并入江都国
后汉属吴郡顺帝分会稽置吴郡统丹徒曲阿吴孙权徙丹徒谓之京城亦曰京口亦曰徐陵元和郡县图志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理丹徒号曰京城今州是也按州理古名京城说者以为荆王刘贾尝都之或言孙权居之故名京城今按荆字既不同又孙权未称尊号已名为京则两说皆非也按京者人力所为绝高邱也亦云非人力所为者人力所为者若公孙瓒所筑易京是也非人力所为者荥阳京索是也今地名徐陵即此京非人力所为也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吴志曰汉献帝兴平二年孙策创业江东使将军孙河领兵屯京地是也吴志又云魏将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徐陵攻烧城墅即吴时或称京城或称徐陵或称丹徒其实一也寰宇记按南徐州记云京口先为徐陵其地葢丹徒县之西乡京口里也权都秣陵置京都督以镇建安十六年迁都秣陵复于京口置京督以镇焉吴志京都所统蕃卫尤要天纪三年陶浚为徐陵督 【 孙皓传】 孙楷以武卫大将军临成侯代弟孙越为京下督 【 孙韶传】 顾承领京下督 【 本传】
晋平吴属毗陵郡晋志毗陵郡统丹徒曲阿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无锡七县元帝渡江都建邺乃于京口侨置徐兖州永嘉之乱兖州沦没徐州所得惟半流人相率渡江淮者帝并立侨郡县司牧之徐兖二州或居江南或居江北后虽徐州或镇下邳或镇盱眙姑孰然皆置留局于京口 【 此参考元和郡县图志及寰宇记姑孰志以书】 时号为北府 【 北府事互见郗超王恭刘牢之等传】
京口在建邺东北名为北府亦犹姑孰在国南名为南州 【 国南本晋阳秋以书】 桓温移镇姑孰上疏北伐百官皆于南州祖道是也他如西州本府之称皆北府类
宋元嘉中以南徐州治京口南兖州治广陵志元嘉八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文帝纪元嘉八年割江南及扬州晋陵郡属南徐州元嘉三十年春正月戊寅以南兖州并南徐州孝武纪元嘉三十年六月庚午还分南徐立南兖州大明七年正月癸巳割吴郡属南徐州明帝纪泰始四年冬十月甲戌割扬州之义兴郡属南徐州自吴至陈皆为重镇
隋平陈废南徐州为延陵镇属蒋州既又改为润州寻废六朝事迹编类隋废丹杨郡乃于石城置蒋州寰宇记隋废南徐州为延陵镇移名于京口为延陵县属蒋州开皇十五年罢延陵镇以蒋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三县置润州于镇城葢取州东润浦以立名大业三年废江都郡之延陵县为丹徒徙延陵还治故县属茅州 【 废江都郡之延陵县为丹徒徙延陵还治故县属茅州(钞本废字下有为字而无为丹徒以下十三字) 案此条上文自开皇十五年以下数行皆采诸寰宇记惟此处衍一字少十三字遂至语气不完而事情亦复不合今特据寰宇记以正之(上文云隋废南徐州为延陵镇移名于京口考寰宇记本文移名作移居而元志郡县表亦作移名二字均属可通不妨仍存其旧后凡所引之书与原书微异而于文义无碍者俱仿此例)外此之字句脱落而有原书可检者悉为补之仍着于记以备参考惟所脱者止一二字为人所共知者(如卷三营田门小麦田六百三十三亩钞本脱亩字卷六山川门静惠王宏子正义传钞本无传字此类甚多)则但补之而此记不复赘焉(卷二十一杂录天文类注云同上而上文不注所出张氏鉴以为上有脱文然考全书内似此者不少且有前数条注出处而后数条不注前数卷注出处而后数卷不注者势难一一查补今皆仍其原文)】
唐武德初复曰润州隋氏丧乱杜伏威窃据其地武德三年伏威归国置润州于丹徒县改隋延陵县为丹徒移延陵还治故县属茅州六年辅公祏反复据其地七年贼平又置润州领丹徒县太宗元年分天下为十道润隶江南景云二年为中都督府寻罢始置二十四都督府察诸州刺史善恶扬益并荆四州为大都督府润汴兖魏冀蒲绵秦洪越十州为中都督府皆正三品时以为权重难制寻罢之惟四大都督府如故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中尝治润润州刺史韦铣李浚兼按察使开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江南东道润为会府东道十五州丹阳晋陵吴郡余杭会稽余姚东阳新定新安长乐清源建安临汀漳阳潮阳 【 阳字依通典 润州类集补遗云东道润为会府葢至德以前未有浙东西路其制如此故时人多以京口为江东】 每道置采访使治所无常刺润者尝领其职采访使或治苏或治杭或治常或治润润州刺史齐澣刘日正徐峤兼领天宝元年改润为丹杨郡 【 杨字依新唐书 润州类集天宝之后谓丹阳者润州或曲阿非二汉六朝之丹阳也】 兼防御使旧唐书德宗纪丹阳太守刘汇兼干元元年又为润州时始隶浙江西道新唐书方镇表干元元年置浙江西道节度兼江宁军使领升润宣歙饶江苏常杭湖十州治升州建中二年以镇海军节度使治润其后兼江淮转运使及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以重其权新唐书方镇表大历十四年合浙江东西道置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元年分浙江东西道都团练观察使为二道二年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置节度治润州寻赐号镇海军节度资治通鉴载建中二年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滉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兴元元年十二月庚辰加滉平章事江淮转运使贞元二年十二月丁巳以滉兼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贞元三年更为浙西观察使理所新唐书方镇表贞元三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复置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使领润江常苏杭湖睦七州治苏州
今按资治通鉴 【 今按资治通鉴○(原本不提行) 案书之案语短者与正文同在一行尚属无妨然亦必双行夹注始与正文有别(如卷十四宋太守门及参佐门各人传内之案语是也)若案语长者与正文同在一行则界限既觉不清而作志者折衷审定之苦心亦无由以见故凡言案者言今案者 (卷五土贡门及宽赋门皆言宪谨释日亦系案语张氏鉴严氏杰谓当作双行小字今定为提行低一字)与本文无案字而实系案语者皆当提行低一字(如此卷京口在建邺东北以下十四卷窃详上下文意以下是其例也)以免与正文相混】 贞元三年二月戊寅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充江淮转运使韩滉薨分浙江东西道为三浙西治润州浙东治越州宣歙池治宣州各置观察使以领之又按旧唐纪贞元三年二月以白志贞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皇甫政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八月以刘赞为宣州刺史宣歙池观察使与通鉴合而方镇表云分二道治苏州恐是误书葢自白志贞理润王纬李若初诸公相继皆在润州元不曾徙治苏州也时所统仅六州贞元三年浙江东西既分为三四年又割江州隶江西观察使故统六州非韩滉时事权比矣元和郡县图志润州今为浙西观察理所管州六润州常州苏州杭州湖州睦州节度观察迭有废置盐铁转运间亦带领王纬李若初李锜高骈领盐铁转运使后升为望州会昌四年五月润州宣州越州常州并升为望州唐季常为重镇又有制置团练招讨等使自唐文德至于五代有制置使团练使招讨使诸道都统权团练事大都督安抚使权领州事节度观察留后官称不一 【 并具刺守类】 光化初镇海军额始移于杭新唐书方镇表景福二年徙镇海军节度使治杭州按通鉴考异于景福二年九月钱镠为镇海节度使之下引实录云仍徙镇海军额为杭州按吴越备史是岁钱镠初除镇海节度使犹领润州刺史至光化元年始移镇海军于杭州实录误也五代史钱镠世家所载与通鉴同今依考异以书
南唐有润仍领镇海通鉴天成四年长兴二年并载徐知询领镇海节度使南唐书亦云知询复起为润州节度故杭润二州皆有镇海军额
宋改镇海军为镇江军长编开宝八年九月戊寅唐将刘澄守润请降会要十月二十日诏曰镇海之号丹徒旧军自浙西之未平命余杭而移置爰兹克复方被化条宜别赐于军名用永光于戎阃其润州旧号镇海军宜改为镇江军大观改元为浙西望郡大观元年尚书省因臣僚上言裁定浙西以杭州为帅府润州为望郡浙东以越州为帅府明州为望郡政和中以徽宗潜邸升府绍圣三年拜平江镇江军节度使政和三年知润州林虡奏陛下以平江镇江两镇节度使出阁望依平江府例改为府额是时乞升府表其略曰铁瓮名城朱方要地疆连江左吴王之封略犹存壤接淮南艺祖之跸声犹在山川气旺人物英多发为浚哲之祥基作肇兴之迹又曰皇帝陛下钦明尧德文命禹功方遵养于潜宫尝启封于巨镇发挥德意宣布训辞念阻见于吏民特申扬于忠孝龙蟠凤翥判然妙笔之华玉振金声顜若仁言之厚穉艾欢呼者千里都邑歌颂者十年皆言正始于旧都由此入膺于大统苴茅胙土伏惟明诏俯颁嘉音肇锡以上崇于国体以下慰于民心八月丁丑诏曰朕承祖宗令德休绪坐明堂而朝万禹尺地一民悉有悉臣眷惟丹阳在国南服粤自绍圣初建我家若稽累朝以潜邸之旧藩建大府之美号凡所以侈受命之丕基为邦人之显庆也肆朕御极以来所宜谘故实以孚明命者或未遑焉斯岂朕志哉聿新府名用诏万世可升润州为镇江府建炎南渡为浙西安抚司建炎三年八月诏浙西安抚司移于镇江仍改杭州为临安府带管内安抚使绍兴乙卯兼沿江安抚壬戌始解兼职绍兴五年闰三月诏临安府依旧带浙西安抚镇江府带沿江安抚既而守臣刘宁止请拨常州江阴军及昆山常熟二县属沿江安抚司从之十二年冬十月诏镇江府依沿海制置使例罢带沿江安抚使
润在唐初凡统县六至德以后割出江宁句容两县为升州而所统纔四县 【 宝应初废升州县再来属光启中复置升州县再割出】
宋熙宁又废延陵一县为镇今统县三
【 此上缺】 梁改属兰陵郡
陈复属东海
隋废郡县为延陵属江都 【 此下缺】 【(以上缺) ○ (以下缺)○(钞本无此六字) 案此条述丹徒等县所属之郡 (据隋废郡县为延陵之语则此所述者丹徒县也)始于梁终于隋上不及齐以前下不及唐以后则必有缺文无疑盖此书刻本久亡传钞者多所遗落兹就本文考之其上下文词意未完者(如卷六京口当南北之要冲以下乃修漕河之记文当有撰人姓氏今本无之必是佚脱)及但有开端数字而无申释之语者(如卷六丹阳县治内金莺池之类)缺处均属显然自当注明其缺以便寻检至于镇江之人物古迹必当一一纪载而此志竟多缺略(如人物内之唐萧颖士宋宗泽古迹内之汉荆王墓宋高祖宅皆见于史传及唐以前地志信而有征其它类此者不可枚举)今皆无迹可寻未便臆为补入则悉仍其旧焉(卷十一知院蔡卞宅条下云与庄定公王存宅相近则上文本有王存宅矣今钞本脱去考元志卷十二亦有王存宅似当补王庄定存宅缺六字于知院蔡卞宅前然全书中似此者难以枚举今亦仍存其旧以免繁冗)】
子目(缺) 【 子目 (缺○钞本无此三字) 案此行以前所述者皆系实土以后所述者皆系侨土不应同属于一子目且下文自今之郡境至备载焉玩其文义确系子目之叙据叙中所云寄治郡邑及寄治丹徒之语则子目当为寄治二字或是侨寄二字今姑列此三字以备考焉】
今之郡境当参考前代寄治郡邑以书葢自汉晋以来壤界名称虽有殊异而治所互有关属谓如扬州治曲阿徐兖州治京口晋陵郡徙治丹徒南东海郡属南徐治下南泰山之广平寄治丹徒他如南兰陵等郡县间有可考盍以前史之互见者备载焉
扬州治曲阿
汉末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时寿春已为袁术所据繇乃渡江治曲阿孙策东渡繇奔丹徒 【 孙策刘繇传参定】 唐元和郡县图志刘繇城在丹阳县西南二百四十步繇来建城号令江南众数万人孙策东略繇奔豫章六朝事迹编类序初汉置扬州本理曲阿晋永嘉中移州城在江宁县城东偏西州桥渡水西北
徐兖州治京口
晋惠帝之末兖州阖境沦没遗黎南渡元帝侨置兖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鉴为刺史寄居广陵后改为南兖州或还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阳后始割地为境常居广陵南与京口对岸 【 晋志兖州】 晋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琅琊国人随帝过江者置怀德县及琅琊郡以统之是时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帝并立侨郡县司牧之明帝又立南沛等郡属徐兖二州或居江南或居江北或以兖州领州郗鉴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加领徐州刺史镇广陵苏峻平后自广陵还镇京口 【 晋志徐州】 自中原乱离并侨置牧司在广陵丹徒南城非旧土也 【 晋志扬州】
宋志中原乱北州流民多南渡晋成帝立南兖州寄治京口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间为境治广陵十八年以后省并南兖州七郡二十三县属南徐州三十年省南兖州并南徐其后复立还治广陵 【 宋志南兖州】 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晋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徐兖二州或治江北又侨立幽冀青并四州晋安帝义熙七年始分淮北为北徐淮南犹为徐州后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兖宋武帝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文帝元嘉八年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割扬州之晋陵兖州之九郡侨在江南者属焉故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 【 宋志南徐州】
齐志晋元帝渡江建兴四年扬声北讨遣宣城公褚裒督徐兖二州镇广陵其后或还江南然立镇自此始明帝太宁三年郗鉴为兖州镇广陵后还京口后桓元以桓宏为青州镇广陵义熙二年诸葛长民为青州徙山阳时鲜卑接境长民表云犬羊侵暴钞掠滋甚乃还京口晋末以广陵控接三齐故青兖同镇宋永初罢青并兖三年檀道济始为南兖州广陵因此为州镇 【 齐志南兖州】
以晋宋齐三志参考京口自晋元南渡为侨徐州所理 【 侨徐州依寰宇记立文】 兖州亦侨置于此晋武帝兖加南字尝治京口晋末诸葛长民又自山阳来镇其南兖还镇广陵则自宋檀道济始
晋陵郡徙治丹徒
晋志扬州立毗陵郡统县七 丹徒 曲阿 武进 延陵 毗陵 暨阳 无锡
宋志晋陵太守吴时分吴郡无锡以西为毗陵典农校尉晋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为毗陵郡治丹徒后复还毗陵东海王越世子名毗而东海国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帝改为晋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太兴初郡及丹徒县悉治京口郗鉴复徙还丹徒安帝义熙九年复还晋陵本属扬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度属南徐领县六 晋陵令 延陵令 【 晋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立】 无锡令 南沙令 曲阿令 【 晋武帝太康二年复云阳曰曲阿】 暨阳令
齐志南徐州领郡十六晋陵郡领县七 晋陵 无锡 延陵 曲阿 暨阳 南沙 海阳 【 以宋志参校添置海阳一县】
自晋武帝太康二年晋陵郡治丹徒中虽还治毗陵而怀帝永嘉五年以后迄安帝义熙九年以前皆治京口丹徒至宋齐间延陵曲阿二县犹隶晋陵郡
南东海郡属南徐治下
晋志徐州云元帝割吴郡之海虞北境侨立郯胊利城况其 【 宋志作祝其】 原邱西隰襄贲七县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东海等郡属南徐州穆帝时移南东海七县出居京口
按宋志晋安帝义熙七年分淮北为北徐州淮南但为徐州时未尝有南徐州之号自宋武帝永初二年始加徐州曰南徐淮北曰徐州宋志甚明白今考晋志云元帝以江乘置南东海等郡属南徐州考之晋史帝纪列传载记并无南徐州文惟谯敬王恬传有都督徐州南北郡军事及参以武帝本纪太元十三年止云谯王恬为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不言徐州本纪固为疏略恬传亦止云徐州之南北郡未尝明言南徐州也意笔晋史者但见京口为南徐州遂误加南字于徐州之上所以乐史寰宇记亦云元帝渡江为南徐州葢仍晋志以书
宋志南东海太守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为东海郡立郯胊利城三县而祝其襄贲等县寄治曲阿穆帝永和中郡移出京口郯等三县亦寄治于京宋文帝元嘉八年立南徐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元嘉后省并领县四 郯令汉旧名元嘉八年分丹徒之岘山为境 丹徒令晋属毗陵宋孝武大明末度属此 胊令汉旧名晋江左侨立宋孝武分郯西界为之
利城令汉旧名晋江左侨立宋文帝世与郡俱为实土齐志南徐州镇京口领郡十六内南东海郡领县七 郯 祝其 襄贲 利城 西隰 丹徒 武进
宋以丹徒一县析为南东海四县至齐省胊县添置祝其襄贲西隰武进四县
南泰山南兰陵等郡
晋志明帝立南泰山等郡属徐兖二州
宋志南泰山太守宋永初郡国有广平寄治丹徒领广平易阳曲周三县文帝八年省广平郡为广平县属南泰山
按宋志南徐州刺史领郡十七南东海南琅琊晋陵义兴南兰陵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泰山济阳南鲁郡皆晋南渡后侨置并隶徐州宋因之除晋陵南东海二郡可以详考治所实在丹徒如南泰山郡虽曰寄治丹徒境界亦不明白余郡惟南琅琊明在古之江乘义兴郡明在古吴兴之阳羡丹阳之永世临淮郡明在古之广陵外余皆不可详其治所惟南兰陵郡考之寰宇记则于润州丹阳县云梁改为兰陵县于常之武进则云晋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二邑地立武进县梁武帝改为兰陵县唐元和郡县图志于常之武进县则曰晋武别置武进县于丹阳县东五十里梁武改武进为兰陵入晋陵 【 梁武改武进为兰陵入晋陵○ (钞本无入晋陵三字) 案上文自晋武以下数行皆本于元和郡县志此句较元和志少三字语意未完兹特补入 (下文方析晋陵西界立武进县钞本陵误作武又脱去进字今亦据元和志改正)】 至唐垂拱二年方析晋陵西界立武进县于州治南兰陵治所以元和志里数计之在丹阳县东吕城镇上下分明宋南兰陵郡领兰陵令至梁废南东海郡为南兰陵郡其治所亦移置京口陈复置南东海郡而南兰陵郡治所又归元置处此其始末也余郡县虽不可详考然今丹徒县有高平乡平昌乡安知非晋宋间侨立南高平郡南平昌郡至今犹为乡名乎六朝事迹编类于琅琊郡城之下引南徐州记云江乘南岸蒲洲津有琅邪城今句容县有琅琊乡亦其地也按此则高平乡平昌乡与琅邪乡实相类矣
子目(缺) 【 子目(缺)○(原本无此三字) 案自史记以下皆述天文与上文述寄治者不同自当另有子目据正文内引汉志斗分野后汉志今吴越分野之语其子目当是分野】
叙(缺)
史记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汉志吴地斗分野后汉志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今吴越分野晋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自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之分属扬州丹杨八斗十六度会稽八牛一度又地理志引春秋元命包云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 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钞本牛作女) 案此二句为春秋元命包之文纬书久亡此志引之者实据晋书地理志所载今晋书既作牵牛而尔雅释天释文及御览州部十七所引亦无作牵女者其为传写之误无疑】 唐志润升常苏湖杭睦等郡为星纪分
按宋书周朗字义利世祖即位普责百官谠言朗上书内一项言寄土州郡宜通废罢旧地名户应更置立岂吴邦而有徐邑扬境而宅兖民上淆辰纪下乱畿甸其地如朱方者不宜置州土如江都者应更建邑书奏忤旨自解去职葢自晋惠之末古徐兖沦没遗黎南渡江左侨置徐兖至宋加南字于上徐治京口兖治广陵要之古兖州寿星之次于辰在辰古徐州降娄之次于辰在戌其与古扬州吴越分野实为不同周朗上淆辰纪之言固不为过然一时侨置州名虽少更易而辰纪在天初不因是而淆紊朗亦未为通论也以天文考之郡璄在斗牛之间晋隆安五年正月书太白昼见在斗三月书流星西经牵牛至六月书海寇孙恩至京口宋大明六年八月书月入南斗魁中占曰吴越有忧至明年扬南徐州大旱田谷不收审此则天道虽远其应亦不虚夫
子目(缺) 【 子目(缺)○(钞本无此三字) 案自宋志南徐州以下皆述郡境与上文之述分野者不同亦当另有子目历考古今志书纪四至八到者多在疆域门内此下所引诸书皆述镇江府之四至八到其子目当是疆域】
叙(缺)
宋志南徐州去京都水二百四十陆二百 【 京都建邺也】
隋志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 唐元和郡县图志 西北至上都二千六百七十里 西北至东都一千八百一十里 东南至常州一百七十里 北渡江至扬州七十里 正北微西至宣州四百里
杜佑通典 东至晋陵郡一百七十五里 南至宣城郡四百五十里 西至广陵郡六合县四百五十三里 北至广陵郡六十三里 东南到晋陵郡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到宣城郡界四百五十里 西北到广陵郡六十三里 东北到广陵郡界四十五里 去西京二千六百四十二里去东京一千七百九十八里
宋祥符图经 东西一百六十里 南北二百一十七里
九域志 去京一千七百五十里 东至江十里 西至本州岛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江宁府一百四十里 南至本州岛界二百十七里自界首至江宁府二百里 北至江二里 东南至本州岛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常州五十一里 西南至本州岛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江宁府一百里 东北至江八里 西北至本州岛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江宁府一百五十里
乐史太平寰宇记 西北至东京一千四百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八百二十里 西北至长安二千六百七十里 东至常州一百七十里 南至宣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扬州六合县四百五十三里 北渡江至扬州六十三里 东南至常州一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升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隔江至扬州一百八十里 东北至扬州四十三里
今之郡境宜并依寰宇记书东至行在所七百二十里
丹徒县 东西五十里 南北七十里
丹阳县 东西五十三里 南北六十五里
金坛县 东西一百里 南北九十里
嘉定镇江志卷二
地理〔二〕
城池
唐太和中王璠为浙西观察使凿润州外隍事见本传又稽神录云璠廉问丹阳因沟其城凿深数尺得石有铭 【 事见刺守类】 【 事见刺守类○(钞本作事见官类刺守) 案此书之例有一字之子目(如公廨门内仓库之类)而无一字之总目(自卷一地理至卷二十二拾遗皆两字以上)若刺守之上更有总目当是两字不得仅一字也且刺守二字互见他卷者数处皆但言刺守而不更言官类(卷十五督护徐龛注云详见刺守褚裒之下判官王澹注云事见刺守卷十六押衙赵翼注衙将刘浩注并云详见刺守)至卷一叙郡注则云并具刺守类尤刺守为总目之明证疑此句本无官字传写者误衍之而又倒类字于刺守之上耳】 又通鉴干符中周宝为镇海节度筑罗城二十余里然则缮城浚隍其来久矣
丹徒县
罗城周回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五寸今颓圯旧有一十门东二门北曰新开南曰青阳南三门东曰德化正南曰仁和西曰鹤林西二门南曰奉天北曰朝京北三门西曰来远东曰利涉次东曰定波 【 按太平广记周宝治城隍至鹤林门内得古冢又本传宝至青阳门出奔则唐干符间已有鹤林青阳二门】 新开来远久废今仅存八门东曰青阳西曰登云还京 【 淳熙戊申守臣显学张子颜改朝京曰还京】 南曰鹤林仁和通吴 【 奉天号通吴】 北曰利涉定波
按王庄定存还镇江诗倦客归来故国春北楼千尺绝飞尘江山豪伟增人气城壁萧条类此身又登北固诗晚登北固顶俛视南徐城废垒何茫茫山川迥纵横葢当时所覩如此积废弗治因仍逮今辅以诸军私开土门出入自便启闭非时所谓限中外戢奸暴谨讥征者寖弛亡禁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弥坚乃创修罗城诸门废土门之可废者固围周密邦人赖之记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着于易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咏于诗城郭关扃之设所以严邦守杜奸萌也南徐会府内拱行阙北门筦钥委重在兹军民庐井星列棊布子城仅周府寺而外无罗郭旧尝筑垣设门薄示禁防自御前分屯七军十有七寨其倚郭者各为门以便出入而居民参错亦阑出自如千径万隧散无有纪郡之西北直际大江无复横草之限剽劫阛阓往岁荐有鼠聚鸟散踪迹易失为守者葢通病之将大筑其城则役巨费广熟视而莫敢议将补其疏缺而罗络之则东罅西隙漫不得其要领因循废弛以至于今余来守是邦深惟重闭之义目营心度念之不忘会有旨开浚漕渠及归水澳乃以余力疏甘露港凿转般护仓壕引水环于西北届水之所止而立之门曰通津循水而东作门于北固亭之北曰甘露亭之南曰跨鳌于是向之际江而往来者始有限制遂周视其余而经理之凡旧城之圯者墙而塞之因军民之便相地势之宜作新门于所必由之涂其傍轶捷出不可墙者西南则废薛家池门沟断之而门其两端曰东山曰虎蹲稍南则撤鹤林东篱门垣屋之而更其名曰放鹤东南则废妙喜寺土门保伍之而移其门于马巷因之为名曰马巷门前军夹刺门及搭材队门幽僻特甚奸宄所囊橐也则又沟之以绝其所趋后军北草门与东土门相比则塞之以归于一葢新作之门七废者五诸军穿垣而出因之以为城门者十有一前军曰山门曰东寨门后军曰马军东土门曰范山门曰东寨门曰南寨门中军曰南土门左军曰西水门曰南寨门右军曰高山门游奕军曰西山门地之旧门见于图经者八东曰青阳南曰通吴曰仁和西南曰鹤林西曰登云曰还京北曰利涉曰定波凡门有二十六悉置州兵司启闭以谁何之然后异户殊辙涣焉四出者莫不会归于经涂虽未能增高浚深壮金汤之势然昭明限阈使民有所底止视昔固有间矣夫申关讥谨封守郡之常职也而废置之自则不可以不严既以其事闻之于朝兹庸详书俾来者有考
子城缺 【 子城缺○(钞本无此三字) 案戴氏守梧谓当补此三字今考子城为内城罗城为外城上文既载罗城则此处当述子城矣况他卷每言子城(卷六放生池下云在子城西南卷十二户部大军三仓条下云北仓在子城西)而元志卷二城池门亦详载子城皆可为戴说之证】
丹阳县
县城(缺)
云阳东西城舆地志云在故延陵县今延陵镇西三十五里与句容分界之处东西城相去七里并在渎南二城即吴楚之境也又唐图经 【 孙处元所撰】 云西城有水道至东城而止并陈勋所立
按建康实录吴大帝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于是东郡船舰不复行京江矣晋宋齐因之梁以太子名纲乃废破岗渎而开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顶上分流一源东南流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六里五埭注句容界西流入秦淮至陈霸先又堙上容渎而更修破岗渎隋既平陈诏并废之则知六朝都建康吴会漕输皆自云阳西城水道径至都下故梁朝四时遣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至云阳见唐图经葢隋大业中炀帝幸江都欲遂东游会稽始自京口开河至余杭
金坛县
县故城周七百步高一丈五尺唐长寿改元新筑至万岁通天中甃以砖甓后废
坊巷
叙(缺)
丹徒县
城内有七坊曰崇德曰践教曰静宁曰化隆曰还仁曰临津曰太平皆仍故号其巷名则有吴司马巷有顾著作巷有车尚书宅巷刘太尉宅巷与所谓刁家丰家焦家葛家洪家严家车家步家皆随姓氏称之其余则有隆巷长巷夹道巷递铺巷上河下河巷大井小井巷南瓦子巷北瓦子巷石石达桥巷以至城隍火袄则因祠庙清风东海则因城门榷务税务则因务教场船场则因场燕醑则因楼萧闲则因堂或因僧寺或因军营又有因居人所鬻之物猥以为名凡八十余处自顷罹兵乱坊额不存干道庚寅守臣秘阁蔡洸尝植表诸坊巷大书高揭之其后废坏漫无存者 【 其后废坏漫无存者○(钞本此下有嘉定以下一段) 案钞本下文云嘉定癸未守臣龙图大卿赵善湘云云考元志卷十五宋太守门赵善湘注云嘉定十四年十二月至十七年召癸未为嘉定十六年正善湘守郡之日然史弥坚令卢宪修志在嘉定九年以前至十六年则弥坚与宪皆已去任所著府志无由载善湘之事此必嘉定续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 丹阳县缺金坛县缺○ (钞本无此八字) 案宋嘉定时镇江府所属三县丹徒丹阳金坛是也(元至顺时亦然)各子目下自当分述三县之事(如此卷城池门之类)今坊巷门内止载丹徒县而丹阳金坛二县俱无下文之桥梁津渡亦然此三门者皆各县之所必有而此志竟无之必本有而佚脱也(元志此三门内丹阳金坛俱有)今特各补八字于后以存原书之梗概他卷之一县有而二县无二县有而一县无者并仿此例即或其县内本缺此门非志书之缺亦必注明其缺以归画一(如卷十一陵墓门内分陵墓二小子目金坛县本有墓无陵而陵内亦必补金坛县缺是其例也)】
桥梁
叙(缺)
丹徒县
千秋桥
在府治之西晋王恭作万岁楼于城上其下有桥故以千秋名隐士胡世隆诗曰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元建是桥贯横木于底以捍桥址嘉定甲戌待制史弥坚既浚漕渠横木阻舟抉之则圯夏五月重建
嘉定桥
在千秋桥之南旧名利民桥 【 以其当八达之衢最为民便故名】 宋淳熙间郡守钱良臣重建名钱公桥 【 文惠钱公良臣守是邦甃为砖桥架亭其上邦人名之曰钱公桥其后亭圯】 嘉定初郡守赵师(睪廾)复甃以石乃易今名俗呼为禁方桥
清风桥
在嘉定桥之南宋景佑间郡守文正范公希文重建俗呼为范公桥 【 民怀范公之德故名苏子瞻怀刁景纯诗有伤心范桥水之句】 嘉泰开禧间郡守辛弃疾复甃以石
长桥
在清风桥之南宋嘉定乙亥秋重建
折桥
在府治之南旧尝受漕渠水折旋而入于石(石达)自(石达)废漕水不复入矣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津渡
叙(缺)
丹徒县
西津渡去府治九里北与瓜洲渡对岸杜牧诗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秪自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诗人指京口曰金陵按张氏行役记甘露寺在金陵山上李约初至金陵于李锜坐屡赞招隐寺标致是也】
按李德裕为浙江观察使于蒜山渡严勒津逻捕绝请亳州浮屠圣水者蒜山渡今西津渡也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三
风俗
晋殷仲堪作季子庙记云英风澡俗令德在民唐刘禹锡和李卫公北固诗云风俗太伯余衣冠永嘉后李宗谔引旧经亦云本太伯之化有谦逊之风至今士大夫崇靖退贵风气下逮民庶亦循理乐业而不好竞封内如中古焉世乃以京口为用武之国而论风俗者率援隋志鬬力之戏为证夫击楫椎锋执戈卫社固忠臣志士所期自奋者而概指鬬力之戏为风俗若将陋之则不可今师帅之居曰静治曰坐啸曰道院嘉与邦人相安于简靖而有能崇教化以护养之顾不休哉
齐志京口自宋氏以来桑梓帝宅江左流寓多出膏腴隋志京口一都会其人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鬬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
唐韩滉镇浙西以贼非牛酒不啸结 【 以贼非牛酒不啸结○
【 钞本酒作马】
案下文但言禁屠牛而不言禁乘马则此句不当作牛马矣新唐书作牛酒今据以改正】 乃禁屠牛以绝其谋毁佛寺道观四十余所以其材缮置馆第又以佛寺铜钟铸弩牙兵器
李德裕观察浙西锐于布政凡旧俗之害民者悉革其弊南方信禨巫惑鬼怪父母厉疾子弃不敢养德裕欲变其风择乡人有识者谕以孝慈大伦患难相收不可弃之义使归相晓敕违者显寘以法数年恶俗大变除淫祠千余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无所廋蔽天子下诏褒扬
徐州节度使王智兴聚货无厌以天子诞月请以泗州置僧尼戒坛以邀厚利江淮间民皆曹辈奔走德裕劾奏云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意在规避王徭影庇资产臣于蒜山渡点其过者自正月以来一日百余人比到诞节计江淮以南失六十万丁壮不为细变有诏禁止
按本府普照寺乃自泗州移供白衣善友者纷然意皆源流此时然李卫公能俾所部之民不渡蒜山而北数十年来江淮之民乃渡蒜山而南趋于本府假白衣善友以自名岂惟规避王徭又诳诱众人之衣食外以资给浮屠中又自为奸利卫公有鬼能无遗恨乎
会要长庆三年德裕奏应百姓厚葬及于道途盛陈祭奠兼设音乐等闾里编甿罕知教义生无孝养可纪殁以厚葬相矜器备僭差祭奠奢靡仍以音乐荣其送终或结社相资或利息自办生业储蓄以之皆空习以为常不敢自废人户贫破抑此之由今百姓等丧葬祭奠并不许以金银锦绣为饰及陈设音乐其葬物涉于僭越者并勒毁除结社之类任充死亡丧服粮食等用伏以风俗之弊诚宜改张缘人心同莫有循守纔知变革寻则隳违臣今已施行人稍知劝若后人不改风化必清
宝历二年亳州浮屠诡言水可愈疾号曰圣水转相流闻南方之人率十户僦一人使往汲拟取之时病者断荤血危老之人率多死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转鬻于道互相欺訹百姓渡江者日数十百人德裕严勒津逻捕绝者具奏言昔吴有圣水宋齐有圣火事皆妖妄臣于蒜山渡已加捉搦若不绝其根本终恐无益黎甿通典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长淮大江皆可拒守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违离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为之盛今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葢因颜谢之风扇焉
寰宇记于润州云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人好用剑自永嘉南迁斯为帝乡人性礼逊谦谨婚嫁丧葬杂用周汉之礼
攻守形势
叙(缺)
齐志南徐州镇京口吴置幽州牧屯兵在焉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孙权初镇之尔雅曰绝高为京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境似河内郡内镇优重
吴孙权赤乌八年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 【 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钞本道字下有自小其三字) 案景定建康志卷十九破冈渎注引建康实录与此志所言正同而无自小其三字钞本有此三字则上下文义不贯元志卷七所引亦无此三字今删】 通会巿作邸阁
献帝春秋云刘备至京谓孙权曰吴此去数百里即有惊急赴救为难将军无意屯京乎权曰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 【 吴先都京后都建邺京口亦谓之京】
黄初中魏人来寇曹丕出广陵临大江兵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帝使诸将谋以拒守将军徐盛设计自武昌至京口烽烟相望 【 广陵京口对岸吴时疆界殊狭长江之外非其所有故沿江守备特严考吴志载庾阐杨都赋注曰烽火以炬置孤山头皆相望或百里或五十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时合暮举火于西陵皷三竟达吴郡南沙按宋志南沙吴名沙中晋以为县宋南沙曲阿等县皆隶晋陵】 吴使孙河屯京城河因赴宛陵为妫览所杀其子韶年十七收河余众缮京城起楼橹以御敌孙权闻乱引兵归吴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讙声动地权使人喻止明日见韶甚器之拜为校尉食丹徒曲阿二县自置长吏一如河旧韶为边将数十年得士卒死力常以警疆场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败焉魏人撤兵远徙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权称尊号自武昌还建邺韶乃朝见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韶尽识之乃加领幽州牧
晋郗鉴咸和元年刺徐州苏峻反鉴将赴国难遣夏候长等间行谓温峤曰今贼谋欲挟天子东入会稽宜先立营垒屯据要害防其越逸断贼粮运然后静镇京口清壁以待贼攻城不拔野无所掠不百日必自溃矣峤深以为然及陶侃为盟主鉴率众渡江与侃会于茄子浦会王舒虞潭战不利鉴与后将军郭默还丹徒立大业曲阿庱亭三垒以拒贼贼将张健来攻大业城中乏水默窘迫突围而出三军失色参军曹纳以为大业京口之捍一旦不守贼方轨而前劝鉴退还广陵以候后举鉴责纳不忠将杀之会峻死大业围解及苏逸等走吴兴鉴遣李闳追斩之降男女万余口时贼帅聚众数千浮海钞东南诸县鉴遂城京口率众讨平之 【 庱亭在丹阳县东与常州武进分界昔孙权射虎伤马之地韵书庱音丑拯反吴中亭名大业在丹阳县界漕渠东】
蔡谟领徐州刺史闻石季龙于青州造船数百掠缘海诸县朝廷以为忧谟遣徐元等守中州募得贼大白船者赏布千疋小船百匹是时谟统七千余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镇守八所城垒凡十一处烽火楼望三十余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 土山与蒜山相属江乘实南琅邪郡寄治自东至西防守如此严密则蔡谟镇京口之规模可想】
刘牢之代王恭镇京口时杨佺期桓元将兵逼京师牢之率北府之众驰赴京师次于新亭元等受诏退兵牢之还镇京口
隆安中孙恩浮海奄至丹徒战士十万楼船千艘建康震骇牢之东讨自山阴使刘裕由海盐来援裕兵不满千人涉远疲劳而丹徒守军莫有鬬志恩率众皷噪登蒜山居民皆荷檐而立裕率所领奔击大破之投崖赴水死者甚众恩狼狈仅得还船浮海北走郁洲裕略战大破之
元兴初刘裕破卢循何无忌潜劝裕于山阴起兵讨桓元土豪孔靖曰不如待其已篡于京口图之裕从之刘迈弟毅家于京口亦与无忌谋讨元无忌告裕遂与毅定谋裕托以游猎与无忌收合徒众得百余人诘旦京口城开无忌着传诏服称敕使徒众随之即斩桓修以徇众推刘裕为盟主总督徐州事以孟昶为长史守京口义军斩元骁将吴甫之进至罗落桥又斩皇甫敷元大惧使桓谦屯东陵裕与毅等进突谦阵军大溃元走裕入建康屯石头城
何无忌为卢循败于寻阳刘裕方北伐至下邳闻之虑京邑失守卷甲兼行过江至京口众乃大安裕至建康募人为兵治石头城卢循至淮口中外戒严裕屯石头诸将各有屯守裕子义隆始四岁裕使咨议参军刘粹辅之镇京口
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幸丹徒谒京陵大赦三月乙丑诏曰京口肇祥自古着符近代襟带江山表里华甸经涂四达利尽淮海城邑高明土风淳壹苞总形胜实唯名都故能光宅灵心克昌帝业顷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皇基旧乡地兼蕃重宜令殷阜式崇形望可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给以田宅并蠲复高祖遗诏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刘延孙与帝室本非同宗不应有此授时司空竟陵王诞为徐州上深相畏忌不欲使居京口迁之于广陵广陵与京口对岸欲使腹心为徐州据京口以防诞故以南徐授延孙
齐永泰元年王敬则反邱仲孚为曲阿令敬则前锋奄至仲孚谓吏民贼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今若收船舰凿长岗埭泻渎水以阻其路得留数日台军必至如此则大事济矣敬则军至值渎涸果顿兵不得进五月诏左兴盛刘山阳胡松筑垒于曲阿长冈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敬则急攻兴盛山阳二垒台军不能敌欲退而围不开各死战胡松引骑兵突其后白丁无器仗皆惊散敬则军大败
隋军济江陈护军将军樊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领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遂不行 【 详见杂录】
唐刘展之叛江淮都统李峘与副使润州刺史韦儇浙西节度使侯令仪屯京口展素有威名驭军严整淮东节度使邓景山为展军所击众溃展引兵入广陵峘辟北固为兵场插木以塞江口展军于白沙设疑兵于瓜洲多张火鼓若将趋北固者如是累日峘悉锐兵守京口以待之展乃自上流济袭下蜀犯润升上元二年正月田神功使范知新等将四千人自白沙济西趋下蜀自将三千人军于瓜洲济江展将步骑万余陈于蒜山神功以舟载兵趋金山会大风不得渡还军瓜洲而知新等兵已至下蜀展遂败
李希烈之乱韩滉为镇海军节度使乃闭关梁禁牛马出境毁道佛祠修坞壁起建邺抵京岘楼雉相望以为朝廷有永嘉南狩事造楼船三千柁以舟师由海门大阅至申浦乃还时陈少游在扬州以甲士三千临江大阅滉亦总兵临金山与少游会焉 【 申浦在常州江阴界通江以春申所封之地得名】
南唐卢绛画策诣后主上疏陈京口至涧壁数要冲之地宜立栅屯戍广设备御利害数十事陈乔因表为本院承旨使督百卒任所陈利便经营制置颇见干绩俄转沿江诸营兵马监押兼巡检绛于是召募士卒少年便于舟楫狎习水道者得马雄等数十人立为偏裨校使督卒伍日习水战节以金鼓麾以旗帜部分次序进桨退棹旋运如飞皆如节制时有一舟应节稍迟即斩其长复试之可使泝逆流蹈巨浪累于海门遮获越人船舫百余艘盐数万石献于金陵后主赏其功拜上柱国后授凌波军都虞候及王师攻秦淮口水栅绛数引战棹破之江南诸将忌绛功名出已右说后主遣绛出援丹阳绛自金陵率所部舟师八千计百艘为八字列阵而行突围曹彬等识绛所部开围出之既至京口舍舟登岸麾兵三战越人三北其围遂解乃以为润州节度使
开宝八年九月王师初起江南以京口要害当得良将侍卫都虞候刘澄旧事藩邸国主尤亲任之擢为润州留后及吴越兵至国主寻命卢绛自金陵来救吴越兵少却绛方入城围复合平润州李煜欲出降陈乔张洎以为金汤之固未易取润平始谋遣使入贡求缓兵九年正月曹彬遣郭守文以煜来归
建炎三年二月癸丑金兵至瓜州诏以吕颐浩为资政殿学士充江浙制置使又命奉国军节度刘光世守镇江府丁巳颐浩除签书以精兵二千回镇江节制刘光世以下捍瓜州渡九月江淛制置使韩世忠驻军江阴宰执请以镇江隶世忠而常苏图山诸处控扼官军并隶御营使司上曰善
四年四月兀朮入寇回至镇江韩世忠已提兵驻扬子江焦山以邀之时敌众数万世忠战士才八千敌遣使与世忠约日会战世忠募海船百余艘进泊金山下仍植一旗书姓名表其上预命工煅铁相联为长绠贯一大钩徧授诸军之强健者平旦敌拥千舟噪而前比合战世忠分海船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舟而入敌不得渡复遣使愿还所掠及献马五千世忠不听时挞辣所遣之兵在仪真江之南北两岸皆敌众而世忠据中流与之相持敌以轻舸绝江而遁世忠曰穷寇勿追先是世忠视镇江形势无如龙王庙者敌来必登此望我虚实因遣将苏德以二百卒伏庙中又遣三百卒伏江岸遣人于中望之戒曰闻江中鼓声岸下人先入庙中人继出数日敌至果有五骑趋龙王庙庙中之伏闻鼓声而出五骑者振策以驰仅得其二有人红袍白马既坠而跳驰得脱诘二人者云即兀朮也是举也俘获杀伤甚众敌所遗辎重山积又获龙虎大王舟千余艘
绍兴八年五月枢密副使王庶措置江淮遂移张俊下张宗颜将七千人军淮西巨帅古将三千人屯太平州分韩世忠二军屯天长泗州使缓急互为声援以刘锜军镇江为江左根本
三十一年金兵号百万犯瓜洲淮南制置刘锜退屯镇江而锜病已剧李横刘汜等不利上以御营宿卫使杨存中措置守江中书舍人虞允文亦自建康驰至镇江时江岸有车船二十四艘敌巳瞰江恐临期不堪驾用存中允文同淮东总领朱夏卿镇江守臣赵公称相与临江按试命战士踏车船径趋瓜洲将迫岸复回敌兵皆持满以待其船中流上下回转如飞敌众相顾骇愕曰南军有备如此遂杀亮而退师
嘉定镇江志卷四
田赋 【 田赋○(钞本此后有明朝以下一叶余) 案明时事不但嘉定志不应载即至顺志亦不应载而钞本二志内均有明时之事(至顺志卷十五有明时本府一段)故严氏元照以为当删今考乾隆镇江府志载丁元吉成化志序云永乐中先伯考兰室先生续修之又卷三十七儒林门云丁礼字思敬丹徒人以耆年辟知南阳府所著有郡志三余集兰室吟稿据此则永乐镇江志乃丁礼之所撰也(嘉庆丹徒县志卷三十二书目类有明丁礼镇江府志卷五户口类云右永乐成化二志皆与元志不合则永乐志为丁礼所撰审矣)钞本此段述明朝事一叶中四言永乐三年分(下文课程门内有明朝事一段亦四言永乐三年分)则丁氏之撰志必在永乐三年矣据十驾斋养新录永乐大典成于永乐五年疑嘉定至顺永乐三志皆在大典之中后人钞嘉定至顺志者误收入永乐志数条耳(张氏鉴云京口耆旧传王万全子遇见科举类而耆旧传内无科举类此必元志原文永乐大典混收入耆旧传也然则永乐志混入嘉定志至顺志其致误之由亦若是耳)惟永乐志亦久失传弃之究属可惜故今于二志内言明事者归于附录之内俾时代不致混淆而明志之仅存者亦不致于湮没焉】
叙(缺)
屯田
三朝史志云江淮两浙承伪制皆有屯田免役后多赋与民输租第存其名则其来久矣
绍兴元年二月己巳诏遣吏部郎官益都仇悆往镇江府究乏粮之实上谓宰执曰刘光世一军月费廪给万数如此宜速为屯田之计
祥符图经载丹徒丹阳金坛延陵四县屯田凡大麦一千一百二十七石 【 丹徒县五百五十九石丹阳县三百八十三石金坛县九十八石延陵县八十七石】 小麦六百三十九石 【 丹徒县二百五十六石丹阳县二百七十四石金坛县五十五石延陵县五十四石】 丝八千九百二十两 【 丹徒县二千九十八两丹阳县二千八百一十二两金坛县三千二百九十一两延陵县七百一十九两】 绵一百一十八两绢五疋绸三疋罗一疋麻皮一十四觔又租麻皮七千五百二十觔大麦五百四十九石小麦二百八十八石 【 以上八色皆出丹徒县外三县无】 又粳米一万四千二百一十三石 【 丹徒县二千六百二十八石丹阳县二千八百二十一石金坛县二千四百八十九石延陵县六千六百七十三石合四县以较总数尚余三百九十八石】 钱二十六贯 【 丹徒县六百丹阳县一十七贯七百金坛县七贯七百】
今丹徒丹阳金坛三县元管屯田一十六万一千六百五十亩 【 畸数不书】 计租米二万三千二百一十二石除已佃外尚有未佃之数 【 丹徒县元管一万二千六百七十五亩租米二千八百一石今已佃田一万二千二百八十九亩租米二千七百三十石余未佃丹阳县元管三万八千四百八十五亩租米七千四百九十四石今已佃田三万一千五百五十六亩租米六千一百五十石余未佃金坛县元管一十一万四百八十八亩租米一万二千九百一十七石今已佃田一十万三千一百九十一亩租米一万一千三百三十六石余未佃】
官庄营田干道庚寅三县营田稻子共一千八百四石今丹徒县营田夏料 【 今丹徒县营田夏料○ 【 钞本此段后有今丹徒县营田夏料一段】 案此一段三行有余共一百二十余字钞本下文又有一段与此全同必系传写重复今删】 【 钱八百四贯大麦二百五十一石】 秋料 【 钱一千二百三十贯稻子五百八十六石】 丹阳县营田夏料 【 钱二千一百九十六贯大麦二百九十三石】 秋料 【 钱四千四百三十八贯稻子二千九百四十六石】 金坛县营田夏料 【 钱六百二十九贯大麦一百三十六石】 秋料 【 钱一千五百二十二贯稻子一千一百四十二石】
军田 【 军田○(钞本作军营) 案卷十兵防详言军营之制不应复见于此且此处叙及正文但言田不言营又总目为田赋则此当作军田审矣】
建炎间洞庭杨太最为剧盗太年幼为么故曰杨么其后张浚岳飞平之收伏杨么等败残之军无所归着遂以逃荒之田令其力农时号杨么子军因名军庄后军兵拨附大军其田召农民为之耕种今东西两庄共田七千六百一十四亩置监庄一员专委县尉提督庄课每岁夏秋二料检收检放不定
东庄夏料 【 大麦田六百五十亩小麦田六百三十三亩】 秋料 【 稻田二千七十六亩大豆田五百三亩荞麦田一百六十二亩】
西庄夏料 【 大麦田一百八十八亩小麦田四百一十一亩】 秋料 【 稻田二千八百四十七亩大豆田七十三亩荞麦田六十五亩】
职田
叙(缺)
丹徒县夏料 【 租丝一百七十三两大麦一十石小麦八十一石】 秋料 【 租米一千八石】
丹阳县夏料 【 租丝一百八十二两租钱五贯大麦一石小麦五十九石】 秋料 【 租米八百四十一石】
金坛县夏料 【 租丝一十三两小麦八十三石】 秋料 【 租米一千一百一十三石】
知军府事丹徒县 【 租丝三十四两小麦三石租米一百五十八石】 丹阳县 【 租丝五十四两租米一百四十六石】
通判南厅丹徒县 【 租米七石】 金坛县 【 租米一百一十二石】
通判北厅丹徒县 【 租丝二十一两小麦一石租米一百石】 丹阳县 【 租米八十八石】
钤辖丹徒县 【 租米三十八石】 丹阳县 【 租米一十七石】 金坛县 【 租米五十一石】
签判丹徒县 【 大麦三石租米五十五石】 丹阳县 【 小麦一石租米一十九石】 金坛县 【 小麦三石租米三十四石】
教授丹阳县 【 小麦三石丝七两租米八石】 金坛县 【 小麦三石租米一十八石】
节推丹徒县 【 丝四两租米八石】 丹阳县 【 小麦八石丝四两租钱五贯租米九十九石】
金坛县 【 小麦三石租米一十一石】
察推丹徒县 【 丝二十九两租米八十一石】 金坛县 【 租米六石】
知录兼罗务丹徒县 【 丝二十二两小麦二石租米七十三石】
司理丹徒县 【 租米六十一石】
司法丹徒县 【 小麦三石租米五十九石】 金坛县 【 租米一十四石】
监仓丹徒县 【 租米一十石】 金坛县 【 租米八石】
监税东厅丹徒县 【 丝三两大麦一石小麦六石租米一十六石】
监税西厅丹徒县 【 丝八两大麦二石小麦一十一石租米五石】
监酒东厅丹徒县 【 租米三十二石】
监酒西厅丹徒县 【 大麦一石租米二十三石】 金坛县 【 租米三十石】
江口监税金坛县 【 租米五十六石】
都监丹阳县 【 小麦八石租米九十一石】
监押丹徒县 【 丝七两小麦七石租米三十石】
丹徒知县 【 小麦一十四石大麦一石租米九十一石】
县丞 【 小麦三石丝一十二两租米五十二石】
簿尉 【 丝三十三两小麦四石租米二十三石】 丹阳县 【 大麦一石小麦一石租米三十七石】
监务 【 小麦八石租米三十三石】
西津巡检 【 租米二十二石】 丹阳县 【 租米一十七石】 金坛县 【 租米三十石】
圌山巡检 【 丝一十两小麦一十六石租米二十二石】
大港监镇 【 租米一石】 金坛县 【 租米一百四石】
丁角监镇 【 租米七石】 金坛县 【 租米五十二石】
丹阳知县 【 丝二十六两小麦七石租米九十七石】
县丞 【 丝二十八两小麦一十五石租米六十八石】
主簿 【 丝二十八两租米五十二石】
县尉 【 丝二十四两小麦九石租米二十九石】
监务 【 租米二十石】
经山巡检 【 租米七石】
延陵监镇 【 租米四十四石】
延陵巡检 【 丝八两小麦三石】 金坛县 【 丝一十三两租米九石】
金坛知县 【 小麦二十一石租米一百五十四石】
县丞 【 小麦二十二石租米一百二十七石】
主簿 【 小麦九石租米八十石】
县尉 【 小麦八石租米四十七石】
监务 【 小麦一十石租米四十五石】
嘉定镇江志卷五
赋税
总目缺【 田赋○(钞本无此二字) 案卷四卷五俱以田赋为总目卷四之子目凡三(屯田军田职田)皆言田者也卷五之子目凡十(土贡钱监宽赋常赋和买经总制钱免役钱均役课程坊场河渡)皆言赋者也则卷五之首必当有田赋二字】
土贡
叙(缺)
唐地理志润州土贡衫罗水绞鱼口绣叶花纹等绫火麻布竹根黄栗伏牛山铜器鲟鲊
元和郡县图志开元贡杂药纹绫赋丝纻布
通鉴兴元元年镇海节度使韩滉遣使献绫罗四十担诣行在
元和郡县图志贞元以后观察使王纬李锜相继兼领盐铁使务其进奉与杨益相比元和以后稍革之
润州类集有罗隐镇海军所贡诗
敬宗时诏浙西上造银盝妆具二十事时李德裕刺润州兼观察浙西奏绫纱等物犹是本州岛所出金银不出当州皆须外处回巿昨奉宣令进盝子计用银九千四百余两其时贮备无二三百两乃诸头收巿方获制造上供昨又奉宣旨令进妆具二十件计用银二万三千两金一百三十两寻令并合四节进奉金银造成两具进纳讫今差人于淮南收买旋到旋造深忧不迨时准赦不许进献踰月求贡使者相继德裕诉而讽之时又诏浙西令织定罗纱袍段及可幅盘绦缭绫千疋德裕复奏言太宗时使至凉州见名鹰讽李大亮献之大亮谏止赐诏嘉叹元宗时使者于江南捕鵁鶄翠鸟倪若水言之即见褒纳二祖有臣如此今独无之且元鹅天马盘绦掬豹文彩怪丽惟乘舆当御今广用千疋臣所未谕昔汉文身衣弋绨元帝罢轻纤服故仁德慈俭至今称之愿陛下近师二祖容纳远思汉家恭约裁赐节减则海隅苍生毕受赐矣
寰宇记润州贡方纹绫水波绫罗绵绢
神宗朝王岩叟奏臣伏以陛下即政之初宜示俭薄为天下先臣窃知四方贡献甚有非国朝旧例出于继增而创起者所在不能无扰如定州之花绫祁州之花絁臣所见而知之者婺州之细花罗润州之大花罗臣所闻而知之者臣见闻之所不及若此类必多伏望诏皆停贡庶成俭朴之风以隆盛德
绍兴四年十一月辛卯上谓宰执曰韩世忠近得鲟鱼鲊朕戒之曰艰难之际朕不厌菲食当立功报朕而贡口味非爱君之实也已却之沈与求曰陛下示以好恶如此诸将敢不用命三十一年十二月壬戌上谓宰执曰前日过平江府守臣进洞庭柑却之今过常润两郡俱无所献必是闻风而罢也朕意无他正恐受之则后来所历之郡必竞为奢侈有过于柑子者矣陈康伯等因赞此非独仰识陛下盛德又以见圣虑之深远也 【 时上亲征回自镇江】
宪谨释曰蠙珠暨于橘柚锡贡载于夏书君上之奉未为过也帝以慈俭为宝物虽至微犹且却之边将守臣畴敢不承休命视前代诏索脂盝缭绫于润至守者奏疏千百言而后诏停奚啻穹壤之异帝业中兴卓冠前古信夫
今岁贡绫十疋罗十疋大礼银五百两圣节银三百两罗三百疋绢三百疋
钱监 【 银冶附】
叙(缺)
唐食货志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陕宣润饶衢信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开元二十六年宣润等州初置钱监天宝十一载扬润宣鄂蔚铸炉皆十
宋(缺)
宽赋
叙(缺)
晋武帝纪宁康二年诏晋陵遭水之县尤甚者全除一年租布其次听除半年受振贷者即以赐之 【 时晋陵郡正治丹徒】 宋文帝纪元嘉四年诏蠲丹徒今年租布元嘉十七年诏前所给扬南徐二州百姓田粮种子应督入者悉除半今半有不收处都原之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元嘉二十一年诏比年谷稼伤损淫亢成灾亦由播殖之宜尚有未尽南徐兖豫及扬州浙江西属郡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元嘉二十六年诏复丹徒县侨旧今岁租布之半诏曰京口肇祥自古可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给以田宅并蠲复
孝武帝纪孝建元年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大明五年夏四月戊戌诏南徐兖二州去岁水潦伤年民多困窭逋租未入者可申至秋登
前废帝纪大明八年冬十月庚辰原除扬南徐州大明七年逋租
齐高帝纪建元元年诏长蠲南兰陵租布
武帝纪永明四年五月癸巳诏扬南徐二州今年户租三分二取见布一分取钱来岁以后远近诸州翰钱处并减布直疋准四百依旧折半以为永制
明帝纪建武二年三月戊申诏南徐州侨旧民丁多充戎旅蠲今年三课
梁武帝纪大同十年三月甲午舆驾幸兰陵谒建陵辛丑至修陵壬寅诏曰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今国务小间始获展敬园陵故乡老少接踵远至可加颁赉所经县邑无出今年租赋监所责民蠲复二年因作还旧乡诗庚戌幸回宾亭宴帝乡故老及所经近县奉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各赉钱二千
按天监元年改南东海为兰陵郡则驾幸兰陵正是京口
陈宣帝纪大建十二年诏亢旱伤农畿内为甚其东海等十郡积年田税禄秩并各原半其丁租半申至来岁秋登
按陈永定二年废南兰陵郡复为东海郡
唐会要贞元八年八月诏令京兆少尹韦武往杨楚庐寿滁润苏常湖等州宣抚应百姓因水不能自存者委宣抚使赈给死者各加赐物在官为收敛埋瘗其田苗所损委宣抚使与所在长吏速具闻奏灾伤之后切在抚绥
食货志朱泚既平府藏尽虚诸道常赋之外进奉不息镇海节度使王纬李锜皆徼射恩泽以常赋入贡名为羡余至代易又有进奉
宪宗纪元和二年十月己卯免润州今岁税通鉴元和二年十一月李锜诛有司籍锜家财输京师裴垍李绛上言以为李锜僭侈刻剥六州之人以富其家陛下闵百姓无告讨而诛之今辇其金帛以输上京恐远近失望愿以逆人资财赐浙西百姓代今年租赋上嘉叹久之即从其言本纪元和四年十一月癸卯朔浙西苏润常州旱俭赈米二万石
会要元和六年十月诏诸道都团练使足修武备以静一方而别置军额因加吏禄亦既虚设颇为浮费润州镇海军使额宜停所收使以下俸料一事以上各委本道充代百姓缺额两税
崔郾本传为浙西都团练观察使料民等第籍地沃瘠均其征赋一其徭役民有宿逋不可减于上供者必代输之
宋淳化五年两浙转运使曾致尧言去年湖州督税及程苏常润皆有逋负请行赏罚以劝惩之太宗以刻薄之政皆俗吏所为又江浙频年水灾苏常润尤甚七月丁卯诏致尧倍加安抚不可搔扰民或失所罪有归焉
宪谨释曰财赋出于民者也监司督郡郡督之县县督之民民力其困矣致尧以督赋稽期请罚及官吏太宗不特不允其请且戒之曰民或失所罪有归焉戒敕之辞不费宽恤之意无穷于乎仁哉
会要咸平元年十一月两浙转运司请出常润州廪米十万石振粜从之
长编咸平五年十一月左藏库监官郭守素言淮南升润州绸绢价高望不给冬服留充郊祀赏给可获数倍之利上曰朝廷方覃大庆岂复规小利也罢之
实录政和三年三月甲戌诏润州丹徒丹阳两县灾伤放税及七分以上常平赈贷在法至三月终罢缘今岁有闰田事必晚饥民可闵与展至四月
绍兴戊寅守臣秘阁郑作肃以丹阳县浚练湖占民田数十顷未尝豁除二税奏蠲之三县合纳布豆旧每岁折估增多民以为病绍兴间汤鹏举为两浙运使奏请一依户部经界所定豆每斗折钱二百三十布每疋折钱二贯三县合催畸零税总为钱三千余贯被扰者数万家淳熙中守臣秘撰耿秉下令蠲之而代以公帑之赢民至今思之三县合纳大小麦每开场时折估岁增一岁嘉定改元守臣赵师睪廾约以中制每小麦一斗折钱四百大麦一斗折钱二百具申朝省刊石府治永为定制邦人德之三县各有碑记其事
常赋 【 常赋○(钞本此行后有夏税以下数叶) 案钞本自夏税以下二叶余乃元志之文(大字内所言镇南王及大司徒阿你哥皆元时之人而子注内所言至顺三年尤其确证)自至元十三年以下一叶余亦元志之文(所言至元大德至大延佑至治泰定天历皆元之年号)今皆移入元志(严氏元照云恐是元志张氏鉴云至顺志转不载其详疑亦有佚脱非完书矣)又自嘉熙二年以下一叶其中所载年号如嘉熙宝佑景定皆在嘉定以后张氏据此谓是咸淳志今从其说移入附录内至德佑元年以下数行张氏谓德佑又在咸淳以后详其义例又不似元志未能详也今考元志卷六公田租米条后载皇庆二年金坛县申文内引德佑元年谢太后诏与此段约同惟少先帝幼冲居简军国惟所专制及使吾与嗣君坐受其祸数语盖元时以宋为胜国故先帝嗣君等字不便列入公牍而此段全录其诏而不删故张氏以为不似元志惟是既非宋志又非元志此数行几于无处安放以意揣之疑永乐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
叙(缺)
夏税 【 夏税○(钞本此行前有均役以下十数行) 案宋志元志俱有常赋门宋志之常赋为田赋之子目元志之常赋为赋税之子目二者大略相同元志既以夏税秋税为常赋之小子目则宋志夏税秋税亦为常赋之小子目不应以均役一门横隔之也今将均役以下十数行移至免役钱之后俾各从其类焉】
太常博士许载吴唐拾遗录云 【 大常博士许载吴唐拾遗录云○(钞本太常博士作绢紬绵按) 案戴氏守梧云下文述夏税之目绢紬绵之外尚有丝罗及大小麦盐钱等物不应独举此三者且绢紬绵三字之后忽接以按许载句未免不辞当据容斋随笔所引改作太常博士四字今从之】 吴顺义年中差官兴版簿定租税厥田上上者每一顷税钱二贯一百中田一顷税钱一贯八百下田一顷一贯五百皆足陌见钱如见钱不足许依巿价折以金银并计丁口课调亦科钱宋齐邱时为员外郎上言江淮之地唐季以来战争之所今兵革乍息而必率以见钱折以金银此非民耕凿可得也若兴贩以求之是为教民弃本逐末耳是时绢每疋巿卖五百绸六百绵每两十五齐邱请绢每疋抬为一贯七百绸为二贯四百绵为四十皆足陌丁口课调亦请蠲除朝议喧然沮之谓亏损官钱万数不少齐邱致书于徐知诰知诰行之至是不十年闲野无闲田桑无隙地通鉴载于天佑十五年
祥符图经载四县夏税绢二千六百四十二疋 【 丹徒县八百五十九疋 丹阳县四百九十三疋 金坛县七百八十五疋 延陵县五百五疋】 罗一千疋 【 丹徒县三百八十七疋 丹阳县三百三十五疋 延陵县二百七十八疋 金坛县无】 丝二千七十九两 【 金坛县九百八十二两 延陵县一千九十七两 丹徒丹阳两县无】 绸一千四百三十九疋 【 丹徒县二百一十四疋 丹阳县一百六十四疋 金坛县九百六疋 延陵县一百六十五疋】 绵六万三千三百五十六两 【 丹徒县一万八千二百一十七两 丹阳县二万四百七十二两 金坛县一万六千五百六两 延陵县八千一百六十一两】 钱一千六百一十贯 【 丹徒县五百三贯 丹阳县一百八十贯 金坛县五百二十三贯 延陵县四百四贯】 大小麦各七千一百二十二石 【 丹徒县各一千七百七十九石 丹阳县各二千二百五十九石 金坛县各二千二百六十二石 延陵县各八百二十二石】 盐钱八千一百一贯 【 丹徒县一千五百八十九贯 丹阳县二千四百八十六贯 金坛县二千九百二贯 延陵县一千一百二十四贯】 盐绢三千五百五十四疋 【 丹徒县九百五十一疋 丹阳县一千五十六疋 金坛县一千八十七疋 延陵县四百六十疋】 盐脚钱一十七贯七百 【 丹徒县四贯七百 丹阳县五贯三百 金坛县三贯九百 延陵县三贯三百】
今丹徒县夏税 【 绢二千一百八十疋内丁绢八百三十疋于开禧三年内奉旨蠲放住催外实合催绢一千三百五十疋罗四百三十六疋绵二万二千六百五十三两丝五千二百四十九两盐见脚钱二千五百九十八贯大麦三千四百三十四石小麦三千二百四十三石麻皮二千九十二觔租钱一十三贯】 丹阳县 【 绢二千一百九十九疋罗五百六疋绵二万三千四百三十九两丝四千二十三两盐见脚钱三千五百九十八贯大麦三千二百一石小麦三千三十四石租钱一十贯】 金坛县 【 绢四千五百九十五疋罗一百一疋绵二万二千六十三两丝六千八十九两盐见脚钱七千七百六贯大麦三千一百一十七石小麦三十七石】
秋税
叙(缺)
祥符图经载四县秋税粳米五万二千二百七十三石 【 丹徒县二万一千六十八石 丹阳县一万六千六百十四石 金坛县一万一千一百四十八石 延陵县四千三百四十二石 合四县以较总数尚余八百九十九石未详】 糯米五千九百九十二石 【 丹阳县二千一百九十九石 金坛县二千八百一十九石 延陵县九百七十四石 丹徒县无】 大豆五千八百五十三石 【 丹阳县二千二百五十五石 金坛县二千六百八十石 延陵县九百一十八石 丹徒县无】 盐米二万四百九十六石 【 丹徒县六千五百六十七石 丹阳县六千六百四十二石 金坛县五千三百二石 延陵县一千九百七十四石 合四县以较总数尚少一十一石】 芦废五万一千六百六十领 【 丹徒县一万七千四百四十领 丹阳县一万八千三百一十一领 金坛县一万三千一百六十领 延陵县四千七百三十领 合四县以较总数尚余一千九百八十领】 税布六千三十八疋 【 丹徒县一千三百七十四疋 丹阳县一千六百九十四疋 金坛县一千八十三疋 延陵县一千八十七疋】 折科布一千一百一十三疋 【 皆出丹徒县外三县无】
今三县秋税除经界逃阁等外粳米一十万九千六十七石糯米六千五百七十七石 【 糯米六千五百七十七石○ 【 钞本七十七作七十八】 案张氏鉴云至顺志引作七十七石以注中所载合计作七为是今从之此外总数散数之不合者亦复不少以其无他书可证难于改订今姑仍其旧焉 【 祥符图经所载之总数散数往往不合宋志亦云未详盖数目本易误也】 】 豆六千二百七十石布六千八百五十三疋 【 元额有丁布二千六十一疋于开禧三年蠲放】 废七万五千六十领白水滩租钱一百一十六贯 【 废七万五千六十领白水滩租钱一百一十六贯○ 【 钞本是小字】 案张氏鉴云至顺志引作大字此误并入注今从其说改为大字 【 张氏又云余亦多误并当依至顺志分析为是盖下文丹徒县三字钞本复误为小字也今亦从其说改为大字】 】 丹徒县 【 粳米三万七百九十七石糯米三百八十石豆三百五十九石布一千二百六十四疋废二万二千六百三十八领白水滩租钱一百八贯】 丹阳县 【 粳米四万四千二十一石糯米二千五百九十七石豆二千五百二十七石布一千一百四十二疋废三万四千四百八十领白水滩租钱七贯】 金坛县 【 粳米三万四千二百四十七石糯米三千六百石豆三千三百八十三石布四千四百四十六疋废一万七千九百四十一领】
和买
咸平二年户部判官马元方建言方春民间乏绝请预给库钱约至夏秋令输绢于官诏下其法于诸路率一缣给钱一千时人便之其后或不以钱而以盐后又给钱三分而以七分折盐又其后则盐与钱不复给而与两税均输矣
今三县和买绢九千九百三十八疋丹徒县 【 三千五百疋】 丹阳县 【 三千九百三十八疋】 金坛县 【 二千五百疋】
经总制钱
宣和初盗起睦州两浙用兵陈亨伯为经制使乃以公家出纳钱若卖酒鬻糟商税牙税楼店等钱量取其赢别历收附以供移用谓之经制钱及翁彦国为总计使后仿其法谓之总制钱经总制钱之有额此其始也
今本府每岁经总制钱一十一万七千七十五贯尽数截拨赴淮东总领所
免役钱
熙宁以后有免役钱干道庚寅三县夏秋两料四万三千二百四十六贯 【 丹徒县一万四千二百八贯 丹阳县一万二千一百八十二贯 金坛县一万六千八百五十六贯】
今三县每岁夏秋两料免役钱四万四千三百四十五贯 【 丹徒县一万四千四百八贯 丹阳县一万三千八十一贯 金坛县一万六千八百五十六贯】 官户不减半役钱二千七百八十六贯丹徒县丞厅分两料催
均役
叙(缺)
郡当冲要土瘠民贫信使往来差调繁重所贵役简劳均递年应办国信往来合用般担礼物人夫不踰二千人系丹徒县官差拨坊郭人户充应然坊正县吏不问实用人数多寡徧于诸坊排门差拨闾巷骚然守臣待制史弥坚籍定在城七坊及江口镇户口姓名图写住止内从例合充般担人计七千九百三十八户以嘉定八年北使回程为始照合差实数每遇应办止于一坊差拨或一坊人数不足然后差及两坊若一坊人数尚多差使未徧直候再有应办以本坊差尽为度然后及以次坊分上轮下次周而复始居民始获安迹旧例保头管夫十名队头管五十名以本坊之殷实者为之坊正一名以本县合千人为之凡保头队头皆隶焉上下相维此固无害然队头初无轮定资次一番差使则坊正借公行私指射惟意乞取满其所欲然后别行指差夫坊既有正熟知保伍队头职事可身兼之奚苦别立队头重为民扰自今永免差拨在官既有责办于民实为利益焉
课程 【 课程○ (钞本此行前有上供以下二行此行后有明朝以下十数行) 案自明朝以下十数行屡言永乐三年固是永乐志之文即上供以下二行亦与前后文不相联属严氏元照以为当删今从其说移入附录之内惟是下文宋元嘉以下十数行严氏谓另有一目而不知课程二字即其子目(永乐志之有课程门盖沿宋志之旧不得因永乐志之当删遂并此二字亦删之也)故仍留二字于此】
叙(缺)
宋元嘉十七年诏扬南徐二州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山泽之利犹或禁断役召之品遂及稚弱如此比伤治害民自今咸依法令务尽优允如有不便即依事别言不得苟趣一时以乖隐恤之旨
唐会要贞元九年户部侍郎张滂奏立税茶法自后裴延龄专判度支与盐铁益殊涂而理矣十年润州刺史王纬代之理于朱方数年而李锜代之盐院津堰改张侵剥不知纪极私路小堰厚敛行人多自锜始大中六年正月盐铁转运使裴休奏诸道节使观察使收茶商搨地钱并税经过商人颇乖法理请厘革横税商旅既安课利自厚其年四月浙西观察使奏军用困竭乞且依旧税茶敕旨裴休条疏茶法事极精详制置之初理须画一并宜准今年正月敕旨处分
宋朝干道六年五月庚午户部状已降指挥自行在至建康府沿路征税颇繁可省之今措置临安府自北郭税务至镇江府沿路一带税场内地里接近收税繁并去处合行省罢庶几少宽商价诏从之
坊场河渡 【 坊场河渡○ (钞本接上写不提行) 案下文分列三县数目与上文总言镇江府者不同自当另为一目】
叙(缺)
丹徒县见管三十四坊每年管催六千五百七十五贯
丹阳县见管五十五坊每年管催七千二百七十八贯
金坛县见管二十坊河渡二处每年管催三千九百八贯
嘉定镇江志卷六
地理〔三〕
山川
叙(缺)
山 【 山○(钞本无此一字) 案此卷以地理为总目山川为子目(说见卷一地理条下)山水河湖至井泉为小子目卷八广福院条下云余见井泉此井泉为小子目之证(井泉既共为一目则丹徒县之中泠泉与丹阳县之葛洪炼丹井当在一处至于塘之一类当与溪港为伍乃钞本列中泠泉于港之后溪之前而列塘于井后皆属传写之误今悉改正)井泉既为小子目则山水以下亦必为小子目可知今皆一一补入以清眉目】
丹徒县
京岘山
在府治东五里
润州类集云州谓之京镇京口者因此山
寰宇记梁武帝望京岘山盘纡似龙掘其左右为龙目二湖
按类集龙目湖秦时所掘与寰宇记小异蠹斋周孚诗平湖认龙目断岭记蜂腰注南徐州记有龙目湖今失其所鹤林寺前山有名胡蜂腰者
唐顾云为隋司徒庙碑地控金瓯城临铁瓮山分荆岘水接蓬瀛曾旼于鲍照阳春登京山行注京一作荆非
李德裕创甘露寺于北固山而祭言禅师文以为北固乃京岘之一枝
王庄定公存与刁经臣诗有二载京岘居过从不获屡之句注云京岘润之二山世但以京岘为一山
北固山
即今府治与甘露寺是
世说荀令则尝登北固望海云虽未覩三山便使人有凌云之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
唐元和郡县图志山在县北一里下临长江其势险固因以为名蔡谟谢安作镇并于山上作府库储军实
刘桢京口记 【 刘桢京口记○(钞本刘桢作刘损之) 案戴氏守梧云之字衍损字当作桢记忆太平御览所引如此今考御览四十六卷北固山内引京口记正作刘桢戴氏之说是也(隋书经籍志云京口记二卷宋太常卿刘损撰舆地纪胜亦作刘损之然太平寰宇记等书所引皆作刘桢则损字必桢字之误也)宋元二志引京口记亦多作刘桢此处作刘损之者盖传写之讹耳】 回岭入江垂水崚壁
舆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望见广陵如在青云中相去鸟道五十余里
文选谢灵运有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
寰宇记旧北顾作固字梁高祖云作镇作固诚有其语然北望海口实为壮观以理而推宜改为顾望之顾
梁纪大同十年春三月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楼改名北顾
静惠王宏子正义传字公威初以王子封平乐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属武帝幸朱方正义修廨宇以待舆驾初京城之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三面临水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置军实是后颓坏山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及上升之下辇步进正义乃广其路傍施栏楯翼日上幸遂通小舆上悦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足须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乃改曰北顾赐正义束帛
寿邱山
在城中宋武帝潜龙旧宅基也后封今名
唐颓山
在城中今号塘塠山
东山
在城东二里亦号花山
唐皇甫冉同樊润州游东山诗北固多陈迹东山复旧游
苏子美花山诗寺里山因花得名花今不见草纵横
蒜山
在西北三里
寰宇记晋安帝时海贼孙恩战士十万至蒜山宋武帝众无一旅横击大破之山生泽蒜因以为名
京口记蒜山无峰岭北临江
润州类集一说蒜当为筹算之算周瑜诸葛亮尝会此山议拒曹操后有赤壁之胜时人谓其多算以为山名故龟蒙算山诗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
颜延年谢庄鲍照许浑诗皆曰蒜山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苏轼诗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松林今不存矣
二翁亭即蒜山亭无为集云浮玉僧建亭蒜山之顶丹阳新旧太守林子中希杨次公杰首登之因名二翁亭诗云来陪杖履蹑孤峰故老旁观叹二翁海上波平千里白江东兵壮万旗红云开云合山头月潮落潮生渡口风须约蒙庄老仙客凭阑直下看龙宫
黄鹤山
在城西南三里
建康实录宋高祖微时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中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
按黄鹤山本名黄鹄山宋衡阳王义季刺南徐长史张邵与隐士戴颙姻通迎颙来止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颙尝憩于此涧太祖每欲见之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燕戴公山也按竹林精舍即宋武帝微时所游京口竹林寺今鹤林寺是元丰间曾旼辨图经之非语见类集而旧志犹兼引寰宇记以为宋高祖潜龙时游息竹林寺黄鹤飞舞其上因名黄鹤山却不考宋戴颙传衡阳王刺京口时在宋文帝元嘉九年去宋武游息之时已久犹谓之黄鹄山是旧志因图经寰宇记而差矣
鹤林寺杜鹃花续仙传云贞元中外国僧自天台钵盂中以药养其根来植此寺周宝镇浙西一日谓殷七七曰鹤林之花天下奇绝尝闻能开顷刻花能副重九乎曰可也乃前二日往鹤林寺宿中夜有女子来谓七七曰妾为上苍所命下司此花 【 俗传花神】 非久即归阆苑今为道者开之来日寺僧讶花渐拆至九日烂熳如春后经兵火其花遂亡信归阆苑矣苏轼观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云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又和陈述古冬日牡丹云当时只道鹤林仙能遣秋花发杜鹃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枿放春妍又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又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由返帝乡
招隐山
在城西南七里元和郡县图志兽窟山一名招隐山即隐士戴颙所居也
寰宇记梁昭明曾游此山读书因名招隐山今石案古迹犹存
戴颙碑在招隐米芾崇宁甲申文
唐兵部员外郎李约曾佐李庶人锜浙西幕约初至金陵于锜坐上屡赞招隐寺标致一日庶人宴于寺中明日谓约曰常闻夸招隐寺昨游宴细看何殊州中李笑曰其所赏者疏野耳若远山将翠幕遮古松用彩物裹腥膻涴鹿跑泉音乐乱山鸟声此则实不如在叔父大厅也庶人大笑
虎跑泉在山之东南高五丈许深广纔数尺旱雨常二尺木相去鹿跑泉二十余丈按赵次公注苏轼虎跑泉诗丹徒招隐山有此泉又润州类集鹿跑泉唐学士蒋防为之铭
真珠泉在寺之西北山下去寺一里源发于西南山圆溅若贯珠苏轼游鹤林招隐诗岩头疋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玉蘂亭唐李卫公观玉蘂花戏书即事寄沈大夫注云此花吴人不识因予赏玩乃得此名内苑沈大夫合前有此花每花落空中回旋久之方集庭砌大夫草诏之暇常邀予同玩故李寄沈诗曰玉蘂天中植金闺昔共窥沈酬李诗曰曾对金銮直同依玉蘂阴京口集有宋王琪题招隐玉蘂花诗
玉蘂花前辈评之详矣蔡宽夫诗话云李卫公玉蘂花诗此为润州招隐山作也碑今裂为四段在通判厅中而招隐无复此花矣访之土人皆莫知为何物或云即今扬州后土庙琼花乃自王元之始易其名晏元献尝以李善文选注质之云琼乃赤玉与花不类也周文忠公必大玉蘂辨证跋语云唐人甚重玉蘂故唐昌观有之集贤院有之翰林院亦有之皆非凡境也予往因亲旧自镇江招隐来远致一本条蔓如荼蘼种之轩槛冬凋春茂柘叶紫茎再岁始着花久当成木 【 今荼蘼久则根株合抱玉蘂亦然】 花苞初甚微经月渐大暮春方八出须如冰丝上缀金粟花心复有碧筩状类胆瓶其中别抽一英出众须上散为十余蘂犹列玉然花名玉蘂乃在于此羣芳所未有也宋子京祁刘原父敞宋次道敏求博洽无比不知何故疑为琼花 【 宋祁笔记维扬后土庙有花色正白曰玉蘂王元之爱赏更称曰琼花按许慎说文琼赤色也王不领其义非白花名也 刘敞移琼花诗淮南无双玉蘂花异时来自八仙家序云自淮南迁东平移后土庙琼花植于濯缨亭此花土人别号八仙花或谓李卫公所赋玉蘂即此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后土庙琼花或云自唐所植即卫公所谓玉蘂】 王元之知扬州但言未详何木俗呼为琼花子京何故以诬元之蔡君又引晏同叔之言以为证甚无谓也刘梦得雪蘂琼丝之句最为中的何必拘李善赤玉琼之注耶 【 梦得玉蘂诗雪蘂琼丝满院春羽衣轻步不生尘之句】
按周益公玉蘂花辩证跋语引南史刘杳传云 【 按周益公玉蘂花辩证跋语引南史刘杳传云○(钞本作(木右)音阵南史刘杳传所谓(木右)酒者) 案至顺志卷四土产门山矾注亦引周益公文当即本于此志今据以改正盖(木右)音阵三字列于葛洪字苑作木旁右之后则上下始相联贯若置之于前则语气未免横亘至于引南史刘杳传云改作南史刘杳传所谓(木右)酒者亦觉文义不安况脱去周益公玉蘂花辩证跋语十字则此一段竟不知为何人之语是尤不可不补者也】 杳在任昉坐有人饷昉(木右)酒而作榐字昉问杳此字是否答曰葛洪字苑作木旁右(木右)音阵予尝得酝法芳烈异常山谷似不以杳传为据狥俗讹(木右)作郑而江南乡音又呼郑为玚 【 杖梗切】 复疑未安于是创山矾之名然二诗并序初未尝及玉蘂 【 山谷题高节亭诗是也】 止因好事者伪作唐人帖故曾端伯洪景卢皆信之 【 曾慥端伯高斋诗话唐人题唐昌观玉蘂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今玚花即玉蘂花庐陵段谦叔有杨汝士与白二十二帖云唐昌玉蘂以少故见贵耳自来江南山山有之土人取以染事不甚惜也则知玚花之为玉蘂断无疑矣傅子容见此帖作绝句云比玚更矾总未佳要须博物似张华因观异代前贤帖知是唐昌玉蘂花 洪迈容斋随笔玉蘂今玚花又名米囊黄鲁直易为山矾者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而唐昌所产至于神女下游折花而去以践玉峰之期是不特土俗罕见虽神仙亦不识也】 其实诸公偶未见此花所谓信耳而不信目也
金山
在江中去城七里 【 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 【 钞本自此以下二叶余在元志卷七内】 案张氏鉴云紫金山正当寺心一条后紫金泉条子注引作嘉定志今嘉定志无此文又此处体例颇近嘉定志疑传写误混之也今考下文云高宗皇帝幸建康孝宗以元子扈从又云陈岩肖侍郎庚溪诗话赞圣制诗又云雄跨堂干道初淮东总领洪适取圣制诗中词揭之皆系宋人语气元人断不应作此言也且元志卷九龙游寺注载宋孝宗诗与此处所载前二句正同而无狂敌每临须破胆何劳平地起戈矛二句盖彼乃元志故删之此则宋志故不删也雄跨堂注载洪适事亦与此同惟易圣制诗为孝宗诗而增宋字于干道初之上盖彼乃元志故但称宋此则宋志故特称圣也且元志之例详于寺观与宋志之例详于山川者不同故炼丹台宝莲阁及朝宗吸江等亭宋志详于焦山条下元志则载于普济寺条下而焦山条下则不复见是其明证若此条果是元志则妙高台浮金堂化城阁留云亭玉鉴堂烟雨奇观亭吞海亭无边阁金鳌阁等地既详述于龙游寺条下何得重出于此乎 【 此条引周必大二老堂杂记及毛友玉清神霄万寿宫记而元志龙游寺条下亦引之若是一人之书断不如此重复】 况此条引头陀岩记云贞元二十二年钞本贞作正元人不应为宋朝避讳其为宋志无疑今从张氏说移入此卷 【 石排山条下云在金山之西故补列金山于石排山之前】 至元志内亦当有金山 【 石排山条下云在金山西水中焦山条下云见金山注是其明证】 盖为传写者佚去今不可考矣】
道藏经山始名浮玉言自玉京诸峰浮而至者
九域志金山志记云唐时有头陀挂锡于此因名头陀岩后断手以建伽蓝忽一日于江际获金数镒寻以表闻因赐名金山
润州类集南唐僧应之头陀岩记云贞元二十一年因李锜奏易名金山
按唐史韩滉尝出兵金山滉在锜前已名金山矣而唐以前诗记无言浮玉山者山海经有浮玉山苕水出于其阴北流于具区乃在今太湖之南是可疑也元和郡县图志蒜山在丹徒县西九里互父山在县西北十里晋破符坚获互贼置此山下因名土俗谓之金山南徐州记蒜山北江中有伏牛山唐志润州贡伏牛山铜器今金山正在蒜山北江中山后孤峰以鹘栖其上曰鹘山米芾金山诗有揭榜讹浮玉庄严是化城之句又芾临金山赋注浮玉焦山之名岂焦山谓之浮玉邪赋曰余登黄鹤之高台临紫金之奇岫下风轮以盘根中百川而露秀抱羣山之胜势俨化城之宝构二塔立而角具五洲落而珠鬬幽怪集而洪钟举梵侣萃而香积奏泛海涛以出像过龙宫而一嗅水府明威以护法神龙降光于秘呪航冥阳之津迷会四海之奔走其或浮玉 【 焦山之名】 掩雾石牌落潮倒洪流而夜响援淡墨其难描灵鼍屹乎波起天花雨而仙邀有时江练夜白秋清月高冰壶无底下彻秋毫吾尝中霝弭檝寒露泫袍追夸父以逐日呼龙伯以连鳌得长鲸而可跨或拔剑以逐蛟吾方老丹徒此戏卒未艾也耆旧云紫金山正当巿心四旁民居旧来犹隐隐见山脚今不复存而紫金泉犹在即严氏家井形制甚古后人误指紫金山为金山
周文忠公必大二老堂杂志金山在京口江心号龙游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门皆历历此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别有小岛相传为郭璞墓大水不能没下元水府亦在此承平时极盛楼观几万楹兵乱后十无一二绍兴末复遭回禄以金使年例登赏官亟营葺之复不逮于前惟自歙州门过经藏楼经兵火岿然独存当时歙人造此因名
政和四年七月乙未诏天下悉立神霄玉清万寿宫镇江府以金山龙游寺改建漕臣詹度总视工事徽宗亲书殿阁十名赐之为天下神霄第一毛友领府事有记其略曰父老相传先唐时尝以为龙游观已而为浮屠氏所有者几三百年故金华杨氏洞天记曰中国洞天不载于名籍者尚多有之金山其一也盖其前临沧海却倚大江独立无朋以天为际风涛朝夕赴其吞吐日月晦冥环其左右搀数州之秀于俛仰之间而下盘鱼龙之宫神灵之府葢宇宙区奥古今胜处也则高真所庭逸士所庐天閟地藏千有余年一朝岿然海内为琳宫之冠者夫岂无待
高宗皇帝幸建康孝宗以元子扈从道由京城赋二十八字萃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狂敌每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陈岩肖侍郎庚溪诗话赞圣制诗云辞壮而旨深已包不战屈人兵之意矣 【 诗在龙游寺之奎文阁阁记守臣方滋文又刊石于阁下守臣直龙图阁朱夏卿跋】
妙高台元佑初主僧了元所立翰林学士苏轼有诗浮金堂徐元用邀轼同游有诗
化城阁王安石有诗
留云亭 【 浮金堂以下皆不存】
雄跨堂干道初淮东总领洪适取圣制诗中词揭之玉鉴堂取翰林学士苏绅金山诗僧依玉鉴光中住人踏金鳌背上行
烟雨奇观亭 【 郡人陈从古书】
吞海亭
无边阁
金鳌阁
石排山
在金山之西
蔡佑竹窗杂记扬子江中流最急若无石排金山亦不能立世传上有郭璞墓余尝亲至其上无碑碣可考山无土言有墓非也盛夏有大蛇莫知其数盘结于木阴间其北谓之北霝江最深处问之钓者深三十余丈
焦山
在江中去城九里旁有海门二山金焦相望凡十五里
寰宇记谯山戍即海口戍
润州类集旧经言焦光所隐故名
按皇甫谧逸士传曰世莫知焦光所出或言生汉末无父母兄弟见汉衰乃不言常结草为庐冬夏袒露垢污如泥后野火烧其庐光因露寝遭大雪至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陆龟蒙雪诗焦光正渥丹然旧记古诗无言光隐京口者杜佑通典言京口有谯山戍宋之问诗戍入海中山疑即此山而江淹焦山诗一本亦作谯山今京口无谯山是可疑也焦光按魏书一作焦先管宁传后汉时隐者焦先河东人也魏略亦曰名先字孝然建安末关中乱先独窜河渚间自作一瓜牛庐 【 瓜读曰蜗】 处其中佥谓之隐者或问皇甫谧曰焦先何人曰吾不足以知之先旷然以天地为栋宇闇然合至道之前出羣形之表入元寂之幽犯寒暑不以伤其性居旷野不以苦其形遭惊急不以迫其虑离荣忧不以累其心损视听不以污其耳自羲皇以来一人而已光先字畧相似
焦山普济院碑有蔡邕赞米芾铭 【 具祠庙明应公祠】 山有朝宗亭飞仙亭宝莲阁江山伟观葢其胜概与金山敌故金山面东为亭曰吞海焦山面西为亭曰吸江
瘗鹤铭华阳真逸撰上皇山谯 【 阙】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 【 阙一字当为亭】 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 【 阙一字当为寥】 耶奚夺 【 阙四字】 遽也乃裹以元黄之币藏乎兹山之下仙无家 【 阙四字】 我 【 此字不全】 【(此字不全○钞本作竹) 案下文云右故资政邵亢就山下断石考次其文而阙其不可知者是所载瘗鹤铭乃邵亢之本也汪氏士鋐瘗鹤铭考引邵氏本此处亦作注亦云此字不全则不当作竹字明矣)元志卷二十一焦山瘗鹤注竹字今亦改为)下文厂字下注云不全钞本厂误作入今亦据瘗鹤铭考所引改正至于害□□□□□□六字不全与瘗鹤铭考所引正同)元志卷二十一所载亦与此同)今悉仍其旧以存拓本之真焉(原书内有空处作□者有注明缺几字者盖疑以传疑之意今皆存之)】 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 【 阙一字】 余欲无言尔 【 阙五字当有雷门二字】 去鼓 【 阙一字当为华】 表留 【 阙二字当为形义】 唯髣髴事亦微冥尔将何之解化 【 阙五字】 厂 【 不全又阙二字】 惟宁后荡洪流前固重扃右害□□□□□□□□【 六字不全又阙八字】 华亭爰集真侣瘗尔 【 阙两字或文但止于此未可知也】 丹阳真宰 【 此四字不知其次】
右故资政邵亢就山下断石考次其文而阙其不可知者故此差可读
欧阳修集古录右瘗鹤铭题云华阳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为江水所没好事者伺水落时摸而传之往往祇得其数字云鹤寿不知其几而已世以其难得尤以为奇惟余所得六百余字独为多也按润州图经以为王羲之书字亦奇特然不类羲之笔法而类颜鲁公不知何人书也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今不敢遂以为况者碑无年月不知何时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
东观余论云邵公亢考次铭文首尾似粗可读虽文全亦止此百余字尔而集古录谓好事者往往只得数字惟余所得六百余字独为多盖印书者传讹误以十为百当时所得盖六十余字此铭相传为王右军书苏子美诗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新传瘗鹤铭文忠以为不类王法而类颜鲁公又疑是顾况道号又疑王瓒仆今审定文格字法殊类陶宏景宏景自称华阳隐居今曰真逸者岂其别号与又其着真诰但云己卯岁而不着年名其它书亦尔今此铭壬辰岁甲午岁亦不书年名此又可证云壬辰者梁天监十一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案隐居天监七年东游海岳权驻会稽永嘉十一年始迁茅山十四年乙未岁 【 十四年乙未岁○ 【 钞本四作一】 案上文云壬辰者梁天监十一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则乙未岁为十四年无疑瘗鹤铭考所引之东观余论正作十四年今据以改正 【 元志卷二十一所引亦作十一年与宋志同误】 下文引苕溪渔隐云得杨许颜三真真迹颜最多而学之钞本脱二颜字今亦据瘗鹤铭考所引补入】 其弟子周子良仙去为之作传即十一年十三年正在华阳矣此铭后有题丹阳尉山阴宰数字及唐王瓒诗字画亦颇似瘗鹤但笔势差弱当是效陶书故题于石侧也或以铭即瓒书误矣
苕溪渔隐曰东观余论黄伯思所作也其跋陶华阳书云隐居书故自入流在华阳得杨许颜三真真迹颜最多而学之故萧远澹雅若其为人伯思此跋称赞宏景书如此故以瘗鹤铭为类之第余初不曾见宏景书未敢遽以为然
金石录云集古录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余徧检唐史及况文集皆无此号惟况撰湖州刺史厅记自称华阳山人尔不知欧阳公何所据也
苕溪渔隐曰集古录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西清诗话云余读道藏陶隐居外传号华阳真人晚号华阳真逸此葢同斯号矣集古录又以字不类羲之笔法而类颜鲁公不知何人书也第苏子美黄鲁直皆以此铭为右军书得非本润州图经而言之故鲁直云顷见京口断崖中瘗鹤铭大字右军书其胜处不可名貌以此观之遗教经良非右军笔画也若瘗鹤铭断为右军书使人不疑如欧薛颜柳数公书最为端劲然纔得瘗鹤铭髣髴尔鲁公宋开府碑瘦健清拔在四五间又尝有诗云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东观余论云晋成帝咸和九年甲午岁逸少年三十二不应已自称真逸此铭决非右军审矣又与刘无言论书云焦山瘗鹤铭俗传王逸少书非也一小书中载云陶隐居书此或近之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瓒书抑瓒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刘曰尝亲至彼观疑即瓒书也下有云皇山樵人逸少书非王逸少也葢唐有此人亦号逸少耳东观余论又有此二说姑俟识者折衷之
蔡佑杂记焦山瘗鹤铭不着姓氏但称华阳真逸世因谓羲之书虽前辈名贤皆无异论独章子厚丞相不以为然缘石刻在崖下水滨非穷冬水落不能至其处其侧复有司兵参军王瓒题名小字数十与瘗鹤铭字画一同虽无岁月可考官称乃唐人则章丞相可谓明鉴也
曾旼以瘗鹤铭王瓒诗蔡邕焦光赞江淹焦山集诗共为山中四绝
釜鼎山
在城东南青阳门外一里
石公山
在城东北八里濒江与焦山对
干道己丑守臣待制陈天麟建送江亭于其上取苏轼诗宦游直送江入海蠹斋周孚有诗序云是山意其尝有石姓居之
檀山
在城西南岘山之北
汝山
在城东北十里京口集有朱彦章过汝山诗 【 京口集有朱彦章过汝山诗○(钞本此下有元一统志上出药物荠苨十字) 案张氏鉴云子注多引元一统志并是后人羼入严氏亦以为当删其说良是或谓元一统志乃岳铉等所修成于大德七年在至顺以前宋志固不当引元志未尝不可引也然使此条果是元人所引则当云大元一统志或云皇元一统志否则但云一统志亦无不可今云元一统志则非元人语气是不特非宋志抑且非元志疑永乐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后凡引元一统志者仿此】
白兔山
在城东南十五里
唐山
在城东南二十里
刁约怀南徐所居诗注唐山庄在白兔山侧又王庄定存送刁景纯归京口诗云因公东还辄悲咤重厚士风须长者少年流辈轻老人去矣唐山旧林下
长山
在城南二十里山有灵泉旧传其流与练湖通注溉民田万顷 【 见曹岠长山灵渊庙记文】
五州山
在城西二十里
山名不知何始前辈多以为登山之绝顶望见五州故曾文肃布诗云天际林峦压寿邱夹江旁瞰两三州又云海门西北起崇邱极目参差见五州蔡舍人肇亦有诗云西升崇邱望培塿见五州皆谓五州在目中然尝登崇邱而望惟真扬升润四州尚可遡目又不特此山为然独文选载颜延年车驾幸京口诗云虞风载帝狩夏谚颂王游春方动宸驾望幸倾五州注云九州岛之地宋得其五五州之人倾心望帝临幸按晋宋间淮北遗黎侨寓江左疑五州之民居此山左右故得名耳一名二义当两存之
大渎山
在城东三十里
雨山
在县东三十里或名雩山 【 或谓南史雩山即是】
香山
在城西三十里
马迹山
在城东南三十五里
润州类集有青童君马迹以为山名又有灵洞潜通华阳及抱朴子丹井在焉权德舆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自序云山有奇峰怪石且多昔贤真仙之所游践方外士殷焕然通易经老严之旨居于山下从舅原均 【 从舅原均○ (钞本舅作旧) 案旧字义不可通今据全唐诗所载权德舆诗序改正(卷十四参军事权少清条云以事长者钞本长作见今亦据全唐文所载权德舆序改正)】 探异好古亦往来栖息其间
娘子山
在城东南三十七里
铁炉山
在城西四十里山后有泉名曰翟公泉参政翟汝文铭
灵山
在城南四十里
唐顾况有诗送郭生归灵山读书
覆船山
亦名酒罂山在城西南五十里
据寰宇记书祥符图经谓之(匚赣)船山
道士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
曹山
在城西五十里
仑山
在城西六十里
阿育王山
在城南六十里
丹阳县
嘉山
在丹阳县东北四十五里上有龙池
经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古所谓金牛之山王庄定存有经山佛殿记
沈山
在经山之东七里
因吏部沈彬为处士筑居得名山有寺寺左偏抵堂百步而北其壁石其径柏削然千仞若环翠屏即处士庵也 【 陈辅之悲昔游自序】
陈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朱彦章过陈山诗缭绕陈山路萧疏古岸枫山有玉龙泉彦章诗云巨灵擘两山飞泉拟白龙
金坛县
顾龙山
在金坛南五里俗呼土山下瞰思湖龙荡高不能五六丈而巨石盘亘瞰平湖数千顷湖之旁山者居民占植芙蕖界以菰蒲如错锦绣暑风至则荷香与偕若非凡境
茅山
一名句曲山
寰宇记山在县西六十五里延陵县西南三十里句容县南五十里山形曲折似句字三曲故名句曲
真诰山内有灵府洞庭四开穴岫长连七涂九源四方交达真洞仙馆也秦时名为句金之坛以洞天内有金坛百丈周时名其源泽为曲水之穴
按山形曲折后人名为句曲之山汉有三茅君来治上古名此山为岗山孔子福地记云 【 孔子福地记云○(钞本无地字) 案太平寰宇记润州延陵县条下所引有地字今据以补入】 岗山之间有伏龙之乡可避水辟病长生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其第八是句曲山之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天洞宫凡五便门
摭遗茅蒙字初成华阳人也隐华山修道秦始皇三十一年白日上升是时先有民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元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始皇闻之问故老曰此仙谣也于是有寻仙之意蒙之元孙盈得道于句曲山上升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居赤城时来句曲邦人改句曲为茅君山【 南丰类藳载三茅者盈太元真君固定录真君衷保命仙君皆汉景帝中元间人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来句曲山哀帝元寿二年乘云而去梁普通三年五百四十四年矣固至孝元时拜执金吾卿衷宣帝地节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并解任还家修学成帝永始三年固为定录真君衷为保命仙君见梁道士张绎碑】
太平广记陶宏景止句曲山齐高祖问曰山中何所有宏景赋诗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得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青龙山
在县南五十五里
真诰大茅山之西南有四平山俗中所谓方山者也其下有洞室名曰方台洞有两口见于山外也与华阳通号为别宇幽馆矣得道者处焉其中先止者有张祖常刘平阿吕子华蔡天生龙伯高并处于方台矣注云此山去大茅山可二十许里西南六七里有一洞口见外近时有人入见大青蛇在洞中因与呼为青龙洞山近上及北面西南亦并有洞穴不知何者是此两口耳
大岯山
在县南五十里又有小岯山其下石堂内有虎迹水涸即现山东南属毗陵之宜兴西南属建康之溧阳而北至元门十里为界处长塘湖中屹然孤秀望之若浮故名 【 岯音浮】
陶隐居寻山志云石孤耸以独绝岸垂天而似浮
水
丹徒县
神溪水
按后汉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唐章怀太子注云今润州有曲阳山有神溪水然考方志京口境内无此山水名
京江水
在城北六里东注大海西接上流北距广陵
祥符图经谓之京口水寰宇记谓之京江水唐许浑思丁卯村诗于嗟楼下水几日到京江杜牧赋杜秋娘诗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自唐以为京江矣魏文帝有渡江之志黄初五年秋尝至广陵时江盛涨帝临望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羣无所用之六年冬又至广陵临江观兵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文帝诗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周世宗问孙忌江南虚实忌曰长江千里险过汤池可敌十万之众世宗闻而忌之京口集有王岐公珪京江遇大风
丹徒水
齐志丹徒水道入通吴会
隋大业六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井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
宋会要淳化元年二月诏废润州之京口吕城常州之望亭奔牛四堰秀州之杉木堰杭州之捍江清河长安三堰越州之山阴县西堰天圣七年五月两浙转运使言润州新河毕工降诏奖之
四朝国史志庆历三年润州浚漕河成督工者赐诏嘉奖其后每年必干浅辄阻漕舟虞部郎中胡淮与两浙路提点刑狱元积中再经度常润州河夹岗道置堰功费多而卒无补御史陈经言之淮及积中皆贬官 【 系熙宁二年】 初武进尉凌民瞻督役积中总其事葢积中主民瞻议故也郑向为两浙转运副使疏润州蒜山漕河抵于江人便利之皇佑二年王琪再守润转运使欲大兴役浚常润二州漕河琪言方蛮蜑骚五岭又南方岁比不登民困无聊不可重兴此役诏罢之而后议者卒请废吕城堰破古函管而浚之河反狭舟不得方行公私以为不便官吏率得罪去
会要治平四年七月都水监言两浙相度到润州至常州界开淘运河废置堰闸乞候今年住运开修夹冈河道从之
四朝国史志元佑四年知润州林希复吕城堰置上下闸以时启闭四朝史本传曾孝蕴字处善公亮从子绍圣中管干发运司粜籴事建言扬之瓜州润之京口常之奔牛宜易堰为闸以便漕运商贾役成公私便之
四朝国史志元符二年九月润州京口常州奔牛澳闸毕工先是两浙转运判官曾孝蕴献澳闸利害因命孝蕴提举兴修仍相度立启闭日限之法至是始告成也
会要崇宁元年十二月一日 【 中书省尚书省】 勘合左司员外郎曾孝蕴札子绍圣间献陈澳闸利害蒙朝廷令孝蕴提举兴修了当行运首尾四五年若不别令官司主管则已成东南漕运大利当遂废革欲乞专差官一员自杭州至扬州瓜州澳闸通管常润扬秀杭州新旧等闸依已降条贯专切提举车水澳闸觉察应干奸弊乞差旧曾监修澳闸宣德郎新知昆山县事鲍朝懋提举管干依提举弓箭手例序官请给人从舟船等事于苏州置廨宇以提举淮浙澳闸司为名人吏许于常润苏杭秀等州选差半年一替仍令两浙转运司进奏官兼管发落文字从 【 兼管发落文字从 案此句词义不明疑有脱误或疑从当作事或疑从为衍文或疑从字下有之字然此段乃宋会要之文其书久亡无从查核未便以意增改今姑仍存其旧以俟后人之考订焉他卷之语难强解者 【 如卷十二济川亭条云为重客候潮匽薄之所是也】 及文似未完者 【 如卷二十二鞠狱类指挥门不令相见是也】 俱仿此例若夫称剧寇为鼎寇 【 卷二十二武事类云鼎寇杨么】 称栋记为脊记 【 卷八惠安院注云向氏脊记】 此则当时之常语未可概指为误矣】 政和六年八月御笔镇江府旁临扬子大江舟楫往来每遇风涛无港河容泊以故三年之间溺舟船凡五百余艘人命当十倍其数甚可伤恻访闻西有旧河可以避急岁久湮废宜令发运司计度深行浚治以免沈溺之患委官处画早令告功
蔡佑杂记云京口漕河自城中至奔牛堰一百四十里皆无水源仰给练湖自郡城至丹阳中路谓之经函东西贯于河底河西有良田数十顷乃江南名将林仁肇庄地势低于河底若不置经函泄水即潴而为湖不可为田经函高四尺阔亦如之皆巨石磨琢而成缝甚缜密以铁为窗棂自运河泄水东入于江中间献议者欲自京口浚河极深引江水灌于毗陵与太湖水相通可省吕城奔牛二闸其间别有利害亦以经函不可开其议竟不行绍兴七年两浙转运使向子諲取唐韦损刘晏考核状建言欲于吕城夹冈置斗门二石(石达)一以复旧迹度费万缗庶为永利诏从之二十九年夏四月己亥户部侍郎赵令詪言自临安至镇江河水浅涩留滞纲运望令守臣修堰闸辛丑诏从之干道六年守臣秘阁蔡洸自丹阳之南浚至夹冈郡人顾时大有诗八年守臣殿撰宋贶自利涉门之北浚至江岸郡倅陶之真有记 【 今记文不存】 淳熙二年守臣阁学张津自京口闸以北浚至江口文惠钱良臣有记 【 记文在府治】 【 以上阙】 【(以上缺) ○ (钞本无此三字) 案下文自京口当南北之冲至是可书已浚渠记之一篇也自嘉定甲戌仲冬至于是乎书浚渠记之又一篇也二篇之记皆述史弥坚浚渠之事而非出于一手下一篇之前既云礼部侍郎李直土为之记则此篇之前亦当署撰记者之姓名矣今乃不言作者姓名则必有缺文可知】 京口当南北之要冲控长江之下流自六飞驻跸吴会国赋所贡军须所供聘介所往来与夫蛮商蜀贾荆湖闽广江淮之舟凑江津入漕渠而径至行在所甚便利也惟郡境高卭势赑屃若鳌伏水不可以潴北泄于江而南注于毘陵失时不疏淤淀日甚前此节麾相望岂无以漕运为急而事大役重前柅后掣量力举事仅济目前否则缩手却顾而已岁移月改流断舟胶纲餫相衔轻涉湍涌由五泻堰以济 【 五泻字依毘陵志书】 风涛倏惊惴惴焉覆溺是虞其或应办聘使属冬涸堰渠挽水转相添注劳费百倍嘉定癸酉十一月乙未上采廷臣之议令因漕臣至郡同守臣总领相度开浚利便以闻时宝文阁待制史弥坚领郡事奉旨与运副吴镗总领钱仲彪沿渠按视得其源委葢渠自江口行九里而达于城之南门民居商肆夹渠而列渠岸狭不盈咫畚土以贮于岸费省易集一雨濯之旋复填淤是积土不可以滨渠江千元有五闸 【 京口闸距江里许又南为腰闸又东为下中上三闸下闸在转般仓东中闸在大军北仓后上闸在程公桥团楼北今腰闸已废】
通接潮汛撙节启闭粤从渠塞积岁不开木圯石泐渠浚而闸启闸启而潮通是修闸不可以失时于是郡委壕寨官通行打量自江口至南水门共长一千八百六十九丈约总用浚渠修闸三十七万六千五百九十二工乃先履宽僻之地计地面积土之广狭以分浚渠节段之短长计积土背渠之远近以约日役工数之多寡又虑农事将举役民非宜官军健捷器用便利宜委戎司庀其役规模先定条列上闻都统制刘元鼎具畚臿籍徒庸以俟命明年二月己亥报可截拨缗粟为庸直需辛亥决渠水立表识程功作侵渠而撤居者赈之丙辰役兵大集举臿如云守臣总领躬自劝劳都统制日按行伍察其惰偷越四月庚戌通渠底绩阔至十余丈深至一丈余闸之圮蠹者选材石更葺之自是巨防屹立海潮登应则次第启闭出纳浮江之舟拍岸洪流畅无留碍扬枻维楫舟人叹呼然后浚巿河新桥梁兴澳港建邮亭修纤路功绪一新是可书已
礼部侍郎李埴为之记曰嘉定甲戌仲冬有诏京口漕渠岁久堙阏爰命守臣史公弥坚总领军赋钱公仲彪行视疏瀹二公协心奉诏惟谨程功计费列上于朝越明年春有旨赐可乃择良日分饬王旅会于渠上畚挶云兴绠锸麇集统师临督罔或不虔决水纵之下见其底度地立表分曹赋役爰始爰度时惟史公要束整明劳赐周腆众欢趋之相率劝功自城南闉以抵江口随地势曲折为里者九先是齐民濒渠而居侵冒临跨日月滋甚载舟之水劣甫倍寻舳舻经过几同奡荡挽夫颠连进不能跬政弛吏玩浚治怠忽刮腐辇壤布于近岸一雨骤至旋复于渠乃今相攸于彼隙埜分积涂泥高埒邱阜并渠之家咸归所侵仍加振抚毋俾失职开空沙淀呈露垠涯曾碕修耸清波演溢闸旧有五木腐石泐支拄苟存乃命更葺选坚择良矩矱增杰跨渠而桥前后惟六造舟襞材厥制兼施新作者四其二仍故桥成焕嶷与渠俱新冯高架空虹亘霞举澄澜华杠相辅为美吴樯蜀舰沿泝夷怿讴谣载路骇若神设公曰欿哉吾志未毕惟城之东归水有澳以汇积流潴泄有制为渠之辅堙塞既久复命疏凿厮而西行抵通津门回环军廪捍偷止燔为备尤夙厮而东行繇甘露港以注之江复建二闸以时启闭餫艘灌输军械转致入出取道实为径易海波不惊无有艰虞繇南城入抵朱方门悉瓮其祴繇城南出达于吕城间石其途挽夫上下妥视安行甚雨淫潦免于旋淖又以余力改营旧馆敞为十楹宾客往来憇息有所以及巿沟蠲浊而清东抵黄泥浚浅而深小利微害随力所及以兴以除未易殚述惟始鸠僝众役序举迨及奏功不愆于素历数其日甫一周围民不预知官不告劳岂惟挽饷繄此之赖流恶达壅宜民孔多来者叹惊居者嗟咏交享其利莫测其由尝稽诸古渠通江湖见于迁书其来尚矣唐漕江淮撤闸置堰国初淳化始诏废之熙宁元佑相距两纪由积中希持议异同曰堰与闸废复不常至于绍圣使臣孝蕴抗议讲画佥谓详致易堰而闸昉定于此公私便之今弗可改兴澳之利实出孝蕴置官专掌厥意甚良以时申儆南国永赖奸臣擅朝制遽隳斁邦人皆言史公之举美轶孝蕴厥庸茂焉葢是役也县官赐钱为缗十万太仓发粟为斛八千羣司合助惟力是视郡撙浮用汔济登兹公视为常弗以自汰凡古之人勤民为先图事揆策病于弗力断而为之鬼神避焉吏治因循人心苟翫夺于浮议惮于暂劳近世以来兹弊特甚勇于济物公义信高在汉之世开南山渠凿褒斜道在唐之世开三门山凿广运潭或利船漕或资田溉着在史册炳炳如丹今公所为视古何恧大书诏后孰不谓然且俾来者知嗣公志克成守式有永毋坏埴以疏卤备官史氏摭诸舆诵于是乎书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河
丹徒县
伊娄河
唐地理志开元二十七年齐澣开
本传云澣迁润州刺史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澣徙漕路繇京口埭至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唐书音训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瓜步在今真州西六十里距扬州一百二十里宋文帝馈百牢于魏处也
案今扬州西南二十里有瓜洲土人云其洲为瓜步也伊娄渠今无其名疑今瓜洲北至扬子运渠是其地当时瓜洲遥隶润州故澣得以改置漕路 【 太平寰宇记开元二十二年润州刺史齐澣以润州北界隔江为限每船绕瓜步江沙尾迂回六十里多为风涛所损臣请于京口埭下直截渡江二十里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无风水之灾岁收利百亿并立伊娄埭自是免漂损之灾】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湖
丹徒县(缺)
丹阳县
练湖水
经注曰晋陵郡之曲阿县下晋陈敏引水为湖周四十里号曰曲阿后湖
元和郡县图志练湖在县北百二十步 【 练湖在县北百二十步○ 【 钞本练作故】 案此句本于元和郡县志而彼文实作练湖则故字必误字也下文令弟谐遏马林溪钞本谐作诣今亦据元和志改正】 周回四十里晋时陈敏为乱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弟谐遏马林溪以溉云阳亦谓之练塘溉田数百顷
按新唐书地理志练塘周八十里里数与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及刘晏状多寡不同
寰宇记引语林曰晋太傅褚裒游于湖狂风忽起船欲倾褚公已醉乃云此舫人皆无可招天谴者唯孙兴公多尘垢正当以厌天灾耳
舆地志曲阿出名酒皆云后湖水所酿故醇烈也今按湖水上承丹徒高骊覆船山马林溪水色白味甘文选宋文帝有济曲阿后湖诗颜延年有游后湖诗
按练湖有唐刘晏南唐吕延祯奏状及延祯序铭古刻漫漶鲜有传者今并备载使来者有考
唐东都河南江淮等道转运使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刘晏状得刺史韦损丹阳耆寿等状上件湖案图经周回四十里比被丹徒百姓筑堤横截一十四里开渎口泄水取湖下地作田其湖未被隔断已前每正春夏雨水涨满侧近百姓引溉田苖官河水干浅又得湖水灌注租庸转运及商旅往来免用牛牵若霖雨泛溢即开渎泄水通流入江自被筑堤已来湖中地窄无处贮水横堤壅碍不得北流秋夏雨多即向南奔注丹阳延陵金坛等县良田八九千顷常被淹没稍遇亢阳近湖田苖无水溉灌所利一百一十五顷田损三县百姓之地今已依旧涨水为湖官河又得通流邑人免忧旱潦奏闻中书门下牒浙西观察使与韦损勿使更令修筑致有妨夺永泰二年四月十九日 【 右刘晏状】
南唐知丹阳县镇兼检点馆驿迎送官事吕延祯奏其畧曰当县有练湖源出润州高丽长山下注官河一百二十里当县丹徒金坛延陵人户并同润臣读石碑得闻湖利访诸乡老咸曰畴昔以湖有为故立碑于县门其废于今将百年矣当为湖日湖水放一寸河水涨一尺旱可引灌溉涝不致奔冲其膏田几逾万顷昔环湖而居衣食于渔者凡数百家有斗门肆所臮前唐末兵乱之后民残湖废安仁义取斗门余木以修战备自此近湖人户耕湖为田后来弓量赋称祖籍农商失恃渔樵失业河渠失利租庸失计民思复湖以御灾奈何无所寘力焉苟欲访其利病则读碑可知观湖可见臣频承条制葺陂塘切度其湖为利甚博遂为材役工于古斗门基上以土堰堰捺及填补破缺处初谤议震动谓臣弗良图且废湖丰已者不十余家有湖无灾者四县之地臣明知利害独如弗闻自今岁秋后不雨河道干枯累放湖水灌注使命商旅舟船往来免役牛牵当县及诸县人户请水救田臣并掘破湖岸给水如将久远须置斗门方得通济其斗门木植须用(木兔)楠乞给省场板木起建状下所司处分升元五年十月四日
不作利物不仁不翦害物不义不仁不义不足为人先王投凶于四裔尽力于沟洫葢亦除害兴利以厚生民也延祯尝思致力于人致身于君会国家乏使命为丹阳令因旧碑预闻练湖之事噫世所嫉害大利小者其以湖为田之谓欤使今之人不获其利而罹其害旱益枯槁涝滋昏垫徒永叹其灾而莫测其乱也田无十室之用湖富四县之利智者可以从长愚者不可虑始利岂可废害岂可留且湖之兴废有似随国之兴废兴于前唐之初废于前唐之末今我唐开国斯湖岂得废也具事以闻克谐天心大赉梓材以充门键传命遐迩罔有不悦待事黔庶率皆相庆于是筑塞环岸疏凿斗门民若子来役俟农隙人不劳而物成财不匮而用毕大泽既陂大水既潴物得其利民除其灾波澜弥弥鱼龙以依菰蒲莓莓邑人所资步之终日不得其极望之若海莫知其涯雷雨时行源流归壑穑人之功不侃言而获乃植柳以助其防兴工以陪其阙岁旱靡俟雩河源不患竭丹阳耆旧扬言曰昔之复复其侵今之复复其废是韦公之平其初而公以成其终也事虽殊时功其一揆而今而后民其有望庶几免于患矣愚虽不敏聊以为铭海大兮波涛溺人湖深兮润泽生民兴废我恐有数利害孰云夺伦风动菰蒲靡靡浪摇龟鱼鳞鳞远哉韦公兮予将复新赫赫然帝命兮永敷万春 【 右吕延祯奏状并铭】
淳熙二年秋旱文惠钱良臣时为总领请以县官缗钱及粟募民力浚湮湖治堤之圯而穴者以助荒政上命之诏使归与郡太守具闻大资沈复自蜀移守相与计徒庸度疆域集三邑少壮之可任者浚治之教官陈伯广为记其畧曰自长山合八十四流而为辰溪自辰溪而为湖湖又自别为重湖堤环湖四十里而筑高于旧者六尺加厚四十尺而半杀其上旧疏为斗门者五为石石达者三为石函者十有三皆以备蓄泄也今加版于石达十有二寸加函之管数倍之而易十门之柱以石者眂函之数均用民力二十二万六千二百九十有七总为米一万八千八十石为钱二千一百三十一万四千八百皆有奇而钱出于郡帑者五之三鸠工于冬十二月之戊寅粤明年三月朔而班其役
湖分上下
上湖 横坝 东西斗门 顺渎斗门 横坝石(石达) 泾州石(石达) 令公函 戴家函 伍伯婆函 张函 尧函
下湖 南北斗门 姚婆石(石达) 胡头函 洪家函 新函 蔡陂函 观松函 龙城后函 南石函 秋函
蔡佑杂记云湖之作本缘运河又有上湖在高卭处京口诸山之南水自马林桥下皆归练湖湖之底高运河丈余昔年遇岁旱运河浅即开练湖斗门放水入河古有石记言放湖水一寸则运河水长一尺近岁练湖浅淀上湖皆为四近民田所侵畜水不多堤岸斗门多不修治若遇旱则练湖不足以济运河夹冈之浅
金坛县
思湖
在县南六里东北受荆溪水西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高湖
在金坛县西北十里周回百余顷北受五中渎南流十二里入大溪
寰宇记在县北一十二里灌田一十二顷此二塘梁普通五年庐陵王记室参军谢德威置隋日废武德二年本州岛刺史刘元超重修复因以为名焉
长塘湖
在金坛南三十里周回一百二里又名洮湖 【 南徐州记字书洮音姚】 即五湖之一 【 周处风土记以太湖射湖贵湖滆湖洮湖为五湖此即洮湖也其水连震泽入松江至海 韦昭郦道元皆以此为五湖之一】 旧有八十一浦口后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 【 皆淤塞不通○(钞本此下有京口耆旧传一段) 案 四库全书提要云京口耆旧传所载京口人物始于宋初迄于端平嘉熙间考端平嘉熙乃理宗年号则耆旧传之成书当在理宗以后嘉定乃宁宗年号在理宗以前作嘉定志者断不得见耆旧传而引之此必咸淳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后凡引京口耆旧传者仿此】
晋王恭兵败走至长塘湖
王舒子允之追韩晃于长塘湖
宋泰始二年庾业至长塘湖即与义兴太守刘延熙合于湖口夹岸筑城制遣沈怀明等东讨以督护任农夫助之自延陵出长塘力战大破业遂弃城走
唐张籍诗长塘湖一斛水中一斛鱼
港
丹徒县
涧壁港
在城东南三十里
按涧壁又作谏壁以南史考当从谏 【 涧壁又作谏壁以南史考当从谏 案戴氏守梧云南史实作练此谏字疑练之讹传写者以意改据陶南村古刻丛钞所载宋碑及沈约宋书史记吴王濞列传正义皆作练壁谏字无所取义乃练字之讹以形声相近也此作涧本马令南唐书当由土俗语音借苏东坡诗中已作谏壁则练之误谏自宋始矣其说固核然宋志中涧壁谏壁屡见当是各据所引之书所谓今两存之者正指全书而言南史谏壁疑是当时所见之本不与今所传本同】 以南唐书卢绛传考当从涧今两存之
丁卯港
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
舆地志晋元帝子车骑将军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以为名许浑诗序言于朱方丁卯涧村舍手写乌丝栏戏目之为丁卯集葢浑尝居此
萧塘港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洪信港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炭渚港
在城西南四十里
丹徒东西二港
并在城东南十八里
上朱港下朱港
皆在城东南上港四十三里下港四十五里
黄港
在城东南四十里
高义港
在城西南三十里
乐亭港
在城西北十五里
泄沟港
在城东南三十五里
戴港
在城东南四十三里
庙渎港
在城东南三十八里
大港
在城东北四十八里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塘
丹徒县
新丰塘
在城东南三十五里
元和郡县图志新丰湖晋大兴四年晋陵内史张闿所立旧晋陵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恶秽闿创湖成灌溉之利本传时所部四县并以旱失田闿乃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葛洪为其颂计用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二十功以擅兴造免官后公卿并为之言曰张闿兴陂溉田可谓益国而反被黜使臣下难复为善帝感悟乃下诏曰丹阳侯闿昔以劳役部人免官虽从吏议犹未掩其忠节之志也仓廪国之大宝宜得其才以闿为大司农
官塘
在城南八里
下鼻塘下鼻港
皆在城西八里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溪
丹徒县
马林溪
在城南三十里唐皇甫冉有舟行至马林溪遇雨诗
辰溪
自丹徒县境经延陵镇北流入于金坛境本名蜃溪 【 蜃音犯孝宗庙讳故俗呼为辰溪】
丹阳县
白鹤溪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一名荆溪出于县之古荆城故名溪流贯金坛县北入毘陵郡境
金坛县
大溪
在县西二里南徐州记大溪东南一百三十七里入长塘湖
唐王溪
在县西南三十里受茅山水东南流入大溪其侧有唐王村因名
澳
丹徒县
归水澳
在中闸之东
元符间漕臣曾孝蕴始置澳闸崇宁初因置提举官一员 【 详见漕渠】 干道以来规模浸废守臣秘阁蔡洸欲复之未能待制史弥坚深惟昔人置澳潴水以补漕渠之泄故闸虽日启渠不告亏失今不图浚渠仅济全功犹慊乃讲寻遗规程工拓址倍广增深启闭以时又因其余力于转般仓后剙开护仓壕河东北与甘露港接仍鼎造石闸木闸二所于港口以便转输记曰春秋大复古讥变古复之为是变之为非斯已乎曰未也必也既复之又旁通而曲畅之使无遗利焉斯足为复古也已南徐地高卬漕渠贯城中为西津斗门达于江以出纳纲运昔之为渠谋者虑斗门之开而水走下也则为积水归水之澳以辅乎渠积水在东归水在北皆有闸焉渠满则闭耗则启以有余补不足是故渠常通流而无浅淤之患历年久澳废弗治渠亦告病余至郡之初视渠湮塞且尽斗门不开公私之舟望吾州跬步不进率由江阴五泻而去暇日登北固亭览观山川形势闾阎井闬绵络江浒乃无培娄之限默计起北固而城之西至于还京门亦足以障蔽一面然役大费伙谈何容易会有旨开浚漕渠父老诵言二澳不可不复则按行故迹积水为居民抵冒胶固盘错未易遽得独归水堤防略存私念复一澳固足为渠利然澳之西南则转般仓其东北则甘露港引而环之仓垣因以护仓受者在渠给者在壕以便夫纲运之出纳引而接诸甘露别为斗门以通于江亘三水为长壕则向者默计之城虽未能就然阻壕为固是亦城焉而已于是亲履其地度工庸赋丈尺改修归水故闸以通于渠且浚而广之其护仓之壕则取其土以广仓垣之北规为他敖益受灌输其达于甘露港者则为上下二闸候潮登否以益纳上流之舟且虑二闸之间不足以容多舟也视北固之址有陂泽则又通之为秋月之潭以藏舟焉其下闸之外则浚补八十丈客舟浮江乘便舣泊以避夫风涛之害役既就客有言曰归水初意祇以灌渠今达之于江闸启则浅无乃失其为辅者乎是名变古非复古也余曰始为归水之澳者其积特二百丈而余之西引者亦二百丈其东引者百二十丈又益之以新潭合而计殆三归水之积矣昔者南徐特一郡耳四方之舟至者有限则一斗门足以通之今天子驻跸钱塘南徐实在所北门萃江淮荆广蜀汉之漕辐辏于此过客来往日夜如织使古人复生殆不必守其故智也启西津斗门以出纳夫舟渠水耗则下澳以益之者其常也乃若舟多而一斗门不足以受则吾甘露之闸互启更闭而分受之者其不常也黄旗紫葢运在东南万楫千艘乘时顺动吾子行见之矣是举也延袤城壕流通漕饷固储峙安民旅而辅渠之备且再倍之其为利不既多乎客顾谢曰民不可以虑始而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乃今知变古者徒曰变之而不得夫古人未尽之意是可讥也而复古者岂胶柱鼓瑟之谓乎愿刻之石以谕来者余非复古者也而客之意有不得辞凡费缗钱四万五千四十米石四千九百九十有奇皆出之郡所役禁卒其功力视借助于大军者三之一水面之广狭不等广者十有五丈狭者不下十丈深丈有五尺云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荡
丹徒县(缺)
丹阳县(缺)
金坛县
白龙荡
在县南六里龙祠在焉 【 庙前有亭湖山极可爱米友仁避地留此久之榜其亭曰明秀字极遒劲留于祠西壁】
池
丹徒县
放生池
在子城西南
旧称秦潭岁旱不涸陆龟蒙诗松门穿戴寺荷径绕秦潭亦曰绿水潭李仲殊诗百丈古潭深鱼虾不计金好来秋夜听深处有龙吟唐干元初为放生池自洋州至升州凡八十一处润犹未有圣宋绍兴癸亥诏天下各置放生池越四载庚寅润始立焉守臣阁学郑滋记谓潭通海眼理或有之其地右直运河曰千秋桥北峙月观即万岁楼前望则鹤林诸山拱立以朝而旁属侧出于东南者寿邱山也回环胜概与夫名物之称是为圣天子千秋万岁膺福介寿之符天造地设岂人力所能及哉临流建亭榜曰南山得天保报上之义矣 【 得天保报上之义矣○ (钞本此下有放生池创于绍兴一段) 案自放生池以下二叶余皆记嘉定十五年郡守赵善湘浚放生池之事夫嘉定志为卢宪所作宪之为镇江教授在嘉定六年去任在嘉定九年其作嘉定志必在六年以后九年以前不应记十五年之事此必嘉定续志之文也 (说详卷十二有谢公妓堂遗迹条下)今移入附录】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井泉
丹徒县
中泠泉
在江中
苏轼游金山诗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又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诗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蔡肇石排山渡诗中泠之西古石排狂波悍浪不能摧又烟江迭障图诗中泠之南古浮玉钟鼓下震蛟龙川并用此泠字润州类集江水至金山分为三(汀去丁改灵)又唐窦庠金山诗西江中(汀去丁改灵)波四截用此(汀去丁改灵)字欧阳修云陆羽茶经论水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至张又新始云刘伯蒭谓水之宜茶者有七等以扬子江南零水第一丹阳寺井第四又载羽为李秀卿论水次第有二十种以扬子江南零水第七丹阳寺井第十一皆与羽经相反疑羽不当二说以自异得非又新妄附益之邪又新煎茶水记代宗朝李秀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因赴郡抵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葢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二妙千载一遇可旷之乎命军士挈缾操舟深诣南零陆执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赍自南零舟荡覆半惧其(甚少)挹岸水增之处士神鉴也其敢隐焉太平广记赞皇李德裕居廊庙日有亲知奉使京口李曰还日金山下中零水与取一壶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泛舟止石城下方忆乃汲一瓶于江中归京献之李公饮后叹曰江表水味有异于顷岁矣此水颇似建业石城下水其人谢过不隐也并用此零字前志昔人取中泠泉用油纸覆瓶长竿深探度至井底则别用一竿撞破油纸使水入瓶满然后引出近岁不复如此取水寺僧乃指水陆堂下井水为中泠非也
丹阳县
葛洪炼丹井
在县东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七
宫室〔一〕
叙(缺)
祠庙 【 祠庙○(钞本无此二字) 案卷六山川类焦山普济院碑注云具祠庙明应公祠今考明应英济公祠正在此卷盖此卷以宫室为总目而祠庙则其子目也(居宅陵墓俱以时代为叙而祠庙不以时代为叙者盖以鬼神之时代与建立祠庙之时代先后每有参差故也下卷僧寺门及道观门俱仿此)】
丹徒县
明应英济公祠
在焦山即焦光祠也宋朝祥符中感真宗梦始封明应公又亲制词以告今刻石祠内号御制宝幢元佑僧了元焦山十六题中有御制宝幢诗焦山普济院碑米芾文公名光字孝然汉高阳侯蔡邕赞曰猗欤焦君尝此元默衡门之下栖迟偃息泌之洋洋乐以忘食鹤鸣九皋音亮君侧乃召乃用将受衮职昊天不吊贤人遇慝不遗一老屏此四国如何穹苍不诏斯惑惜哉朝廷丧斯旧德恨此学士将何法则汉维既绝焦公同德作者孔圣后生不与易也去一千三百年英灵炳然感通着于祥符圣制业履详于魏史芾尝铭曰水清石白焦公之宅妙道谁测能语而默俟河之清乃通帝梦殖殖瑶坛万灵是拥眄馨远浊以祚道宋公德不荤客必蓐素拥徒繁御必以风雨明德感神神应可呼勒铭津涂以肃薄夫敷文方滋以神有芘民之德为请于朝诏加英济二字郡人苏师德记文在山中
枢使宇文绍节祠
在甘露寺开禧丙寅敌骑犯仪真郭倪自焚瓜州阖郡惶惧公力镇静赖以按堵郡人德之为生立祠陈珙记公薨设祭贡士姜莹中文
李卫公德裕祠
在北固山甘露寺葢寺乃德裕所建而金坛华阳观亦有祠焉元佑中林希为守既新甘露之祠又写德裕所著 【 文集五卷会昌一品集二十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二卷】 以授缁徒俾与佛书同藏今不存矣淳熙中建阁贮公之文 【 见郡治】
故相文简向敏中祠
在惠安寺
故相秀国公陈升之祠
在五州山寺
故相魏国公苏颂祠
在因胜报亲寺
彭山龙祠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三贤祠
堂在县圃 【 三贤祠堂在县圃○(钞本此下有丹徒旧有孔子庙以下十数行) 案孔子庙当纪于学校门(宋志卷十学校门纪夫子庙元志卷十一学校门纪先圣庙)不应与他庙并列于祠庙之内且钞本丹徒以下一段内有嘉熙年号在嘉定以后当是咸淳志之文今移入附录】
武烈帝庙
在县南一里始为陈府君庙唐追封忠烈公校书郎顾云为之记曰圆葢亭亭配乎上者星辰之与日月方舆荡荡列于下者山岳之与江河合生民而是谓三才资品类而均为万象至聪曰圣不测者神既分幽显之殊途乃假人祇而共理所以在阳则有贤有哲斡运时权处暗则为鬼为神主张阴隲其来尚矣可得言乎 【 其来尚矣可得言乎○ 【 钞本无尚矣二字】 案此二句乃唐顾云记文钞本脱去两字遂觉不辞今据全唐文所载补入下文脱误者如桥柱留名 【 钞本脱柱字】 柳絮轻笼于夜月 【 钞本脱絮字】 虏骑解围 【 钞本脱解字】 祀寝先朝 【 钞本寝误作寖余三字俱脱】 倚鹢舟于鳌海 【 钞本鹢作蠲】 抗飞章而达听 【 钞本脱达听二字】 才堪料敌 【 钞本才误作名又脱料敌二字】 仰惟妙算 【 钞本脱惟妙算三字】 心花堕叶于空门忍草抽芽于觉岸 【 钞本脱叶字岸字】 谈空说偈 【 钞本脱谈空说三字】 徒怀素志 【 钞本脱怀素志三字】 酒有余酹 【 钞本酹误酻】 凡十余处今皆据全唐文订正】 随 【 依石刻书】 故大将司徒陈公讳杲仁字世威汉太邱长之十七代孙也颍水聚星引蔓于盘根巨蔕长城吞月分荣于玉叶金枝风神高而鹤立松巅器局伟而鳅藏海底邻家就学邱儿且叹于重生桥柱留名犬子终期于复出贾谊则年逾丱岁翁归则才本兼人丹阙上书金门应诏雕弓开而鹄裂鸿笔奋而鸾惊玉片桂枝对天颜而失喜绣衣骢马下云路以嘶春时属陈剑飞空随旗誓野象泣于开皇岁末龙骄于大业年中水调声愁柳絮轻笼于夜月迷楼香满桃花自落于春风鸢书过而急甚飞星鸳枕稳而谁惊醉梦以至天关震动帝辇飘扬胡头尽缩于漳河鬼目寻生于建业繇是长山盗聚大洞兵兴乐伯通则狼戾秣陵娄世干则鸱张婺水公以名光八绝 【 语在德宣法师所撰福业寺碑】 道着一正眉形高隐于石棱髭尾曾焦于电火元凶授首金鋧钿之飞来敌骑解围铁连钱之入去虵穷奔穴象怒投林俄成缚虎之功遂降祝鸠之命天门公沈法兴初倾欵附末恣奸欺乌头暗寘于酒杯俄归厚夜青骨雅当于庙食乃启藂祠祀寝先朝神留故土像设宏开于武进威灵密护于全吴至若湘燕羣飞商羊屡舞云头暗澹禾耳生狞南山垂欲烂之忧东海滟倒流之势兰修一奠桂醑三倾滂沱之澍雨绳垂倏忽之沈阴电扫其霁霖之神速也如此又若鹳巢沈响蚁穴停封离火烧云熏风爨野土禺之精神愁悴泥龙之鳞甲干枯巫觋陈辞箫笳合奏筵上未容于彻馔空中已见于翻盆其救旱之灵应也又如此变乾坤之舒惨神效已多却封境之妖氛阴功更大皇唐干符之二载也突阵将王郢等六十九人以唐山告捷浙水旋师未及赏功潜思怙乱劫库兵而窃发掠民产以纷披移蚁垤于狼山倚鹢舟于鳌海鉏耰合势举烈火以焚烧楼橹乘风驾惊涛而出入聚党仅盈于万众连头遽陷于三州圣主临轩出神谋而制胜将军推毂仗金钺以专征尚书河东裴公读八千卷儒书学五十家兵法名光簪绂气慑英雄有金熨斗之殊恩负玉唾壶之妙唱入则襞香笺而摇彩笔批天子诏书出则提龙剑而臂雕弧主诸侯法令行开玉帐坐镇金陵沥精诚而愿与冥通指庙貌而遥祈幽赞神能长駈鬼阵高辅灵旗于苍茫恍惚之间降云物风涛之助遂使吴戈雪闪待摏长狄之喉越箭星流乃裂蚩尤之骨洎渠魁告毙余党乞降聊凭元化以成功遂抗飞章而达听优诏寻加于爵赏鸿恩别剙其祠庭地控金瓯城临铁瓮山分荆岘水接蓬瀛冠葢云浮西枕向吴之路松萝帐合南连招隐之亭邃宇摩空雕墙缭野翠瓦迭而瑠璃色透彩椽排而玳瑁斑烘窗深则青锁疏风楼迥则璇题拂汉时或居人辍棹行客停鞍倚栏当薄雨晴初寓目向丹枫落后霜驰疋练指茂苑于烟中黛染双螺认海门于天末堂严塑像廊立灵官凛气貌以如生奋威棱而若杀雷公电母目闪烁以疑瞋鬼将神兵口嗫嚅而欲语一顾则精魂愕眙载瞻则毛发寒生所以祭非严而自严神不在而如在俄属灾流濮上盗掠江东孤城怀欲陷之忧万姓负倒垂之惧丞相司徒燕国公军谋出众儒术超羣有岸上虎之雄名有人中龙之美称才堪料敌檄可痊风落塞外之双鵰气吞沙漠挫筵中之五鹿声烜议围以诗书礼乐之兼才领征伐牢笼之重寄移从荆渚代抚吴民前茅高举于中途大敌穷奔于外境仰惟妙算未毕前功将全缔创之能更益增修之美先是中开绀殿别坐金人化庙木于祇园变祠宫为净土僧普愿教传西国裔绍南宗心花坠叶于空门忍草抽芽于觉岸谈空说偈则天龙游阿耨之池燃指为灯则花雨落菩提之木愿以斧斤罢弄丹雘停挥拂琬琰以求刊出笺毫而请染云也运筹无补磨盾何能铁钱将当于铜钱徒怀素志下驷用齐于上驷未吐良谋属辞殊异于当仁承命敢陈于固逊三言获誉何酬掾吏之恩八字留题更望中郎之笔铭曰干仪广大坤德幽元三光四气五岳百川阴阳莫测祸福难诠不有神道谁分化权倬彼陈公挺生随国忠作臣范孝为民则力遏鲸波手扶鳌极生立洪勋殁留遗德狂童作梗上将陈师阴兵助顺战卒乘时元凶殒命残蘖输旗恩颁上爵诏立严祠绀兽拏云飞翚碍日帐卷灵座门开庙室凛凛英气堂堂伟质须磔猬毛头蹲虎骨歌钟杂沓簠簋连延酒有余酹香无断烟惟神是享惟祷斯虔安民护境以永终天
按集古录杲仁终始事迹不显略见于隋书云唐初为隋太仆丞元佑将炀帝已遇杀沈法兴与杲仁共杀佑起兵据江表法兴自称总管大司马录尚书事承制置百官以杲仁为司徒其事止见此尔开元中僧德宣为杲仁记舍宅造寺载其世家颇详而其功阀官爵岁月多谬毗陵志杲仁晋陵人年十八举秀才对策为监察御史隋大业五年受诏平长白山狂寇数万授秉义尉后平江宁剧贼乐伯通东阳娄世干等隋主嘉之拔授大司徒公先娶沈法兴女大业末法兴起兵吴兴倚公为重后欲攘据常州颇复相忌诈称疾亟因公省问以药毒之卒唐干符四年封忠烈公中和四年封感应侯淮南大和六年册忠烈王江南保大十年因与越兵交战获阴兵之助援蒋子文故事册武烈大帝徐铉集有庙碑
徐偃王庙
在城东南三十里又有庙在下鼻塘
按韩愈作偃王庙碑云徐出柏翳为嬴姓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周穆王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鬬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曰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其后公族子弟散徐扬间即所居立先王庙润之有庙当始此
英灵普护圣惠泰江王庙
在江下即下元水府庙也嘉泰元年加封
按五代史杨氏据江左封马当上水府宁江王采石中水府定江王金山下水府镇江王而镇江实为圣朝开宝所更军额之兆范镇东斋记事岁送金龙玉简于名山三水府预焉祥符初赐下水府庙曰显济元丰中僧了元住金山之龙游寺见庙附禅林以为非便乃白郡闻朝移于此自建炎焚毁大帅刘光世重创至绍兴丁卯都统制王胜重修进士黄俞为记岁久颓圮东西廊龙王二祠尤甚嘉定甲戌夏六月不雨守臣待制史弥坚精意默祷嘉应如响乃率羣僚欵谢重议修葢不日落成崇壮轩豁见者肃然动心记曰夫天用莫如龙龙之神有君象焉麟凤龟龙为王者嘉瑞麟以德凤以仪皆不常见龟以前知常见而不常其灵惟龙之见在乎常不常之间其为用从云而降雨润五谷成丰年生民之命实司于龙龙之功不可与麟凤龟同日语弥坚被天子命来守斯土无善政美化以惠利其人兢兢然觊得一稔则可幸逃责乃今夏六月不雨至于秋孟之十有一日苗则槁矣农以病苦斋宿而祷于王祠祀史讫事肤寸之阴起于祠旁次日亭午炎曦流铄独焦山外江浓云泼墨冷风掠面如冰雪噤幸两龙见于云间水波逆立有声上与龙接疾电震雷甘霔随至霶霈越三日岁以大熟弥坚躬率寮吏展敬祠下以答神贶顾瞻殿庭庳隘倾圮甚而覆之蘧蒢疏蔓苍苔蟠延其间升降之际心恧背汗私念神之所以庇乎人者如彼人之所以奉乎神者如此庙其不可以不新也于是改葺正殿以妥安王灵为旁小殿二仍其旧以扬子二龙王配食大门廊庑皆撤新之按旧庙始大于帅臣刘公光世又继以王侯胜张侯诏历岁久居民抵冒蔽遮其前气不宣通则表而迁之筑垣距江外则三门翚飞跂翼轩豁呈露惊涛卷雪庙瞰其上江行陆走得以瞻仰是役也都统刘侯元鼎实任其责既成荐飨则为迎神送神之辞遗之邦人使歌以祀以无忘王之赐辞曰中泠之泉冽且清兮维王之神仁且英兮五风十雨岁以成兮倾倒天瓢不惮勤兮崇崇之宫妥王灵兮牲酒馨香荐以诚兮王其来归福我民兮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八
僧寺 【 僧寺○(钞本无此二字) 案元志卷九以僧寺为总目寺院庵为子目此卷亦以寺院为子目而无僧寺之总目则不独与元志之例不符抑且与他卷之例不合必传写者之误也下卷道观二字钞本亦脱去今皆补正(元志卷十以道观为总目宫观院庵为子目宋志以观院为子目既与元志相同不应独无总目也)】
叙(缺)
寺
丹徒县
甘露寺
在北固山唐宝历中李德裕建以资穆宗冥福 【 润州类集熙宁中主僧应夫因治地获德裕所藏舍利并手记云创甘露宝剎以资穆皇之冥福】 时甘露降此山因名干符中寺焚裴璩重建宋朝祥符庚戌有诏再修令转运使陈尧佐择长老居之米芾宝晋集甘露寺悼古诗序云寺壁有张僧繇四菩萨吴道子行脚僧元符末为火所焚六朝遗物扫地李卫公祠手植桧亦焚荡寺故重重金碧参差多景楼面山背江为天下甲观五城十二楼不过也今惟存卫公铁塔米老庵三间故作诗悼之有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之句多景楼记 【 附宫室类楼观】 梁时二镬尚存清晖凝晖二阁废有堂曰雨花阁曰海门
永业寺
旧在金坛县东南二十五里后请废额建在登云门外二里
妙喜寺
旧在金坛县东南四十里后请废额建在通吴门里为都统司功德院中有纪忠堂军师毕再遇列阵亡将士职位名祠之
绍安寺
旧在金坛县东南一十五里后请废额建在登云门里
绍安寺
旧在金坛县东南一十五里后请废额建在登云门里
崇祚寺
旧在金坛县东三十五里后请废额建在铁炉招提寺旧在金坛县西一十里后请废额建在登云门外杨李村
善业寺
旧在金坛县西北七里后请废额建在杨李村东安寺旧在金坛县藤料沙缺
善业寺
旧在金坛县西北七里后请废额建在杨李村东安寺旧在金坛县藤料沙缺
景灵寺
旧在金坛县治东二百步后请废额建在丁角镇南丁村
幽栖寺
旧在金坛县东八里后请废额建在胡村
梁广寺
旧在金坛县东三十里后请废额建在东利涉门外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院
丹徒县
普济禅院 【 普济禅院○(钞本此下数叶在卷九) 案僧家之院不应与道观同卷今皆移入此卷列于僧寺之后经道家之院仍列于道观之后俾门类不相杂焉】
在焦山祥符图经不载始建岁月但云宋朝改今名僧了元自序元佑三年春普济庵乏主者白太守杨公乞居于此院旧有海云堂善财亭
因胜报亲院
在府治之南三里唐大中六年建曰妙喜寺南唐曰慈云宋朝改因胜元佑中苏颂拜尚书左丞请为功德院乞以因胜报亲禅院为额壁间有集贤学士黄庭坚开堂疏石刻云因胜得名旧矣报亲自天锡之又云瓶水炉香终借松楸之润晓猿夜鹤将从杖屦之游礼部郎米芾跋
昭庆报慈院
在城西二里伪吴顺义三年置曰延寿院宋朝改普慈苏轼尝有诗曰普慈寺后干竿竹 【 普慈寺后千竿竹○(钞本慈作济) 案此句乃苏东坡题普慈长老壁诗集中正作慈字符志卷十昭庆报慈寺注引此诗亦作慈字即此段上文亦云宋朝改普慈则济为误字无疑】 即其地也政和间中书侍郎刘逵请为功德院赐今额
罗汉院
在府治西南一里唐天复中安王 【 亡其名】 舍果园为之建炎焚毁隆兴中讲僧崇习重建塑五百罗汉像京口集有苏庠罗汉院风漪轩诗
天王感慈院
在登云门里梁朝建
奉圣院
在花山伪吴顺义七年置因号花山院宋朝改今名
惠安院
在府治之西祥符图经云本甘露寺下方浴院南唐保大中自维扬迎旃檀瑞像于此宋朝改今名后废 【 向文简公以钦圣皇后赐燕王有功德寺曰资福在开封南渡初寺僧负其像至京口再剙以废额揭之向氏春纪并文简像在焉】
报恩院
在城南一里本烈帝庙唐干符中于院南别创新庙而故庙为报恩院
福因智果院
在登云门外元符末文肃曾布初入相请建守坟院赐今额
安圣院
在登云门里绍兴中始剙小庵后建为院取安圣废额揭之
黄杜普济院
在城西南二十里伪吴干贞三年镇海军司马府城都军使徐知谏建曰资福院祥符四年改今名
海会院
在城东南一十五里旧曰尊圣院祥符图经不载始建之时寺僧云天圣中改今名
登云院
在城西北二里唐建宋朝改为惠安今城中亦有惠安院
显慈院
在五州山熙宁癸丑故相陈升之再入为元枢建守坟院请于朝赐今额寺旧在山之腹升之手自裁定曾文肃布与客王律曾游有诗并见京口集注云日观卧云山中绝景建炎兵火寺徙于山下非丞相自定旧基
显庆崇福院
在三里冈
显孝褒亲院
在城东北六十里圌山之下内有驸马钱景臻像旧名东霞寺后改今名
灵建院
旧在金坛县东南二十五里后请废额建在东利涉门里
宝城院
旧在金坛县东北一十八里后请废额建在登云门外二里
丹阳县
广福院
在县东北五里祥符图经不载旧曰观音院宋朝天圣间有僧来挂搭相传以为每出缘化则常润真扬同日见之因号四世界后有高僧言四世界者日光菩萨也僧闻之即趺坐而逝治平末赐额为寿圣隆兴中改今名院有玉乳泉三字文惠公陈尧佐书 【 余见井泉】 故相刘正夫元佑中罢仪真教官过之留诗后人立石院内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九
道观
叙(缺)
观
丹徒县
华阳观 【 华阳观○(钞本此下三行在元志卷十) 案下文云宋朝政和八年改今名钞本宋作圣(今作宋朝乃严氏所改)元人作书不应称宋为圣朝此必宋志之误入元志者也兹特订正下文延昌观归真观俱仿此例(延昌观条下云宋朝治平中改今名归真观条下云宋朝祥符中改今名钞本宋字皆作圣)】
在城东北五十里丹徒乡马墅村宋元嘉初置曰仁静观 【 唐魏法师碑在观内胡楚宾文】 宋朝政和八年改今名
丹阳县
延昌观
在县南一里梁大同中建曰永兴观宋朝治平中改今名旧集女冠绍兴庚辰郡檄改为道士观
归真观
在县东南五十里唐开元十四年置曰清虚观宋朝祥符中改今名
金坛县
太虚观
旧延真庵在县治南二里宋朝绍兴十七年道士李善应造龙图蒋璨书额淳熙十五年取废额为今名
崇真观
在南洲去县十里梁大同二年置隋大业三年废唐宏道元年复建旧名金坛观宋祥符中改今额 【 陈德昭有宿崇真观诗见京口集】
清真观
去县十五里汉元寿初建赐额望僊隋大业末年废唐天宝间复建宋朝祥符中改赐清真其大殿宝元间建梁朝道士郗尊师养道成功从以二虎归隐茅山良常洞今殿前双桧乃其手植左一株四干敷花而不实右一株二干不花而实京口集有文惠陈尧佐诗集仙观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金山乡梁大同初置隋开皇末废唐大历三年重建广明初里人张彦记 【 广明初里人张彦记○(钞本此行后有崇寿观以下一叶余) 案钞本崇寿观条载虞集碑文张氏鉴云忽又杂入元人文字不可解今考此段大字云归附后至治二年子注云是为今泰定甲子皆是元时年号严氏元照以为自归附以下当删张氏亦同其说(张氏云此条至治二年云云当是元人续增似至顺重修时羼入者)然钞本此卷各道观条下凡言及宋皆称圣朝惟崇寿观条下但称宋而不称朝则不独归附以下非宋志即归附以上亦非宋志也今移入元志卷十道观门内(宋志内亦当有崇寿观今既脱去无从追补不必分元志之前半为宋志也)】
华阳观 【 华阳观○(钞本无华阳二字) 案此条末云京口集有吏部洪兴祖华阳抚掌泉诗则此观名为华阳可知上文之华阳观在丹徒县马墅村置于宋元嘉时本名仁静观魏法师之所居也此处之华阳观在金坛县大茅山置于唐宝历时任真君之所居也二观名同而地异乾隆镇江府志卷二十寺观门于丹徒县金坛县分载二华阳观与此志同今据以补正(下文云与崇寿观相近钞本脱寿字严氏元照补以元字今考乾隆镇江府志云华阳观在崇寿观西盖崇寿观虽本名崇元观然宋时既改为崇寿则不应作崇元矣) 】
与崇寿观相近梁昭明太子旧宅也任真君亦尝居此其东有冬温泉拍手辄涌起唐宝历初于崇元观南置圣祖院即其地也先是李德裕镇西川制老子孔子及尹真人像寻移润州因将至此奉安德裕为记见本集宋朝治平中赐号鸿禧宣和初改今名京口集有吏部洪兴祖华阳抚掌泉诗
玉虚观
在县西四十里唐长庆中建曰灵宝观宋朝治平初改今名
洞虚观
在县西五十里陶村即梁陶隐居之故庐隐居仙去遂为观曰仙居唐长庆中石记在焉宋朝天禧中改今名皇佑初大名从事郭震记
冲寂观
在县西南三十里上元乡梁朝徐道士舍宅为之初曰宗真观唐贞观中曰升元宋朝祥符中改今名京口集刘图南避寇有诗
游仙观
在县西五十里庆元五年枢密张釜请废额建元在县西二十七里 【 废观凡一十四悉隶金坛曰延陵曰腾仙曰齐正曰清龙曰乘飙曰元符曰仙真女冠曰幽岩曰通真曰寻仙曰栖灵曰终静曰迎仙曰定仙栖灵终静宋元嘉初建余皆梁置】
院
丹徒县
黄堂道院
今为仙台观在县南二里是为谌姆飞升之地谌姆者字曰婴常居金陵丹阳郡之黄堂潜修至道吴帝时行丹阳巿中逢三岁孩子执姆裾曰我母何来姆哀而收育之既长明颖孝敬所居常有云气姆异之谓曰吾与汝暂此相因汝以何为号也子曰昔蒙天真盟授灵章约为孝道明王请以此为号可乎遂告姆修真之诀已而辞姆飞腾姆密修道法积数十年人无知者至西晋末许真君逊吴真君猛远诣丹阳来授道法姆曰君等仙名在天昔孝悌王降兖州曲阜兰公家谓公曰后晋代当有许逊传吾此道是为众真之长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令公授吾使掌之以俟子有年矣吾复受孝道明王之法亦以孝为本今来矣吾当授子乃登坛依科盟授出铜符铁券金丹宝经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步之术诸阶秘诀悉以传付许君顾谓吴曰君当返师之也许君心期每岁来谒姆姆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因取香茆一根南望掷之曰子归认茆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语讫忽有云龙之驾来迎凌空而去今新城丰城二县界 【 今新建丰城二县界○(钞本建作城) 案元志十九方外谌母注作新建今从之焦山本建作是亦误】 有黄堂观乃真君访飞茆之迹仿丹阳黄堂坛而立祠京口集邵彪有诗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十
学校
叙(缺)
子目(缺) 【 子目缺○(钞本无此三字) 案下文臧焘臧荣绪诸葛璩三段皆言师儒教授之事自当列于学校门内惟学校二字乃是总目总目之下必当另有子目今总目之叙既缺无从考证姑着三字于此以俟后人之补正焉(下文兵防门内自水军以下言卒伍之事自干道六年以下言营寨之事皆当另有子目今亦各列子目缺三字于前以存梗概)】
臧焘传高祖镇京口与焘书曰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近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敷崇坟籍激厉风尚此境人士子姓如林明发搜访想闻令轨然荆玉含宝要俟开莹幽兰怀馨事资扇发独习寡悟义着周典今经师不远而赴业无闻非唯志学者鲜或是劝诱未至耶想复宏之 案高祖开创之初犹以崇学肄业为急可谓知本矣臧荣绪纯笃好学括东西晋为一书纪录志传百一十卷隐居京口教授南徐州笃爱五经序论尝以宣尼生庚子日陈五经拜之
诸葛璩世居京口天监中太守萧琛刺史安成王秀鄱阳王恢甚礼异焉性勤于诲诱后生就学者日至居宅狭陋无以容之太守张友为起讲舍旦夕讲诵不辍时人益以此宗之
镇江府学
【 本府○(钞本无此二字) 案下文自御书殿以下皆言府学自县学在成德堂之东以下皆言县学府学以前无本府二字县学以前无丹徒县三字则界限不清至于丹阳金坛二县学当列于丹徒县学之后今钞本既脱去若不言其缺亦不免滋阅者之疑今皆一一注明夫子庙及书院仿此(丹徒县后言县学在成德堂之东而本府后不言府学在何处则必有缺文明矣今注以上缺三字于御书殿之上)】 【 此上缺】 御书殿在大成殿后守臣阁学刘子羽建自绍兴癸亥以后累赐宸翰有易书诗孝经论语春秋左氏传又书之周官篇礼之中庸及孟子乐毅论羊祜传先圣赞七十二贤赞法帖手诏损斋记总五十四轴皆墨本又有裴度传尝赐宰臣张浚浚董师江上立石于此
学门教官袁孚以规制未备撤而新之 【 学门教官袁孚以规制未备撤而新之○(钞本此行前有祭器以下一叶余) 案自祭器以下三段两言嘉熙己亥四言教授刘卿月己亥为嘉熙三年正刘卿月为教授之时(元志卷十七学职门云刘卿月嘉熙三年七月至陈埜嘉熙四年十二月至)距嘉定九年卢宪为教授之时已二十余年必非嘉定志之文矣末一段程待制迈云云虽未明言岁月然实嘉熙己亥刘卿月所建( 元志卷十一学校门云先贤祠宋嘉熙三年郡守吴潜给木材命教授刘卿月鼎创东室则兼祠枢密沈公复中书万公钟待制程公迈云云是程待制等之祠正立于嘉熙三年也)当亦咸淳志之文今移入附录之内 (钞本祭器前有张扶重修学记一段今移置讲堂三鳣堂之后盖修学记中无一言及御书殿而屡言二堂不应列于御书殿之后也)】
讲堂在大成殿之东旧牓曰半宫今为成德
三鳣堂在成德堂后杨右史迈书扁东西廊有正录直学学谕掌计位志道据德居仁由义四斋斋各有炉亭
张扶重修学记曰镇江有学始于太平兴国五年冬柳开自常移润八年秋乃发旧创新告迁夫子之庙其颜子孟子以下门人大儒之像各塑绘配享于坐既成刻石纪之且言润在江南为上郡有孔子庙当僭伪时阙法莫或崇葺之则知五代以前固有之也宝元中范文正公仲淹载新庙学置田养士迨今赖之因立祠殿庭之后左丞王存为记元佑中文节林希既建讲堂乃于其后复建三鳣堂为教官退食之所舍法行士日益众继以增置宣和间延康毛友又一新之仍旧者庙及二堂而已建炎初学舍尽废而为仓囷独留庙宇以处士虽经兵火幸不及焚已而又为屯兵所据仓官又撤其余以营廨舍绍兴三年端明胡世将复取之因陋就简稍加补葺以来学者然旧学仍为仓诸生所舍者庙廊而已又五年宝文李谟请于朝取讲堂于仓两庑之屋十亡六七其所存者又皆颓圮又二年庙厄于兵火讲堂亦焚撤几半直阁程迈即日先治堂舍以处诸生仓卒趣辨仅庇风雨次作大成殿未及成而趋朝乃度所用举而畀之学阅二政虽各以羡余助修费而财力弗支终不克集待制刘子羽视学之初即有意兴复会南北兵寝乃兴役凡庙宇学舍之未立与虽立而未及成者下至庖湢之所皆具惟是讲堂之弊三鳣堂之废未及修建越数月悉告备焉为堂皇屋架大小若干间费役一出于公而邦畛之民弗之知也 【 先是守臣阁学毛友尝撰学记止及宣和以前扶登载虽详然未尝立石】
丹徒县学
县学在成德堂之东绍兴间县令赵学老重建教官吴武陵记文在丹徒县治
学庾在戟门之东经史子集储于成德堂之右分六厨取礼乐射御书数揭于上监书教官费埙印置
公厨嘉定乙亥徙于成德堂之东县学之侧
麟凤碑在讲壁间干道壬辰春教官熊克因阅汉碑取麟凤二瑞图而赞曰麟胡为来有王者起旷代一获鲁狩汉畤圣贤感之经绝史止于嗟麟兮维其时矣有道则见凤何为藏仪韶鸣岐千载相望逮时之衰歌闻楚狂德备舜文览辉其翔 【 米芾史云又有一麟凤图半篆半隶以九字九行为率云惟永建元年秋十月飨时山阳太守河内孙君见碑不合礼掾重造其铭辞曰汉武德中兴即政二年辛酉之节首历四十青龙起云云又一云天有奇鸟命曰凤皇时下有德民富国昌黄龙嘉禾皆不隐藏汉德巍巍永布宣扬天有奇兽名曰麒麟时下有德安国富民忠臣竭节义以修身闻愆来善明明我君麟状一角直下高如足翅如恶马凤冠高尾长甚可怪也今以芾所载汉碑麟凤状似与图合故摭其语以证之庆元四年教官陈德一易之以石】
泮泉在学之西 【 泮泉在学之西○( 钞本此行前有龙龟麟凤四灵图赞一段) 案龙龟以下一段内有云教官刘卿月甲午岁得于应天之府治考甲午岁乃端平元年卿月为教官正嘉熙二年端平嘉熙皆在嘉定以后则此必咸淳志也今移入附录之内(钞本此段内祥风庆云下脱龟之赞曰四字天下有道下脱神龟出焉以下二十八字今据元志卷二十一考古类郡庠四灵条注补入)】 守臣待制林希所凿后因浚得石刻泮泉二字教官杨迈为剙井亭牓以篆额
李西台诗禹迹图在讲堂北壁荆国文公王安石手帖并润守许遵诗在东壁
学官元日上已郡有会诸生之礼自守臣殿撰曾逮户侍张枃始秘撰耿秉又于元日为训文以厉诸生至今不废文曰习乡上齿行于元日何也意者曰岁律又新吾侪之齿益长矣以去岁而视前岁德差进否业稍修否若犹未也宁不惜岁月之虚度入则事父兄出则事长上去岁之所已行者隐之于心如有未至则自今已往安可复以去岁之所以事之者事之乎三纲五常之训非吾侪践履尚谁望邪强学将以待问幼学期于壮行一岁之间所得于经训而有所悟入者何语所蕴于胸中而期以施设者何事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毋虚过后生之日而骎骎于不足畏之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念去岁其不省之日多矣可不戒哉 又谕学文曰学校之设非以士之贫而食之也又非欲羣其类而习为文词也不农不商若何而可以为士非老非释若何而可以为儒事亲从兄当以何者为法希圣慕贤当自何门而入道德性命之理何如而明治乱兴衰之故何由而达考之古以为得失之鉴验之今以究因革之宜此士之所当用心也自孔堂高弟犹勤勤问仁问智问孝问政问所以为士请之于师而辩之于友后世之士不逮远矣傥离羣索居而蔽其所习则固陋乖僻无自而进于道圣人忧之着为成书以诏万世教养渐染以俾之讲习立师儒之官以董正之此开设学校之本意也升堂而讲以质诸公之所疑命题而试以察诸生之所蕴今不惟视为文具且并与文具而废之矣教官自训导之外无他职事励之以修洁之行勉之以有用之学庶几仰副圣天子作人之意 【 庶几仰副圣天子作人之意○(钞本此行后有正至会拜之礼以下两叶余) 案正至以下凡九段内有言宝庆间及宝庆三年者有言绍定庚寅绍定癸巳者有言端平间者有言嘉熙丁酉及嘉熙二年嘉熙三年者年号皆在嘉定以后张氏鉴疑为咸淳志是也惟正至会拜之礼一段及丹徒县薛村田一段钞本皆注云以上嘉定镇江志张氏据此谓未注者后人所增已注者为嘉定志本文然丹徒县薛村田一段末云系教授任褒然置考任褒然之为教授系端平二年(见元志卷十七学职门)在嘉定之后则亦咸淳志矣正至会拜之礼一段内有言嘉定癸酉教官卢宪而末言今为常比玩其语气必卢宪以后作志者之词也今定为嘉定续志与下文诸段俱移入附录之内(元志卷三风俗类入学会拜条注引元日上巳一段又引正至会拜一段末云并见嘉定志盖前一段为嘉定志后一段为嘉定续志作志者欲省文故统谓之嘉定志也)】
丹阳县学(缺)
金坛县学(缺)
子目(缺)
丹徒县
祥符图经载夫子庙在县西二里是时尚未立学葢州县立学自庆历始崇观以后附在郡学东隅今之县学乃绍兴丙寅宰赵学老创教官吴武陵记立石在县治西庑干道庚寅宰韩元老曾修
丹阳县
祥符图经载夫子庙在县治东偏庆历中依庙为之元丰初鼎甃县尉王致尧刻石纪其畧建炎焚毁惟存大成殿殿额摹政元御书绍兴壬戌令吴(木巳)建讲堂明年刘长民又作两庑及斋舍干道己丑陈玠重建独殿仍旧东西斋六曰求仁曰好义曰隆礼曰笃信曰教忠曰教和
金坛县
祥符图经载夫子庙在县治东其后依庙建学陋甚绍熙初宰李枀重建堂曰明伦阁曰尊经斋舍器用俱备晦庵先生侍讲朱公熹书额永嘉叶适记邑人刘宰书至嘉定壬申枀子坝来贰郡宰唐士列立石
书院
丹徒县缺(缺)
丹阳县缺(缺)
金坛县
申义书院在希墟前太府寺丞张镐参政文简公纲之孙以其居去庠序远因建书院招名师合族之子弟教之且拨田为经久计邑人刘宰为取孟子申之以孝悌之义名之
兵防
自吴孙权都京城理水军起楼橹谨斥候魏人撤兵远徙京口之兵莫强焉晋宋以来兵权总于刺史刺史带持节都督者不但统京口兵或督中外军事或督诸州军事六朝经理中原率由京口兴师不得不合兵权于此唐初润州刺史特领一州非六朝事权比至干元有丹阳军建中有镇海军元和间始并二军为一是时节度观察使或统诸道或统数州然破庞勋破李希烈皆京口兵为之则晋人谓之可用宜矣宋朝惩唐末五代兵骄将专之弊选州兵壮勇者部送京师以补禁卫余留本城虽或更戍然罕教阅熙宁七年始诏京畿诸路兵分置将副无复出戍有警而后遣谓之将兵元丰四年又诏团结东南路诸军如京畿法凡十三将浙西路为第三将而将兵昉乎此今州兵有系将不系将系将五禁军也不系将崇节牢城也浙西路钤辖今驻平江秋阅则按其事事已复归而润有州钤辖则自绍兴二十八年守臣杨揆奏请始 【 又按祥符间京口有新水军营以水战南方之所长也自绍兴十一年分屯禁旅水军有御前都统制领之而当郡不复置开禧间尝置防江一军未几改隶都统司嘉定乙亥待制史弥坚以防江为今重事复请于朝】
子目(缺)
水军
吴志张纮传注孙权对刘备曰吾方理水军当移据秣陵时权正屯京
楼橹
孙韶收父河余众缮京城起楼橹
北府兵
晋郗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桓温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
义军
刘裕克京口义军斩桓元骁将吴甫之皇甫敷元大惧使桓谦屯东陵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畏伏裕莫有鬬志裕与刘毅等分数队进突谦阵将士无不一当百
万钧神弩
宋武帝之破卢循也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舆地志唐颓山西有宋武帝积弩堂
步骑
梁中大同初侯景渡采石邵陵王纶率步骑三万发自京口直指钟山出贼不意大破之
镇海军
唐建中二年置
宣润弩手
韩滉为镇海节度德宗在奉天淮汴震骚滉训练士卒锻砺戈甲称为精劲分兵戍河南帝狩梁州滉请以镇兵三万助讨贼有诏嘉劳李希烈陷汴州滉乃择锐卒令裨将王栖曜李长荣柏良器进讨次睢阳而贼已攻宁陵栖曜将强弩数千夜入宁陵希烈不之知良器择弩手善游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发贼乘城者皆死矢及希烈坐幄希烈惊曰宣润弩手至矣遂大败东解宁陵之围复宋汴之路漕路无梗安靖东南滉功居多
楼船
韩滉造楼船战舰三千柁由海门大阅扬威武
丹杨军
新唐书地理志丹杨军干元二年置元和二年废
按旧唐书纪元和五年十一月浙西奏当镇旧有丹阳军请并为镇海军从之与志年月小异 【 旧书杨从阜】
挽硬
镇海军节度李锜增广兵众选善射者聚之一营号挽硬
甲士 敢死士
咸通五年庞勋陷都梁城辛谠言于泗洲刺史杜慆请出求救于淮浙闰月甲辰至润州见镇海节度杜审权审权乃遣押牙赵翼同谠将甲士二千人救泗洲浙西军至楚州未进谠曰我请为前锋乃募选军中敢死士数十人迎贼死战扬旗鼓噪而前贼见其势猛锐避之
后楼兵
镇海军节度周宝募兵号后楼都子玙统之孱不能御军伍横肆廪给倍于镇海骄不可制
凌波军
南唐窃据每岁五月许民竞渡籍其姓名尽搜以为兵号凌波军卢绛以功授凌波军都虞候吴越兵围京口绛率所部舟师突长围来救
新旧水军营
祥符图经载旧水军营新水军营并在州治西北三里旧营乃南唐故迹新营祥符六年诏立营废久矣
都巡检营廨
长编大观元年十二月御笔江浙之民轻扬易摇盗窃间作承平日久兵弱势单一有警急无以制御阻淮带江不可不防可相度于杭越之钱塘西兴杨润之瓜洲西津淮口之盱眙临淮各置都巡检一员兵给二百人刀鱼船五只各于江淮岸侧置营廨屯守分部地界凡沿淮巡检悉隶之以时巡察奸盗
汰冗兵
绍兴元年夏四月浙西大帅刘光世一军月费钱十六万米三万石辛卯上问宰执几何可以赡足范宗尹以其数对且曰若汰其冗而留精兵三万可以足用上曰待作手书与之直示朕意
募敢战之士
四年冬十月知镇江府沈晦过阙言大将与帅臣各有所职若全倚大将恐不能办递年杜充总大兵在建康而帅臣陈邦光不为措置及充迎敌而邦光被絷以至周望去而汤东野逃郭仲去而李邺降皆坐此也望拨零兵二千付臣并令臣募敢战之士三千参用昭义步兵之法期年后京口便成强藩东晋尝谓京口兵可用故北府兵号为最精唐亦用宣润弩手平淮甸时方以韩世忠屯军在府其言不用又乞促张浚统兵为世忠之援时宰执皆称晦议论激昂
赤心奇兵两军
金左监军挞辣居祁州而其众尚留陈楚浙西大帅刘光世守镇江欲携贰之乃以金银铜为三色泉其文曰招纳信宝获金人则燕饯而遗之未几踵至得数千众皆给良马利器用之如华人因创赤心奇兵两军颇得其用
防江军
开禧二年冬楚州申敌犯清河宜备江面奉旨令阁门陈焕因守臣待制宇文绍节措置防江本府招募能水武艺効用并厢军共一千六百人充本府防江水军又关拨都统司温州福州防秋把隘海船四十五只及劝客船二十七只招到梢碇水手八百余人通二千四百八十余人辟差统领将佐措置军器衣甲屯驻焦金山一带防捍江面与都统司人船编排字记于沿江上连下接各择紧要隘口地分防守至开禧三年五月奉旨以二千人为额以镇江府驻札御前防江军为名溢额人数仍旧遇阙销豁其统领将佐官兵并泊焦山时未有营廨也守臣赵师(上睪下廾)于石公山之东起葢一千三百间置教场以练士卒军伍既成续江面平息将海船并梢碇水手申朝廷给据放散至嘉定六年八月枢密院札下总领钱仲彪都统刘元鼎将防江见管军兵九百八十九人及衣甲军器等并拨付都统司水军及诸军收管其统领将官照江上离军恩例与添差在外差遣一次
防江军衣甲器械 防江军既隶大军凡本府素来自备衣甲器械并行拨去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弥坚请于朝谓州兵自古有之今招填阙额禁军方议练习而军器阙然是州兵无用也欲乞给还器械并寨屋充本府禁军演习居止使用二月枢密院札下都统司尽数拨还今本府具已拘收数目申元发往都统司军器 【 铁甲一千一十九副麻扎刀五十柄白木鎗七百七十条手射墨漆角弓一百张手射角弓弦二百条弓箭(革胡)(革彔)一百六个弓箭三万一千六百只火药弓箭五百只墨漆木弓一百二十张苦竹枪头一千六百个弩箭革胡革彔三百五十七个火药弩箭五百只斧七百柄斧刃子四百八十个铁叉三十五柄大鼓二十面小鼓八十面铜锣一十面腰刀四百口旗大小一千二百九十八面都管皮四百二十条箭隔九十一条蒺蔾火炮二百个】 都统司拨还军器 【 甲六百副枪七百七十条麻扎刀五十柄腰刀三百口腰斧三百柄箭(革胡)(革彔)一百六个队鼓三十面大鼓一十八面金一十面墨角弓一百张新弦二百条黑木弓一百二十张弩箭(革胡)(革彔)三百一十二个铁锅一十口弓箭一万三千八百只旗大小一千九十六面小鼓五十面叉三十五柄手刀一百口手斧四百柄枪头一千六百个斧刃子一百八十个都管皮二百八十三条箭隔二十二条余未发到】
禁军
元额管全粮二千一百三十人嘉定癸酉秋不足五百人率充局次诸厅杂役而老弱不啻什伍待制史弥坚按籍都阅汰其疲羸籍其子弟厢卒之强锐者升刺焉仍立赏格散募招补至乙亥春拣中八百十五人队外剩员不与
禁营在府治之西 【 禁营在府治之西○ 【 钞本在广固指挥前一行】 案下文威捷全捷威果雄节广固诸指挥皆禁军之名则禁营自当在威捷之前不当在广固之前矣】
威捷第四指挥额管全粮五百一十人见管大小五百人全粮三百二十六人 【 拣中二百九十六人队外三十人】 剩员小分一百七十四人阙全粮一百八十四人
全捷十八指挥额管全粮四百人见管大小分二十九人全粮二十四人 【 拣中一十五人队外九人】 剩员五人阙全粮三百七十六人
威果三十六指挥额管全粮五百一十人见管大小分一百三十人全粮一百二十二人 【 拣中一百九人队外一十三人】 剩员八人阙全粮三百八十八人
威果六十二指挥额管全粮四百人见管大小分一百六十四人全粮一百四十四人 【 拣中一百四十人队外四人】 剩员二人阙全粮二百五十六人
雄节第十指挥额管全粮三百一十人见管大小分三百二人全粮二百八十九人 【 拣中二百五十五人队外三十四人】 剩员一十三人阙全粮二十一人
广固指挥 旧有广固营在西夹城内废久
厢军崇节指挥
会要熙宁元年十二月枢密院言厢军近已团结教阅武艺欲给威边京西路军额请受以州军大小定人数自三百人至百人仍改军额内两浙曰崇节并加教阅二字于军额上从之四朝史志四年枢密院言诸路厢军名额猥多自骑射至牢城凡二百二十三其间因事募人团立新额而教阅厢军并为一额余从省废其移并如禁军法奏可遂下诸路以州大小高下为序每指挥毋过五百人内两浙曰崇节
厢军牢城
元额管全粮三千四十六人嘉定癸酉秋止管四百余人至乙亥春简核升黜之外禁军改刺丁壮新招共得七百三十人分隶杂役
崇节十三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七十人 【 全粮一百六十五人半粮五人】 阙全粮三百七十六人
崇节十四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四十五人 【 全粮一百四十四人半粮一人】 阙全粮三百九十七人
崇节十五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七十四人 【 全粮一百六十八人半粮六人】 阙全粮三百七十三人
崇节十六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八人 【 全粮一百六人半粮六人】 阙全粮四百三十五人
牢城第四指挥额管全粮四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七十五人 【 全粮七十人半粮五人】 阙全粮三百七十一人
牢城第五指挥额管全粮四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八十一人 【 全粮八十人半粮一人】 阙全粮三百六十一人
威辅堂
旧教场在夹城西长巷内规橅卑狭雨则沮洳军士不足以容守臣待制史弥坚徙于石公山即防江军教场也去城八里与焦山相对东西阔四十九丈南北长五十六丈鼎创将台射亭一十九楹名曰威辅取威武文德辅助之义春秋禁旅教阅于此
止戈亭
亭在郡治守臣日阅士卒之所分禁旅为六队教以武艺每五日课射给犒而激厉之亭初成待制史弥坚记曰皇朝以禁兵分戍列郡措意深密厥后悉上之制寖隳郡各因其旧数为额阙上招募虽稍戾本指然壮侯蕃以卫王室以威不轨以定民志犹初意也京口实江表形胜余至郡席未暇暖简核军实视故籍不能五之一而工技击者无百人问诸老胥旧校则曰中兴以来是邦屯驻大军不赖州兵为重故兵备寖以单弱今粮簿不五百人而疲羸且十六七率为它役庇占开禧兵衅起守臣尝请诸朝置防江军已而寻盟则防江军改隶都统州兵不振有自来矣余心惕焉以为凿城筑池効死弗去谁实任责而兵顾如是可乎则按籍都阅立格去留黜侏儒者降厢卒而厢卒之强壮者升焉执它役者还队伍而尫弱疲曳者退焉其存者不十之三则又散募子弟丁壮合旧兵得八百人先是阅场直子城之西列屯之后池洿下雨辄泞淖且回僻为守者不得朝夕视教习特具文耳余暇日行郡后荒圃默计可为小射亭则筑垣畚砾除而抵之又上言于朝谓防江军虽废其器械营舍宜归之州家朝如请下统司次第给还既又按行其营拓旧阅场立堂五间扁以威辅为春秋搜狝之所而小射亭则以止戈名之分新军为队队各百三十人置部将六员其甲冑房箙之属则创库以藏队别其号以便于给纳间五日角射艺教阵法决拾坐作候正金鼓颇渐谙习顾精能激惰兵不可以无赏日引月长赏不可以不继适郡之屠务有遗利岁可得七千缗储以给赏月费六十万钱而鼓角旗帜皆谨亮而精明之禁旅训齐则又练巡尉之兵创徼逻之卒使之严扞掫而肃警捕越明年秋大阅威辅郡之军容稍稍改观余退而思之佳兵者不祥之器而天生五材谁能去兵吾夫子尝闻俎豆之事矣而又曰我战则克葢思患豫防有备无患兵之善志也今天子以礼乐治天下何事于兵而余戆书生又非能知兵者区区志念特以谨侯度述所职耳乃若填刺未及故籍则必得尺度如格不敢便文自营于以待后之人庶几尽复其旧故记其畧于止戈而闻其事于朝省其凡目则载诸案牍及图经云
巡铺
初厢无巡铺官无军巡待制史弥坚谓滨江为郡军民错处戢奸弭暴宜不若是疏乃于五厢江口镇创置巡铺二十八所以二十八宿为记铺各厢军二名专充巡徼东西厢五铺 【 第一铺在小巿东角字记第二铺在后军寨门前亢字记第三铺在甘露寺井亭氐字记第四铺在登仙桥房字记第五铺在土牢巷口心字记】 左北厢五铺 【 第一铺在千秋桥尾字记第二铺在张公桥箕字记第三铺在嘉定桥斗字记第四铺在朱方门外牛字记第五铺在长桥女字记】 左南厢五铺 【 第一铺在染造桥虚字记第二铺在游奕军前危字记第三铺在中山酒库北室字记第四铺在屏风巷壁字记第五铺在草巷内奎字记】 右南厢五铺 【 第一铺在张师娘巷娄字记第二铺在道人桥胃字记第三铺在西花园前昴字记第四铺在右军小寨前毕字记第五铺在东岳庙前觜字记】 右北厢五铺 【 第一铺在邓家宅前参字记第二铺在栲栳闸前井字记第三铺在转般仓前鬼字记第四铺在剥马务巷柳字记第五铺在木场巷星字记】 江口镇三铺 【 第一铺在西北较酒务前张字记第二铺在潮闸前翼字记第三铺在墅土山轸字记】
夹冈巡铺夹冈俗分大小名之地势萦回岐分山脊相距旷迥行者惴惴熊叔茂诗僻疑昏有虎静恠晓无鸡谓此地也守臣殿撰宇文绍彭创置六铺分拨逻兵舟行陆走藉以无恐
丹徒县界小夹冈三铺 【 第一铺尉司弓手五人第二铺西津巡检司土军六人第三铺地名新丰圌山巡检土军四人】
丹阳县界大夹冈三铺 【 第四铺经山巡检司土军五人第五铺尉司弓手五人第六铺弓手五人】
金坛县界(缺)
闸兵 元额一百三十人存者无十之一守臣待制史弥坚奉旨浚渠堰闸落成乃募强壮会水者三十人籍为兵闸官统之及于上闸东侧剙寨屋四十楹充闸兵居止
土军弓手
丹徒县
西津巡检司土军额管一百八十人见管九十五人阙八十五人 尉司弓手额管七十五人无阙 圌山巡检司土军额管一百八十人见管九十五人阙八十五人内分拨茆轮江巡捕三十人先是嘉定四年守臣待制傅伯成准枢密院札子为江淮制置使司申措置把截私贩海湖舟船事札付本府日下措置或合移防江军于圌山石牌冲要去处屯驻专一教习水战及与两寨同共防警本府遂措置海船选差防江官兵关拨军器于界内把截外条陈于上曰圌山去本府水路百里石牌又在江阴之下去本府水路三百六十余里节制非便纵使无此利害圌山石牌正缘根盘胶固囊橐为奸今移置此军将来恐又生一圌山石牌非能为益欲且从旧焦山置营有合更戍处具于后圌山之下约水路百三十余里有小河寨属常州小河至申港七十余里有申港寨由申港至江阴三十余里由江阴至石牌十八里有石牌寨皆属江阴军置寨之所皆系控扼要害各有巡船若使寨兵用命私贩及盗船无有不获相承为奸事非一日圌山小河之间又系本府及常州两界首每遇盗发巡尉互相推托少有捕获其地有包港一处劫盗之所出没其外新沙居民颇众又其下则有焦子门两山地势尤险今相度欲于包港置寨屋五十间防江军更戍一百五十人将官一员三月一替仍拨船三只分番在船泊于沙岸又于圌山拨六十人船两只同共防遏葢兼用两寨则无与盗交通之弊分番更戍则无根株盘固之患实为利便其小河申港等处事属他郡恐别有利便亦乞从朝廷行下本处相度是年六月十九日奉旨依至六年八月防江军拨隶都统司后止差圌山寨兵三十人
丹阳县
尉司弓手额管一百二十人见管一百三人阙一十七人 延陵巡检司土军额管七十七人见管二十六人阙五十一人 经山巡检司土军额管九十六人见管八十一人阙一十五人
金坛县
尉司弓手额一百六十人见管九十五人阙六十五人
子目(缺)
干道六年镇江都统制成闵奏制军之额贵得其当古人自五人为伍五伍为两积而至于为师为军有定数未尝紊杂窃见镇江军马往年系游奕选锋前右中左后水军人军后来浸废游奕选锋并作六军本路屯驻额管四万七千人除招填外 【 阙五字】 千人其余五军或多至九千八或少止七千人每将或多至三千人或少止一千人非特多寡不同而亦队伍不齐臣今欲将水军以五千人为率分作三将余每军以七千人为率分作五将每将各据所隶军分均拨队伍将见隶诸军亲随使臣衙兵合并作一处乞添置游奕一军如此则军伍齐整亲督教练第其能否以别勤怠自然上下相维小大咸励军政修明可责成効兼镇江诸军兵将所部军伍多寡不同所定员数参差不一皆是前后帅臣一时差补即无正授付身苟且因循何以激劝臣欲乞每军差统制官一员统领官二员每将差正将一员副将一员其各用准备将缘本司路当要冲每岁护送国信人使分遣淮东诸州防托及公淮巡检扬州牧放差使之类皆要有心力将官部辖每将欲差准备将二员上件兵将官乞从本司铨量保明申朝廷正行给降付身日后有所补差并依此例五月二十四日奉旨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以前右中左后水游奕七军称呼水军以三将余军以五将共三十三将统制官以七员统领以一十三员水军止差统领一员正副准备将各以三十三员为额内受朝廷付身及本军差权二年以上并特与正差未及二年人且与权差候年限及取旨与差仍令成闵开具合差人数职位姓名申枢密院
前军寨 【 范公桥一普照寺下一石头巷一天庆观巷北一】 右军寨 【 西门里一湾门桥一西门外牛家坡一经家湾一施水坊铺二】 中军寨 【 仁和门里一门外二鹤林门一通吴门外东河村一】 左军寨 【 鹤林门里塘塠山下一门外二】 后军寨 【 长桥门一东海门一】 水军寨 【 洗马桥一西津西仓门一金鸡岭一】 游奕军寨 【 光孝观一八角楼前一鹤林门里西花园前一鹤林门外一丹徒县前一仁和门里双望子后一】 龟儿寨一百一十二间 前军大寨三百二十二间 前军小寨六十间 后军寨二百二十七间 中军寨二百一十间 都统衙中军寨六十七间 左军寨二百五十九间 左军寨五百四十八间 右军小寨九十三间 雄江右军寨三十二间 雄江左军寨一百一十七间 游击军寨三百六十二间 总効军寨二十四间 游奕前军寨百八十八间 游奕后军寨六十二间 背嵬军寨五十间 厢禁军寨三十二间 拱卫军寨百一十三间 闸兵寨四十间 延陵巡检寨在镇内 经山巡检寨元在经山侧今移在练湖埂上去县二十里 包港寨在永济乡潘庄之东守臣待制傅伯成奏请剙置御江盗始以防江军兵更守今拨寨兵守之 牧放寨基昔在尚德乡县东北十里今废为民田 西津寨在县西北五里大江岸上 圌山寨在县东南五十里圌山下战舰都统司战舰数内车船在江南岸断妖港摆泊戈马船海船轻舠多浆在下鼻港摆泊而窜船海秋等却在江北扬州岸摆泊设有缓急非大潮汛仓猝乘驾虑不及事嘉定甲戌奉旨令镇江都统司开浚本府海鲜河那移江北战船一就江南梢泊从守臣待制史弥坚之请也
按建炎二年六月言者以为东南武备利于水战宜于江上广造战舰列于南岸己卯诏公江措置限一月毕审此则战舰在江之南中兴初固以为便矣
嘉定镇江志卷十一
古迹
叙(缺)
居宅 【 居宅○(钞本无此二字) 案下文自晋刁勰宅以下皆言居宅者也自宋兴宁陵以下皆言陵墓者也盖此卷以古迹为总目居宅陵墓为子目(陵墓门内又分陵与墓为小子目钞本金坛县后有一墓字严氏以为标题之仅存者今移至丹徒县之前而别补陵字于陵墓之后)严氏元照谓当补此二门是也然又谓古迹另为一门而以卷末宋志孝建以下八条当之则其说仍有未安盖彼八条本卷二十一纪异门器物类之文而误入此卷者也(八条内或言得古钟或言得古铜器或言得古铁或言得玉磬或言得石函与器物类或言得银木简或言得玉印者事既相似文义亦同则为错简无疑)否则志书纪古迹岂有不列古人之居宅陵墓而止述古人之器物者乎今补居宅陵墓二子目而卷末八条则移入卷二十一器物门内仍顺时代为叙以复其旧焉(器物门内本有齐建元时事一条永明时事一条梁末事一条今列于宋志孝建条后陈大定中条前)】
叙(缺)
丹徒县
晋刁勰宅
在城西南四里近宅有桥勰因毁为航号长广航
南唐林仁肇宅
在今之朱方门外一里后为故相苏颂居第颂以仁肇忠勇乃为立庙于宅之东侧 【 苏氏谭训】 仁肇庙今在前军寨之山上甚小
赞善大夫陈翊宅
赞善大夫陈翊筑室京口徐铉有送翊还乡序有云戴仲若轩垂之地不减风烟蒲真人鹿迹之乡依然川域 【 详见徐铉集】
宋故相秀国陈升之宅
在朱方门外范公桥之南苏氏谭训载之甚详今为后军寨并酒海酒库京口集有升之营所居诗及沈括陈丞相宅避暑诗括笔谈云秀公治第于润极为闳壮宅成已疾甚惟肩舆一登西楼旧总所中酒库相对运河东岸侧有秀公亭后废
翰林学士三司使沈括宅
在朱方门外之东自志云翁年三十许时尝梦至一处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蘙其上梦中乐之将谋居焉自尔岁一再或三四梦至其处习之如平生之游后十余年翁谪守宣城有道人无外谓京口山川之胜邑之人有圃求售者及翁以钱三十万得之然未知圃之何在又后六年翁坐边议谪废乃庐于浔阳之熨斗洞为庐山之游以终身焉元佑元年道京口登道人所置之圃怳然乃梦中所游之地翁叹曰吾缘在是矣于是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溪之上耸为邱干木之花缘焉者百花堆也腹堆而庐其闲者翁之栖也其西荫于花竹之闲翁之所憇壳轩也 【 京口集有壳轩诗】 轩之瞰有阁俯于阡陌巨木百寻哄其上者花堆之阁也据堆之崩集茅以舍者岸老之堂也背堂而俯于梦溪之颜者苍峡之亭也西花堆有竹万个环以激波者竹坞也度竹而南介途滨河锐而垣者杏觜也竹闲之可燕者萧萧堂也荫竹之南轩于水澨者深斋也封高而缔可以眺者远亭也居在城邑而荒芜古木与豕鹿杂处客有至者皆频额而去而翁独乐焉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闲所慕于古人者陶潜白居易李约谓之三悦与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碁禅墨丹茶吟谈酒谓之九客居四年而翁病涉岁而益羸滨槁木矣岂翁将蜕于此乎 【 长兴集】 今半为前军寨
故相魏国公苏颂宅
在化龙坊 【 今曰化隆】 与陈升之宅相近即林仁肇故居也颂新居成次七弟大夫韵有版筑多遗址经营信昔缘之句注旧址乃林仁肇故宅版筑时犹有旧砖甓林亦温陵人而家此今余居有之信非偶然耳颂始建第皆法故相杜衍务为俭素曾肇铭颂之墓曰筑第京口仅庇风雨苏氏谭训曰颂以宫使居化龙之新第着百韵诗代家训具述祖先基业平生艰勤训饬子孙俾谨守家法无坠世绪
知院蔡卞宅
在登云门里与庄定公王存宅相近旧有阁曰元儒亨会之阁徽宗御书额其地今为右军寨
中书侍郎刘逵宅
在长桥之南建炎末为宣抚司
丹阳县
晋王珣宅 【 晋王珣宅○(钞本无晋字珣字) 案下文云后舍为朝阳寺元志卷十二云晋王珣宅在县市中后舍为朝阳寺则此句当作晋王珣宅明矣】
在丹阳县南一里后舍为朝阳寺
梁武帝宅 【 梁武帝宅○ (钞本此下一段在陆澧宅后) 案张祜陆澧皆在梁武帝后其宅不应在梁武帝宅前乾隆镇江府志列梁武帝宅于晋王珣宅后今据以改正(戴氏守梧谓乾隆府志载丹阳县唐人之宅凡四此志止有张祜陆澧权德舆三宅而少桓彦范宅当于梁武帝宅条后补唐桓彦范宅六字今从之惟是后出之志书所有而此志无之者难更仆数或原本未载或已载而脱去势难一一徧补故戴氏所未述者今皆仍其旧焉)】
基在塘头村即位幸旧宅观旧井井上梨枣并儿时所植尚存
唐桓彦范宅(缺)
张祜宅
□在□□祜字承吉元和中作宫体小诗辞曲艳发窥建安风格以曲阿地古澹有南朝之遗风遂筑室种木而家焉颜萱后经其故居已易他主诗见类集陆澧宅在丹阳严维有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诗见类集
权德舆宅
在练湖上德舆有送其叔赴晋陵诗序云德舆旧居丹阳去晋陵百里又有忆江南旧居诗曰结庐常占练湖春岁久莫识其处
宋枢密副使邵亢宅
在耿冈
中书舍人蔡肇宅
在竹塘村
陈辅
居县之南郭
金坛县
宋参知政事张纲宅
在金坛县西之希墟村
知枢密院事汤鹏举宅
在东之小墟村绍兴丁丑二公并为执政邑人呼张为西府汤为东府云
陵墓
叙(缺)
陵
丹徒县
宋兴宁陵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武帝追尊曰孝皇帝讳翘初仕郡为功曹 【 元和郡县图志】 孝穆赵皇后本传高祖之母葬丹徒县东乡谏壁里雩山陵曰兴宁
孝懿萧皇后陵
孝懿萧皇后本传孝皇帝之继室亦葬丹徒兴宁陵崩时年八十一遗令曰孝皇背世五十余年古不祔葬且汉世帝后陵皆异处今可于营域之内别为一圹孝皇陵坟本用素门之礼与王者制度奢俭不同妇人礼有所从可一遵往式乃开别圹与兴宁陵合坟初高祖微时贫约过甚孝皇之殂葬礼多阙高祖遗旨太后百岁后不须祔葬至是故称后遗令施行
胡婕妤陵
胡婕妤本传文帝之母葬丹徒陵曰熙宁荥阳庐陵衡阳三王墓并在域东
丹阳县
齐宣帝休安陵
在县北二十八里高帝父也追尊为宣皇帝
景帝道生永安陵
在县东北二十六里明帝父也追尊为景皇帝
高帝道成泰安陵
在县东北三十一里
武帝颐景安陵
在县东三十二里
明帝鸾兴安陵
在县东北二十四里 【 并元和郡县图志】 舆地志云泰安陵景安陵兴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其中邱埭西为齐梁二代陵隧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夹道有亭有营户守典之四时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由此入兰陵升安车轺传驿置以至陵所
梁文帝顺之建陵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武帝父也后张氏谥文献合葬舆地志云 【 舆地志云○ 【 钞本此下一段在简文帝纲庄陵后】 】 梁大同元年作石麒麟自京师由曲阿中邱至陵所初甚难近陵二十余步忽如跃走时以为瑞帝不悦终有侯景之乱
按建康实录 【 按建康实录○ 【 钞本此下一段亦在简文帝纲庄陵后】 案舆地志一段内云梁大同元年作石麒麟又云终有侯景之乱建康实录一段内云武帝父顺之追尊为文皇帝又云武帝大同中作石麒麟乃置于此墓是所言者皆武帝修建陵之事不应列于简文帝庄陵之后也元志卷十二陵墓类列此二段于文帝建陵之后今从之】 及隋志曲阿县建陵隧口石麒麟起舞皆在大同十二年与志异又碑曰太祖文皇帝之神道武帝父顺之仕齐为领军将军封临湘侯武帝即位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见姚思廉陈书及南史并建康实录武帝大同中作石麒麟乃置于此墓至欧阳修集古目录乃以此碑为宋文帝长宁陵自在蒋山见沈约宋书及建康实录甚明此乃梁文帝建陵特其八字与文帝庙谥偶同尔
武帝衍修陵
在县东三十一里后郗氏先葬天监七年诏修建二陵周回五里内居人赐复终身大同十年武帝驾幸兰陵谒建陵有紫云荫覆陵上食顷乃散帝望陵流涕所沾草皆变色陵傍有枯泉至是流水香洁辛丑哭于修陵诏曰朕违桑梓五十余载展敬园陵但增感恸园陵职司共事勤劳并赐位一阶并加颁赉唐贞观十一年诏令百步禁樵采
简文帝纲庄陵
在县东二十七里简皇后王氏合葬诏曰简皇后窀穸有期昔西京霸陵因山为藏东汉寿陵流水而已朕属值时艰岁饥民弊方欲以身率下永示朴厚今所营庄陵务存约俭有港名萧港直入陵口陵前石麒麟高丈余寰宇记云梁简文帝陵有麒麟碑 【 寰宇记云梁简文帝陵有麒麟碑○(钞本在居宅门梁武帝宅条下) 案二句皆言陵墓与居宅无涉且系简文帝之陵与武帝无涉故置之武帝宅后则文义不贯而移至简文帝陵后则与陵前石麒麟高丈余之句正相联属也兹特改正】
金坛县(缺)
墓
丹徒县
吴孙氏墓
在城南
按孙氏诸陵坚曰高陵在曲阿权曰蒋陵在钟山惟策在丹徒为许贡之客所害后权称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陈寿尝言割据江东策之基兆权尊崇未至故此不称陵而称墓类集谓孙氏陵在城南复取何逊行经孙氏陵诗附之误矣葢逊所题乃权墓也
晋郗昙墓
陈时东征北军于丹徒盗发昙墓见建康实录
禇裒墓
在城南七里
宋神士墓 【 宋神士冢○(钞本无此四字) 案此四字乃一段之标题钞本脱去词意不完且与上文晋郗昙墓褚裒墓之例不相符合严氏元照谓少帝以下二行无所附丽而删之今仍存其旧而补四字于首(元志卷十二陵墓门内亦补此四字)】
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从华山往云阳与客舍中一女子相与死因合葬呼曰神士冢出系蒙太平广记载
南唐徐知谏妻赠东平郡君吕氏墓
在普济院之左知谏记文尚存干贞三年己丑沙门令威立石
宋兖王李从谦墓
在城南之望城堽俗呼为兖王坟其石翁仲一尚在适吴门内河西岸圣井子之旁
京西转运使苏舜元墓
在五老山端明殿学士蔡襄铭尚书左丞庄定王存墓在仙风里翰林学士曾肇铭
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赠少师王介墓
在蒜山东荆国文公王安石文忠公苏轼皆有挽诗见集中介之子延康殿学士王汉之墓在黄杜村马鞍山中书舍人程俱铭
光禄卿王罕及其妻昭州平乐县主簿墓
光禄卿王罕及其妻夫人狄氏子昭州平乐县主簿潞并葬崇德乡永安里丞相岐国公王珪铭礼部郎中米芾墓在黄鹤山中书舍人蔡肇铭
芾之父左武卫将军赠中散大夫□母赠丹阳县太君阎氏皆葬于此山
同知枢密院事林希墓
在马迹山门下侍郎许将铭
尚书左丞谥安惠邓润甫墓
在下鼻塘
秘书监知应天府翟思墓
在铁炉山
思之孙兵部侍郎翟绂墓亦葬其山之东南阜
朝散大夫知楚州陈向墓
在长山之白云岗内翰沈括铭
丞相文肃曾布墓
在长山之相公湾
布从子左奉议郎知舒州曾纁 【 布从子左奉议郎知舒州曾纁○ (钞本从作之) 案下文云内翰汪藻志考汪藻浮溪集曾纁墓铭云君之祖易占有子六人曰布谥文肃曰肇谥文昭君文昭暮子也据此则纁乃肇之子布之从子也今改正】 葬丹徒乡内翰汪藻志
正议大夫曾□墓
在独市村
朝散大夫提点杭州洞霄宫蔡渊墓
朝散大夫提点杭州洞霄宫蔡渊葬东霞山翰林学士毛友铭
吏部尚书蒋猷墓
前志云在五州山之西阜
今按内翰汪藻志猷墓乃云葬明州鄞县凤翔乡隐学士之东岗未知孰是故两存之
中书侍郎刘逵墓
在汝山其子居实自为志
资政殿学士赵野墓
在圌山之阳靖康初野过高密为贼所害绍兴中招魂葬此
观文殿学士谥忠简宗泽墓
在京岘山显谟阁学士曾懋铭近守臣吏部侍郎俞烈重建飨堂
承议郎知真州刘公彦墓
在金山寺地内
开府仪同三司詹文墓
敕葬白兔山荣国夫人何氏墓附
资政殿学士詹度墓
在白兔山今其族居缙云
供备库副使赠武显大夫向子莘墓
在官塘桥西北长乐山朝议大夫吴说碣子莘子所生母永康县大君夏氏妻静安县君曾氏及其子婺州义乌丞游沂州司刑曹涂监行在赡军北酒库征建康排岸湋皆葬于此山第六子直徽猷阁荆湖北路转运副使(□匀)之妻令人俞氏及其次子奉议郎通判常德府士裴墓在长山
龙图郑□墓
在谢家湾
殿丞周□墓
在缪家山南
尚书郎洪□墓
在缪家山
运使高□墓
在官塘桥东
兵部郎张颉墓
在横山尚书凌景夏志
通奉大夫淮南运判孙荩墓
在马鞍山
后湖居士苏庠墓
在马迹山金桥村大(艼去丁改乘)
知处州柳仲永墓
在黄茂山
节度使魏胜墓
在汝山之漩水湾
都统制谥毅武王胜墓
在城西朱家湾
成肃皇后父谢冀王墓
在鹤林门之东南
太原郡侯赠节度使王刚墓
在城南七里堽
直显谟阁吕擢墓
在汝山之漩水湾
蠹斋先生真州教授周孚墓
在檀山
朝奉郎通判范邦彦墓
在京岘山南
朝请郎西外宗正丞张大允墓
在宝葢山
乡贡进士姜谦光墓
在缪家松塔湾
湖州教授陈珙墓
在义里乡分流村西
朝请大夫知辰州王万全墓
在白兔山
建康府教授田晓墓
在京岘山北马鞍山
步帅果州团练使刘超墓
在长山
中奉大夫成都运判霍(□虎)墓
在汝山
权马司左领卫将军张良显墓
在长山
殿帅节度使郭钧墓
在长山
宣义郎将作监主簿马元颖妻荣氏合葬墓
在汝山 【 马元颖妻荣氏名庄墓在汝山○(钞本颖作频无墓在汝山四字) 案元志卷十二陵墓类荣氏墓在汝山之阳注云荣氏名庄字正容宣议郎将作监主簿马元颖之妻也据此则名庄下当补墓在汝山四字(上文霍篪墓条下亦云墓在汝山)而元频当改作元颖明矣(频与颖笔画相似古今人名频者少名颖者多频必颖之讹也)严氏元照知其有脱文而欲改名庄为合葬未为得也】
赠少师应安道墓
在长乐乡青山
武义大夫何淮墓
在京岘山南西营村
总管佐领卫将军李师闵墓
在长山
迪功郎常州武进县主簿孔璇墓
在丹徒乡圌山之阳 【 孔子四十九世孙建炎南渡后寓居因葬于此】
成忠郎孔珪墓
在丹徒乡圌山之阳璇之弟
丹阳县
吴孙坚墓
在吴陵港土人至今称为孙坟以其最大异于他坟又呼曰大坟
按坚征襄阳为黄祖所杀吴志及建康实录皆言还葬曲阿后权称尊号谥坚武烈皇帝墓曰高陵
晋周氏墓
在延陵西六里
包氏墓
在延陵北一里
梁宏偃将军墓
在石羊子有八冢大小相接
按蔡佑杂记云丹阳县北濒河十八里地名石羊子有牧童见雉鸡逐之入土穴中遂告其主人夏里正即穿其穴乃一大冢继为人所告就狱具说有碑石碎而沈于练湖中求之不获云是宏偃将军墓梁朝人追取到铜器制度皆不甚古或云为县所易墓有四室在旁中闲一室二厦开是时余官京口目覩兹事乃政和丁酉岁也
宋三司盐铁判官邵饰墓
在彭泉村御史里行陈洙志龙图直学士邵必墓在□□
必之子通判邵约史墓在□□
枢密副使邵亢墓
在耿堽村 【 枢密副使邵亢墓在耿堽村○(钞本亢作元) 案宋元志俱无邵元传惟元志人材门有邵亢注云累官至枢密副使考王珪华阳集有邵安简公墓志铭云公讳亢字兴宗(亢为名兴宗为字义正相应若改亢为元则与兴宗不相应矣)尝为枢密副使葬润州丹阳县上德乡耿岗原(耿岗原与耿堽村盖即一地元志陵墓门作耿冈)其官阶地名皆属相合则元为误字审矣元志陵墓门亢误作穴今亦改正(乾隆镇江志陵墓门正作亢)】
将作监主簿章友直墓
在县金牛山东园 【 将作监主簿章友直墓在金牛山东园○(钞本无牛字) 案卷六山川门丹阳县经山条下云古所谓金牛之山此墓既在丹阳县境自当作金牛山若作金山则是丹徒县境矣乾隆镇江府志陵墓门正作金牛山今据以补入】 荆国文公王安石铭
直秘阁知盱眙军俞长吉之墓
在经山
隐居窦从周墓在吕城之东南五里
金坛县
汉左恢墓
在县北一十八里毗陵先贤传云恢字伯向曲阿人累拜尚书左丞京师称其清高后迁会稽太守左忠墓在县南一十八里先贤传云忠字思和曲阿人凡为七邑所至有异政
吴左思墓
在县北一十八里先贤传云思字公行云阳人材量雄伟孝行纯笃累迁会稽余杭长沙三郡守
晋吏部东阳太守袁宏墓
在县西一十五里
周祗墓
在县北七里建康实录祗为国子博士宋武帝遣刘敬宣伐蜀祗以书谏帝不从敬宣果无功而还
宋司空录尚书徐羡之墓
在县西南二十里羡之东海郡人
梁中书舍人给事中王国侍郎袁兴祖墓
在县东一十三里兴祖字道生舍所居宅为法中平等寺勒碑纪实散骑侍郎巴陵太守潘阐之墓在县东二十五里阐之字文昌广识多能为琅邪巴陵二郡太守
唐戴叔伦墓
在县南三里翰林学士右补阙梁肃撰神道碑
姚长官坟
宋屯田郎姚辟之族弟姚存族侄纯孟皆尝知某县时显者称长官二人葬金坛乡人称之至今曰姚长官坟
知岳州陈孝威墓
在上元乡之西张庄
中书侍郎谥忠穆张悫墓
在上元乡望张之原
宗正丞苏嘉墓
在上元乡去茅山十里郡人蔡雍志
徽猷阁待制曾统墓
在方山之原
统之孙吏部尚书曾暎亦葬此山
直宝文阁知建康府张镇墓
在县西方山
右文殿修撰知桂州张君冑墓
在上元乡之西张庄
大理少卿谭知柔墓
在县西强塘之原
右司知常州庄必强墓
在县东五里横堰
参知政事谥文简张纲墓
在希墟
知枢密院事谥敏肃汤鹏举墓
在小墟
大理卿吴交如墓
在上元乡三培之原
奉直大夫知吉州王万枢墓
在上元乡白水塘之原
云茅居士刘蒙庆墓
在方山之麓
稻田提举堵闰墓
在唐安乡南戴庄
嘉定镇江志卷十二
宫室 【 宫室○(钞本作公廨) 案严氏元照云多景楼之类非公廨也此题亦系误列当删其说是也然删公廨而易以楼台则亦未为尽善盖下文之子目有楼有台有亭有堂楼台二字不足以包之也卷八僧寺类甘露寺条下云多景楼记附宫室类楼观 (钞本宫室作地理今特改正盖寺观居宅皆非地理之子目不应楼观独为地理之子目也)此楼观为子目而其上更有总目之证 (楼与观非一类而云附楼观者亦犹库与务非一类而卷十六织罗务叙云详见库务皆联言之以足句耳此卷有楼无观盖本有而今佚矣)况祠庙既为宫室之子目则楼观亭台之类亦当为宫室之子目更可知矣】
楼
丹徒县
多景楼
在甘露寺天下之殊景也始因焚荡再建蠹斋周孚称楼非旧址唯东面可眺三隅暗甚诗云往时百仞山丹阳丽朝日江天富佳致收揽不遗一匆匆熙丰事电往那可诘故基谁为徙胜概从此失如窥一面网反堕三凌室幽怀郁尘雾老眼暗髹漆干道庚寅守臣待制陈天麟乃重徙建为记曰多景楼不知其所始与所以名寺兴于唐繇李卫公以后登北固题咏者皆不及多景则楼当建于本朝无疑独不知其岁月初为楼者谁也今楼中石刻有米公元章诗且云禅师有建楼意故书禅师不载何名当元章时尚未楼而东坡先生熙宁甲寅岁自杭过润与孙巨源王正仲会于此赋江天斜照传于乐府不知与元章赋诗时岁月相去几何岂有之而中废耶或云熙宁中主僧应天为之是皆不可知也考丹阳类集寺凡楼观四曰雨华清晖凝虚多景其一也劫火之余踪迹难辨近岁有言于太守方公滋者指优婆塞之居为旧址公因以其所名之启窗东乡仅得圌汝焦石数山长江一曲则景固未尝多也谓此为是是又未可知也下临峭壁岸稍稍坏难于立屋主僧化昭危之乃相地于寝堂之西为屋五楹牓以元章旧迹登者以为尽得江山之胜葢东瞰海门西望浮玉江流萦带海潮腾迅而惟扬城堞浮图陈于几席之外断山零落出没于烟云杳霭之闲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则是楼也安知其非故处不然亦足以实其名矣京口气象雄伟殆甲东南北固濒江而山耸峙斗绝在京口为最胜而今之建楼之地又为北固胜处昭蜀人也胸中不录录故于是举为宜其后秘撰耿秉重修吴琚诗云几年殊草创今日见天成牓曰天下第一江山
北固楼
或名为亭舆地志北固山有亭屋五闲蔡谟以置军实刘牢之败为其子敬宣所焚梁武帝改固为顾有登北顾楼诗则其名久矣干道己丑守臣待制陈天麟建有记至嘉定甲戌待制史弥坚命郡吏搜访得之碑裂为三而失其一然其后尚可读也记曰北固京口 【 阙九字】 上至梁楼坏为亭武帝登望 【 阙七字】 百余年所谓亭者邈不知何许 【 阙五字】 于图经耆旧云甘露即其地其然 【 阙五字】 载别岭入江高数十丈三面临水号曰北固予观京口诸山起伏缭绕出入城府率如蔓斿缀今甘露最近江屹立西乡而山南北皆 【 阙一字】 田葢昔江道也与南史所云合矣予于连沧观之西为亭面之而复其旧名则甘露之为北固其亦安之而不辞矣夫六朝之所以名山葢自固尔其君臣厌厌若九泉下人宁复有远略兹地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登高北望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神州陆沈殆五十年岂无忠义之士奋然自拔为朝廷快宿愤报不共戴天之雠而乃甘心恃江为固虖则予是亭之复不特为登览也旧亭在郡圃后绍熙壬子殿撰赵彦逾徙亭于山西向规制狭小至嘉泰壬戌阁学黄由增广之 【 阁学黄由增广之○ 【 钞本此下有方舆胜览一段】 案 四库全书提要云方舆胜览宋祝穆撰书成于理宗嘉熙己亥据此则宁宗嘉定年间其书尚未成作嘉定志者断不得见而引之此必咸淳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 【 卷十六司马李元纮注引方舆胜览今亦移入附录】 】
喜雨楼
在嘉定桥东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弥坚鼎建有记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台
丹徒县(缺)
丹阳县(缺)
金坛县
武功台
在金坛县宇西池中有石记后为县尉郑儒毁去惟龟趺存焉 【 详见金坛县治】
亭
丹徒县
济川亭
在潮闸之南守臣待制史弥坚建并书旧有安流亭圯陋弗葺嘉定甲戌渠浚闸成撤而新之凡十楹为重客候潮匽薄之所
皇华亭
在丹阳馆南后通潮渠守臣显学张子颜建
需亭
在府治西九里江津之上汉未刘备自诣京口见孙权求荆州权遥表汉以备为荆州牧权自饯备于江上观望久之谓备曰孤与公扫清逋秽迎帝定都事宁之日愿与公乘舟游沧海耳备对曰此亦备之志也以泝江发棹处考之正当此地旧亭绝小干道己丑守臣陈天麟重建
送舟亭
旧名南新亭在丹阳馆南
晚山亭
在连沧观下
丹阳县
神亭
舆地志云在延陵县西三十里即吴长沙王策遇太史慈处也吴志孙策渡江转鬬所向皆破进击刘繇于曲阿繇同郡太史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于神亭策从骑十三皆坚旧将韩当宋谦黄葢辈也慈便前鬬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手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寻解散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后于泾县获慈策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耶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与卿共之
金坛县(缺)
堂
丹徒县
妓堂
在城东南唐李德裕题北固山诗云班剑出妓堂注郡城东南有谢公妓堂遗迹 【 有谢公妓堂遗迹○(钞本此下有郡官厅以下十一条) 案自郡官厅至司户厅八条中三言续编张氏鉴云此志所称续编当即至顺志所称咸淳志也今按元志卷二城池门两引嘉定续编张氏云所引皆赵善湘事益信续成于善湘时也其说最确此处司户厅条下云嘉定癸未守臣龙图大卿赵善湘增建与彼处正同则亦为嘉定续志无疑张氏知元志所引为嘉定续志而又谓此志所引为咸淳志盖偶未检耳若司法厅以下三条未注续编而就中都会厅一条注云景定间都仓朱通重建景定在嘉定以后则必咸淳志也今分别移入附录之内】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公廨 【 公廨○(钞本无此二字) 案此卷之首误列公廨二字严氏元照谓当移至妓堂之前其说似矣然妓堂在郡城东南乃谢公遗迹仍是宫室非公廨也今移至治所类之前盖治所仓库以下皆公廨之子目也】
叙(缺)
治所 【 治所○(钞本无此二字) 案元志卷十三有治所类所载之总领所及丹徒县治与此处之小子目相同其叙内引祥符图经云云与此处之叙亦同然则此卷必当有治所二字之子目矣】
祥符图经载官舍除州治外凡十二处通判在州衙西偏推官在州衙南门外西偏州院司理院并在州衙南门外兵马监押在州衙西南监清酒同监清酒监茶税同监税监织罗务并州衙西门外监堰在州西南二里回车院在西北一里葢是时郡寮之数止如此其后寖多始时别乘一员今增为两员其下又有签判矣始时都监一员今增为五员而其上又有钤辖矣始时推官一员监当官共七员今推官分为节察二员而监当则有监仓监库监酒监税监闸及排岸巡铺作院等官矣兵官监当员众无定居不能尽述
郡治 【 郡治○ (钞本无此二字) 案下文之监务厅非县令之署而统于丹徒县治则此处之总领所虽非镇江府署亦当统于郡治可知卷七李卫公祠条末云淳熙中建阁贮公之文注云见郡治盖其阁本在府署今府署条已脱去无从追补而郡治为此处之小子目则固不可不补也】
总领所
在府治西南月观之下
供军堂
隆兴二年总领洪适建
花信亭
洪适建
得江楼
洪适建记曰江出岷山行万里至于朱方受浙引淮益大以肆冲激洄折过海门而东之潮生洲灭不见垠隒骇涛静练瞬息异状金焦二山屹然中立形势雄绝于是为最昔人谓长江当百万之师而曰天隔南北得其险也至于转漕得之则陈陈行舳费减流马浮家者得之则布颿千里朝发夕届行商得之则(禾困)载奇货什一可逐骚人得之则可以导词源助子墨渔者得而网罟耕者得而溉灌算计见効随其所得江固自若也予官寺占铁瓮之西登墉以望巨浸横前境与心远有地数亩窊(阙)高下吏卒散处犹蜂房然会羽书不驰官事少闲徙茅茨去芜秽立屋其颠以得江扁之右为供军之堂左为花信之亭堂言职亭言景也当沈迷钱谷之问神耗思滞揽镜自叹非复故吾伺隙一至如起宿疴如逃醉乡长川遥岑寄我清啸阴晴朝莫无时不胜岂直吞八九云梦而已顾瞻裵回以今监古考战争之陈迹愤侵陵之近事饮马之役春秋所必报予再书下考视荫怀归天开风竞中流击楫后之人将于此而观之
仁亭
干道元年总领曹逮建
爱山堂
淳熙二年总领文惠钱良臣建
紬书堂
淳熙八年总领宇文子震建
小蓬莱
宇文子震建帅幕邓谏从上梁文
山春亭
杏亭并宇文子震建 右供军堂花信亭得江楼爱山堂杏亭钱仲彪重修
一笑亭
嘉泰三年总领梁季珌建取黄鲁直诗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丹徒县治
向吴亭
在府治之南三里唐陆龟蒙诗秋来频上向吴亭其更号通吴驿不知始于何时干道庚寅守臣秘阁蔡洸给公帑缗钱命丹徒宰韩元老重建仍复唐旧名揭之
监务厅
在县东北二里一百步今废
丹阳县治 【 丹阳县治○(钞本无此四字) 案三贤堂条下云令徐文度立今考卷十七丹阳县令内有徐文度而丹徒县令内无之金莺池条虽缺然据元志卷七丹阳县金莺池条注载夏竦官丹阳邑掾事则亦非在丹徒县矣今特补此四字以清界限下文金坛县治四字钞本亦脱去今考监税厅条下云嘉定中宰黄朴监务廖昌绪创建卷十七金坛县令内有黄朴而丹徒丹阳县令内无之则当属金坛明矣上文武功台注云详见金坛县治兹特据以补入盖金坛县治内本有武功台一条钞本脱去耳】 (缺)
三贤堂
令徐文度立郡贰校书陈谟记国录李琪制迎送神辞苏庠勉陈东赴京手帖在焉
金莺池(缺)
金坛县治(缺)
监税厅
旧寓慈云寺嘉定中宰黄朴监务廖昌绪创建
仓
叙(缺)
丹徒县
转般仓
绍兴七年每上江粮运至镇江冬则候潮闸占舟而防折运纲兵亦复侵耗运使向子諲乞置仓以转殳为名诸路纲至即令卸纳从之在大围桥西北前临潮河后枕大江湻熙戊戌守臣待制司马伋总领叶翥运副陈岘三司同创开禧初守臣待制李大异增为五十四敖逮今约储米六十余万石外续纳米餫敖少不足以容司庾者拟于总所大军仓借敖交受然以朝家桩积寄之他司出纳混淆两皆不便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弥坚念滨江积贮最为利济要须储蓄百万以便转输仓后隙地尚可展拓新开归水澳去仓密迩就运澳土积成敖基力省功倍乃以借敖增敖利害谂于朝奉旨起葢敖宇二十座以乙亥五月庚申鸠工八月甲午竣事
都仓
在府治之东南即学宫故址也旧敖八岁久倾摧所贮无几守臣待制史弥坚增创仓宇并葺其旧而新之越数月始毕记曰直子城东南隅是为都仓岁久弗葺椽桷朽蠹垣壁隤缺上雨旁风储峙弗严庾氏司出纳无一席地以莅事执笔循除而坐俛首尘秕中尚何望会计当耶西成既秩民租麇至旧敖褊隘不足以受所委则假他司空廪而寄藏焉发敛无定所输受者始交病矣嘉定癸酉九月余来守是邦怪而问之属秋入方殷黾勉故态明年夏因稍给之隙始先葺新而规广之筑土增高使绝浸润疏剔芜壅以去流潦甃砖级石累堑层庋砻密刚壮俾利永久列为十有二敖因旧而增葺者半之官厅神祠门关之制向所阙典今悉备具肇工于次年四月二十八日断手于十月二十二日屋以闲计合六十费羡余之泉凡千二十万米一百五十五石民不知役而仓已新夫积贮有邦之先务葢藏有司之常职靳小费苟岁月而恃假寓以为安是隳常职而慢先务也余为郡不能自闲补罅疏壅扶僵植坏政条稍稍举乃以余力而营斯仓仓成会岁大稔复斥公帑籴粟实之以备不虞于积贮先务讵能补万分一庶其不废有司之职云尔
户部大军三仓
南仓在范公桥东北仓在子城西西仓在江津岁久弗葺嘉定壬申总领钱仲彪次第修葢阅再期而三仓一新积贮充牣
丹阳县
常平仓
在县东北一里普宁寺北
金坛县
常平仓
在县治东南五十步
库
叙(缺)
丹徒县
户部大军库
在榷货务之北
甲仗库
在丹徒县东绍兴十二年建以封桩御前甲仗库名嘉定壬申总领钱仲彪重修官沟界至旧为民冒占者复归于官矣
四酒库
中库在长桥之北西库在果子巷内西上库在渌水桥之西江口库在京口闸之西
寄桩库
在府治西旧为新仓
効士上酒库
在军资库南
効士下酒库
在南山亭之东守臣待制史弥坚创
公使钱库
在架阁库前
户部赡军库
在竹竿巷西
酒库
八仙库在大围桥之东八角楼在小围桥之西眉寿中山二库在县桥南清和楼在刁家巷双望库在仁和门里酒海在朱方门外诸楼亦各有库
丹阳县
常平库
在县衙内
金坛县(缺)
驿传
按唐宰相世系表 【 按唐宰相表○(钞本此下一段在丹阳县后) 案下文言浙西馆驿又言润州馆驿则此段乃驿传之叙不应附于丹阳县之下今改正】 姚颋浙西馆驿巡检徐铉集尚悫润州馆驿巡官又知丹阳县吕延正兼检点馆驿迎送公事 【 南唐知丹阳县镇兼检点馆驿迎送公事○(钞本作文粹有李华练塘颂南唐知丹阳县镇事) 案戴氏守梧云上文但言练湖有唐刘晏南唐吕延祯奏状及延祯序铭而未言文粹有李华练塘颂不应于刘晏奏状之后吕延祯奏状之前忽以此八字横隔之其为衍文无疑上文述刘晏之官阶云唐东都河南江淮等道转运使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其词最为详备而此处述吕延祯之官阶但云南唐知丹阳县镇事未免太略据丹阳县令内吕延祯传当作南唐知丹阳县镇兼点检馆驿迎送公事方为前后一例其说最为有见今皆从之(上文云今并备载使来者有考钞本今并下有以圣朝淳熙闲记文八字戴氏云上句言古刻漫漶鲜有传者盖指刘晏吕延祯之记而言至于淳熙间之记虽见于下文然此处不应牵涉当删去八字今亦从之)】 是则前代亦尝名官矣
丹徒县
高资馆
在义里乡高资村离城三十里升润往来之冲淳熙十二年八月文惠钱良臣建
丹徒驿
在州治西与丹阳馆相近旧呼为西行衙后为添差倅厅
丹阳馆
在千秋楼之侧 【 丹阳馆在千秋桥之西○(钞本此下一段在丹阳县后) 案元志卷十三丹阳驿条下云旧名丹阳馆在千秋桥之西舆地纪胜镇江府景物下及此志卷二桥梁类云千秋桥在府治之西则其地属丹徒县不属丹阳县矣传写者不知馆号丹阳由于镇江府之本名丹阳郡非由于属邑之丹阳县故有此误 (元志卷十三并同此误今亦改正)下文秦潭驿条下云在丹阳馆北亦当属丹徒县钞本误在丹阳县后兹并改正惟使馆条下云令苏忠规建考卷十七宰贰门丹阳县令内有苏忠规而丹徒县令内无之其为丹阳之使馆无疑今仍从其旧焉】 绍兴甲子守臣显学郑滋被旨建南为中门东西列二馆皆向南每北使往来朝廷遣接伴送伴使至此则主居东馆客居西馆时弗启若泛命使指及监司按部亦憇于此
秦潭驿
在丹阳馆北面临漕渠即萧闲堂之故基 【 按茅山洞中有萧闲居堂名取此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诗云荷径遶秦潭注秦潭始皇所开】
丹阳县
使馆
在县东五里面临漕渠绍兴丁卯令苏忠规建
金坛县
华阳馆
旧有华阳馆在县南三十里唐贞观中建
延陵馆
在县治西五十步唐圣历中建后废今馆驿在县治东南一百三十步
邮传
叙(缺)
丹徒县
县一十四铺三百二十四人登云门外西接建康界首六铺 【 施水坊铺离城下铺六里半铺兵一十六人下鼻铺离城十里半铺兵二十六人乐亭铺离城一十七里铺兵二十六人洪信铺离城三十三里半铺兵一十六人高资铺离城三十里铺兵二十六人炭渚铺系界首离城四十五里铺兵二十六人】 江口西津东至丹阳县界计八铺 【 西津铺至城下铺六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城下铺至城内千秋桥西□□□铺兵二十六人南门铺在南水门外六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张家山铺离城六里半铺兵一十六人丹徒铺离城一十三里铺兵二十六人涧壁铺离城二十五里铺兵二十六人陶庄铺离城二十八里半铺兵一十六人新丰铺离城三十五里铺兵二十六人】
丹阳县
本县额管七铺计一百八十二人 【 坝头铺离城四十四里铺兵二十六人石羊子铺离城五十三里铺兵二十六人斜桥铺离城六十二里铺兵二十六人青阳铺离城七十五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凌口铺离城八十九里铺兵二十六人栅口铺离城一百八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吕城铺离城一百二十二里铺兵二十六人】
金坛县
本县额管三铺计一十五人 【 横塘铺离城九十三里铺兵五人张庄铺离城一百一十三里铺兵五人城下铺离城一百四十里铺兵五人】
务
叙(缺)
丹徒县
织罗务
润州造罗务旧课十二日成一匹王子舆制置江浙匹减一日自后功课不及岁终颇以鞭棰督促真宗闻之谓左右曰如此之事朝廷何由得知葢贪功邀进之人为国生事当诏悉如旧制因察在京诸司有此类者悉革之绍兴二年镇江织造务岁贡御服花罗数千疋兵兴罢贡至是内藏库举行守臣胡世将奏民力凋弊无所从出有司劾世将违旨府寮皆惧世将曰以身任诸无忧戊寅诏罢之上曰军兴匮乏岂可以御服之物为先且省七万缗以助刘光世军在塘塠山知录兼管
都商税务
在丹阳馆南
江口税务
在还京门外
都酒务
比较东务
在道冲观相对
比较西务
在洗马桥西
榷货务都茶场
在嘉定桥之北隶总所提领开禧以来两创外辖嘉定甲戌复归总所今废
丹阳县
酒税务
在县东四里一百步
吕城酒务
在镇内
金坛县(缺)
场
叙(缺)
丹徒县
造船场
在江下
草场
在常平仓东北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十三 【 嘉定镇江志卷十三○(钞本此下一卷在元志卷十四内) 案此下一卷本系宋志传写者混入元志以本书核之其证盖有十焉郄鉴传注云鉴治迹具攻守形势蔡谟传注云谟治迹具攻守形势今考宋志卷二有攻守形势门郄鉴蔡谟二条并在其内元志则无此门其证一也晋晋陵郡太守叙云晋陵郡始末具地理类今所书太守乃晋怀帝永嘉五年以后安帝义熙九年以前考宋志地理门寄治类详述晋陵郡始末而元志地理门内绝不言及晋陵郡且晋怀帝以下二语与元志刺守叙中所言全同若此卷果是元志岂有不言于地理类而复言于刺守类者乎其证二也张闿传注云详见新丰塘今考张闿创新丰湖塘以溉田宋元二志俱载其事但宋志载于塘类新丰塘条而湖类不载元志载于湖类新丰湖条而塘类不载若是元志则当云详见新丰湖不当云详见新丰塘矣其证三也王蕴传注云以孝武王皇后传参定萧谌传注云以本传参定晋安王纲传注云以梁武帝简文帝纪参定沈文季传注云以宋明帝纪休佑传齐书本传参定陆澄传注云以齐书本传梁江淹传及润州类集参定柳世隆传注云以梁江淹传参定谢朏传注云以齐高祖纪参定王元邈传王广之传注俱云以晃传参定江谧传注云以子良传参定褚球传注云以武帝纪庐陵王续传参定今考宋志刺守参佐将佐等门言以某书参定者难更仆数而元志诸卷则无此例其证四也桓温桓冲桓修传内桓字及庾希郄愔王恭刘牢之等传内桓字钞本皆作亘避宋钦宗讳也永嘉王彦正传南海王虔传皆引后主纪祯明二年钞本两祯字皆作祥避宋仁宗讳也元人既不应避宋讳而至顺志内他卷又皆不避宋讳岂有此卷独避之理乎其证五也地理门叙郡类云北府事详见郄超王恭刘牢之传参佐类督护徐龛注云详见刺守褚裒之下今考郄超王恭刘牢之褚裒各传皆在此卷之中而宋志他卷内别无诸人之传其证六也参佐门长史沈昙庆注云自昙庆至齐刘绘并详见行事南东海太守范岫注云自岫而下至梁张缵并详见行事南东海南兰陵太守司马萧道成注云详见行事柳世隆注云详见南东海太守王广之注云并详见南东海太守今考行事及南东海太守南兰陵太守并见于此卷沈昙庆等人亦并在其中而宋志他卷皆无之其证七也卞耽传后按语载庾希作乱事与杂录人物门曲阿宏戎条同(谓元志杂录非谓宋志杂录后皆仿此)江夏王义恭传载太祖诫义恭事与杂录郡事类事系安危条同江夏王锋传载王文和作诗事与杂录文事类善变素丝条同南康王绩传载诘主者洗改解书事与杂录郡事类萧绩诘吏条同邵陵王纶传载破侯景事与杂录武事类萧纶赴难条同萧藻传载遣长子彧入援事与杂录武事类萧藻遣子条同李安民传载斩参军王回素事与杂录刑罚类流涕行法条同胡谐之传载荐江革事与杂录郡事类谐之举才条同萧惠开传载逢蔡兴宗事与杂录拾遗类相逢曲阿条同陆澄传载江淹焦山诗与杂录考古类焦山瘗鹤条同今考元志杂录门内四字一句者其事皆他卷所未载(说详卷二十二恤刑条下)若此卷果是元志则杂录门内不应复见矣其证八也张氏鉴云此卷详六朝宦迹足补宋志之缺今考宋志人物门内纪晋宋齐梁陈之人物最为详悉不应独缺其职官且参佐门内既备列南朝诸人何反略于刺守况唐五代之刺守皆博引旁征补其缺佚岂有梁陈以前之刺守竟不载一人而待元志补之乎其证九也严氏元照云此卷缺唐五代刺史今考元志之述职官皆续宋志之所未载凡宋志所已载者概不阑入(说详元志卷十七儒学条下)故唐五代之刺守宋志既一一登纪元志自不重述未可以为缺文也夫唐五代之刺守元志尚不复见焉肯远纪南朝刺守之名乎其证十也有此十证则非元志无疑今定为宋志卷十三以复其旧焉(钞本卷十四述唐五代刺守今改为卷十五下卷以次递推)】
刺守〔一〕
总目(缺)
叙(缺)
晋徐州刺史〔兖州附〕
纪瞻
本传元帝为安东将军引为军谘祭酒石勒入寇加扬威将军都督京口以南至芜湖诸军事
祖逖
本传避地淮泗达泗口元帝遂用为徐州刺史
周顗
本传元帝初镇江左顗刺荆州召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时兖州寄居京口
蔡豹
元帝纪太兴二年秋七月徐龛寇东莞羊览行征虏将军统徐州刺史蔡豹讨之本传豹避乱南渡元帝以为徐州刺史初祖逖为徐州豹为司马素易豹至逖为豫州而豹为徐州俱受征讨之寄逖甚愧之
王邃
明帝纪太宁二年六月召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还卫京师 【 邃无传】
庾亮
明帝纪太宁二年十月以徐州刺史庾亮为护军将军 【 本传无刺徐州之文】
刘遐
本传为兖州刺史以功迁散骑常侍监淮北军事北军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成帝纪咸和元年徐州刺史刘遐卒
郗鉴
成帝纪咸和元年刘遐卒以车骑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 【 本传载鉴治迹具攻守形势】
蔡谟
通鉴咸康五年八月辛酉郗鉴薨即以蔡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假节本传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豫州之沛郡诸军事领徐州刺史 【 谟治迹具攻守形势】 先是郗鉴上部下有勋劳者一百八十人当酬其功未卒而鉴薨靳不复与谟上疏以为鉴所上者皆积年勋校不可不报诏听之
按成帝纪咸康五年止载太尉郗鉴薨不载谟为都督领徐州刺史
何充
本传建元初自尚书令左将军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庾冰出镇江州召充入为都督扬豫徐州之琅邪诸军事扬州刺史
按康帝纪建元元年冬止载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不载充先领徐州考羡传亦云骠骑将军何充镇京口请羡为参军见得纪多疏略
桓温
康帝纪建元元年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穆帝纪永和元年八月以辅国将军徐州刺史桓温为荆州刺史孝武纪宁康元年秋七月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桓温薨褚裒本传裒为兖州刺史拜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裒固请归藩改授都督徐兖青扬州之晋陵吴国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永和初复召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又固辞归藩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石季龙死裒上表请伐之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不宜深入裒重陈宜速发以成声势于是除征讨大都督徐兖青扬豫五州诸军事裒率众三万径进彭城河朔士庶归降者以千计裒抚纳之甚得其欢心鲁郡有五百余家亦见义请援裒遣督护徐龛领锐卒三千迎之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 【 军次代陂○(钞本代作伐) 案下文云代陂之役也钞本亦作伐注云监书作伐陂今考晋书及通鉴俱作伐陂此志之例多以通鉴与正史参定则正文当作代夹注始作伐耳严氏元照反欲改夹注为代非也至于所引监书当即宋时之监本卷十四来敬业传注云诸本皆作润州惟监本作虔州恐监本错盖监本错处亦多(今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来敬业下正作历润州刺史)卷十五到彦之传注云宋书监本缺本传今用李延寿史(今本宋书亦缺到彦之传) 范云徐崧传注并云李延寿史本传监本不载(张氏鉴云范云为竟陵王主簿迁改等事南史本传详之此云监本不载似宋时监本与今本不同徐崧充南徐选首今本南史徐勉传亦未载此事云据本传未知是何本也)据此志所云则当日国学所校刊者固不甚精也】 为石遵将李菟所败龛执节不挠被害死伤大半裒上疏自贬以征北大将军行事求留镇广陵诏以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裒以远图不就忧慨发疾及至京口闻哭声甚众裒问何哭之多左右曰代陂之役也裒益惭恨永和五年卒吏士哀慕之 【 监书作伐陂】 穆帝纪永和五年十二月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卒
荀羡
穆帝纪永和五年十二月以建武将军吴国内史荀羡为使持节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殷浩以羡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羡至镇发二州兵戍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
郗昙
穆帝纪升平二年以散骑常侍郗昙为北中郎将持节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本传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
范汪
穆帝纪升平五年以镇军将军范汪为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本传徐兖青冀四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
庾希
哀帝纪隆和元年以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庾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本传太和中希为徐兖刺史慕容厉围梁父断涧水太山太守诸葛攸奔邹山鲁高平等数郡皆没希坐免官顷之召为护军将军希怒固辞希初免时多盗北府军资桓温讽有司劾之复以罪免遂家于晋陵之暨阳
郗愔
废帝纪太和二年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都督徐兖青幽四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本传大司马桓温以愔与徐兖有故义乃迁愔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虽居藩镇非其好也子超传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遣笺诣温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超为温参军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笺自陈老病甚不堪人闲乞闲地自养温得笺大喜即转愔为会稽太守
刁彝
孝武帝纪宁康元年以吴国内史刁彝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王坦之
孝武帝纪宁康二年以丹阳王坦之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本传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桓冲
孝武帝纪宁康三年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桓冲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镇丹徒本传冲授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之六郡军事车骑将军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并中军镇京口假节时丹阳尹王蕴以后父之重昵于谢安安意欲出蕴为方伯乃复解冲徐州以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军事自京口迁镇姑孰
王蕴
孝武帝纪太元二年以尚书王蕴为徐州刺史督江南晋陵诸军本传蕴固辞赐爵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复固逊谢安谓蕴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宜依褚公故事暂临此任于是受命镇京口
谢元
本传自建武将军兖州刺史进号冠军加领徐州刺史符坚率兵次项城诏以元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拒之坚列阵临淝水元以精锐八千渡淝水南决战坚众奔溃加元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 加元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钞本无幽字) 案无幽字则止有六州晋书谢元本传有幽字今据以补入】 遇疾上疏解职诏使还京口疗疾殷仲堪传冠军谢元镇京口
谢安
孝武帝纪太元九年加太保谢安大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梁益雍凉十五州诸军事本传时强敌寇境安镇以和靖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元既破坚安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乃进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
按唐李德裕游北固诗曰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忆昔蔡与谢兹焉屡回首注云南朝蔡司空谢太傅并镇此
琅邪王道子
孝武帝纪太元十年都督谢安薨以道子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本传诏领扬州刺史录尚书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数年领徐州刺史安帝践阼始解徐州
谯王愔
本传忠正有干局孝武帝深仗之以为都督兖青冀幽并扬州之晋陵徐州之南北郡军事
王恭
孝武帝纪太元十五年以中书令王恭为都督青兖幽并冀五州诸军事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本传孝武帝将擢时望以为藩屏乃以恭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诸军事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初都督以北为号者不祥故桓冲王坦之刁彝之徒不受镇北之号恭表逊军号以超受为辞而实恶其名于是改号为前将军后起兵诛王国宝国宝既死又起兵讨王愉司马尚之兄弟遂败死恭在北府虽以简惠为政然自矜贵与下殊隔不闲用兵尤信佛道调役百姓修营佛寺务在壮丽士庶兴嗟
谢琰
本传王恭举兵假琰节都督前锋军事恭平迁卫将军徐州刺史假节
刘牢之
通鉴隆安二年九月王恭败死以牢之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诸军事以代恭本传恭为徐州刺史使牢之讨破王廞以牢之领晋陵太守恭死遂代恭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诸军事镇京口孙恩攻陷会稽牢之遣将桓宝率师救三吴复遣子敬宣为宝后继比至曲阿吴郡内史桓谦已弃城走牢之率众东讨拜表辄行击贼屡胜杀伤甚众率众军济浙江恩惧逃于海恩死牢之威名转振初王恭上表起兵恭梦牢之坐其处旦谓牢之曰事克即以卿为北府恭败牢之果刺徐州
世子元显
通鉴隆安四年十一月诏刘牢之都督会稽等五郡率众击孙恩会稽世子元显求领徐州诏以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
桓修
安帝纪元兴三年二月建武将军刘裕帅沛国刘毅东海何无忌等举义兵斩桓元所除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本传桓元执政以修都督六州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刘裕义旗起斩之
刘裕
安帝纪元兴三年三月司徒王谧推刘裕行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假节
刘道怜
宋高祖纪义熙八年以兖州刺史刘道怜镇丹徒本传义熙八年刘裕伐刘毅自彭城召道怜为都督兖青二州晋陵京口淮南诸军郡事兖青州刺史镇京口十二年移荆州刺史北府文武悉配之道怜素无才能言音甚楚举止施为多诸鄙拙刘裕虽遣将军佐辅之而贪纵过甚积聚财货尝若不足去镇之日府库为空虚刘裕平定三秦方思外略召道怜还为侍中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守尚书令徐兖二州刺史元熙元年解尚书令进位司空出镇京口
刘义符
宋高祖纪义熙十二年以刘裕世子义符为徐兖二州刺史
晋晋陵太守
晋陵郡始末具地理类今所书太守乃晋怀帝永嘉五年以后安帝义熙九年以前晋陵治京口丹徒之时而其年月在治毗陵时者此不条出
张闿
本传元帝为晋王以佐翼勋赐爵丹阳县侯迁侍中帝践阼出补晋陵内史在郡甚有威惠帝诏曰夫二千石之任当勉励其德绥其所莅使宽而不纵严而不苛其于勤功督察便国利人抑强扶弱使无杂滥真太守之任也闿遵而行之时所部四县并以旱失田闿乃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后诏为大司农 【 详见新丰塘】 羊曼本传元帝时为晋陵太守
周懋
渡江后为晋陵太守 【 见周扎传】
刘躭
为晋陵太守知名 【 见刘琰传】
顾和
本传咸和中领晋陵太守
江灌
领晋陵太守 【 见江逌传】
王茂之
官至晋陵太守 【 见王廙传】
卞耽
简文帝纪咸安二年前护军将军庾希举兵反自海陵入京口晋陵太守卞耽奔于曲阿
按庾希本传希免徐州刺史召为护军将军复以罪免与故青州刺史武沈之子遵聚众于海滨略渔人舡夜入京口城平北司马卞耽踰城奔曲阿与曲阿人宏戎发诸县兵二千并力屯新城以击希希战败闭城自守按帝纪称晋陵太守卞耽希传称平北司马意耽以徐州参佐行晋陵郡事也
王蕴
本传宁康三年为晋陵太守有惠化百姓歌之 【 以晋孝武王皇后传参定】
刘牢之
隆安中王恭起兵京口牢之为恭前军司马辅国将军晋陵太守置佐领兵 【 见宋书刘敬宣传】
殷仲堪
本传领晋陵太守居郡禁子产不举久丧不葬录父母以质叛亡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
吴隐之
本传为桓温所知赏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
刘敬宣
本传元兴三年拜辅国将军晋陵太守
诸葛长民
本传义熙初持节督扬青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领晋陵太守镇丹徒何无忌为徐道覆所害贼乘衅逼京师朝廷震骇长民率众入卫京师
殷道叔
安帝纪义熙三年刘裕诛之
谢景仁
宋书本传义熙初为刘裕镇军司马领晋陵太守
宋南徐州刺史 【 南兖附】
彭城王义康
文帝纪元嘉元年卫将军南徐州刺史义康进号骠骑将军本传永初三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元嘉三年改荆州刺史六年召为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领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二府并置佐领兵太子詹事刘湛有经国才义康昔在豫州湛为长史既数经情欵至是意委特隆人物雅裕举动事宜莫不谘访之故前后在藩多有善政为远近所称
檀道济
文帝纪元嘉元年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本传高祖受命出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郡军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文帝即位进号时南兖州治京口
江夏王义恭
文帝纪元嘉三年抚军将军南豫州刺史义恭为南徐州刺史二十九年以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事如故孝武帝纪三十年以大将军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本传元嘉三年监南徐兖二州扬州晋陵诸军事南徐州刺史进监为都督未之任太祖征谢晦义恭还镇京口义恭涉猎文义而骄奢不节既出镇太祖与书诫之曰汝以弱冠便亲方任天下艰难国家事重虽曰守成实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言集未日无由复得动相规诲宜深自砥砺思而后行亲礼国士友接佳流识别贤愚鉴察邪正然后能尽君子之心收小人之力九年刺南兖州二十九年再自南兖改授大将军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持节侍中录尚书事太子太傅如故世祖即阼授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大尉录尚书六条事扬徐二州刺史刘义欣元嘉三年以长沙景王道怜长子义欣以后将军散骑常侍为南兖州刺史 【 见刘道怜传后】 时南兖州尚治京口未治广陵
衡阳王义季
文帝纪元嘉九年以征虏将军义季为徐州刺史本传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右将军南徐州刺史
南谯王义宣
文帝纪元嘉十六年以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义宣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南徐州刺史都督南徐州诸军征北将军持节如故加散骑常侍
广陵王诞
文帝纪元嘉二十一年以南兖州刺史诞为南徐州刺史时南兖州已治广陵孝武帝纪孝建二年冬十月以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竟陵王诞为司空南徐州刺史本传始封广陵王二十一年为南兖州刺史寻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年改刺雍州入为侍中封晋陵王孝建二年为使持节都督南兖二州诸军事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侍中如故上以京口去都密迩犹疑之出为兖州刺史通鉴大明元年八月徙诞为南兖州诞诛元凶劭丞相义宣有大功多聚才力之士蓄精甲利兵上由是畏忌之不欲诞居中使出镇京口犹嫌其逼更徙广陵
庐陵王绍
文帝纪元嘉二十六年秋七月以江州刺史绍为南徐州刺史本传授左将军南徐州刺史
始兴王浚
文帝纪元嘉二十六年冬十月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浚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兖二州刺史初出镇京口听将扬州文武二千人自随优游外藩甚为得意
豫章王子尚
本传孝建三年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前废帝即位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刘延孙
孝武帝纪大明元年八月甲辰以太子詹事刘延孙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上畏忌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故以南徐授延孙据京口以防之三年诞有罪不受召延孙驰遣中兵参军杜幼文率兵起讨既至诞已闭城自守乃还诞遣使刘公泰赍书要之延孙斩公泰送首京邑复遣幼文率军渡江受沈庆之节度讨诞其年进号车骑将军加散骑常侍
新安王子鸾
孝武帝纪大明五年冬十月以东中郎将子鸾为南徐州刺史本传迁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子鸾爱冠诸子凡为上所眄遇者莫不入子鸾之府国及为南徐州又割吴郡以属之六年加都督南徐州诸军事
王元谟
通鉴大明八年戴法兴等恶王元谟刚严八月丁卯以元谟为南徐州刺史
永嘉王子仁
前废帝纪永光元年九月庚子以南兖州刺史子仁为南徐州刺史
桂阳王休范
明帝纪永光元年十二月癸亥以崇宪卫尉休范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泰始七年六月丁酉以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休范为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 为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 钞本此下有同上二字】 案自上文永光元年至此句皆宋明帝纪文不应有此二字今删】 又本传太宗定乱以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徐南兖兖四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时薛安都据彭城叛遣从子索儿南侵休范进据广陵督北讨诸军事加南兖州刺史进征北大将军加散骑常侍还京口解兖州后召为扬州刺史江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未拜改授都督南徐徐南兖兖青冀六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晋平王休佑
明帝纪泰始五年闰十一月戊子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休佑本号为南徐州刺史本传六年召为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六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加侍中持节将军如故上以休佑贪虐不可莅民留之京邑遣上佐行府州事
巴陵王休若
明帝纪泰始七年春正月戊午以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休若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六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刘秉明
帝纪泰始七年秋七月辛未以太子詹事刘秉为南徐州刺史本传泰始五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徐兖豫青冀六州诸军事后将军南徐州刺史
建平王景素
后废帝纪泰豫元年闰七月甲辰以太常景素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泰始六年自荆州刺史召为太常未拜授使持节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六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时太祖诸子唯景素为长好文章书籍招集才义之士倾身礼接以收名誉由是朝野翕然莫不属意焉元徽三年景素防合将军王季符失景素旨怨恨因单骑奔京邑告景素欲反景素驰遣世子延龄还都具自申理季符徙梁州景素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景素因此稍为自防之计因羽林监垣祗祖率数百人奔景素云京邑溃乱景素信之举兵负戈至者数千人齐王萧道成遣台军薄城池景素本乏威略不知所为兵败诛死时年二十五即葬京口齐建元初故景素秀才刘琎上书讼景素之冤云王博闻而容众与谏而爱士徐州尝岁饥王散秩粟俸帛以继民之乏蠲理冤疑咸息繇务 【 咸息繇务○ (钞本息作自) 案息字当训止息咸息繇务谓停止繇役也钞本误作自字遂不可通今据宋书建平王传改正 (下文内去声酌之娱钞本酌误为作今亦据宋书改之)】 有爱于民内去声酌之娱外无田弋之好諠哗幻惑皆出辇毂非从徐州起且台以六月晦夜呼北兵已至而朱方七月朔犹缓带从容王岂先造祸哉起兵之日止在扶救昏难放殛奸盗非他故也王何负于社稷何愧于天下哉
武陵王赞
后废帝纪元徽四年为南徐州刺史本传为使持节南徐兖青冀五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
齐王萧道成
顺帝纪升明元年五月丙午以司空南兖州刺史萧道成改领南徐州刺史
晋熙王燮
升明元年召镇西将军郢州刺史燮为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萧道成为南徐州燮解督南徐 【 见宋晋熙王昶传末】
齐南徐州刺史
临川献王萧映
本传沈攸之事难齐太祖时领南徐州以映为宁朔将军镇京口太祖践阼授散骑常侍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萧晃
高帝纪建元元年以西中郎将萧晃为南徐州刺史武帝纪永明元年以护军将军长沙王晃为南徐州刺史本传自豫州刺史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后将军南徐州刺史入为侍中中军将军永明元年迁南徐州刺史竟陵王子良为南兖州再以晃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晃爱武餙罢南徐州还私载数百人仗还都为禁司所觉投之江水世祖禁诸王藏私仗闻之大怒将纠以法豫章王嶷稽首流涕上亦意解
豫章王嶷
本传建元元年迁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后刺荆湘二州再入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南郡王长懋
高帝纪建元四年以中军将军长懋为南徐州刺史本传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闻喜公子良
武帝纪建元四年五月乙丑以丹阳尹子良为南徐州刺史本传先封闻喜公为丹阳尹世祖即位封竟陵郡王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后刺南兖州扬州隆昌元年进督南徐州
桂阳王铄
武帝纪永明二年冬十月为南徐州刺史
安成王嵩
武帝纪永明六年以祠部尚书暠为南徐州刺史本传领骁骑将军南徐州刺史
江夏王锋
武帝纪永明九年春正月以侍中为南徐州刺史本传为南徐州刺史善与人交行事王文和别驾江佑等皆相友善后文和被召为益州置酒告别文和流泪曰下官少来未尝作诗今日违恋不觉文生于性王俭闻之曰江夏可谓善变素丝也
永嘉王昭粲
郁林王纪隆昌元年春正月为南徐州刺史
海陵王昭文
隆昌元年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 海陵王纪】
河东王铉
延兴元年八月以骁骑将军铉为南徐州刺史 【 海陵王纪】
萧鸾
明帝纪延兴元年以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鸾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州诸军事
始安王遥光
本传建武元年为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晋安王宝义为南徐州遥光求解督见许
萧谌
明帝纪建武元年冬十月以中领军谌为领军将军左将军南徐州刺史 【 以本传参定】
晋安王宝义
明帝纪建武二年秋七月辛未以右将军宝义为南徐州刺史本传建武元年为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军事转右将军二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东昏即位进征北大将军永元元年再都督扬南徐二州军事
邵陵王宝攸
本传永元元年为北中郎将持节都督南北徐等五州军事
江夏王宝元
东昏侯纪永元元年八月以征北大将军宝元为南徐兖二州刺史本传代晋安王宝义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军事南徐兖二州刺史
晋熙王宝嵩
东昏侯纪永元二年四月为南徐州刺史本传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军事南徐州刺史冠军将军如故
鄱阳王宝夤
本传永元三年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军事卫将军南徐州刺史
萧衍
梁武帝纪中兴元年十二月授中书监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萧秀
齐和帝纪中兴二年以冠军长史秀为南徐州刺史梁武帝纪左僧庆率众降乃遣弟辅国将军秀镇京口 【 梁武帝纪左僧庆率众降乃遣弟辅国将军秀镇京口○(钞本无此二十一字) 案下文之安成王秀即上文之萧秀下文之天监元年即上文之中兴二年(齐和帝以中兴二年禅位梁武帝即位后改元为天监)盖本系一人之传钞本有脱文遂误分为二人之传也戴氏守梧谓当据梁书补此数句今从之】 安成王秀本传为辅国将军建康平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邑二千户京口自崔慧景作乱累被兵革民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盛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百姓所济活甚多
梁南徐州刺史
临川王宏
本传天监元年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南徐州诸军事天监八年普通元年又两为扬南徐都督
鄱阳王恢
武帝纪天监二年以前将军恢为南徐州刺史本传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徐州刺史
建安王伟
武帝纪天监四年正月以镇北将军雍州刺史伟为南徐州刺史本传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五年改抚军将军丹阳尹六年再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南康王绩
武帝纪天监十年正月以轻车将军绩为南徐州刺史本传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进号仁威将军绩时年七岁主者有受货洗改解书长史王僧孺弗之觉绩见而辄诘之便实时首服众咸叹其警
晋安王纲
普通元年以益州刺史纲改授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 【 以梁武帝简文帝二纪参定】
庐陵王续
武帝纪普通六年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续还朝禀承戎略本传普通三年为使持节都督南徐等四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南徐州刺史
华容公欢
武帝纪中大通三年六月立昭明太子子南徐州刺史华容公欢为豫章郡王 【 欢无传】
武陵王纪
本纪中大通大同闲自江州刺史为使持节宣惠将军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
河东王誉
武帝纪大同三年以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誉为南徐州刺史
临川王正义
武帝纪大同十年三月仁威将军南徐州刺史正义进号安东将军本传为南徐州刺史属武帝幸朱方修廨宇以待舆驾
按本传不载正义授南徐州刺史月日
邵陵王纶
武帝纪中大同元年以东扬州刺史丹阳尹纶为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太清二年进位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景构逆加征讨大都督率众讨景将发高祖诫曰侯景颇习行阵未可一战即殄当以岁月图之纶次钟离景已渡采石纶乃昼夜兼道入赴率宁远将军西丰公大春新涂公大成等步骑三万发自京口将军赵伯超曰若从黄城大道必与贼遇不如径路直指钟山出其不意纶从之众军奄至贼徒大骇分为三道攻纶纶与战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萧藻
武帝纪太清二年以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藻为征东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自中书令侍中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刺史侯景乱藻遣长子彧率兵入援及城开加散骑常侍大将军景遣其仪同萧邕代之据京口藻因感气疾不自疗或劝奔江北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翦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因不食累日薨
新兴王大庄
简文帝纪太清三年秋七月为南徐州刺史本传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宣毅将军南徐州刺史
南海郡王大临
本传大宝元年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
陈霸先
大宝三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绍泰元年 【 绍泰元年○(钞本此下一段在徐嗣徽传后) 案自绍泰以下亦陈高祖纪之文理应列于陈霸先条后不应列于徐嗣徽条后也(注中陈高祖纪钞本重见于南徐州刺史下今删)】 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二年六月霸先表解南徐州以授侯安都 【 陈高祖纪】
徐嗣徽
通鉴承圣元年侯景败至京口胡豆洲为羊鹍所杀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斩景伪尚书右仆射索超世以盐内景腹中送其尸于建康
陈南徐州刺史
侯安都
世祖纪天嘉三年以征北将军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为侍中征北大将军本传梁绍泰元年以功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南徐州刺史世祖即位迁司空仍为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王琳下至栅口大军出顿芜湖时侯瑱为大都督指麾经略多出安都及琳败走入齐安都进军湓城讨琳余党所向皆下进爵清远郡公威名甚重改封桂阳郡公留异拥据东阳又奉诏东讨异奔败安都振旅而归以功加侍中征北大将军还本镇吏民诣阙表请立碑颂美安都功绩绍许之自王琳平后安都勋庸转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斋内宾客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改除江州刺史
陈拟
本传永定二年以轻车将军兼南徐州刺史
徐度
世祖纪永定三年秋七月以左光禄大夫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徐度为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传始自信威将军郢州刺史迁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徐州缘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留异
世祖纪永定三年八月以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留异为安南将军缙州刺史本传召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异迁延不就世祖即位改刺缙州
安成王顼
宣帝纪天嘉三年授使持节都督扬南徐等五州诸军事
周宝安
本传天嘉四年自卫尉卿授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正毅将军南徐州刺史
黄法氍 【 黄法氍○ (钞本此下有为镇北大将南徐州刺史九字) 案此九字与下文废帝纪及本传重复必传写者误衍也今删】
废帝纪光大元年以开府仪同三司黄法奭毛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天嘉二年以功多召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未拜改授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六年召为中卫大将军光大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鄱阳王伯山
世祖纪天嘉六年以东中郎将吴郡太守伯山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废帝纪天康元年五月南徐州刺史伯山进号镇北将军宣帝纪太建六年以中卫将军扬州刺史伯山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天嘉六年为缘江都督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天康元年进号征北将军高宗辅政不欲令伯山处边光大元年徙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太建元年召为中卫将军中领军六年又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淳于量
废帝纪光大二年十一月以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太建元年进号征北大将军
豫章王叔英
宣帝纪太建五年正月以宣惠将军叔英为南徐州刺史进号平北将军
新安王伯固
宣帝纪太建七年冬十月戊午以安前将军中领军伯固为南徐州刺史进号镇北将军本传废帝立为使持节都督南琅邪彭城东海三郡诸军事寻迁安前将军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伯固性嗜酒而不好积聚所得禄俸用度无节于诸王之中最为贫窭高宗每矜之特加赏赐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高宗知之遣使责问十年入朝十三年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等四州诸军事
庐陵王伯仁
宣帝纪太建十年正月以中领军伯仁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河东王叔献
宣帝纪太建十二年十二月宣毅将军南徐州刺史叔献卒本传七年授宣毅将军寻为散骑常侍军师将军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
宜都王叔明
宣帝纪太建十三年以轻车将军卫尉卿叔明为南徐州刺史本传为使持节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
萧摩诃
后主纪太建十四年以右卫将军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会隋总管贺若弼镇广陵后主委摩诃备御之任授南徐州刺史
永嘉王彦正
后主纪祯明二年五月忠武将军南徐州刺史彦正进号安北将军本传为忠武将军南徐州刺史进号安南将军
南海王虔
后主纪祯明二年十一月以军师将军虔为安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黄格为南徐州刺史隋贺若弼济江袭陈格见执 【 弼传】
杜洪泰
为南徐州刺史 【 唐宰相世系表】
按洪泰之子名颙后周时为雍州刺史安平公而南徐州刺史疑在陈时故附见
宋齐梁行南徐州事
宋江智渊
本传大明闲新安王子鸾刺南徐智渊自尚书郎出为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加拜宁朔将军行南徐州事
顾琛
本传大明六年为子鸾北中郎司马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王僧虔
齐书本传迁散骑常侍为子鸾北中郎长史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萧道成
齐书本传桂阳王休范刺南徐道成以镇北司马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 以齐高帝纪桂阳王传参定】
李安民
齐书本传建平王景素作难使安民防之安民至京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盗绢二疋安民流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今日犯王法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之厚为敛祭军府皆震服
江槩
元徽末武陵王赞刺南徐槩自吏郎侍中为长史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 江智渊传】
刘善明
齐书萧道成以骠骑大将军刺南徐善明以冠军将军骠骑咨议领南东海太守行徐州事沈攸之反善明献计事平道成召善明还都谓之曰卿策沈攸之虽复张良陈平适如此耳
齐江斆
本传永明六年出为辅国将军南东海太守加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事
王文和
江夏王锋刺南徐文和行南徐州事与锋友善袁彖本传监吴兴郡先尝以微言忤世祖免官付东冶世祖游陵望东冶明日释之寻白衣行南徐州事
张瓌
本传永明十一年为后将军南东海太守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府州事
萧颖冑
本传隆昌元年永嘉王昭粲为南徐州以颖冑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萧遥光
本传隆昌元年以冠军将军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江祀
晋安王宝义以镇北将军刺南徐祀为镇北长史领南东海太守行府州事更营立宣尼庙 【 见江祏传】
陆慧晓
本传为晋安王征北长史领南东海太守行府州事
刘绘
本传为晋安王征北长史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谢朓
本传建武四年以镇北咨议领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启王敬则反谋上甚善赏之迁尚书吏部郎朓上表三逊
胡谐之
行南徐州事时江革举为南徐州秀才中书郎王融与谐之书令荐革谐之方贡琅邪王汛便以革代之 【 梁江革传】
范岫
梁书本传永元末为晋安王长史行南徐州事
萧琛
梁书本传晋熙王宝嵩刺南徐琛为长史行南徐州事
梁萧恭
以监丹阳尹行南徐州事 【 见萧伟传】
谢览
本传以仁威长史行南徐州事
刘孝绰
本传高祖览其文篇篇嗟赏寻敕知青北徐南徐三州事
王泰
本传南康王绩刺南徐泰为仁威长史领南兰陵太守行南康王府州国事
王僧孺
本传自尚书吏部郎出为南康王长史领兰陵太守行府国事王典签汤道愍昵于王用事府内僧孺每裁抑之道愍遂谤讼僧孺逮诣南司奉笺辞府僧孺坐免
王份
本传豫章王综以北中郎将刺南徐份为北中郎长史领兰陵太守行南徐州事
张缵
本传华容公欢以北中郎将刺南徐缵为北中郎长史领南兰陵太守加正威将军行府州事
孔休源
本传简文帝为晋安王刺南徐休源以长史为南兰陵太守别敕专行南徐州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谘谋常于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其见敬如此
宋齐南东海太守
宋庾登之
本传自司徒左长史为南东海太守府公彭城王义康专览政事不欲自下厝怀而登之性刚每陈已意义康甚不悦
羊元保
本传衡阳王义季刺南徐元保自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为右军长史南东海太守
江湛
本传迁尚书吏部郎元嘉中广陵王诞刺南徐湛为长史南东海太守政事委之
袁淑
本传元嘉二十六年始兴王浚以征北将军刺南徐淑自尚书吏部郎出为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始到府浚引见谓曰不意舅遂垂屈佐淑荅曰朝廷遣下官本以光公府望还为御史中丞
何偃
本传元嘉二十九年始兴王浚刺南徐偃为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武昌王浑
本传世祖即位授征虏将军南彭城东海二郡太守出镇京口
刘彧
明帝纪孝建元年为南东海太守冠军将军如故镇京口
沈昙庆
本传世祖践阼江夏王义恭刺南徐昙庆为大司马长史南东海太守
庾徽之
自御史中丞出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领南东海太守 【 孔顗传】
江智渊
王僧虔
顾琛
【 并详见南徐州行事】
宗越
本传景和初加冠军将军领南东海太守
萧惠开
本传思话之子桂阳王休范刺南徐惠开为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会稽太守蔡兴宗之郡惠开自京口请假还都相逢于曲阿
萧道成
【 详见行事】
袁粲
本传泰始元年转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
沈文季
晋平王休佑以骠骑大将军为南徐州明帝问褚渊须干事人为上佐渊举文季转宁朔将军骠骑长史领南东海太守 【 以宋明帝纪休佑传齐书本传参定】
陆澄
建平王景素镇京口澄领南东海太守丁艰景素用司马柳世隆行郡事澄在任日郡丞江淹曾与之集焦山有诗云杳杳长役思思来使情浓常忌光氛度籍蕙望春红青波被海月朱华冒水松轻气瞹长岳雄虹赫远峰日暮崦嵫谷参差彩云重永愿白沙渚游衍遂相从丹山有琴瑟不为忧伤容题言陆东海焦山集 【 以齐书本传梁江淹传及润州类集参定】
柳世隆
本传建平王镇京口世隆为司马领南东海大守 【 以梁江淹传参定】
王缋
齐书本传元徽末除宁朔将军建平王镇北长史领南东海太守
江槩
【 详见行事】
谢朏
梁书本传萧道成以太尉督南徐朏为长史带南东海太守 【 以齐高祖纪参定】
刘善明
【 详见行事】
齐王元邈
本传长沙王晃以后将军刺南徐元邈为后军司马领南东海太守 【 以晃传参定】
萧赤斧
本传豫章王嶷以骠骑大将军刺南徐赤斧为骠骑司马领南东海太守 【 以嶷传参定】
王广之
本传长沙王以镇军将军刺南徐广之为镇军司马领南东海太守 【 以晃传参定】
江谧
本传竟陵王子良以镇北将军刺南徐谧为镇北长史领南东海太守 【 以子良传参定】
虞悰
本传为竟陵王镇北长史领南东海太守
江斆
张瓌
萧颖冑
萧遥光
江祀
谢朓
陆慧晓
刘绘
【 并详见行事】
萧秀梁
本传晋熙王宝嵩以冠军将军刺南徐镇京口秀为冠军长史领南东海太守
宋齐梁陈南兰陵太守
宋刘彧
明帝纪世祖践阼迁冠军将军南兰陵太守
齐萧谌
本传永明二年为南兰陵太守
巴陵王子伦
本传永明十年迁南彭城太守郁林即位更为南兰陵太守
梁王泰
王僧孺
王份
孔休源
【 并详见行事】
谢证
本传豫章王综刺南徐证以长史领南兰陵太守褚球本传普通四年庐陵王续刺南徐球自御史中丞为北中郎长史领南兰陵太守大同闲河东王誉刺南徐球又为河东王长史领南兰陵太守 【 以武帝纪庐陵王续传参定】
张缵
【 详见行事】
张绾
本传出为北中郎长史兰陵太守
徐度
陈本传霸先镇朱方度为信武将军兰陵太守
侯安都
陈本传霸先镇京口安都徐兰陵太守霸先谋袭王僧辩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定计使安都率水军自京口趋石头
程灵洗
陈本传绍泰元年授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散骑常侍如故助防京口
周文育
陈本传侯景平授通直散骑常侍累迁南兰陵太守
萧济
陈本传历兰陵太守着声绩
嘉定镇江志卷十四
刺守〔二〕
总目(缺)
唐润州刺守
按隋开皇 【 按隋开皇○(钞本此下一段在薛宝积条后) 案此段乃唐润州刺守之叙其中云姑次序其可考者始薛宝积其末云条列如左则薛宝积条必在此段之后矣严氏元照以为二段当互易今从之】 罢镇置州大业复废州为县故隋建润州仅十余载刺史弗详唐初刘元进沈法兴等互据其地至武德七年以后方再为州新旧唐史诸传漫不可考以宰相世系表与本州岛马迹山魏法师碑考之仅得七八人自卢承庆李思文窦孝谌方见于传而张公休王美畅又皆脱略自毕隆择以后韦铣李浚兼按察使传始明载然陆象先唐若山刘日正徐峤韦昭理董琬又逸而无传武德至开元末计一百二十六年仅得二十三人则刺守姓名泯没必多姑次序其可考者始薛宝积次李元义李厚德卢承庆乔师望卢明来敬业李思文张公休窦孝谌卢徽远王美畅毕隆择韦铣李浚陆象先唐若山王琚刘日正徐峤韦昭理齐澣董琬条列如左
薛宝积
唐宰相世系表终润州刺史
按宝积从祖名道衡终隋益州总管祖名道实终隋礼部侍郎父名德儒终隋济北司马宝积刺润虽不详其年月考其时当在武德七年以后或贞观初葢祖父仕隋则去隋未远
李元义
宰相世系表终润州刺史
按元义父名行师行师兄名大师大师子名延寿仕贞观中撰南北史实元义从兄元义刺润以其时考之当在薛宝积后
李厚德
历润州刺史 【 本府马迹山魏法师石碑修入】
卢承庆
历润州刺史 【 以新旧唐书本传及魏法师石碑参定】
按新旧唐书本传显庆四年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调非法免俄拜润州刺史迁雍州长史总章二年代李干佑为刑部尚书计其刺润当在显庆龙朔间
乔师望
历润州刺史
按魏法师石碑铭有厚德承庆师望三人惟承庆见于唐传李乔无闻以承庆传考之系高宗时则李乔实相为先后葢魏法师碑乃仪凤二年立
卢明
宰相世系表历润青等州刺史
按明在承庆侄行姑次于承庆师望之后
来敬业
宰相世系表历润州刺史 【 诸本皆作润州惟监本作虔州恐监本错葢监本错处亦多】
按敬业来济之子济以永徽二年相高宗龙朔二年卒则敬业刺润意在高宗末年
李思文
徐绩之弟敬业之叔历润州刺史文明元年敬业兵起思文以使间道闻敬业攻润固守踰月力屈城陷敬业谓曰庐陵王继天下无罪见废今兵以义动何过拒即若党于武氏宜改姓武囚于狱中及敬业败杨楚平乃独免遂赐武姓历春官尚书或言思文本与敬业谋者乃复徐氏 【 以新唐书本传及通鉴参定】
按思文虽无刺润年月然文明元年敬业兵起思文已刺润必是高宗末年
张公休
历润州刺史自润州迁豫章太守 【 独孤及集送宇文协律赴江西序】
按序文首云复周正之年天子以润州刺史张公休为豫章太守武后纪天授元年改元载初以十一月为正月则序文云复周正之年是载初分明但此年巳迁豫章则公休刺润在文明之后载初之前矣
窦孝谌
旧唐书本传昭成顺圣皇后之父则天时历润州刺史
按长寿二年后母庞氏被酷吏陷诬与后呪诅不道孝谌左迁罗州司马其刺润当在载初长寿间
卢徽远
宰相世系表历润州刺史
按表徽远是承庆侄孙度刺润在则天时
王美畅
历润州刺史本府汉荆王神祠记建于先天二年 【 具荆王庙】
窃详上下文意美畅刺润左骁卫大将军薛讷实为本州岛司马以新旧唐书讷传参之其为左骁卫在睿宗朝与神祠记合其为蓝田令乃来俊臣用事时则讷为司马传虽不载必在蓝田令之前后美畅既与薛司马同时其刺润在则天时甚明
毕隆择
神龙初为中书舍人五王之削武氏岑羲为表语甚激切隆择次当读表辞色明厉三思既得志出隆择为润州刺史政有惠爱徙卫同陜三州刺史 【 以新唐书本传及通鉴参定】
韦铣 【 旧唐书文粹作韦铣新唐书作韦诜以汉荆王神庙碑石刻为证当作铣字新唐书误也】
景云中为润州刺史兼按察使有女择所宜归会休日登楼见参军裴宽不以苞苴污家铣嗟异引为按察判官以女妻之至先天开元中铣犹为刺史 【 以新旧唐书裴宽传及唐文粹李华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序汉荆王神庙碑参定】
按荆王神庙碑称先天二年三月功毕今刺史韦铣手荐脯醢唐李华径山大师碑铭称开元中本寺僧法密请至京口润州刺史韦铣洒扫鹤林兹焉供养则知韦铣自景云至开元犹为刺史而旧唐纪载景云二年初置十道按察使所以旧唐传称刺史韦铣为按察新唐传亦载铣引宽为按察判官也 【 以新旧唐书李麟传参定】 按通典及新唐书地理志百官志贞观元年因山川形便分为十道其八曰江南景云二年置十道按察使开元二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故自韦铣至李浚皆以润州刺史兼按察是时江南道犹未分东西至开元二十一年始因十道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增置黔中道置十五采访使而旧书于李浚传则云开元初授浚江东按察使于李麟传亦云父浚开元初为江南东道按察使然开元二年尚为十道安得预分江南为东道也疑旧唐书一字之误也今只以江南道按察使书
李浚旧
唐书本传开元初置诸道按察使盛选能吏授浚润州刺史江南道按察使以诚信待物称为良吏去职有遗爱州人孙处元以学行著名浚特加礼异累表荐之仍令子麟与之结交浚寻拜虢潞二州刺史 【 以新旧唐书李麟传参定】
按通典及新唐书地理志百官志贞观元年因山川形便分为十道其八曰江南景云二年置十道按察使开元二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故自韦铣至李浚皆以润州刺史兼按察是时江南道犹未分东西至开元二十一年始因十道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增置黔中道置十五采访使而旧书于李浚传则云开元初授浚江东按察使于李麟传亦云父浚开元初为江南东道按察使然开元二年尚为十道安得预分江南为东道也疑旧唐书一字之误也今只以江南道按察使书
陆象先
本传所至民吏怀之曾日类集引李德裕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诗云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 毕公宣化厚○(钞本化作公) 案公字义不可通今据全唐诗改正】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注云丞相谓陆兖公毕公谓毕公隆择平阳谓齐詹事澣三贤皆历此郡
今考新旧唐书陆象先传并不言守润然李卫公诗意慨慕皆属为守者故未章言志凛凛君子风余将千载友则象先刺润前志云史略之信然
唐若山
先天中历官尚书郎连典剧郡开元中出为润州颇有惠政远近称之 【 太平广记神仙门】
按太平广记载若山刺润好方术炉鼎侵用府库官钱巿药遂有所遇与宾僚同游金山自中流隐去有遗表留郡中几案间元宗省表异之命优恤其家又召其弟若水与内臣赍诏江表海滨寻访杳无音尘其后二十年有若山旧吏自浙西奉使淮南于鱼巿中见若山鬻于鱼肆睨其吏而延之入陋巷中华第哀其久贫化铁为金尽以遗之末又厚诬李绅遇若山于华山其诞幻不经直可以欺愚者然窃叹开元盛时刺史中有赃吏如此不惟佚罚遁逃苟免而天子亦受其欺则开元之盛不待至天宝而已衰矣夫使赃吏假神仙之名以遁逃当时僚吏揖别于中流二十年后旧吏遇之于鱼巿其存其殁固不可得而考然朝廷无政赏罚无章识者观之可为浩叹欲欺后世难矣哉
王琚
新旧唐书本传开元中历泽衡郴滑虢沔夔许八州刺史迁润州刺史开元二十年丁母忧琚性豪侈着勋中朝其处方面去故就新受馈运至数百万每移一州车马填路数里不绝
刘日正
润州刺史领江东采访使
徐峤
润州刺史领采访使
韦昭理
润州刺史
按三人并见文粹李华径山大师碑铭序考通典唐志置江东采访使之年月则刘日正徐峤之刺润当在开元二十一二年间韦昭理虽不带采访使然李华列于徐峤之次必是随其年月先后今因之
齐澣
新旧唐书本传开元二十五年自常州刺史迁润州刺史充江东采访处置使奏请穿伊娄河 【 具地理类】
董琬
为江东采访使尝居此州 【 太平广记】
按新旧唐书地理志载开元置采访使于江东道则云理苏州本朝舆地广记亦祖之云治苏州然考齐澣传及李华径山大师碑铭刘日正徐峤皆以润州刺史领采访使又载刘同升以常州刺史领采访使旧唐纪至德二载又载以黄门侍郎崔涣为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则是江东采访使不独理苏州或治常或治润或治杭本无定所太平广记载润州万岁楼事谓开元以前以润州为凶阙董琬为江东采访使尝居此州故以董琬次齐澣
按新唐书百官志 【 按新唐书百官志○ (钞本按字上空一字不提行) 案他卷一子目内止有一叙惟此卷唐润州刺守一子目内凡有数叙盖唐时润州刺守官名屡变故子目后之叙所述者自薛宝积至董琬其末云条列如左此段所述自王景略至季广琛其末亦云条列如左则俱为叙文可知下文各段言条列如左者四言条列辨证如左者一言除罢年月如左者一皆仿此例至于按新唐书方镇表一段及按旧唐纪元和五年一段虽无如左字样然一则述李元素韩皐二人一则述薛苹至王璠七人与前后诸叙事同一例则亦为叙文无疑】 上州刺史注天宝元年改刺史曰太守今考韩文独孤及集新旧唐书得六人曰王景肃严损之林洋阎敬之刘汇季广琛惟王景肃严损之未详其先后林洋阎敬之在天宝末刘汇季广琛在至德间内刘汇实兼江东防御使条列如左
王景肃
仲舒之祖历丹阳太守 【 韩文公集王仲舒墓志铭】
严损之
中书侍郎挺之弟历太原上谷弋阳余杭四郡太守迁丹阳太守虽风俗殊异治効如一 【 唐独孤及文集严损之墓志铭】
林洋济
南人历丹阳太守 【 旧唐书薛播传】
按天宝间敕丹阳郡太守林洋及道俗父老百姓等朕远遵元妙载想灵仙眷兹茅山是谓天洞瑶坛旧观余趾尚存云云时练师李含光将赴金坛故有是敕石刻犹存含光上表年月系天宝七载则林洋守丹阳正其时也 【 石刻内杨字从木】
阎敬之
为丹徒郡太守永王璘反进至当涂吴郡太守兼江东采访使李希言遣其将元景曜及敬之将兵拒之景曜以其众迎降于璘敬之及璘战于伊娄埭璘击斩敬之以徇江淮大震 【 以新旧唐书永王璘传及新唐书肃宗至德元载帝纪通鉴参定】
按唐不曾有丹徒郡而丹阳实治丹徒旧唐书永王璘传先云采访使李希言在丹阳后云丹徒太守阎敬之则丹徒太守即丹阳郡太守也
刘汇
新唐书肃宗纪至德二载正月甲寅自山南东道节度使永王傅为丹阳太守兼防御使旧纪至德二载八月甲申江东采访防御使移治杭州别徐崔涣与新书方镇表合葢刘汇之除在其年正月
季广琛
永王璘之败江东节度使韦陟以广琛从永王下江非其本意惧罪出奔未有所适乃表请拜广琛为丹阳太守兼御史中丞沿江防御使以安反侧无何有诏令陟赴行在陟以广琛虽承恩命犹且迟回恐后变生祸移于陟欲往招慰然后赴召乃发使上表恳言其急陟驰至历阳见广琛且宣恩旨劳徕行赏陟自以私马数匹赐之安其疑惧 【 旧唐书韦陟传】
按新唐书韦陟传载陟表季广琛为历阳太守与旧唐书异然窃详韦陟系江东节度使丹阳郡乃其所部历阳郡系和州属淮南路陟职在江东安得表请广琛为历阳太守恐当从旧唐书度此时广琛虽已拜丹阳太守之命犹迟回在淮南之历阳陟恐为己累故驰至历阳宣恩旨招慰广琛使广琛亟趋丹阳治所尔旧唐书载陟辞情明白恐新唐书以陟驰至历阳之故却以前文拜丹阳太守为疑故载广琛为历阳太守也通鉴至德二载二月戊戌季广琛方贰于璘则陟表奏广琛为丹阳必在刘汇之后
按旧唐书职官志上州刺史注干元元年改郡为州州置刺史续以旧唐书肃宗纪参考自干元元年八月始命季广琛等为刺史与职官志合今考润州刺史自韦儇而下得韦元甫韩贲韦损樊晃萧定马炫等共七人而建中二年韩滉则兼镇海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事权始重与前日不侔条列如左
韦儇
上元元年十一月新除江淮都统刘展反旧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李峘引兵渡江拒展儇以节度观察副使领润州刺史与李及浙西节度使侯令仪屯京口 【 语见攻守形势】 展自上流济袭下蜀李军闻之自溃奔宣城甲午展陷润州丙寅展以降将宗犀为润州司马丹阳军使始李之去润州也副使李藏用谓李曰处人尊位食人重禄临难而逃之非忠也以数十州之兵食三江五湖之险固不发一矢而弃之非勇也无忠无勇何以事君藏用请收余兵竭力以拒之李乃悉以后事授藏用收散卒募壮士与展将张景超孙待封战于郁墅兵败奔杭州展以其将许峄为润州刺史二年展败峄死 【 以通鉴及李本传唐招隐寺大律师石碑参定】
李之都统江淮本传称系干元元年则儇以副使刺润当是李都统江淮之后至上元元年遇展之叛尔
韦元甫
历润州刺史 【 新旧唐书杜佑传李华复练塘颂序文载永泰元年十一月韦损刺润州元甫为本道观察使】
参之旧唐书代宗帝纪大历三年元甫以浙西团练观察使苏州刺史为尚书右丞则是元甫自永泰元年至大历三年皆以苏州刺史为观察使又以旧唐书元甫本传考虽不载刺润却云累迁苏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大历初授淮南节度观察使在扬州三年至大历六年卒则其刺润当在刺苏州前上元二年刘展已平之后或宝应广德间
韩贲
历润州刺史 【 唐招隐寺大律师碑铭其石碑见存于本府寿邱山普照寺下前军寨碑铭系唐屯田郎中柳识撰识之文载于唐文粹者三】
考新旧唐传并不见韩贲姓名出处仅登载于此碑风雨剥蚀岿然独存此碑载润州刺史姓名凡四人曰韦儇韩贲韦损樊晃以唐书参考韦儇之后韦损之前合有韦元甫而此碑独不登载意元甫非佞佛者但元甫与贲未知孰为先后然以纪传文集参考元甫历任恐在贲前
韦损
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银青光禄大夫领润州刺史声如飙驰先诏而至吏人畏伏男女相贺即日上无贪克下无冤愤丹阳县练塘被百姓筑堤横截以利害白本道观察使韦元甫率徒辟之民刻石颂德 【 以唐地里志练塘碑及李华复练塘颂序招隐大律师碑参定】
樊晃
银青光禄大夫润州刺史曾集杜甫集六十卷小集六卷皇甫冉尝与之登润州城楼及同游润州郡东山有和樊润州诗两篇 【 以唐艺文志招隐大律师碑及润州类集参定】
按独孤及集有皇甫冉文集序文载冉大历二年以右补阙奉使江表因省家至丹阳而没润州类集亦载皇甫冉省家至丹阳卒卢纶有哭冉诗则冉与樊润州登城楼游东山当是奉使江表省家之时又按唐文粹有琴会记载大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赞皇公祗命朝于京阙春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以琴相和赞皇公系李栖筠以旧唐纪考之栖筠除在八月今琴会记载次朱方月日恐是七年春正月尔晃刺润合在萧定之前然招隐寺大律师碑铭系建中三年撰文贞元五年十一月七日立碑以唐纪传考之撰文乃韩滉刺润之时立碑乃王纬刺润之时而碑辞所及前止韦儇后止樊晃中间不及韦元甫向后不及萧定马炫韩滉白志贞王纬则前后刺润者其佞佛不佞佛可以概见
萧定
新旧唐书本传历袁信湖宋睦五州刺史迁润州刺史所莅有政声大历中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定与常州刺史萧复濠州刺史张镒为理行第一而劭农桑均赋税逋亡归复户口增加定又冠焉寻迁户部侍郎旧唐书张镒萧复传镒系大历五年除濠州刺史复系大历十四年自常州刺史为潭州刺史
又按延陵季子庙记萧定撰书行云时大历十四年岁次己未八月戊戌朔二十七日甲子正议大夫使持节润州诸军事守润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新拜尚书户部侍郎兰陵萧定字梅臣记定之刺润历年必多葢户口增加等事非岁月可办
马炫
新旧唐书本传燧之仲兄建中初为润州刺史黜陟使柳载以清白闻召拜太子右庶子
按干元元年复为润州始隶浙西道其节度团练观察使治所迁徙不常然未尝治润也干元元年则韦黄裳以节度治苏干元二年至上元元年则颜真卿侯令仪二人以节度治升上元二年则季广琛李琬以节度治宣自大历三年至大历十四年则韦元甫李栖筠李涵李道昌韩滉并以团练观察治苏建中二年韩滉始自苏徙润浙江东西道合而为一又加镇海之号以重其军增置节度使以重其权除罢年月如左
韩滉
旧唐书德宗纪建中二年夏五月庚寅自浙江西道为镇海军加苏州刺史授检校礼部尚书润州刺史充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通鉴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滉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兴元元年五月加检校右仆射贞元元年秋七月丙午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通鉴系兴元元年十二月庚辰加滉平章事江淮转运使贞元元年十一月乙未两浙节度使韩滉来朝十二月丁巳以滉兼度支诸道盐铁转运使贞元三年二月戊寅度支盐铁转运使镇海军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国公韩滉卒赠太傅新旧唐书本传拜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寻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滉既移镇安辑百姓均其租调不踰月境内称治帝在奉天淮汴震骚滉训练士卒锻砺戈甲称为精劲分兵戍河南又献缣十万疋请以镇兵三万助讨贼有诏嘉劳寻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南阳郡公李希烈陷汴州滉择锐卒令禆将李长荣王栖曜柏良器破之漕路无梗安靖东南滉功居多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史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少年者惜身保家不为恶又闻京都未平恐有渡江之事筑石头五城造楼船战舰毁寺观修坞壁置馆第穿深井俾偏将邱涔督役朝令夕办又与扬州陈少游临江大阅以金缯相饷酬自德宗出幸及归京师军用既繁道路又阻关中饥馑加以灾蝗滉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府无虚月当时实赖焉李晟方屯渭北滉运米馈之船置十弩以为防援有寇则叩舷相警贼不能剽始漕船临江滉顾僚吏曰天子蒙尘臣下之耻也乃自举一囊置舟中将佐争负之须臾而毕会有毁滉者上疑之李泌数为滉辨明其无他上曰善即下泌章令滉子考功员外郎皐谒告归觐谕以卿父比有谤言朕今释然不复信矣因言关中乏粮令语其父速致之皐至润州滉感悦流涕即日自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皐留五日即还朝自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之陈少游闻滉贡米亦贡二十万斛上谓李泌曰韩滉乃能化陈少游亦贡米矣泌对曰岂惟少游诸道将争入贡矣时关中兵荒米斗直钱五百及滉米至减五之四二年春特封晋国公其年十一月来朝加滉江淮转运使十二月加度支诸道转运盐铁等使 【 以通鉴参定】
按通鉴贞元三年二月韩滉薨分浙江东西道为三浙西至润州又按旧唐纪贞元三年二月以白志贞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与通鉴合 【 具叙郡】 而新书方镇表于贞元三年云分浙江东西为二道观察使治苏州恐是传写之误葢德宗始欲其聚江淮财赋故特创镇海节度合东西二浙之权以畀之中间奉天之难虽滉之力居多缘任重权专谤讟亦不少故滉死始惩其专而分其权然浙西观察治所实在润元不曾徙治苏州自贞元三年二月以后自永贞元年三月丙戌以前观察使凡四人曰白志贞王纬李若初李锜而锜于永贞初复为镇海节度使条列如左
白志贞
旧唐书德宗纪贞元三年二月戊寅以果州白志贞为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观察使贞元三年六月乙巳浙西观察使白志贞卒通鉴贞元三年二月戊寅韩滉薨上以果州刺史白志贞为浙西观察使柳浑曰志贞憸人不可复用会浑疾不视事辛巳诏下用之浑疾间遂乞骸骨不许
王纬
旧唐书德宗纪贞元三年八月壬辰以给事中王纬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贞元十年十一月乙酉以浙西观察使王纬为诸道盐铁转运使贞元十四年八月甲午浙西观察使润州刺史王纬卒新旧唐书本传进给事中会浙西观察使阙执政李泌曰浙西赋入尤剧纬清而忠能惠养民请遣之制可初州县有韩滉时罚钱未入者十八万缗府史请裒为进奉纬上疏愿蠲以纾民诏听之贞元十年加御史大夫兼诸道盐铁转运使裴延龄以诸道负钱四百万缗献为羡余以图宠纬奏此诸州经费大忤延龄意三岁加检校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纬性勤俭居官以清白称然好用刻深吏督察巡属人不聊生
李若初
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十四年九月乙卯以浙东观察使李若初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贞元十五年春正月甲戌浙西观察使李若初卒新旧唐书本传累迁越州刺史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使十四年秋代王纬为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都团练观察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天下钱少货轻州县禁钱不出境商贾不通若初始奏纵钱以起万货诏可若初善于吏道性严强持刚检下吏民畏服方整理盐法颇有次叙贞元十五年遇疾卒赠礼部尚书
李锜
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十五年二月乙酉以常州刺史李锜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通鉴永贞元年三月丙戌以浙西观察使李锜为镇海节度使解其盐铁转运使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二年十月己酉以浙西节度使李锜为左仆射新旧唐书本传方闲厩宫苑使李齐运用事锜以赂数十万结其欢荐之于上自杭湖二州刺史迁润州刺史浙西观察诸道盐铁转运使锜刻剥多积奇宝岁时奉献德宗昵之因恃恩骄恣天下榷酒漕运锜得专之故朝廷用事臣锜以利交余皆干没于私国计日耗浙西布衣崔善贞上书阙下暴其罪帝械以赐锜锜闻其将至预浚大坎于道傍至则并锁械纳坎中生瘗之闻者切齿锜复欲为自全计增广兵众随身以胡奚杂类虬须为一将号番落健儿皆锜腹心廪给十倍使号锜为假父故乐为其用永贞元年复镇海军以锜为节度使罢领盐铁转运锜虽失利权而喜得节旄暴倨日甚属吏死不以过甚众寮佐力谏不能得遽遁去宪宗即位锜不自安三请觐有诏拜尚书左仆射锜屡迁行期上表称疾上以问宰相武元衡曰陛下初即政锜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在锜将何以令四海上以为然下诏召之锜计穷遂谋反制以淮南节度使王锷统诸道兵讨之其将张子良执锜械送京师初户部侍郎张滂领诸道盐铁转运使后润州刺史王纬代之理于朱方数年锜又代之盐院津堰改张侵剥不知纪极私路小堰厚敛行人多自锜始 【 以唐食货志通鉴参定】
王澹
新唐书宪宗纪元和二年十月镇海军节度使李锜反杀留后王澹新旧唐书本传宪宗即位二年锜求入朝上遣中使至京口慰抚且劳其将士锜虽立判官王澹为留后实无行意屡迁行期澹与敕使数劝谕之锜不悦而反王澹既掌留务于军府颇有制置锜益不平密谕亲兵使杀之会颁冬服锜严兵坐幄中澹与敕使入谒有军士数百噪于庭曰王澹何人擅主军务曳下脔食之 【 以通鉴参定】
按新唐书方镇表载元和二年升浙西观察为镇海军节度通鉴考异辨之已详然李锜既诛节度使又除李元素韩皐二人而后复罢为观察使
李元素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二年十月己酉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为润州刺史镇海军浙西节度使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初拜御史大夫李锜为乱江南遂授元素浙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数月受代入拜国子祭酒
韩皐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三年二月己丑以武昌军节度使韩皐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浙西观察使元和五年正月己巳浙西观察使韩皐封杖决安吉令孙澥致死有乖典法罚一月俸料新旧唐书本传拜尚书右丞嫉王叔文用事叔文怒出皐为鄂岳蕲沔观察使叔文败即拜节度徙镇海四年七月封杖决湖州安吉县令孙澥四日致死时元稹以监察御史分务东台劾奏皐云孙澥官忝字人一邑父母白状追摄过犯绝轻观察使职在六条访察事有不法即合具状奏闻封杖决巡内官吏与法无文数日致死有伤和气请明典宪严加禁断五年春正月己巳敕皐备历中外合遵典宪有此乖越良所怃然罚一月俸料然皐大抵以简俭治所至有绩后入为户部尚书 【 以旧唐书德宗纪元稹长庆集参定】
按旧唐纪元和五年十一月浙西奏当镇旧有丹阳军今请并为镇海军系薛苹到后奏请故元和六年十月有润州镇海军使额宜停之文与新书方镇表载元和六年浙西观察罢领镇海军使合则是韩皐之后罢节度为观察分明然元和五年正月韩皐罚俸时已系观察使若阎济美系浙西观察亦合在韩皐之后今姑以济美列于薛苹之前又自元和五年八月至大和八年十一月得六人曰薛苹李翛窦易直李德裕李蟾丁公着王璠 【 得七人曰薛苹李翛窦易直李德裕李蟾丁公着王璠○(钞本七作六无李蟾二字) 案此叙后列八人之传除阎济美不计外(上文云今姑以济美列于薛苹之前)自薛苹至王璠正合七人之数则六人必七人之讹也以李德裕李蟾丁公着三传考之蟾为浙西观察留后正在德裕之后公着之前严氏元照谓当补李蟾二字其说是也】 内李德裕以大和九年及开成间又再守润故合其三到履历聚为一传以见其始末
阎济美
新旧唐书本传贞元末自婺州刺史福建观察使徙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所至以简易为理两地之人常赋之外不知其它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与济美皆格诏输献御史中丞卢坦劾奏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葢济美之罢浙西也方在道见诏而贡献无所还故帝为言之 【 以新旧唐书卢坦传参定】
按通鉴元和三年二月辛亥御史中丞卢坦奏弹前山南西通节度使柳晟前浙东观察使阎济美违赦进奉而考异又特辨此事以为新旧唐书阎济美传皆误合从实录云离越州后方见赦文则是浙东分明若从唐传则新旧唐书帝纪皆无济美刺润州观察浙西除罢年月况旧纪自建中至元和润州刺史除罢甚明通鉴断然从实录系之于元和三年二月则与旧纪除韩皐年月同济美不当作浙西矣温公必有所见葢温公修通鉴亦不专从实录如昭宗景福二年九月钱镠为镇海节度使实录云仍徙镇海军额于杭州温公则按吴越备史以辨实录之误今于济美乃以为浙东而专主实录其考订必详是非必公难以臆见附入浙西但前志已据祥符图经编载今不敢删去姑核唐传缀之于此
薛苹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五年八月乙亥以浙东观察使薛苹为润州刺史新旧唐书本传宪宗时自湖南观察使徙浙东以治行迁浙江西道观察使加御史大夫累封河东郡公廉风俗守法度人甚安之理身俭薄尝衣一绿袍十余年不易因加赐朱绂然后易去历三镇凡十余年家无声乐所得俸禄悉以分散亲属故人而无余藏除左散骑常侍年七十致仕是时有年过垂车而不知止者唯苹年至而无疾请告角巾东洛时甚高之
李翛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十一年冬十月庚午以京兆尹李翛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以翛尝历计司能聚敛方藉供军故有斯授元和十四年三月庚寅浙西观察使李翛卒新旧唐书本传翛不知何许人进京兆尹专聚敛以固恩宠帝以浙西重镇号为殷阜欲掊捃遗利乃以翛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令设法鸠聚财货淮西用兵颇赖其赋元和十四年以病求还京师未朝谒而卒士有相贺者
窦易直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十四年五月己亥以宣歙观察使窦易直为润州刺史充浙西观察使新旧唐书本传自宣歙观察使迁浙西观察使长庆二年七月汴州将李介逐其帅李愿易直闻汴州乱而惧欲散金帛以赏军或曰赏给无名却恐生患乃止而外巳有知之者时江淮旱水浅转运使钱帛委积不能漕大将王国清指漕货激众谋乱先事有告者乃械国清下狱其党数千羣讙入狱篡取之因欲大剽易直登楼令曰能诛为乱者一级赏千万众喜反缚为乱者三百余人并擒国清斩之九月以李德裕代还为吏部侍郎 【 以通鉴参定】
李德裕
旧唐书穆宗纪长庆二年九月癸卯以御史中丞李德裕为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以代窦易直卫公年谱宝历二年有造三圣像记其衔乃正议大夫持节润州诸军事守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浙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赞皇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旧唐书文宗纪大和元年九月丁丑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就加检校礼部尚书大和三年秋七月乙巳以浙西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李德裕为兵部侍郎大和八年十一月乙亥以兵部尚书李德裕检校右仆射充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使旧唐书本传系检校尚书左仆射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苏常杭润观察等使大和九年夏四月丙戌以镇海军节度使浙西观察等使李德裕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开成元年十一月庚辰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李德裕检校户部尚书充浙西观察使开成二年五月丙寅以浙西观察使李德裕检校户部尚书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使新旧唐书本传德裕吉甫之子长庆二年为御史中丞李逢吉欲引僧孺同相惧德裕禁中沮之九月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润州承王国清乱前使窦易直倾府库赉军资用空殚而下益骄德裕自检约以留州财赡兵虽俭而均故士无怨二年之后赋舆复集南方信禨巫虽父母疠疾子弃不敢养德裕谕以孝慈大伦弊风顿革按祠庙非经祠者毁千余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六十寇无所廋蔽人乐其政天子下诏褒扬敬宗立诏浙西上脂盝妆具又索盘绦缭绫千疋德裕论奏优诏为停 【 语见土贡】 徐州王智兴于泗州筑坛度僧德裕劾奏禁齐民蒜山渡江者有诏禁止宝历元年上丹扆六箴曰宵衣正服罢献纳诲辨邪防微辞皆明直婉切帝虽不能用命学士韦处厚殷勤答诏谢竟为逢吉排笮讫不内徙是年德裕有游北固山诗元稹和之云自公镇南徐三换营门柳宝历三年亳州浮屠诡言水可愈疾号曰圣水南方往汲者互相欺訹德裕于蒜山渡严勒津逻捕绝狂人杜景先上言其友周息元寿数百岁帝遣宦者往润州迎之至京师馆之禁中山亭德裕又论奏后息元诞谲不情文宗即位逐之大和三年召拜兵部侍郎裴度荐材堪宰相而李宗闵以中人助先秉政且德君出德裕郑滑踰年徙剑南西川大和六年召为兵部尚书七年以本官平章事八年罢相尹兴元复为兵部尚书十一月乙亥授检校右仆射充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使刘梦得有送德裕赴镇诗二首中有联云凤从池上游沧海鹤到辽东识旧巢又云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诗引亦云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后历滑台剑门两镇遂入相今复领旧地新加旌旄九年四月丙戌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贬素州长史开成元年刺滁州十一月庚辰授检校户部尚书复充浙西观察使德裕三在浙西出入十年五月丙寅授检校户部尚书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使据德裕献替记云自唐有国二百余年未尝有自润迁扬州者况两地皆是旧封倍怀荣感葢德裕祖文献公栖筠大历二年曾以苏州刺史兼浙西团练观察使而忠懿公吉甫尝为淮南节度使二镇皆父祖旧治故云 【 以李卫公年谱参定】
李蟾
大和三年七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召为兵部侍郎以李蟾为留后 【 李德裕献替记】 新旧唐书本传初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漳王傅母杜仲阳坐宋申锡事放归金陵诏德裕存处之会德裕已离浙西在道奉诏书至宿州闻仲阳已过遂牒留后李蟾令依诏旨处分后至大和九年三月王璠与李汉郑注诬奏德裕德裕得罪分司东都至开成元年冬德裕再授观察浙西因供奉官梁承敏送官诰至德裕具录得令安存仲阳诏白及至宿州牒留后李蟾并奏状附承敏封进上览状叹息 【 以德裕献替记及通鉴参定】
丁公着
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三年秋七月乙巳以礼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丁公着检校户部尚书兼润州刺史充浙西道观察使大和六年八月壬申以浙西观察使丁公着为太常卿旧唐书本传穆宗即位以青宫之旧自给事中迁工部侍郎知吏部选事公着知将大用以疾辞求外官遂观察浙东徙河南尹迁尚书右丞转兵部吏部迁礼部尚书上以浙西灾寇求良帅命检校户部尚书领之诏赐米七万石以赈给浙民赖之改授太常卿
按新唐书本传自浙西徙河南四迁礼部尚书长庆中浙东灾疠拜观察使诏赐米七万斛使赈济与旧唐书传先后不同然考旧唐书帝纪长庆元年为给事中是年十月出观察浙东宝历二年自右丞为兵部侍郎大和二年自吏部侍郎为礼部尚书三年为润州刺史六年五月浙西丁公着奏杭州八县灾疫赈米七万石是年八月除太常卿九月丁未卒历历可考与传无少差非自浙西徙河南赐米七万赈饥亦非在浙东也
王璠
旧唐书文宗纪大和六年八月乙丑以尚书左丞判太常卿王璠检校礼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新旧唐书太傅自左丞判太常卿事出为浙西观察郑注李训荐之八年自浙西观察使召还复拜尚书左丞训败与子遐休俱死方璠在浙西因沟其城既凿深数尺役人得一方石铭十二字云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璠命寮佐辨之莫析其旨京口老人讲之曰此石非尚书吉兆也且公之先曰崟崟生础以文而观是山有石也础生璠是石有玉也璠之子曰遐休是玉有瑕瑕即休休者绝之兆其绝绪乎 【 以通鉴太平广记参定】
按王璠之后李德裕再以兵部尚书镇润朝廷欲重其权故复加镇海节度使宠之绿王璠李汉等诬奏遂得罪至贾餗之除遂废节度为观察路隋以宰相出典故复带节度使参之新书方镇表云大和九年复置镇海军节度使者正以八年冬李德裕再镇润也又云数日废者贾餗之除观察使仅得七日也又云既而复置者再除路隋为节度使也又云踰月又废者路隋至是年七月卒又除崔郾为观察使也德裕再除已条列在前自贾餗而后条列如左
贾餗
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九年四月辛卯以京兆尹贾餗为浙西观察使四月戊戌以新浙西观察贾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新唐书宰相表同帝纪作浙江东道观察使恐是传写之误】 新旧唐书本传迁京兆尹坐夺俸餗不胜恚耻之求出诏以为检校礼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制出未行戊戌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以通鉴参定】
路隋
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九年夏四月丙申以太子太师门下侍郎平章事路隋为镇海军节度浙西观察等使新书宰相表系除检校尚书右仆射平章事镇海军节度使大和九年秋七月壬戌镇海军节度使路隋卒新旧唐书本传初王璠李汉诬奏李德裕厚赂杜仲阳阴结漳王图为不轨上怒甚召宰相路隋王涯李固言及璠汉郑注等面证其事璠汉等极口诬之隋曰德裕实不至此诚如璠汉之言微臣亦合得罪羣论稍息李德裕连贬至袁州长史隋不签奏状始为郑注所忌九年四月拜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使大和九年七月遇疾于路薨于杨子江之中流 【 以通鉴参定】
崔郾
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九年秋七月辛酉以鄂岳观察使崔郾充浙西观察使樊川集崔郾行状列衔云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充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开成元年十一月庚辰浙西观察使崔郾卒新旧唐书本传自鄂岳安黄蕲申等州观察使移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加礼部尚书郾曰三吴者国用半在焉因高为旱因下为水者六岁矣轻赋兵役不减于民上田沃土多归豪强荀悦所谓公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酷甚于亡秦今其是也于是料民等第籍地沃瘠均其征赋一其徭役经费宴赏约事裁节民有宿逋不可减于上供者必代而输之诚祷山川岁获大稔复曰衣冠者民之主也自艰难以来军士得以气加之商贾得以财侮之不能自奋者多栖于吴土遂立延宾馆以待之苟有一善必接尽礼因访里闾益知民之疾苦随以治之才逾期岁而吴民复振开成元年十月二十日薨于治所多士相吊曰使郾相天子贞观开元之俗可期而见也岂郾不幸实生民之不幸也赠吏部尚书 【 以樊川集郾行状参定】
卢商
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二年五月辛未以苏州刺史卢商为浙西观察使新旧唐书本传开成初自苏州刺史盐课增倍宰相上其劳绩迁润州刺史浙西团练观察使召为刑部侍郎
按崔郾之后系李德裕再以观察使镇润已并列于前德裕之后系卢商旧唐纪与唐传已明载之但卢商之罢润州无年月自开成二年以后至咸通三四年以前漫不可考今于新唐书列传资治通鉴太平广记得七人用旧唐书纪传新书方镇表旁考互证粗有次序前五人系观察使曰卢简辞郑明李景逊崔瑶敬晦至李琢则复为镇海节度使萧寘又复为观察使条列辨证如左
卢简辞
新唐书本传李程镇太原表为节度判官入授考功员外郎累擢湖南浙西观察使
按新旧唐书纪及新唐书宰相表李程罢相出镇之时实宝历二年九月简辞出为程判官入授考功员外又累擢而后观察湖南自湖南而后观察浙西经历如此决非岁月间事当是卢商刺润之后葢旧唐纪无卢商罢润州年月至会昌六年始载兵部侍郎判度支卢商奏诸道兵讨伐党项继考卢商传自观察浙西入为刑侍转京兆尹迁户侍判度支又出镇东川方为兵侍再判度支经历亦八九年以卢商之经历度简辞之出入其观察浙西疑是开成之末会昌之初
郑明
新唐书本传由御史中丞户部侍郎为鄂岳浙西观察使
按明观察浙西年月新旧帝纪皆不载及考其拜相年月旧帝纪则大中七年四月新唐纪及表则大中十年正月考新书郑明传自观察浙西之后历义武宣武二节度工部尚书判度支御史大夫方拜相未观察浙西以前尝为谏议大夫旧唐书郑明传载明迁谏议在开成四年而新传载明自谏议为侍讲亦四五迁方至浙西度必在会昌或大中初与李景逊相先后今姑列于李景逊之前
李景逊
通鉴会昌六年九月以右散骑常侍为浙西观察使新旧唐书本传母郑氏性严明景逊宦达发已斑白小有过不免捶楚及观察浙西母问行日景逊率然对有日郑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葢怒其不尝告也且曰已贵何用母行景逊重请罪乃赦有左都押牙迕景逊意景逊杖之而毙军中忿怒将为变母闻之景逊方视事母出坐厅事立景逊于庭而责之曰天子付汝以方面国家刑罚岂得以为汝喜怒之资妄杀无罪之人乎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上负朝廷亦使百岁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之先人乎命左右扯其衣坐之将挞其背将佐皆为之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久乃释之军中由是遂安 【 以通鉴参定】
崔瑶
新旧唐书本传郾之子大中六年知贡举旋拜礼部侍郎出为浙西观察使 【 以崔郾传参定】
敬晦
新唐书本传大中中历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浙西观察使时南方连馑有诏弛榷酒茗官用告乏晦处身俭勤赀力遂充徙兖海节度使
按崔瑶敬晦二人观察浙西虽皆在大中年未知孰为先后但崔瑶自知贡举再迁而观察浙西敬晦自御史中丞三转而为浙西观察姑以此次序然未敢臆断也
李琢
新唐书本传琢以家阀擢镇海节度使无显功不为士大夫称道
按李琢节度镇海未详何时然按襄邑王神符孙李从晦传甘露之祸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诛 【 甘露之祸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诛○ 【 钞本无孝字】 案甘露之变官御史中丞与李训郑注同谋而为仇士良所杀者新旧唐书及通鉴皆作李孝本未有作李本者此必传写者脱孝字也】 从晦以族昆弟贬阆州司户累迁常州刺史镇海军节度李琢表其政又按李景逊传李琢罢浙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景逊以会昌六年观察浙西中间又有崔瑶敬晦则琢之为镇海节度当是大中之末又按新书方镇表大中十二年复置镇海军节度使疑琢节度镇海必是此时葢以李从晦李景逊参考又方镇表适相合姑列于敬晦之次
萧寘
历浙西观察使
按太平广记云寘扬历清途自浙西观察使入判户部非久遂居廊庙如开成中喜听声揣骨龙复本之言唐宰相表咸通五年四月兵部侍郎判户部萧寘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平广记参之自开成间寘扬历清途然后观察浙西入判户部却不言为兵部新书萧复传后载寘咸通中位宰相无显功史逸其传则其观察浙西年月不可详然考唐方镇表大中十三年废镇海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使疑寘之观察浙西当在此时葢前有李琢为节度合方镇表大中十二年复置镇海节度之文后有杜审权为节度合方镇表咸通三年置镇海节度之文中间为观察疑为萧寘立文
按旧唐纪自开成二年五月授卢商浙西观察使之后至咸通五年二月方有除杜审权之文然审权复为节度使矣八年三月杨收又复为观察使然新旧唐传与通鉴却以杨收为宣歙观察已逐段辨证在后自咸通十一年至光启三年虽皆为节度使而中间裴璩仅见于新唐纪通鉴及本府武烈帝庙碑自文德以后至景福二年新旧唐纪传皆无可考如李顺节亦见于别传今用通鉴考出数人景福二年李鋋钱镠虽见于旧唐纪镇海军额移于杭州通鉴五代史又自以为光化元年方徙葢唐僖昭间润自周宝被逐之后已为羣盗所据朝廷除命不行钱镠自以阮结为制置使至天佑二年以后杨行密始明据之自以王茂章为团练使四十二三年间刺守不能尽考自杜审权杨收而下得十三人曰曹确赵隐裴璩高骈周宝阮结成及李顺节安仁义李鋋钱镠王茂章李德诚条列如左
杜审权
旧唐书懿宗纪咸通五年二月以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平章事杜审权为润州刺史浙江西道节度使按新唐书宰相表系咸通四年五月戊子为检校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镇海军节度使与通鉴年月同而新书方镇表于咸通三年云置镇海军节度使八年三月以浙西观察使杜审权守尚书左仆射又新旧唐书本传九年罢宰相检校司空兼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苏杭常等州观察使时徐州戍将庞勋据徐泗大扰淮南审权与淮南节度令狐绹荆南节度崔铉奉诏出师掎角讨贼审权遣都头翟行约将四千人救泗州贼逆击于淮南行约及士卒尽死又遣押牙赵翼同辛谠将甲士与淮南共输米盐救泗州至楚州徐贼水陆布兵锁断淮流浙西军惮其强不敢进谠乃募选军中敢死士牒补职名先以米舟三艘盐舟一艘乘风逆流直进贼夹攻之矢着舟板如急雨及所谠帅众死战斧断其锁乃得过城上人望舟师张帆自东来识其旗浙西军也馈运不绝遂破庞勋进检校司空入为尚书左仆射制曰审权顷罢机务镇于金陵值淮夷猖狂干戈悖起累发猛士挫彼贼锋广备糗粮助兹军食深惟将相之大体颇覩文武之全才王导以潇洒之名不忘戎事谢安以恬澹之德亦在兵间 【 以通鉴参定】
按旧唐纪载审权镇润系咸通五年二月而旧唐书本传却云九年是纪传自为抵牾新唐传载审权进检校司空入为尚书左仆射无年月而新书宰相表阙九年事亦不可考故书以存疑
杨收
旧唐书懿宗纪咸通八年三月以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扬收检校兵部尚书充浙江西道观察使九年十月贬浙西观察使杨收为端州司马
按新旧唐书本传及通鉴并载收系宣歙观察使则旧唐书纪传自为异同然旧纪两处该载明白兼新书方镇表咸通八年废镇海军节度使与旧纪杨收为浙西观察使相合姑存之
曹确
旧唐书懿宗纪咸通十一年三月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曹确以病求免授检校司空平章事兼润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观察等使新书宰相表确系检校司徒同平章事镇海军节度使新旧唐书本传在相位六年罢相检校司徒平章事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观察等使以出师扞庞勋功就加太子太师后徙河中
按新书方镇表咸通十一年置镇海军节度使正合除确之年
赵隐
旧唐书僖宗纪干符元年三月以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同平章事赵隐检校吏部尚书润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新书宰相表系二月癸丑授检校兵部尚书镇海军节度使新旧唐书本传僖宗初罢相检校兵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等使 【 新传作镇海军节度】 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有战功隐赏以职名而不给衣粮郢等论诉不获遂劫库兵作乱行收党众近万人攻陷苏常乘舟往来泛江入海转掠二浙南及福建大为人患隐坐抚御失宜下除太常卿 【 以通鉴参定】
裴璩
新唐书僖宗纪干符三年七月辛巳镇海军节度使裴璩及王郢战败之通鉴四年二月王郢横行浙西镇海节度裴璩严兵设备不与之战密召其党朱实降之散其徒六七千人输器械二十余万舟航粟帛称是敕以实为金吾将军于是郢党离散余众皆平
按本府武烈帝庙碑干符二年突阵将王郢等潜思怙乱尚书河东裴公坐镇金陵云云又庙碑后奉敕系四年正月十日中书门下牒浙西观察使按此则王郢之乱始于干符二年赵隐抚御失宜故以璩代之璩以尚书镇润正二三年间璩未成功尝祷于庙王郢既平璩乞庙谥故四年有此牒与新纪及通鉴年月皆合但牒云浙西观察使而新纪通鉴称节度使当是如韩滉李德裕诸公并带浙西观察镇海节度之衔
高骈
旧唐书僖宗纪干符四年六月以宣歙观察使高骈检校司空兼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苏常杭润观察处置江淮盐铁转运江西招讨等使 【 按通鉴五年四月曹师雄寇湖州裴璩遣兵击破之是年六月方以骈为镇海节度旧纪云四年六月除骈不同又新旧唐书本传并通鉴云自荆南徙镇海旧纪云自宣歙不同】 新唐书纪六年正月镇海军节度使高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旧唐书纪六年十月以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高骈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江淮盐铁转运江南行营招讨等使进封燕国公食邑三千户新旧唐书本传时草贼王仙芝陷荆襄仙芝徒党皆郓人天子以骈前镇郓军民畏服故授骈京口节钺以招怀之骈遣将张潾梁缵分兵穷讨降其骁帅毕师铎秦彦李罕之许勍等数十人贼走岭表帝美其功加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等使又诏骈料官军义营乡团归其老弱伤夷裁制军食刺史以下小罪辄罚大罪以闻进位检校司徒徙淮南节度 【 以通鉴参定】
按本府武烈帝庙碑云属灾流濮上盗掠江东丞相司徒燕国公移从荆渚代抚吴民此段所指虽无姓名然其衔丞相司徒燕国公以其时考之所谓盗掠江东正系骈遣将张潾梁缵分兵穷讨降其骁帅毕师铎等之时也庙之复兴始于裴璩成于高骈故载二公为详碑见存于城南报恩寺东
周宝
旧唐书僖宗纪干符六年十一月以神策大将军周宝检校尚书左仆射兼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使光启三年二月乙巳朔润州牙将刘浩度支使薛明同谋逐其帅周宝自称留后 【 按新唐书纪三年五月癸巳镇海军刘浩逐其节度使周宝度支催勘使薛明自称知府事与旧纪刘浩自称留后不同】 新唐书本传黄巢据宣歙宝自泾原节度徙镇海节度兼南面招讨使加检校司空时羣盗所在盘结宝练卒自守发杭州兵戍县镇中和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天下租庸副使宝和裕喜接士以京师陷贼将赴难益募兵号后楼都宝子玙统之孱不能驭军部伍横肆宝亦稍惑声色不恤事初宝与淮南节度高骈俱出神策军骈以兄事宝及骈先贵有功浸轻之既而封壤相邻数争细故遂有隙帝在蜀淮南绝贡赋谩言道浙西为宝剽阻帝知其诬不直骈骈檄宝入援京师宝喜治舟师将赴之或曰高公幸朝廷多故有并吞江东之志声云入援其实未必非图我也宜为备宝未信使人觇骈殊无北上意会骈使人约会金山面议军事谋执宝宝辞疾不往谓使者曰平时且不闻境上会况上蒙尘宗庙焚辱宁高会时耶由是遂为深仇会后楼兵浸骄不可制廪给倍于镇海军军皆怨宝筑罗城二十余里建东第人苦其役宝与僚属宴后楼有言镇海军怨望者宝曰乱则杀之度支催勘使薛明以其言告所善镇海军将刘浩戒之使戢士卒浩曰惟反可以免死耳是夕宝醉方寝浩帅其党作乱攻府舍而焚之外兵格鬬火照城中宝惊起徒跣叩芙蓉门呼后楼兵后楼兵亦反矣宝帅家人步走出青阳门遂奔常州士大掠官属崔绾陆锷田倍皆死浩奉薛明入府推为留后领府事宝先兼租庸副使城中货财山积是日尽于乱兵之手高骈闻宝败列牙受贺遣使馈以齑粉宝怒掷之地 【 以通鉴参定】 阮结通鉴文德元年正月丙寅钱镠斩薛明剖心以祭周宝以阮结为润州刺置使
按新唐书本传及通鉴宝以光启三年十二月乙未卒于杭州钱镠以杜棱守常州命阮结等进攻润州丙申克之刘浩亡不知所在擒薛明以归文德元年正月钱镠斩明以祭宝使阮结守润州则结为制置出于钱镠之命故新唐书僖宗纪文德元年正月丙寅书薛明伏诛钱镠陷润州
成及
通鉴龙纪元年五月甲辰润州制置使阮结卒钱镠以静江都将成及代之
李顺节
大顺初天武都头李顺节恃恩颇横不期年领浙西节度使俄加平章事谢日台吏申中书称天武相公衙谢准例班见百寮孔纬时为宰相判止之顺节心怏怏他日见孔纬言之纬曰必知公慊也若须此仪俟去都头二字乃可顺节惭缩不敢言 【 以新旧唐书孔纬传参定】
按顺节节度浙西当是遥领未必之镇然命出于朝廷不可不登载
安仁义
通鉴景福元年秋七月杨行密表安仁义守润州八月以仁义为润州刺史仁义以沙陀叛将奔淮南杨行密大喜属以骑兵使在田頵右两人名冠军中共攻常州杀刺史杜棱钱镠方屯润州一夕溃会孙儒南略诒书仁义通好以疑行密行密待益厚除行军副使乃表仁义为润州刺史会田頵诒书行密愿上天子常赋行密不从頵绝行密仁义与頵连和攻升州刺史李神福大破頵将王坛仁义焚东塘战舰夜攻常州不克转战至夹冈立二帜解甲而息追兵莫敢向行密遣将王茂章攻润州仁义以善射冠军中又治军严善得士心战卒数百濠梁不毁开门鬬先告所当中然后射之茂章等不敢与角行密遣使谓曰吾不忘公功能自归当复为行军副使仁义欲降其子固谏乃止茂章为地道入城遂克之仁义以家属保城楼众不敢逼先是攻城诸将见仁义辄骂之惟李德诚不然至是仁义召德诚登楼谓曰汝有礼吾今以为汝功且以爱妾赠之乃掷弓于地德诚掖之而下 【 以新唐书田頵传及通鉴参定】
按仁义与頵为刺史皆出于行密表奏頵能责行密上常赋于天子与仁义叛之二人名义甚正故史臣传頵于新史以仁义附见则仁义刺润终始为唐臣
李鋋
旧唐书昭宗纪景福二年三月庚子制以耀德都头李鋋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加特进同平章事令赴镇落军权
按通鉴系景福二年闰五月考异则云是时安仁义已据润州鋋安得赴镇葢当时朝议以李茂贞傲侮王命武臣难制故但欲罢其军权其实不至镇而返
钱镠
旧唐书昭宗纪景福二年九月丙寅以武威军防御使钱镠为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仍移镇海军额于杭州
按通鉴考异时安仁义在润州镠安得赴镇又引吴越备史驳实录误 【 语见叙郡】 今按五代史旧唐书止据实录也欧阳公修方镇表却系景福二年徙镇海节度治杭得非仍旧唐纪与实录之误乎
王茂章
新唐书杨行密传天佑二年行密遣将攻拔润州杀安仁义以王茂章为润州团练使
按通鉴天复三年八月行密以仁义举兵叛已用茂章为润州行营招讨使击仁义仁义勇决得士心踰年不克至天佑二年正月茂章乘其怠穴地道而入方克润州是时朱全忠虽强唐犹未亡茂章为润州出于行密之命已不知有唐矣仁义与田頵举兵逆顺甚明但唐之威令不振仁义势孤为茂章所破通鉴天佑二年九月行密以润州团练使王茂章为宣州观察使茂章既为润州行密登城见茂章营第曰天下未定而茂章居寝郁然渠肯为我忘身乎茂章遽毁损行密病笃召将吏付家事长子宣州观察使渥因以王茂章代之使渥急还 【 以新唐书杨行密传及通鉴参定】
李德诚
南唐书本传德诚擒安仁义于润州以功拜润州留后李建勋传初德诚守润州秉烛夜出候者以闻而徐温疑其有变徙镇江州德诚犹不自安乃遣子建勋入谒温温见之叹曰有子如是非恶人也
按仁义初败以德诚有礼委首于德诚使为功则是王茂章虽能穴城而入擒仁义者实德诚之功也然自天佑二年茂章自润易宣之后至梁开平四年五月徐温始领润州观察使干化二年温又领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按开平四年杨行密次子隆演犹用唐正朔即天佑七年去天佑二年首尾六载徐温未领润州以前唐传与五代史皆不载何人守润则南唐书载德诚拜润州留后必是茂章为宣州观察时况李建勋传明载德诚守润秉烛夜出徐温疑其有变则是徐温秉吴政时分明德诚既徙镇江州故温领润州观察使也 【 天佑二年吴犹用唐正朔合附之唐末】
五代润州刺守
五代合五十余年有梁唐晋汉周之异而润州实为吴与南唐所有南唐至太祖开宝八年方归版图则其有润计七十年然纪年以五代为正自后梁开平二年以后得十八人曰徐温徐知诰徐知谏徐知询徐知谔卢文进王舆马仁裕宋齐邱徐运李金全燕王李宏冀 【 燕王李宏冀○(钞本无宏字) 案宏冀乃南唐元宗之长子通鉴及南唐书载其名皆有宏字惟此志独无盖宋人避讳删去下文宏冀传内诸宏字钞本亦删去今并补入】 林仁肇赵宣辅严续尚全恭卢绛刘澄虽节度观察团练使权团练事大都督安抚使权润州事名称间有不同其实皆在润州条列如左
徐温
通鉴后梁开平二年五月为浙西观察使镇润州开平二年五月温起复为内外马步都军使领润州观察使贞明元年八月庚戌吴以镇海节度使温为管内水陆马步诸军都指挥使两节都招讨使守侍中齐国公镇润州以升润常宣歙池六州为巡属军国庶务参决如故本传初温与张颢皆行密旧将有立渥之功渥死温颢约分其地以臣于梁颢欲背约自立温患之用其客严可求计立行密次子隆演颢由此与温有隙讽隆演出温润州可求谓温曰今舍牙兵而出外郡祸行至矣温惊曰奈何可求曰请为公图之因往见颢曰公出徐公于外人皆言公欲夺其兵权而杀之多言亦可畏也颢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事已行矣安可止乎可求曰甚易也明日邀颢与诸将诣温可求阳责温曰公杨氏宿将今幼嗣新立多事之时乃求居外以苟安乎温亦阳谢曰公等见留不愿去由是不行颢使客夜刺可求不能中明日可求诣温谋先杀颢因以弒恶之罪归之温由是颛政时梁开平二年也至开平四年五月温母周氏卒未几起复为内外马步都军使领润州观察使干化二年迁行军司马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明元年封温齐国公两浙都招讨使始镇润州留其子知训为行军副使秉吴政大事温遥决之以升润宣常池黄六州为齐国温城升州建大都督府贞明三年自润徙治之时吴王隆演犹用唐正朔为天佑十四年 【 以五代史吴世家参定】
徐知诰
通鉴贞明三年五月吴徐温徙知诰为润州团练使贞明四年六月吴朱瑾杀徐知训知诰在润州闻难引兵济江抚定军府时徐温诸子皆弱温乃以知诰代知训执吴政知诰即李升字正伦为徐温养子以功拜升州刺史治城巿府舍甚盛温行部至升州爱其繁富徙镇海军治所于升自镇金陵以知诰守润州知诰不乐宋齐邱密言曰三郎骄纵败在朝夕润州去广陵隔一水耳此天授也知诰悦即之官三郎谓温长子知训也知训为朱瑾所杀温居金陵未及闻知诰自润州用宋齐邱策即日以舟兵渡江定乱遂得吴政 【 以南唐世家参定】
徐知谏
通鉴贞明四年秋七月戊戌吴徐温以知谏权润州团练事
按通鉴有知谏权润州年月而无解润州年月后唐长兴二年九月己亥有吴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谏卒之文然未详何时节度镇南
徐知询
通鉴后唐天成四年十一月吴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入朝于吴徐知诰留知询为统军领镇海节度使长兴二年秋九月己亥吴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谏卒以诸道副都统镇海节度使守中书令徐知询代之知询徐温次子知诰之弟知谏之兄知诰秉吴政威权寖盛徐温欲以亲子知询代之而温暴卒知询奔还自以握兵据上流意轻知诰数争权知诰患之谕使入朝因疏其罪责授左统军领镇海节度使召金陵兵还江都斩知询典客周廷望知询被谴金陵为之一空后数岁知询复起为润州节度使往时幕府皆亡独李建勋随之知询至镇常会寮佐谭宴终日遂绝顾望移镇江西卒于任 【 以通鉴及南唐书本传参定】
按通鉴于天成四年长兴二年并载知询为镇海节度参以南唐书本传则长兴二年为润州节度葢镇海军额自徐温徙于升州温死知询入朝未以军额还润自南唐升元二年四月迁杨溥于润州丹阳宫以马思逊为丹阳宫使王舆为浙西节度使通鉴始载舆为镇海留后是镇海军额此时方归润属后晋天福三年今考长兴二年至晋天福三年尚有七年之远本难附入润州今据南唐书知询为润州节度之文却甚明白是知诰既诛周廷望之后再以知询典州矣
徐知谔
通鉴清泰二年八月吴润州团练使知谔狎昵小人游燕废务作列肆于牙城西躬自贸易徐知诰闻之怒召知谔左右诘责知谔惧或谓知诰曰忠武王最爱知谔而以后事传于公借使知谔治有能名训兵养民于公何利知诰感悟待之加厚
按皇朝类苑载知谔在润州喜奇玩得凤头一事则是守润分明但通鉴作润州团练使类苑作润州节度使差有异同然考南唐书载知谔得凤头之后尝游蒜山除地为广场编虎皮为大幄率寮属会于下号曰虎帐忽遇暴风飘虎帐碎如飞蝶知谔惊遽弃凤头归数日病卒而类苑载知谔以凤头并画牛一轴献后主煜煜持贡阙下则类苑恐传之失实葢知谔既病卒初不及事后主
卢文进
南唐书本传后晋天福元年冬晋安远节度使卢文进奔吴吴以文进为天雄统军宣润节度使文进背契丹归唐明宗以为善成军节度徙安远晋高祖立与契丹约为子文进惧天福元年送欵于吴元帅徐知诰知诰以文进为天雄统军宣润节度使文进南奔屈身晦迹礼接文士其所谈论仪制故事而已未尝言兵入为武卫上将军病卒 【 以五代史参定】
王舆
通鉴天福三年夏四月南唐先主李昪以左宣威副统军王舆为镇海留后南唐先主书四年秋八月鄂州张宣卒以润州留后王舆代之本传自控鹤都虞候迁左金吾大将军除浙西节度使
按南唐世家升元二年杨溥迁丹阳宫以王舆为浙西节度使则舆为节度正为杨溥设但南唐先主书以为润州留后通鉴以为镇海留后必皆有所据徐温自润徙镇海军于升昪既都升复以镇海归润是则钱镠虽移镇海于杭而国初润州尚存军额者葢吴与南唐存之也
马仁裕
南唐先主书天福四年八月以金吾卫大将军马仁裕出为镇海军节度使留后本传烈祖受禅迁润州节度使明年移镇庐州徐骑省集有仁裕碑其中云左辅之地王业所基藩屏京师惟公攸赖乃移使节往镇京口慈惠着于郡国威德洽于士心由是齐人向风其月年报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庐州节度观察等使虏不敢犯边是以宁而察俗之方如南徐之理
按晋天福四年乃南唐升元三年仁裕正系升元三年事故系于晋
宋齐邱
通鉴天福八年十二月南唐嗣主李景以中书令宋齐邱出为镇海节度使
按通鉴唐侍中周宗年老恭谨中书令宋齐邱立朋党倾之宗诉于唐主唐主由是薄齐邱出为镇海节度使齐邱忿怼表乞归九华旧隐赐号九华先生五代史李景世家系保大元年齐邱罢相为浙西节度使保大元年即晋天福八年与通鉴同今考江南野史嗣主及齐邱传则云齐邱上疏谏嗣主不从未几出为润州节度使既行韩熙载之徒肆排毁言与亲信陈觉等立朋党齐邱知之乃叹曰鸟尽兔死则弓藏犬烹矣因表乞归九华旧隐嗣主与左右皆以为诉要君上乃赐号九华先生与通鉴载因齐邱立朋党然后出之差不同
徐运
南唐嗣主书开运三年李景以吏部尚书徐运为镇海军节度使
按南唐书止有徐运除镇海年月系保大四年即晋开运三年而无罢镇海年月为徐骑省集有授运太子太保制词中云爰自京口临藩克正师律详其词意乃是旧镇江口旋有此授
李金全
南唐世家后汉干佑元年李景以润州节度使李金全为北面行营招抚使本传金全为晋安远节度于天福五年叛晋送欵于李昪昪以金全为天威统军时升元四年也后迁润州节度至李景保大六年即汉干佑元年守贞反河中遣其客将朱元求援景以金全为北面行营招抚使 【 以五代史参定】
李宏冀
南唐嗣主书干佑三年李景以东都留守燕王宏冀为宣润二州大都督镇京口宏冀即李景之长子保大八年镇润州即汉干佑三年也至后周显德三年实保大十四年周师至广陵越兵在常州景恐其逼润以宏冀年少不习军事召还金陵宏冀会将吏问之部将赵铎曰大王退归所部必乞以死报国景许之宏冀部分诸将为战守之备景乃命龙武都虞候柴克宏将兵救常州克宏未至枢密副使李证古遣使追代之宏冀谓克宏君但前战吾当论奏乃表克宏才略可以成功克宏大破吴越兵斩首万级吴越人不敢西向者二十年显德五年还为皇太子乃李景交泰元年也显德六年卒有司引浙西靖难之功谥曰武宣句容尉张洎宏冀所荐进士上书更谥文献 【 以通鉴及南唐书本传参定】
按徐骑省集有宣州开元观记云主上嗣位之七年皇室再造之一纪今储后首台司而握师律镇京口而领宣城其为政也质以先正谘于耇老义以果断仁以发生民力不偷阙政咸举集中又有使浙西寄燕王侍中诗云京江风静喜乘流极目遥瞻万岁楼
林仁肇
南唐嗣主书后周显德五年李景以营屯应援使林仁肇为浙西润州节度使宋朝建隆三年李景以润州节度林仁肇为神武统军秋七月以神武统军仁肇为宁国军节度使□□二年夏鄂州节度使黄延谦卒以宣州林仁肇代之 【 并南唐后主书】 仁肇建阳人周师攻淮甸仁肇出援寿春有功授淮南营屯应援使及割地以前官镇润州徐骑省集有仁肇制词末云依前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使持节都督润州诸军事润州刺史充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仁肇刺润颇有功能善抚养士卒后移镇武昌 【 以南唐书江南野史仁肇传参定】
按本传不载仁肇建隆中移宣州止载移镇武昌度是时仁肇仍踵燕王宏冀故事镇润而领宣非移镇宁国也参考其岁月仁肇在润整六年
赵宣辅
字仲甫南唐后主李煜时充宣歙常润等道安抚使以刺举无避为权臣所排 【 徐骑省集宣辅墓志铭】
严续
干德三年夏五月李煜以司空平章事严续为润州节度 【 以九朝通略南唐后主书参定】 干德四年十二月南唐润州节度严续卒 【 南唐后主书】 严续可求之子后主即位自左仆射改司空平章事其后唐国几务多归枢密院续议论不与之同乃求罢出为润州节度镇浙西逾年卒于私第 【 以九朝通略南唐书本传参定】
尚全恭
字子初李煜即位自龙安军使以润州监军使权领州事善于为政大洽民谣逾岁召还 【 徐骑省集全恭墓铭】 墓铭云在润州逾岁召还遥领饶州观察使兼左龙卫神武护军固辞兵柄遂知建州莅政三年会都下受兵羽檄相望全恭忧愤成疾以甲戌岁冬十一月卒
按甲戌岁乃宋朝开宝七年自甲戌逆数即全恭在润为开宝分明
卢绛
江南野史本传开宝八年李煜以凌波军都虞候卢绛为润州节度使守太师 【 事迹具攻守形势】
刘澄
长编开宝八年李煜以侍卫都虞候刘澄为润州节度使留后澄宣城人后主擢为润州节度使留后及吴越兵至澄通降欵九月戊寅澄帅将吏开门请降润州平 【 余见攻守形势】
按南唐后主书以刘澄卢绛事具载之开宝七年通略长编皆载之八年九月乃据润州平之岁月书然考尚全恭自润移建之后至卢绛刘澄以前五六年间润守姓名尚有遗失更俟来者多闻有考